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本文详解Go语言打包与跨平台编译技巧,涵盖`go build`命令、多平台构建、二进制优化及资源嵌入(embed),助你将项目编译为无依赖的独立可执行文件,轻松实现高效分发与部署。
本文介绍如何用Go语言从零实现一个轻量级在线聊天室,基于WebSocket实现实时通信,支持多人消息广播。涵盖前后端开发、技术选型与功能扩展,助你掌握Go高并发与实时通信核心技术。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6篇,讲解如何使用 Goroutine 和 Channel 实现多协程并发抓取网页内容,提升网络请求效率。通过实战掌握高并发编程技巧,构建爬虫、内容聚合器等工具,涵盖 WaitGroup、超时控制、错误处理等核心知识点。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4篇,通过实战案例详解使用 Channel 实现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涵盖并发控制、任务调度及Go语言并发哲学,助你掌握优雅的并发编程技巧。
本文为《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 · 网络与并发篇》第5篇,详解Go并发核心工具`select`的使用。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监听多个Channel、实现多任务处理、超时控制和非阻塞通信,帮助开发者掌握Go并发编程中的多路异步事件处理技巧。
本文是 Go 网络与并发实战系列的第 2 篇,详细介绍如何使用 Go 构建 HTTP 客户端,涵盖请求发送、响应解析、错误处理、Header 与 Body 提取等流程,并通过实战代码演示如何并发请求多个 URL,适合希望掌握 Go 网络编程基础的开发者。
本文通过简单案例讲解 Go 语言核心并发模型 Goroutine,涵盖协程启动、输出控制、主程序退出机制,并结合 sync.WaitGroup 实现并发任务同步,帮助理解 Go 并发设计思想与实际应用。
本篇是《Go语言101实战》系列之一,讲解如何使用Go构建基础HTTP服务器。涵盖Go语言并发优势、HTTP服务搭建、路由处理、日志记录及测试方法,助你掌握高性能Web服务开发核心技能。
本文是《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系列之一,讲解图的邻接表表示法及其在Go语言中的实现。适用于稀疏图,节省空间,适合初学者与进阶开发者学习图结构在工程中的应用。
深度优先遍历(DFS)是一种用于遍历图和树结构的重要算法,其核心思想是“一条路走到底”,即沿着每个分支尽可能深入,直到无法继续再回溯。在树中,DFS包括前序、中序和后序三种遍历方式;在图中,DFS可用于寻找路径、计算连通分量、拓扑排序等。该算法通常通过递归或栈实现,适用于解决岛屿数量、迷宫路径、括号生成等经典问题。本文还对比了DFS与BFS的区别,并介绍了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与实现方法。
广度优先遍历(BFS)是一种层级展开的搜索策略,常用于树与图的遍历、最短路径查找、二维数组中的感染扩散等问题。它借助队列实现,优先访问当前层所有节点,再进入下一层,适用于寻找最短路径、层序遍历、岛屿问题等场景。
滑动窗口最大值问题是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分析中的经典问题。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窗口大小 `k`,目标是找出每个滑动窗口内的最大值。本文介绍了暴力解法和更高效的单调队列解法,后者利用双端队列维护窗口内元素下标,实现 `O(n)` 时间复杂度。内容涵盖问题描述、示例、算法分析、Go语言实现、复杂度分析及应用场景,如系统监控、金融数据分析等。最后还提供了测试用例和常见变种问题。
本文介绍了使用Go语言实现LRU缓存机制的方法。LRU(最近最少使用)是一种常见缓存淘汰策略,当缓存满时,优先删除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实现中使用哈希表和双向链表结合的方式,确保Get和Put操作均在O(1)时间内完成。适用于Web缓存、数据库查询优化等场景。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栈(Stack)数据结构解决括号匹配问题,适用于编译器、表达式求值和代码格式化等场景。内容涵盖问题描述、算法思路、Go语言实现、复杂度分析及进阶扩展,帮助理解栈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链表是一种经典的线性数据结构,通过节点指针连接实现灵活的插入与删除操作。本文使用 Go 语言实现单向链表,涵盖节点定义、链表操作(添加、删除、查找、遍历)及使用示例,帮助读者掌握链表基础与应用。
