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Adobe Illustrator CC经典教程》一书中的第1课1.3节修改图稿的视图,作者【美】Adobe公司,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1.3 修改图稿的视图
Adobe Illustrator CC经典教程
处理文件时,可能会需要修改缩放比例,并在不同画板之间切换。软件中可使用的缩放比例为3.13%~6400%,这既会在文档窗口左下角显示,也会在标题栏(或文档标签)中的文件名后面显示。使用任何一种视图工具和命令,都只会影响图稿的显示比例,而不会影响图稿的实际尺寸。
1.3.1 使用“视图”菜单中的命令
要使用视图菜单缩放图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选择菜单“视图”>“放大”,可以放大图稿businesscard.ai。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d308aa02863e3786" >
提示:
该命令的快捷键是Ctrl ++键(Windows系统)或Command++键(Mac系统)组合。
选择菜单“视图”>“缩小”,可以缩小图稿businesscard.ai。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d308aa02863e3786" >
提示:
该命令的快捷键是Ctrl +-键(Windows系统)或Command+-键(Mac系统)组合。
每次选择缩放命令时,都将把图稿的大小重新调整为与之最接近的预设缩放比例。预设缩放比例位于文档窗口左下角的下拉菜单中,该下拉列表右侧有一个向下的箭头。
还可使用视图菜单让现用画稿适合屏幕、所有画板适合屏幕或处于它实际的大小。
1 选择菜单“视图”>“画板适合窗口大小”,缩小文档以便在窗口中显示现用画板。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d308aa02863e3786" >
注意:
由于画布(画板外面的区域)最大为227×227英寸,因此可能会找不到插图。通过选择菜单“视图”>“画板适合窗口大小”,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 +0(Windows系统)或Command +0(Mac系统),图稿可以在可视区域中居中显示。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d308aa02863e3786" >
提示:
另一种让当前画板适合窗口大小的方式是,双击工具箱中的抓手工具()。
2 要以实际尺寸显示图稿,可选择菜单“视图”>“实际大小”。
图稿此时将以100%的比例显示。图稿的实际尺寸决定了此时在屏幕上可以看到图稿的多少内容。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d308aa02863e3786" >
提示:
另一种以100%的比例显示图稿的方式是,双击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
3 选择菜单“视图”>“全部适合窗口大小”。
这时在窗口中将看到文档的所有画板。更多关于画板之间导航的信息,请参阅本课的1.4节。
4 进入下一节前,选择菜单“视图”>“画板适合窗口大小”。
1.3.2 使用缩放工具
除了视图菜单中的选项之外,还可以使用缩放工具(图像71899.PNG)按预设缩放比例来缩放图稿。
1 单击选中工具箱中的缩放工具,将鼠标移至文档窗口。
注意到缩放工具中央有一个加号(+)。
2 使用缩放工具单击文本“TOM GREER”,图稿将放大一级,如图1.51所示。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cf56fe5a34217c2f" >
同时,单击的位置现在位于文档窗口的中央位置。
3 在文本“TOM GREER”上再单击两次,视图将进一步放大。
下面将缩小图稿的视图。
4 仍然使用“缩放工具”,按住Alt键(Windows系统)或Option键(Mac系统),缩放工具中央将出现一个减号(-)。此时在图稿上单击两次,将缩小图稿。
为了更好地控制缩放,可拖曳一个选择图稿特定区域的选框,这样将把选定区域放大到充满文档窗口。
注意:
最终的缩放比例取决于使用缩放工具绘制的选框大小。选框越小,缩放比例越大。
5 选择菜单“视图”>“画板适合窗口大小”。
6 依然选择缩放工具,按住鼠标拖曳出一个环绕画板左下角文本“mountainwildlifetours.com”的选框,这时松开鼠标,如图1.52所示。被选区域将放大到尽可能填满整个文档窗口。
