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X网络编程 卷2:进程间通信(第2版)》——2.4 IPC权限

简介: 新的消息队列、有名信号量或共享内存区对象是由其oflag参数中含有O_CREAT标志的mq_open、sem_open或shm_open函数创建的。如图2-4所注,权限位与这些IPC类型的每个对象相关联,就像它们与每个Unix文件相关联一样。

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UNIX网络编程 卷2:进程间通信(第2版)》一书中的第2章,第2.4节,作者:【美】W. Richard Stevens著,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2.4 IPC权限

新的消息队列、有名信号量或共享内存区对象是由其oflag参数中含有O_CREAT标志的mq_open、sem_open或shm_open函数创建的。如图2-4所注,权限位与这些IPC类型的每个对象相关联,就像它们与每个Unix文件相关联一样。

当同样由这三个函数打开一个已存在的消息队列、信号量或共享内存区对象时(或者未指定O_CREAT,或者指定了O_CREAT但没有指定O_EXCL,同时对象已经存在),将基于如下信息执行权限测试:

(1)创建时赋予该IPC对象的权限位;

(2)所请求的访问类型(O_RDONLY、O_WRONLY或O_RDWR);

(3)调用进程的有效用户ID、有效组ID以及各个辅助组ID(若支持的话)。

大多数Unix内核按如下步骤执行权限测试。

(1)如果当前进程的有效用户ID为0(超级用户),那就允许访问。

(2)在当前进程的有效用户ID等于该IPC对象的属主ID的前提下,如果相应的用户访问权限位已设置,那就允许访问,否则拒绝访问。

这里相应的访问权限位的意思是:如果当前进程为读访问而打开该IPC对象,那么用户读权限位必须设置;如果当前进程为写访问而打开该IPC对象,那么用户写权限位必须设置。

(3)在当前进程的有效组ID或它的某个辅助组ID等于该IPC对象的组ID的前提下,如果相应的组访问权限位已设置,那就允许访问,否则拒绝访问。

(4)如果相应的其他用户访问权限位已设置,那就允许访问,否则拒绝访问。

这4个步骤是按所列的顺序尝试的。因此,如果当前进程拥有该IPC对象(第2步),那么访问权的授予与拒绝只依赖于用户访问权限——组访问权限绝不会考虑。类似地,如果当前进程不拥有该IPC对象,但它属于某个合适的组,那么访问权的授予与拒绝只依赖于组访问权限——其他用户访问权限绝不会考虑。

我们从图2-3中指出,sem_open不使用O_RDONLY、O_WRONLY或O_RDWR标志。然而在10.2节我们将指出,某些Unix实现采用O_RDWR,因为只要使用一个信号量,都涉及读写该信号量的值。

相关文章
|
1月前
|
Kubernetes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容器
K8s中Flannel网络插件安装提示forbidden无权限的解决方法
总的来说,解决“forbidden无权限”的问题,需要从权限和配置两个方面来考虑。只有当用户或者服务账户有足够的权限,且Flannel的配置文件设置正确,才能成功地安装Flannel。希望这个解答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
83 13
|
7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中的一种重要机制,用于定义和管理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中的一种重要机制,用于定义和管理对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它通过设置一系列规则,控制谁可以访问特定资源、在什么条件下访问以及可以执行哪些操作。ACL 可以应用于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分为标准、扩展、基于时间和基于用户等多种类型,广泛用于企业网络和互联网中,以增强安全性和精细管理。
1200 7
|
7月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定义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用于定义和管理网络资源的访问权限。ACL 可应用于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通过设定规则控制访问。其类型包括标准、扩展、基于时间和基于用户的ACL,广泛用于企业网络和互联网安全中,以增强安全性、实现精细管理和灵活调整。然而,ACL 也存在管理复杂和可能影响性能的局限性。未来,ACL 将趋向智能化和自动化,与其他安全技术结合,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494 4
|
7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Linux
|
8月前
|
消息中间件 Linux API
Linux c/c++之IPC进程间通信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Linux下C/C++进程间通信(IPC)的三种主要技术:共享内存、消息队列和信号量,包括它们的编程模型、API函数原型、优势与缺点,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它们的创建、使用和管理方法。
170 0
Linux c/c++之IPC进程间通信
|
8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网络协议
操作系统的心脏:深入理解进程间通信(IPC)机制
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进程间通信(IPC)作为操作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极大地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本文将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详细探讨进程间通信的基本原理、主要类型及其实际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且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
524 1
|
9月前
|
消息中间件 程序员 数据处理
探究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操作系统中的核心概念——进程间通信(IPC),揭示了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各种IPC机制如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等的详细分析,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帮助他们掌握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利用这些技术以实现进程间的协同工作。此外,文章还将探讨IPC在高并发环境下的性能优化策略,以及如何避免常见的IPC编程错误。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本文不仅适合希望深入了解操作系统原理的技术人员阅读,也对那些致力于提升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的程序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88 12
|
9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安全 Kafka
Python IPC机制全攻略:让进程间通信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
【9月更文挑战第12天】在编程领域,进程间通信(IPC)是连接独立执行单元的关键技术。Python凭借简洁的语法和丰富的库支持,提供了多种IPC方案。本文将对比探讨Python的IPC机制,包括管道与消息队列、套接字与共享内存。管道适用于简单场景,而消息队列更灵活,适合高并发环境。套接字广泛用于网络通信,共享内存则在本地高效传输数据。通过示例代码展示`multiprocessing.Queue`的使用,帮助读者理解IPC的实际应用。希望本文能让你更熟练地选择和运用IPC机制。
155 10
|
9月前
|
消息中间件 Python
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进程间通信(IPC)机制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中的核心概念——进程间通信(IPC),揭示其在系统运作中的重要性及实现方式。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IPC手段,如管道、信号、共享内存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457 1
|
9月前
|
安全 开发者 Python
Python IPC大揭秘:解锁进程间通信新姿势,让你的应用无界连接
【9月更文挑战第11天】在编程世界中,进程间通信(IPC)如同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不同进程的信息孤岛,使应用无界而广阔。Python凭借其丰富的IPC机制,让开发者轻松实现进程间的无缝交流。本文将揭开Python IPC的神秘面纱,介绍几种关键的IPC技术:管道提供简单的单向数据传输,适合父子进程间通信;队列则是线程和进程安全的数据共享结构,支持多进程访问;共享内存允许快速读写大量数据,需配合锁机制确保一致性;套接字则能实现跨网络的通信,构建分布式系统。掌握这些技术,你的应用将不再受限于单个进程,实现更强大的功能。
115 6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