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N简介
CDN大家比较熟悉,这里做个简单介绍。
CDN主要是让用户访问资源的时候,能从离用户距离很近的CDN节点进行获取,不必到真正提供服务的机器上获取。所以CDN可以
- 让用户更快的获取所需要的内容
- 减少骨干网络的流量
- 减少服务器的压力
CDN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5年,互联网发明者Tim,创建了第一家CDN服务公司Akamai
第二阶段 1999~2001,互联网发展高潮期,CDN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 2001年互联网破灭,CDN公司大量倒闭,Tim的公司也倒闭了。2002年开始,宽带提升、游戏和视频大发展,带动CDN大发展
CDN虽然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但是现在还没有形成标准规范,各家的具体实现也不一样,本文章只讲解一种类型,希望能够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CDN。
CDN请求过程
CDN的请求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下面我简单介绍。左侧的实线框是DNS查找阶段,右侧的虚线框是CDN的范围。https://www.processon.com/view/link/5ed5175e0791291d5dba30ea
DNS查找阶段
用户在浏览器请求某个链接,如event.mi.com,浏览器需要查找该域名对应的ip地址
- 先查找自己机器的DNS客户端上是否有记录,如果没有记录
- 从本地DNS服务器获取,如果本地DNS服务器没有记录
- 从根域名服务器查找(根域名服务器全球共13台),根域名返回com域名服务器所在地址
- 本地DNS服务器从com域名服务器查找,com域名服务器返回event.mi.com的权威域名服务器地址
- 权威域名DNS服务器:包含了该域名的所有信息
- 找到权威域名服务器后,会查到该域名有个CNAME,这个CNAME一般指向CDN的全局负载均衡系统
DNS的A记录
- A记录格式为“域名-ip”,记录的是该域名对应的服务器ip地址
- DNS的CNAME
CNAME为域名的别名,一般有两种作用
1)多个域名指向同一个服务ip,当服务ip变动时,只需要改一个A记录即可。例如,域名www.abc.com的A记录为1.1.1.1,对于域名mail.abc.com和study.abc.com的别名可以设置为www.abc.com,这样当该服务变更ip地址时,只需要变更www.abc.com的A记录,其他域名无需变动,减少维护成本
2)CNAME在CDN上的作用也很重要。将域名挂在在CDN上,需要将该域名的CNAME设置为CDN供应商提供的域名,这样CDN供应商才能通过DNS将流量转移到CDN上。而且域名的CNAME设置为CDN的域名后,该域名的A记录也不能存在了。一般通过nslookup和dig命令,可以查看DNS解析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域名event.mi.com的CNAME为白山云的一个域名。另外可以看到白山云的域名还有对应的CNAME,这个主要是为了做负载均衡,后面会进行讲解。
3)本模块讲述的DNS解析是使用迭代查找,DNS还提供递归查找的方法,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两者的差异
CDN阶段
通过上面讲述的DNS解析过程,CDN运营商成功将请求转移到他们那里
- CDN的全局负载均衡系统实现方式很多,这里讲述使用的比较普遍的方案,基于DNS的全局负载均衡系统。
- 首先该系统是DNS,可以解析域名
- 其次,该系统有负载均衡的功能。CDN的负载均衡策略一般有两种,静态负载均衡(根据用户地理位置、使用的网络运营商等选择不同的服务器)和动态负载均衡(根据服务器的流量、性能、负载等动态数据选择服务器)。因为动态负载均衡比较耗费资源,所以全局负载均衡系统一般使用静态负载均衡策略,区域负载均衡系统一般使用动态负载均衡策略。
- 最终,该全局负载均衡系统,基于静态负载均衡策略,选择合适的区域负载均衡系统IP给请求方。
- PS:一般全局负载均衡系统会有一个后备系统,后备系统的配置和目前使用的系统一模一样。当CDN发觉被DDos攻击的时候,该后备系统会被启动,后备系统的ip会被加入到DNS中,而且该ip设置的缓存时间会较长,通过这种方案来减少DDos的攻击。
- PS:负载均衡有四级负载均衡和七级负载均衡,所谓四级和七级,对应的是OSI的七层,四层只能根据IP等做负载均衡,七层能获取请求的信息,如cookie等做负载均衡,我们常用的nginx能做四级负载均衡和七层负载均衡。
- 客户端请求CDN区域负载均衡系统,该系统会确定提供服务的CDN缓存服务器。区域负载均衡系统一般使用动态策略,为此需要有单独的服务器来收集区域内CDN缓存服务器的各种信息(如会话能力、往返时间、流量、缓存所在位置等)
-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基于缓存所在位置选择CDN缓存服务器的方式。这种方式实现原理很简单,请求的url经过某种算法,匹配到一台CDN缓存服务器,今后再次请求该url的时候,仍然会命中该缓存服务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节省了空间,一个请求只存储在一台服务器上,没有冗余。坏处是如果是热点url,服务器压力会过大,另外如果该服务器有问题,所有的请求都有回源的可能。
