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平台的 Ubuntu 正向 Android 和 iOS 发起挑战

简介:

这些年来,一直有产品标榜将挑战Android 和iOS的地位,甚至试图改变整个移动操作系统格局,比如Jolla的Sailfish OS、三星的Tizen以及阿里的YunOS等,但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最近Android 和iOS或许真的遇到了一个劲敌--Ubuntu。

两年前,Canonical发布了面向智能手机的Ubuntu移动 版操作系统;去年2月,Ubuntu与魅族合作,展示了一款基于Ubuntu系统的MX3样机,之后便没了下文;直到最近,Ubuntu才与西班牙手机品 牌BQ合作,推出了首款Ubuntu智能手机BQ Aquaris E4.5。

虽然经历两年多的波折,首款Ubuntu手机才得以问世,但其市场表现却出人意料。

据 了解,BQ Aquaris E4.5上线仅3个小时,库存立即被抢购一空。火爆的抢购甚至导致了购买页面出现了崩溃。Canonical官方表示,“我 们经历了罕见的巨大需求情况,每分钟接受到的订单竟超过了 12000 份,不幸的是这导致了我们的服务器发生故障。”

Ubuntu手机的意外热销在业界掀起了热议,有人认为,“Ubuntu 将会是Android和iOS近年来最强劲的敌人,甚至是动摇Android和iOS的地位”。而国外科技媒体GigaOM也曾高度评价,认为其有可能是2007年iPhone发布以来,最重要的智能手机革命。

Ubuntu 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第一次真正实现了桌面端和移动端的统一,并且将来可能还会包括服务器。由于Ubuntu的ROM同时支持 ARM和X86两大处理器架构,因此,基于Ubuntu能够构建一个跨越硬件平台的生态系统。而移动终端、桌面电脑以及服务器操作系统的统一,将会逐渐淡 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者的概念,使之逐步走向融合,这将会对整个互联网生态带来巨大的改变。

对于开发者来说,一款应用只需一次开 发,便能实现全平台覆盖。Ubuntu向开发者提供了SDK开发的原生App和基于HTML5的Web App。而Web App可以调用深层API接 口,外观和功能与原生App完全一样,且同一个应用同时支持手机和PC界面,因此开发者只需要面对一个应用商店。同时,Ubuntu将Web App提升 到与原生App相等的地位,还拥有通知系统和消息系统,两者的体验相差不大。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Ubuntu则意味着跨越移动终端和桌面端 的全平台化体验。由于其移动终端运行的是桌面级操作系统Ubuntu,通过云端数据的连接,消费者在使用应用时能够在多平台之间实现无缝切换。随着后PC 时代的到来,大屏手机、平板与桌面电脑将加速融合,多平台互通也是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苹果在试图通过最新的iOS8和Yosemite系统构建一个跨平台的生态圈;微软最新发布的Windows10同样支持ARM和X86两大处理器架构,也在全力打造一个跨平台生态圈。

如果Ubuntu真的具备颠覆性,它要颠覆的也不是终端硬件,而是整个互联网生态。不过,Ubuntu要想挑战Android 和iOS地位,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不 兼容Android应用,是Ubuntu将遇到的最大难题,这也是其他自主操作系统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这意味着Ubuntu必须自己搭建一个生态体系,但 拉拢开发者并非易事,这一点从失败的亚马逊Fire OS中便能看出。Fire OS同样也是一款基于HTML5的移动操作系统,但因为无法使 用 Android 应用,加之无法号召开发者加入,其应用平台迟迟没能搭建起来。因此,Ubuntu要在短时间内构建搭建自己的体系仍十分困难。

另 外,Ubuntu还需要依赖HTML5的成熟度。Ubuntu与iOS和Android最大的差异是能够运行基于HTML5的Web App,不用安装传 统的App应用,这是它的独特优势,也是它的一个弊端。这几年,HTML5被传得神乎其神,被认为将会代替App,成为移动互联的未来。虽然HTML5可 能会是趋势,但从目前来看,该技术还不成熟。HTML5对Ubuntu来说是机遇,同时也蕴藏着风险。

不过,这些困难并没有阻止Ubuntu进军移动市场的步伐。

目前,Ubuntu的首款手机采取了类似小米的低价、抢购策略。这款手机搭载了一枚四核1.3GHz的芯片,售价仅为169.9欧元,并且只在欧洲某些特定的国家销售,虽然配置一般,但抢购策略很好地帮助Ubuntu手机赢得了不少关注。

