人非圣贤孰能无过,Go lang1.18入门精炼教程,由白丁入鸿儒,Go lang错误处理机制EP11

简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编程语言层面,错误处理方式大体上有两大流派,分别是以Python为代表的异常捕获机制(try....catch);以及以Go lang为代表的错误返回机制(return error),前者是自动化流程,模式化的语法隔离正常逻辑和错误逻辑,而后者,需要将错误处理判断编排在正常逻辑中。虽然模式化语法更容易让人理解,但从系统资源开销角度看,错误返回机制明显更具优势。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编程语言层面,错误处理方式大体上有两大流派,分别是以Python为代表的异常捕获机制(try....catch);以及以Go lang为代表的错误返回机制(return error),前者是自动化流程,模式化的语法隔离正常逻辑和错误逻辑,而后者,需要将错误处理判断编排在正常逻辑中。虽然模式化语法更容易让人理解,但从系统资源开销角度看,错误返回机制明显更具优势。

返回错误

Go lang的错误(error)也是一种数据类型,错误用内置的error 类型表示,就像其他的数据类型的,比如字符串、整形之类,错误的具体值可以存储在变量中,从函数中返回: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handle() (int, error) {  
    return 1, nil  
}  
  
func main() {  
    i, err := handle()  
    if err != nil {  
        fmt.Println("报错了")  
        return  
    }  
  
    fmt.Println("逻辑正常")  
    fmt.Println(i)  
}

程序返回:



逻辑正常  
1

这里的逻辑是,如果handle函数成功执行并且返回,那么入口函数就会正常打印返回值i,假设handel函数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将返回一个非nil错误。

如果一个函数返回一个错误,那么理论上,它肯定是函数返回的最后一个值,因为在执行阶段中可能会返回正常的值,而错误位置是未知的,所以,handle函数返回的值是最后一个值。

go lang中处理错误的常见方式是将返回的错误与nil进行比较。nil值表示没有发生错误,而非nil值表示出现错误。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检查错误是否为nil。如果它不是nil,我们会通过fmt.Println方法提醒用户并且从主函数返回,结束逻辑。

再来个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  
  
func main() {  
  
    resp, err := http.Get("123123")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ln(resp.StatusCode)  
  
}

这回我们使用标准库包http向一个叫做123123的网址发起请求,当然了,请求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一些未知错误,所以我们使用err变量获取Get方法的最后一个返回值,如果err不是nil,那么就说明请求过程中报错了,这里打印具体错误,然后从主函数中返回。

程序返回:

Get "123123": unsupported protocol scheme ""

很明显,肯定报错了,因为Go lang并不知道所谓的123123到底是什么网络协议。

具体错误类型

在Go lang中,错误本质上是一个接口:



type error interface {  
    Error() string  
}

包含一个带有Error字符串的函数。任何实现这个接口的类型都可以作为一个错误使用。这个函数可以打印出具体错误的说明。

当打印错误时,fmt.Println函数在内部调用Error() 方法来获取错误的说明:

Get "123123": unsupported protocol scheme ""

但有的时候,除了系统级别的错误说明,我们还需要针对错误进行分类,通过不同的错误类型的种类来决定下游的处理方式。

既然有了错误说明,为什么还需要错误类型,直接通过说明判断不就行了?这是因为系统的错误说明可能会随着go lang版本的迭代而略有不同,而一个错误的错误类型则大概率不会发生变化。

通过对标准库文档的解读:https://pkg.go.dev/net/http#ProtocolError,我们就可以对返回的错误类型进行判断: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  
    "net/http"  
)  
  
func main() {  
  
    resp, err := http.Get("123123")  
    if err, ok := err.(net.Error); ok && err.Timeout() {  
        fmt.Println("超时错误")  
        fmt.Println(err)  
  
    } else if err != nil {  
        fmt.Println("其他错误")  
        fmt.Println(err)  
    }  
  
    fmt.Println(resp.StatusCode)  
  
}

程序返回:

其他错误  
Get "123123": unsupported protocol scheme ""

这里我们把超时(Timeout)和其他错误区分开来,分别进入不同的错误处理逻辑。

定制错误

定制错误通过标准库errors为程序的错误做个性化定制,假设某个函数的作用是做除法运算,而如果除数为0,则返回一个错误:

package main  
  
import (  
    "errors"  
    "fmt"  
)  
  
func test(num1 int, num2 int) (int, error) {  
    if num2 == 0 {  
        return 0, errors.New("除数不能为0")  
    }  
    return num1 / num2, nil  
}  
  
func main() {  
  
    res, err := test(2, 1)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ln("结果是", res)  
}