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采用分治法实现,适合递归教学与工程实践。本文介绍了快速排序的基本原理、Go语言实现方式、泛型扩展及使用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其核心思想与应用技巧。
本案例讲解如何使用 Go 语言通过结构体和切片实现自定义队列结构,涵盖入队、出队、查看队头元素及判空等基本操作,并提供完整示例代码与运行结果,适合初学者学习队列数据结构的实现与应用。
本案例讲解如何用Go语言编写判断质数的程序,涵盖条件判断、循环控制及函数封装,适合初学者练习基础逻辑与数学算法的结合应用。
《Go语言100个实战案例》中的案例10“斐波那契数列生成器”,通过递归与迭代方式帮助初学者理解算法实现。用户输入数字n,程序生成并打印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适合入门学习。
本案例介绍使用冒泡排序对整数数组进行升序排序的实现方法,涵盖输入处理、错误检查与排序逻辑。通过代码演示和算法解析,帮助理解排序原理及Go语言切片操作,为学习更复杂排序算法打下基础。
本案例实现一个字符统计程序,支持中文、英文及数字,可统计用户输入文本中各字符的出现次数,并以整洁格式输出。内容涵盖应用场景、知识点讲解、代码实现与拓展练习,适合学习文本分析及Go语言基础编程。
本案例实现判断回文字符串程序,支持中文、英文、标点及空格处理。通过双指针法与Unicode字符比较,帮助读者掌握字符串处理技巧与逻辑编程基础。
本案例介绍如何使用Go语言的`fmt`包读取终端输入并输出信息。通过编写简单的交互程序,学习`fmt.Scanln()`、`fmt.Print()`和字符串拼接等基础I/O操作,适合初学者掌握命令行交互编程。
本章介绍Go语言项目在构建与部署阶段的性能调优和资源控制策略,涵盖编译优化、程序性能提升、并发与系统资源管理、容器化部署及自动化测试等内容,助力开发者打造高效稳定的生产级应用。
《Go语言实战指南》介绍了如何使用Go进行交叉编译,即在一个操作系统上编译出适用于不同系统和架构的二进制文件。通过设置GOOS和GOARCH环境变量,开发者可轻松构建跨平台程序,无需在每个平台上单独编译。Go从1.5版本起原生支持此功能,极大提升了多平台部署效率。
Go语言中的泛型约束用于限制类型参数的范围,提升类型安全性。通过接口定义约束,可实现对数值类型、排序与比较等操作的支持。开发者既可使用标准库提供的预定义约束,如constraints.Ordered和constraints.Comparable,也可自定义约束以满足特定需求。泛型广泛应用于通用数据结构(如栈、队列)、算法实现(如排序、查找)及构建高效可复用的工具库,使代码更简洁灵活。
Go语言自1.18版本引入泛型,极大提升了代码的通用性与可维护性。通过泛型,开发者可以减少重复代码、提高类型安全性,并增强程序的复用性和可读性。本文详细介绍了泛型在数据结构、算法及映射功能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优化代码结构方面的优势。同时,Go编译器对泛型代码进行类型推导,确保运行时性能不受影响。合理使用泛型,有助于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程序。
本文详解 Go 语言泛型语法与使用示例,涵盖泛型函数、类型声明、类型约束及实战应用,适合入门学习与开发实践。
Go语言中的反射机制通过`reflect`包实现,允许程序在运行时动态检查变量类型、获取或设置值、调用方法等。它适用于初中级开发者深入理解Go的动态能力,帮助构建通用工具、中间件和ORM系统等。
Go语言项目工程化实践中的开发工具与CI/CD支持,涵盖格式化、静态检查、依赖管理、构建打包、自动化测试及部署策略。内容包括常用工具如gofmt、go vet、golangci-lint、Docker、GitHub Actions等,并提供实战建议与总结,提升团队协作效率与项目质量。
本章详解Go语言项目工程化核心规范,涵盖日志、配置与错误处理三大关键领域。在日志方面,强调其在问题排查、性能优化和安全审计中的作用,推荐使用高性能结构化日志库zap,并介绍日志级别与结构化输出的最佳实践。配置管理部分讨论了配置分离的必要性,对比多种配置格式如JSON、YAML及环境变量,并提供viper库实现多环境配置的示例。错误处理部分阐述Go语言显式返回error的设计哲学,讲解标准处理方式、自定义错误类型、错误封装与堆栈追踪技巧,并提出按调用层级进行错误处理的建议。最后,总结各模块的工程化最佳实践,助力构建可维护、可观测且健壮的Go应用。
