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4 存储器-4.1概论

简介: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4 存储器-4.1概论

4.1 概论


4.1.1 存储器的分类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随着计算机发展,存储器在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起重要。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作技术,使CPU的速度变得惊人的高,而存储器的取数和存数的速度与它很难适配,这使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存储速度的制约。此外,由于I/O设备不断增多,如果它们与存储器交换信息都通过CPU来实现,这将大大降低CPU的工作效率。为此,出现了I/O与存储器的直接存取方式(DMA)[direct memory access],这也使存储器的地位更为突出。

尤其在多处理机的系統中,各处理机本身都需与其主存交换信息,而且各处理机在互相通信中,也都需共享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数据。因此,存储器的地位就更为显要。可见,从某种意义而言,存储器的性能已成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

当今,存器的种类繁多,从不同的角度对存储器可作不同的分类。


1.按存储介质分类

存储介质是指能存“0”、“1”两种代码并能区别两种状态的物质或元器件。存储介质主要有半导体器件、磁性材料和光盘等。

1)半导体存储器

存储元件由半导体器件组成的存储器称为半导体存储器。现代半导体存储器都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艺制成芯片,其优点是体积小、功耗低、存取时间短。其缺点是当电源消失时,所存信息也随即丢失,它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近年来已研出用非挥发性材料制成的半导体存储器,克服了信息易失的弊病。

半导体存储器又可按其材料的不同,分为双极型(TTL)半导体存储器和MOS半导体存储器两种。前者其有高速的特点;后者具有高集成度的特点,并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功耗小,故MOS半导体存储器被广泛应用。

(2)磁表面存储器

磁表面存储器是在在金属或塑料基体的表面上涂一层磁性材料作为记录介质,工作时磁层随载磁体高速运转,用磁头在磁层上进行读/写操作,故称为磁表面存储器。载磁体形状的不同,可分为磁盘、磁带和磁鼓。现代计算机已很少采用磁。由于用具有矩形磁滞同线特性的材料作表面物质,它们按其剩磁状态的不同而区分“0”或“1”,而且剩磁状态不会轻易丢失,故这类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的特点。


(3)磁芯存储器

磁芯是由硬磁材料做成的环状元件,在磁芯中穿有驱动线(通电流)和读出线,这样便可进行读/写操作。磁芯属磁性材料,故它也是不易丢失的永久记忆存储器。不过,磁芯存储器的体积过大、工艺复杂、功耗太大,故20世纪70年代后,逐渐被半导体存储器取代,目前几乎已不被采用


(4)光盘存储器

光盘存储器是应用激光在记录介质(磁光材料)上进行读/写的存储器,具有非易失性的特点。由于光盘记录密度高、耐用性好、可靠性高和可互换性强等特点,光盘存储器越来越被用于计算机系统。


2.按照存取方式分类:

按存取方式可把存儲器分为随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顺序存取存储器和直接存取存储器。


(1)随机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RAM)

RAM是一种可读/写存储器,其特点是存储器的任何一个存储单元的内容都可以存取,而且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计算机系统中的主存都采用这种随机存储器。由于存储信息原理的不同,RAM又分为静态RAM(以触发器原理寄存信息)和动态RAM(以电容充放电原理寄存信息)。


(2)只读存儲器( Read Only Memory,ROM)

只读存储器是能对其存储的内容读出,而不能对其重新写入的存储器。这种存储器一旦存入了原始信息后,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只能将内部信息读出,而不能随意重新写入新的信息去改变原始信息。因此,通常用它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常数和汉字字库,甚至用于操作系统的固化。

它与随机存储器可共同作为主存的一部分,统一构成主存的地址域。

早期只读存储器的存儲内容根据客户要求,厂家采用掩模工艺,把原始信息记录在芯片中,且制成后无法更改,称为掩模型只读存储器( Masked ROM,MROM)。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只读存储器先后派生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 EPROM)以及用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

储器(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EEPROM)。近年来还出现了闪速存储器 Flash Memory,它具有 EEPROM的特点,而速度比 EEPROM快得多。


(3)串行访问存储器

如果对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时,需按其物理位置的先后顺序寻找地址,则这种存储器称为串行访问存储器。显然这种存储器由于信息所在位置不同,使得读/写时间均不相同。例如,磁带存储器,不论信息处在个位置,读/写时必须从其介质的始端开始按顺序寻找,故这类串行访问的存储器又称为顺序存取存储器。还有一种属于部分串行访问的存储器,如磁盘。在对磁盘读/写时,首先直接指出该存储器中的某个小区域(磁道),然后再顺序寻访,直至找到位置。故其前段是直接访问,后段是串行访问,称为直接存取存储器。


3.按照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

1670738761846.jpg

按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存储器主要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缓冲存储器。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的主要特点是它可以和CPU直接交换信息。

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是主存储器的后援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它不能与CPU直接交换信息。两者相比,主存速度快、容量小、每位价格高;辅存速度低、容量大、每位价格低。缓冲存器(简