程序返回:

结果是 2

但如果参数不合法:

package main  
  
import (  
    "errors"  
    "fmt"  
)  
  
func test(num1 int, num2 int) (int, error) {  
    if num2 == 0 {  
        return 0, errors.New("除数不能为0")  
    }  
    return num1 / num2, nil  
}  
  
func main() {  
  
    res, err := test(2, 0)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ln("结果是", res)  
}

程序返回:

除数不能为0

假设,出于某种原因,我们对除数有定制化需求,比如不能为0或者为1,但条件变成了多条件,此时需要将除数显性的展示在错误说明中,以便更具象化的提醒用户: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func test(num1 int, num2 int) (int, error) {  
    if (num2 == 0) || (num2 == 1) {  
        return 0, fmt.Errorf("除数为%d,除数不能为0或者1",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nil  
}  
  
func main() {  
  
    res, err := test(2, 1)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ln("结果是", res)  
}

程序返回:

除数为1,除数不能为0或者1

这里使用fmt包的Errorf函数根据一个格式说明器格式化错误,并返回一个字符串作为值来满足错误。

此外,还可以使用使用结构体和结构体中的属性提供关于错误的更多信息:

type testError struct {  
    err string  
    num int  
}

这里定义结构体testError,里面两个属性,分别是错误说明和除数值。

随后,我们使用一个指针接收器区域错误来实现错误接口的Error() string方法。这个方法打印出错误的除数值和错误说明:

func (e *testError) Error() string {  
    return fmt.Sprintf("除数 %d:%s", e.num, e.err)  
}

接着通过结构体寻址调用:

func test(num1 int, num2 int) (int, error) {  
    if (num2 == 0) || (num2 == 1) {  
        return 0, &testError{"除数非法",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nil  
}

完整代码: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  
  
type testError struct {  
    err string  
    num int  
}  
  
func (e *testError) Error() string {  
    return fmt.Sprintf("除数 %d:%s", e.num, e.err)  
}  
  
func test(num1 int, num2 int) (int, error) {  
    if (num2 == 0) || (num2 == 1) {  
        return 0, &testError{"除数非法", num2}  
    }  
    return num1 / num2, nil  
}  
  
func main() {  
  
    res, err := test(2, 1)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return  
    }  
    fmt.Println("结果是", res)  
}

程序返回:

除数 1:除数非法

通过结构体的定义,错误说明更加规整,并且更易于维护。

异常(panic/recover)

异常的概念是,本来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出现了问题,某些情况下,当程序发生异常时,无法继续运行,此时,我们会使用 panic 来终止程序。当函数发生 panic 时,它会终止运行,在执行完所有的延迟函数后,程序返回到该函数的调用方,这样的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当前协程的所有函数都返回退出,然后程序会打印出 panic 信息,接着打印出堆栈跟踪,最后程序终止: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ain() {  
  
    panic("panic error")  
  
    fmt.Println("下游逻辑")  
  
}

程序返回:

panic: panic error

可以看到,panic方法执行后,程序下游逻辑并未执行,所以panic使用场景是,当下游依赖上游的操作,而上游的问题导致下游无计可施的时候,使用panic抛出异常。

但延迟执行是个例外: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myTest() {  
    defer fmt.Println("defer myTest")  
    panic("panic myTest")  
}  
func main() {  
    defer fmt.Println("defer main")  
    myTest()  
}

程序返回:

defer myTest  
defer main  
panic: panic myTest

这里当函数发生 panic 时,它会终止运行,在执行完所有的延迟函数后,程序返回到该函数的调用方,这样的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当前协程的所有函数都返回退出,然后程序会打印出 panic 信息,接着打印出堆栈跟踪,最后程序终止。

此外,recover方法可以捕获异常的异常,从而打印异常信息后,继续执行下游逻辑: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func outOfArray(x int) {  
    defer func() {  
        // recover() 可以将捕获到的 panic 信息打印  
        if err := recover(); err != nil {  
            fmt.Println(err)  
        }  
    }()  
    var array [5]int  
    array[x] = 1  
}  
func main() {  
  
    outOfArray(20)  
  
    fmt.Println("下游逻辑")  
}

程序返回:

runtime error: index out of range [20] with length 5  
下游逻辑

结语

综上,Go lang的错误处理,属实不太优雅,大多数情况下会有很多重复代码:if err != nil,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容易丢失底层错误类型,且定位错误时,很难得到错误链,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错误的追根溯源,但反过来想,错误本来就是业务的一部分,从业务角度上看,Golang这种返回错误的方式更贴合业务逻辑,你可以用多返回值包含 error处理业务异常,用 recover 处理系统异常。业务异常,可以定义为不会引起系统崩溃下游瘫痪的异常;系统异常可以定义为会引起系统崩溃下游瘫痪的异常。所以,归根结底,一套功夫的威力,真的不在于其招式的设计,而在于运用功夫的那个人能否发挥这套武功的全部潜力。