本章讲解Go语言项目工程化中的结构设计与模块划分,涵盖单体及分层架构方案,指导如何按功能组织代码,提升项目的可维护性、扩展性,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开发场景。
本文深入讲解了 Go 语言中 pprof 性能分析与调试技巧,涵盖 CPU、内存、阻塞及 Goroutine 等多维度性能剖析,适用于排查性能瓶颈和服务调优。
`go test` 是 Go 语言内置的测试工具,支持单元测试、基准测试、示例测试等功能。本文详解其常用参数、调试技巧及性能测试命令,并提供实际项目中的应用示例与最佳实践。
本内容来自《Go语言实战指南》,详细讲解了Go语言的测试与调试,涵盖单元测试、基准测试、覆盖率分析及性能优化技巧,适用于实际项目开发。
本文介绍了《Go语言实战指南》中关于数据库编程的核心内容,涵盖使用 GORM 进行数据迁移与事务控制。主要内容包括:AutoMigrate 方法自动创建或更新表结构;事务控制的自动与手动实现方式;事务隔离级别的设置;以及在 Gin 框架中统一管理事务的实践建议。适合开发阶段的数据库结构管理和事务性操作需求。
GORM 是 Go 语言最流行的 ORM 框架,封装了 database/sql,支持自动迁移、关联关系、事务等功能,开发体验接近高层语言的 ORM。本文介绍了 GORM 的安装与初始化、模型定义、自动迁移、基本 CRUD 操作、条件构造器、钩子函数、事务处理、日志调试等内容,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其使用方法。
Go语言通过`database/sql`标准库提供统一数据库操作接口,支持MySQL、PostgreSQL等多种数据库。本文介绍了驱动安装、连接数据库、基本增删改查操作、预处理语句、事务处理及错误管理等内容,涵盖实际开发中常用的技巧与注意事项,适合快速掌握Go语言数据库编程基础。
Gin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 Go Web 框架,不仅适用于构建 API 服务,还支持 HTML 模板渲染和静态资源托管。它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搭建中小型网站,并提供灵活的模板语法、自定义函数、静态文件映射等功能,同时兼容 Go 的 html/template 引擎,具备高效且安全的页面渲染能力。
Gin框架以其极简风格、强大路由管理、灵活中间件机制及参数绑定校验系统著称。本文详解其核心功能:1) 路由管理,支持分组与路径参数;2) 中间件机制,实现全局与局部控制;3) 参数绑定,涵盖多种来源;4) 结构体绑定与字段校验,确保数据合法性;5) 自定义校验器扩展功能;6) 统一错误处理提升用户体验。Gin以清晰模块化、流程可控及自动化校验等优势,成为开发者的优选工具。
Gin 是一个高效、轻量级的 Go 语言 Web 框架,支持中间件机制,非常适合开发 RESTful API。本文从安装到进阶技巧全面解析 Gin 的使用:快速入门示例(Hello Gin)、定义 RESTful 用户服务(增删改查接口实现),以及推荐实践如参数校验、中间件和路由分组等。通过对比标准库 `net/http`,Gin 提供更简洁灵活的开发体验。此外,还推荐了 GORM、Viper、Zap 等配合使用的工具库,助力高效开发。
本章介绍如何使用 Go 语言的 `net/http` 标准库构建 RESTful API。内容涵盖 RESTful API 的基本概念及规范,包括 GET、POST、PUT 和 DELETE 方法的实现。通过定义用户数据结构和模拟数据库,逐步实现获取用户列表、创建用户、更新用户、删除用户的 HTTP 路由处理函数。同时提供辅助函数用于路径参数解析,并展示如何设置路由器启动服务。最后通过 curl 或 Postman 测试接口功能。章节总结了路由分发、JSON 编解码、方法区分、并发安全管理和路径参数解析等关键点,为更复杂需求推荐第三方框架如 Gin、Echo 和 Chi。
Go 语言的 `net/http` 包功能强大,可快速构建高并发 HTTP 服务。本文从创建简单 HTTP 服务入手,逐步讲解请求与响应对象、URL 参数处理、自定义路由、JSON 接口、静态文件服务、中间件编写及 HTTPS 配置等内容。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如何使用 `http.HandleFunc`、`http.ServeMux`、`http.Client` 等工具实现常见功能,帮助开发者掌握构建高效 Web 应用的核心技能。