称缓存)用在两个速度不同的部件之中,例如,CPU与主存之间可没置一个快速缓存(有关内容将在4.3节中讲述),起到缓冲作用。


4.1.2 存储器的结构层次


**存储器有3个主要性能指标:速度、容量和每位价格(简称位价)。**一般来说,速度越高,位价就越高;容量越大,位价就越低,酒且容量越大,速度必越低。人们追求大容量、高速度、低位价的存储器,可情这是很难达到的。图4.2形象地反映了上述三者的关系。图中由上至下,位价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慢,容量越来大,CPU访问的频度也越来越少。

1670738787664.jpg

最上层的寄存器通常都制作在CPU芯片内。寄存器中的数直接在CPU内部参与运算,CPU内可以有十几个、几十个寄存器,它们的速度最快,位价是高,容量最小。主存用来存将要参与运行的程序和数据,其速度与CPU差距较大,为了使它们之间速度正好匹配,在主存与CPU之间插入了一种比主存速度更快、容量更小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显然其位价要高于主存。

1670738796725.jpg

以上三类存储器都是由速度不同、位价不等的半导体存储材料制成的,它们都设在主机内。现代计算机将 Cache也制作在CPU内。磁盘、磁带属于辅助存器,其容量比主存大得多,大都用来存放暂时未用的程序和数据文作。CPU不能直接访问辅存,辅存只能与主存交换信息,因此辅存的速度可以比主存慢得多。


实际上,存储系统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 缓存-主存 和 主存-辅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如图所示。显然,CPU和缓存、主存都能直接交换信息;缓存能真接和CPU、主存交换信息;主存可以和CPU、缓存,辅存交换信息。

缓存-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由于缓存的速度比主存的速度高,只要将CPU近期要用的信息调入缓存,CPU使可以直接从缓存中提取信息,从面提高访存速度。但由于缓存的容量小,因此需不断地将主存的内容调人缓存,使缓存中原来的信息被替换。主存和缓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主存-辅存层次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題。辅存的速度比主存的速度低,而且不能和CPU直接交換信息,但它的容量比主存大得多、可以存放大量暂时未用到的信息。当CPU需要用到这些信息时,再将辅存的内容调入主存,供CPU直接访问。主存和辅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和操作系统共同完成的。


从CPU角度来看,缓存-主存这一层次的速度接近于缓存,高于主存;其容量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这就从速度和成本的矛盾中获得了理想的解决办法。主存-缓存这一层次,从整体分析,其速度接近于主存,容量接近于辅存,平均位价也接近于低速、廉价的辅存位价,这又解决了速度、容量、成本这三者的矛盾。现代的计算机系统几乎都具有这两个存储层次,构成了缓存、主存、辅存三级存储系统。


在主存-辅存这一层次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虚拟存储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程序员编程的地址范围与虚拟存储器的地址空间相对应 。例如,机器指令地址码为24位,则虚拟存储器存储单元的个数可达16M。可是这个数与主存的实际存储单元的个数相比要大得多,称这类指令地址码为虚拟地址(虚存地址、虚拟地址)或逻辑地址,而把主存的实际地址称为物理地址或实地址。物理地址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能够真正访问的地址,也是实实在在的主存地址。对具有虚拟存储器的计算机系统而言,程序员编程时,可用的地址空间远远大于主存空间,使程序员以为自己占有一个容量极大的主存,其实这个主存并不存在,这就是将其称为虚拟存储器的原因。对虚拟存储器而言,其逻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的工作是由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操作系统自动完成的,对程序员是透明的。当虚地址的内容在主存时,机器使可立即使用;若地址的内容不在主存,则必须先将此地址的内容传递到主存的合适单元后再为机器所用。有关这些方面的内容,读者可在“计算机体系结枃”和“操作系统”课程中学到。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算法 程序员
【期末计算机组成原理速成】第三章:存储器
【期末计算机组成原理速成】第三章:存储器
111 0
|
5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巩固 - 存储器概述
【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点巩固 - 存储器概述
378 1
|
10月前
|
存储 数据处理 调度
计算机组成原理(1)概论
1.1.定义 计算机,一种可以存储程序,并且通过执行程序指令,可以自动、高速、精确地对数字信息进行各种复杂处理,然后输出运算结果的电子设备。1.2.发展史 1944年,“冯诺依曼”加入美国军方一个名叫“ENIAC”的计算机研制项目,1945年他提出了一个名叫“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的方案——“EDVAC”。该方案中定义了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几大组成部分,后来将该方案中提出的这一套对于计算机的整体架构称为——“冯诺依曼体系”。 1946年参照冯诺依曼体系,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如今世界上的计算机都是参照冯诺依曼体系进行的实现。
70 0
|
存储 物联网 程序员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1 计算机系统概论(上)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1 计算机系统概论
166 0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1 计算机系统概论(上)
|
存储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1 计算机系统概论(下)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1 计算机系统概论
195 0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1 计算机系统概论(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系统概论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系统概论
119 0
|
存储 BI 芯片
#j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3 系统总线(上)
#j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3 系统总线
132 1
#j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3 系统总线(上)
|
芯片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2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2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67 0
#计算机组成原理# chapter 2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