相关文章
|
2月前
|
Go 调度
GO语言函数的内部运行机制分析
以上就是Go语言中函数的内部运行机制的概述,展示了函数在Go语言编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Go如何使用简洁高效的设计,使得代码更简单,更有逻辑性,更易于理解和维护。尽管这些内容深入了一些底层的概念,但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这些理论知识更生动、更形象地带给你,让你在理解的同时找到编程的乐趣。
49 5
|
2月前
|
安全 Go
defer关键字:延迟调用机制-《Go语言实战指南》
Go 语言中的 `defer` 是用于延迟执行函数调用的关键字,广泛应用于资源释放、异常捕获和日志记录等场景。它在函数返回前执行,支持栈式后进先出(LIFO)顺序,参数求值时机为声明时而非执行时。常见用法包括文件关闭、锁解锁及结合 `recover` 处理 panic。尽管高效,频繁使用可能带来性能开销,需谨慎处理。总结而言,`defer` 是构建健壮代码的核心工具之一。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物联网
解析局域网内控制电脑机制:基于 Go 语言链表算法的隐秘通信技术探究
数字化办公与物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已成为提升工作效率、达成设备协同管理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企业远程办公时的设备统一调度,还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多设备间的联动控制,高效的数据传输与管理机制均构成实现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功能的核心要素。本文将深入探究 Go 语言中的链表数据结构,剖析其在局域网内计算机控制过程中,如何达成数据的有序存储与高效传输,并通过完整的 Go 语言代码示例展示其应用流程。
73 0
|
4月前
|
Go 开发者
go-carbon v2.6.0 重大版本更新,轻量级、语义化、对开发者友好的 golang 时间处理库
carbon 是一个轻量级、语义化、对开发者友好的 Golang 时间处理库,提供了对时间穿越、时间差值、时间极值、时间判断、星座、星座、农历、儒略日 / 简化儒略日、波斯历 / 伊朗历的支持
88 3
|
5月前
|
监控 Linux PHP
【02】客户端服务端C语言-go语言-web端PHP语言整合内容发布-优雅草网络设备监控系统-2月12日优雅草简化Centos stream8安装zabbix7教程-本搭建教程非docker搭建教程-优雅草solution
【02】客户端服务端C语言-go语言-web端PHP语言整合内容发布-优雅草网络设备监控系统-2月12日优雅草简化Centos stream8安装zabbix7教程-本搭建教程非docker搭建教程-优雅草solution
139 20
|
8月前
|
JSON Go 开发者
go-carbon v2.5.0 发布,轻量级、语义化、对开发者友好的 golang 时间处理库
carbon 是一个轻量级、语义化、对开发者友好的 Golang 时间处理库,提供了对时间穿越、时间差值、时间极值、时间判断、星座、星座、农历、儒略日 / 简化儒略日、波斯历 / 伊朗历的支持。
186 4
|
8月前
|
存储 安全 Go
Go 语言以其高效的并发编程能力著称,主要依赖于 goroutines 和 channels 两大核心机制
Go 语言以其高效的并发编程能力著称,主要依赖于 goroutines 和 channels 两大核心机制。本文介绍了这两者的概念、用法及如何结合使用,实现任务的高效并发执行与数据的安全传递,强调了并发编程中的注意事项,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掌握 Go 语言的并发编程技巧。
107 2
|
8月前
|
存储 Cloud Native Shell
go库介绍:Golang中的Viper库
Viper 是 Golang 中的一个强大配置管理库,支持环境变量、命令行参数、远程配置等多种配置来源。本文详细介绍了 Viper 的核心特点、应用场景及使用方法,并通过示例展示了其强大功能。无论是简单的 CLI 工具还是复杂的分布式系统,Viper 都能提供优雅的配置管理方案。
193 6
|
8月前
|
Unix Linux Go
go进阶编程:Golang中的文件与文件夹操作指南
本文详细介绍了Golang中文件与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包括读取、写入、创建、删除和遍历等。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os`和`io/ioutil`包进行文件操作,并强调了错误处理、权限控制和路径问题的重要性。适合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开发者参考。
138 4
|
8月前
|
存储 算法 Java
Go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
【10月更文挑战第25天】Go语言的内存管理机制
138 2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