本文介绍了使用 Go 语言的 `net` 包开发 TCP 网络服务的基础与进阶内容。首先简述了 TCP 协议的基本概念和通信流程,接着详细讲解了服务端与客户端的开发步骤,并提供了简单回显服务的示例代码。同时,文章探讨了服务端并发处理连接的方法,以及粘包/拆包、异常检测、超时控制等进阶技巧。最后通过群聊服务端的实战案例巩固知识点,并总结了 TCP 在高可靠性场景中的优势及 Go 并发模型带来的便利性。
本文介绍了 Go 语言中对 JSON、CSV 和 XML 三种常见数据格式的处理方法。通过标准库 `encoding/json`、`encoding/csv` 和 `encoding/xml`,可以实现结构体与数据格式之间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JSON 适合 Web API 和前后端通信,因其清晰易读;CSV 适用于表格数据和轻量级交换;XML 则支持复杂嵌套结构,常用于配置文件和 SOAP 协议。文中提供代码示例,涵盖基本使用、嵌套结构处理及实战建议,帮助开发者高效操作这些格式。
Go 标准库中的 `bufio` 包高效读写功能,适用于文件和数据处理。`bufio.Reader` 支持按行或分隔符读取,`bufio.Writer` 提供高性能写入并需调用 `Flush()` 确保数据写入。`bufio.Scanner` 是处理文本文件(如日志、配置)的利器,可按行、单词等分割内容。本文详解其用法,并给出实践建议,如统计字符数、模拟 `tail -f` 和词频分析等。
本文介绍了 Go 语言中数据竞争(Data Race)的概念及其检测方法。数据竞争发生在多个 Goroutine 无同步访问共享变量且至少一个为写操作时,可能导致程序行为不稳定或偶发崩溃。Go 提供了内置的竞态检测器(Race Detector),通过 `-race` 参数可轻松检测潜在问题。文章还展示了如何使用锁或原子操作修复数据竞争,并总结了在开发和 CI 流程中启用 `-race` 的最佳实践,以提升程序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Go语言中`sync/atomic`包的使用,帮助避免多goroutine并发操作时的数据竞争问题。原子操作是一种不可中断的操作,确保变量读写的安全性。文章详细说明了常用函数如`Load`、`Store`、`Add`和`CompareAndSwap`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并通过并发计数器示例展示了其实现方式。此外,对比了原子操作与锁的优缺点,强调原子操作适用于简单变量的高效同步,而不适合复杂数据结构。最后提醒开发者注意使用场景限制,合理选择同步工具以优化性能。
本文介绍了 Go 语言中 `sync.WaitGroup` 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为同步原语,它通过计数器机制帮助等待多个 goroutine 完成任务。核心方法包括 `Add()`(设置等待数量)、`Done()`(减少计数)和 `Wait()`(阻塞直到计数归零)。文章详细讲解了其基本原理、典型用法(如等待 10 个 goroutine 执行完毕),并提供了代码示例。同时指出常见错误,例如 `Add()` 必须在 goroutine 启动前调用,以及 WaitGroup 不可重复使用。最后总结了适用场景和使用要点,强调避免竞态条件与变量捕获陷阱。
在Go语言并发编程中,数据竞争是多个goroutine同时读写共享变量且未加控制导致的问题,可能引发程序崩溃或非确定性错误。为解决此问题,Go提供了`sync.Mutex`和`sync.RWMutex`两种同步机制。`Mutex`用于保护临界区,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goroutine访问;`RWMutex`支持多读单写的细粒度控制,适合读多写少场景。使用时需避免死锁,并借助`-race`工具检测潜在的数据竞争,从而提升程序稳定性和性能。
发表了文章
2025-11-03
发表了文章
2025-09-25
发表了文章
2025-09-23
发表了文章
2025-08-06
发表了文章
2025-08-06
发表了文章
2025-08-03
发表了文章
2025-08-02
发表了文章
2025-08-02
发表了文章
2025-08-01
发表了文章
2025-08-01
发表了文章
2025-07-31
发表了文章
2025-07-31
发表了文章
2025-07-30
发表了文章
2025-07-30
发表了文章
2025-07-29
发表了文章
2025-07-29
发表了文章
2025-07-28
发表了文章
2025-07-28
发表了文章
2025-07-27
发表了文章
202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