http://write.epubit.com.cn/api/storage/getbykey/screenshow?key=150684d9f5c15ee1a9c9" >
7 双击工具箱中的抓手工具(图像71882_fmt.png),让画板适合窗口大小。
由于在编辑过程中经常使用缩放工具来缩放图稿,因此Illustrator允许用户随时通过键盘暂时切换到该工具,而不用先取消选择当前使用的工具。
8 通过键盘切换到缩放工具前,选择工具箱中的任意工具,将鼠标移到文档窗口。
9 按住Ctrl + 空格键(Windows系统)或Command + 空格键(Mac系统),将暂时切换到缩放工具。单击或拖曳放大图稿的任意区域后,松开按键。
注意:
在有些Mac系统版本中,缩放工具的键盘快捷键将打开Spotlight或Finder。如果要在Illustrator中使用该快捷键,需要在该系统首选项中禁用或修改这些快捷键。
10 要使用键盘缩小图稿,可按Ctrl+Alt+空格键(Windows系统)或Command+Option+空格键(Mac系统),再单击要缩小的区域,之后即可松开这些按键。
11 双击工具箱中的抓手工具,让现用画板适合窗口大小。
1.3.3 在文档中滚动
可以使用抓手工具滚动到文档的不同区域。使用该工具可随意移动文档,就像在桌上移动纸张一样。
1 选择工具箱中的抓手工具(图像71882_fmt.png)。
2 在文档窗口中单击并向下拖曳,这时图稿将随抓手一起移动。
和缩放工具(图像71889_fmt.png)一样,也可通过键盘暂时切换到该工具,而不取消当前使用的工具。
3 单击工具箱中除去文字工具(图像71946_fmt.png)之外的任意工具,将鼠标置于文档窗口中。
4 按住空格键暂时切换到抓手工具,单击并拖曳鼠标来移动图稿。
5 双击抓手工具使现用画板适合窗口大小。
如果当前选择了文字工具,且光标置于文本中, 则按下空格键将无法暂时切换到抓手工具。
触控手势
在Adobe Illustrator CC中,可以使用标准的触控手势,如敲击和两点捏放,将图稿平移或缩放。这些手势可以通过一些接受触控输入的设备实现:直接触控设备(触摸屏)或者非直接触控设备(触摸板、数位板或者Mac电脑上的触控板)。
使用两指(如拇指和食指)捏放,可进行缩放操作。
使用两指在文档窗口上同时移动,可让图稿在文档中滑动。
在屏幕上滑动或轻击,可以切换画板。
在画板编辑模式中, 还可以使用两指将画板旋转90°。
1.3.4 查看图稿
处理大型或复杂文档时,为节省时间,可以在文档中创建自定义视图,这将快速切换到特定区域和缩放比例。这次,可建立要存储的视图,然后选择菜单“视图”>“新建视图”并给视图命名,单击“确定”按钮后即可将视图随文档一起存储。
1 选择菜单“视图”>“Email”(该命令在菜单底部),放大图像的预置区域。
注意:
视图菜单底部和菜单选项可能显示不完全,这取决于设备的屏幕分辨率。这时单击菜单底部的黑色箭头,可看到更多选项。
2 选择菜单“视图”>“画板适合窗口大小”。
文档打开时,将自动以预览模式显示。这种视图显示了图稿将会如何打印。处理大型或复杂插画时,可能会只想查看图稿中对象的轮廓(线框),这样在每次修改之后屏幕无需再次重绘图稿。这就是“轮廓”模式。另外,采用轮廓模式也有助于选择对象,在第2课中将会看到这一点。
3 选择菜单“视图”>“轮廓”,如图1.53所示。
这将只显示对象的轮廓。可以使用这种视图查找在预览模式下可能看不到的对象。
4 选择菜单“视图”>“预览”,查看图稿的所有属性,如图1.54所示。
如果喜欢使用快捷键,可按下Ctrl + Y(Windows系统)或Command + Y(Mac系统)在预览和轮廓模式之间切换。
5 选择菜单“视图”>“叠印预览”,查看设置成叠印的线条或形状,如图1.55所示。
对于印刷工作人员来说,当印刷品设置成叠印时,这种视图可以很好地查看油墨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切换到这种模式后,可能看不出LOGO有多大的变化。
注意:
在不同视图模式间切换时,图稿看起来可能没什么变化。此时,可使用菜单“视图”>“放大”和“视图”>“缩小”进行缩放,进而更容易看出差别。
6 选择菜单“视图”>“像素预览”,了解图稿被栅格化并通过Web浏览器在屏幕上查看时的样子,如图1.56所示。再次选择菜单“视图”>“像素预览”,取消选择该预览。
https://yqfile.alicdn.com/109c9215c762205b3ee99fa6a7097e2f6fbf4efd.png" >
提示:
更多关于轮廓模式的信息,请参阅第2课。更多关于像素预览的信息,请参阅第13课。
7 选择菜单“视图”>“画板适合窗口大小”,以便看到整个现用画板。
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不代表异步社区观点。非商业转载请注明作译者、出处,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