此外,Ubuntu还将加大授权力度,与更多的制造商合作。这家公司正准备与魅族合作,在 MWC 2015 上展示新设备。未来几个月,它还将寻求与更多的制造商合作,试图在更多地方推出自己的产品。

尽管Ubuntu的价值或许无法匹配它的野心,但不管怎么说,它的出现终于为智能手机市场增添了新的血液。

文章转载自 开源中国社区 [http://www.oschina.net]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Flutter 与原生模块(Android 和 iOS)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方法调用、事件传递等,分析了通信的必要性、主要方式、数据传递、性能优化及错误处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深入探讨了 Flutter 与原生模块(Android 和 iOS)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方法调用、事件传递等,分析了通信的必要性、主要方式、数据传递、性能优化及错误处理,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其应用效果,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实现高效的跨平台移动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90 4
|
2月前
|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安卓与iOS开发中的跨平台策略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战场上,安卓和iOS两大阵营各据一方。随着技术的演进,跨平台开发框架成为开发者的新宠,旨在实现一次编码、多平台部署的梦想。本文将探讨跨平台开发的优势与挑战,并分享实用的开发技巧,帮助开发者在安卓和iOS的世界中游刃有余。
|
2月前
|
Android开发 Swift iOS开发
深入探索iOS与Android操作系统的架构差异及其对应用开发的影响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iOS和Android作为全球最流行的两大移动操作系统,各自拥有独特的系统架构和设计理念。本文将深入探讨iOS与Android的系统架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应用开发者的开发策略和用户体验设计。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从而为开发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帮助他们在这两个平台上开发出更高效、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应用。
|
2月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入探讨iOS与Android系统安全性对比分析
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iOS和Android无疑是两大巨头。本文从技术角度出发,对这两个系统的架构、安全机制以及用户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通过深入探讨,我们旨在揭示两个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并为用户提供一些实用的安全建议。
|
27天前
|
开发框架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安卓与iOS开发中的跨平台策略:一次编码,多平台部署
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安卓和iOS两大阵营各占一方。随着技术的发展,跨平台开发框架应运而生,它们承诺着“一次编码,到处运行”的便捷。本文将深入探讨跨平台开发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趋势,同时通过代码示例揭示跨平台工具的实际运用。
|
27天前
|
安全 生物认证 Android开发
深入探索iOS与Android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差异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iOS和Android两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在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揭示它们各自的安全机制、面临的挑战以及用户如何提升自身设备的安全保护。通过对系统架构、应用审核机制、数据加密方式及隐私政策的深入探讨,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两大平台安全性的视角,并提出了实用的安全建议。
|
1月前
|
安全 Android开发 iOS开发
深入探索iOS与Android系统架构差异及其对开发者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iOS和Android两大移动操作系统的系统架构,探讨它们在设计理念、技术实现及开发者生态方面的差异。不同于常规摘要仅概述内容要点,本摘要将简要触及核心议题,为读者提供对两大平台架构特点的宏观理解,铺垫
|
2月前
|
存储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入探索iOS与Android的隐私保护机制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之而来的隐私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旨在对比分析iOS和Android两大操作系统在隐私保护方面的策略和技术实现,揭示它们在设计理念、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两大系统隐私保护机制的视角。
|
2月前
|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Android开发
探索安卓和iOS应用开发中的跨平台解决方案
【10月更文挑战第42天】在移动应用开发的广阔天地中,安卓和iOS系统如同两座巍峨的山峰,分别占据着半壁江山。开发者们在这两座山峰之间穿梭,努力寻找一种既能节省资源又能提高效率的跨平台开发方案。本文将带你走进跨平台开发的世界,探讨各种解决方案的优势与局限,并分享一些实用的代码示例,助你在应用开发的道路上更加游刃有余。
|
3月前
|
安全 搜索推荐 Android开发
揭秘iOS与Android系统的差异:一场技术与哲学的较量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选择成为了用户个性化表达和技术偏好的重要标志。iOS和Android,作为市场上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它们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更是设计理念、用户体验和生态系统构建的全面较量。本文将深入探讨iOS与Android在系统架构、应用生态、用户界面及安全性等方面的本质区别,揭示这两种系统背后的哲学思想和市场策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两者的优劣,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