- 如果区域负载均衡系统提供的CDN缓存服务器没有缓存或者缓存失效,则会向上一级CDN缓存服务器进行请求,一般使用的协议有ICP/HTCP/CARP等。当然,判断缓存失效使用的是Web基础知识,Pragma、 Expires、Cache-Control、Last-Modified、Etag等
- 如果上层的CDN缓存服务器仍然没有缓存或者过期,则会到回源机上请求该文件,请求成功后进行缓存
CDN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CDN对抗高并发的情况是很有用的,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常用缓存技巧》
但是使用CDN的时候,也可能遇到一些问题,在这里我给大家讲述一些我曾经遇到的问题
获取文件时间超长
最近遇到一个问题,通过CDN获取50KB的图片,耗时120s。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CDN厂商负载均衡配置有问题,在错误的配置下,为了拿到该图片,需要经过半个地球。后来让CDN厂商修改配置后,只需要0.2s。
获取到错误文件
商品需要有产品站,产品站会引用js文件,每次产品站变更,js名称不变,但js的tag会变,如从base.js?v01变为base.js?v02。js文件设置的是永不过期,如果版本号变更,则会回源,这是前提。
如果产品站和js版本不匹配,产品站会产生一些错误,如打不开页面或者某些功能无法使用。产品站和js不匹配有两种情况
- 产品站为新版本,js为老版本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发布的时候,没有先将js发布到回源机上,而是先发布了新的产品站,这样新的产品站请求新的js时,会请求到回源机,而回源机还是老版本,这样老的js被当做新的js缓存了。这种情况发生后,一般生成新的js版本,重新走一次发布操作。
- 产品站为老版本,js为新版本
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比较多,也往往比较难以处理。发生这种情况的一个前提是已经发布新的js到回源机上,老的产品站还没有发布
- 当只有一个CDN服务商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都在国外,此时在国内访问产品站,根据全局负载均衡策略,这个请求是国内的第一个请求,CDN上并没有缓存,取到的js则是新的js,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比较少,而且影响不大
- 当有多个CDN服务商的情况下,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极高。因为不同服务商服务区域不同,而且运维也可能调配不同服务商的流量,就很可能导致该js请求完全不在CDN上,产生回源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般删除CDN缓存,强制达成版本一致,不过还是可能影响到用户
- 还有一种情况为,如果文件只缓存在一台CDN缓存服务器上,如果该服务器出现故障,也会产生回源。不过这种情况较少,因为服务器损坏概率不大,另外CDN服务器上层还有缓存服务器,所以几率较小。
请求大量回源
这种情况发生后,往往会将服务器压垮。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CDN服务商,判断命中CDN的方式是根据整个url,如果该url通过google广告等推广,后面会添加不同的后缀,会无法命中。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让运维帮忙做特殊配置,只有指定的query参数变化才回源(运维很可能不想做这种操作,因为不利于后期维护),或者提升自己的服务性能。
最后
大家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员麻辣烫)
资料
-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49559
- https://www.cnblogs.com/liyuanhong/articles/7353974.html
- https://www.jianshu.com/p/4d8df62d55e3
- https://blog.csdn.net/jiajiren11/article/details/80071312?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2.nonecase&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logCommendFromMachineLearnPai2-2.nonecase
- CDN 中的 DNS 功能及用途介绍
-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MjA4MTExMw==&mid=2247486200&idx=1&sn=197c0905028104e1ae32dc6bed7941f5&chksm=cef5f94ef982705874cf1a852e2f3e4879e59cb0705d1aed5a12cd91f845fba1869b58cb8863&scene=21#wechat_redir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