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华章计算机《软件工艺师:专业、务实、自豪》一书中的第1章 ,第1.2节,[英]桑德罗·曼卡索(Sandro Mancuso)著 爱飞翔 译, 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计算机”公众号查看。
1.2 新的挑战
良好的编程实践与技巧可以运用在各种环境和各类系统中,然而对目前的开发者来说,只会写代码是不够的。要想成为开发高手,不仅要写代码、熟悉编程语言及框架,还要学会其他技能。如今的开发者要学会与客户沟通、自动测试并部署、选择可能影响整个业务的技术、与分布式团队协作、帮客户决定需求并排定优先级、汇报工作进度、应对需求的变更与新提出的需求、向潜在客户或合作方展示产品、协助售前活动、评估时间与成本、招纳新的团队成员、设计并更新软件架构、处理非功能性的需求及服务级别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理解业务目标、做出权衡、关注新技术并寻找更好的工作方式、思考所交付产品对客户的价值,以及其他很多事项。
有人可能会说,优秀的开发者不是一直都在做着上面这些事情吗?也许某些开发者是这样的,但大多数肯定不是。过去,各种工作人员在软件项目中的角色和责任要比今天更具体。开发者不会涉及应用程序的设计与架构,也很少和最终用户打交道,更不会有人放心地叫开发者去做业务分析。
软件开发者只需专注一种工作的好日子很快就要结束了。软件开发者原来的态度是:与编码无关的事情和我无关。现在这种想法已经不受欢迎了。公司变得更加精简,组织结构变得更为扁平,原来那些只有一项专长的人,已经为同时具备多项特长的人所取代。公司想要招募那种不只能把代码写好,而且还能在很多业务领域里帮上忙的开发者。
过去二十年间,随着因特网、移动设备、云端服务及常规技术的发展,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客户现在需要公司更快地提供产品,而公司在发布软件产品上也变得比原来更加积极。又快又好地修改软件并提升客户所购产品的价值,可以大幅提升公司竞争力。那些极度依赖软件来构建其核心业务的公司,如亚马逊(Amazon)、谷歌(Google)、推特(Twitter)、脸谱网(Facebook)等,很快成为市场主导者。客户不再喜欢开发流程僵化且架构庞大的服务公司,而是偏好小巧而灵活的服务公司。与传统管理风格相结合的瀑布式开发流程已经跟不上市场步伐了。以“快速生产-取得回馈-持续迭代”为特征的精益创业模型(Lean startup model)彻底改变了局面。
项目的规模也有变化。现在很少有不与其他应用程序相结合的程序。你通常不会看见哪个新项目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在每台电脑上部署胖客户端(fat client),并把单一的巨型数据库用作集成点(integration point)。当前的应用程序使用多项技术来构建,有多个集成点,而且以迭代方式开发。原来经常会有仅限内部员工使用的程序制作出来,而现在,更多可供全球成百上千万用户使用的程序制作出来。对许多公司来说,软件产品里出现bug的代价十分高昂,可能会令公司业务崩溃,导致公司声誉大幅受损。
软件业出现的这种新情况,使得软件开发这项职业迫切需要进化。公司想要专业的软件开发者,而不是只会按命令照做的廉价码农。
工业革命过后,产业界形成了一种传统,那就是:强调命令与管控,崇尚深层架构,明确划分管理者与流水线工人。所幸软件业已经不再固守这种传统,而是朝着更灵活、更强调协作的方向发展。软件开发者的角色和责任变得更多元也更重要了,这使得他们能够以开发者这个职业为荣,而不用再像原来那样,必须做一些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才能获得职业生涯的进步。原来的项目计划都是固定而僵化的,都会以严格定义好的开发流程来制作,而现在不是这样了,所以项目开发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重新考虑。扁平架构已经成为常态,而开发者的技能水平和参与范围,也比原来有所提升。于是,现在比原来更加需要灵活且精良的软件产品。
2001年,敏捷软件开发出现,它极大地改变了软件行业。世界各地的公司都开始采用敏捷软件开发,接受这套方式及理念,并改变他们的开发流程与内部结构。然而,即便开发流程有了巨大改观,有些公司依然对交付软件产品的能力不够满意。他们无法足够迅速地响应变化,无法开发出质量高、缺陷少且维护成本低的软件产品,无法使客户满意,也无法招到优秀的开发者。而开发者也苦于维护软件、测试软件,并向软件中添加新功能,对刚刚参与项目的开发者来说,这些问题尤为突出:为什么要强调软件工艺?它究竟是什么意思?足够专业的软件开发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只采用敏捷开发是不够的?
接下来的几章就要回答上述问题,详细解释软件工艺的含义,以及专业软件开发者所应具备的素质。在谈这些问题之前,先来看看什么叫作敏捷软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