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架构

首页 标签 网络架构
# 网络架构 #
关注
23337内容
|
6月前
|
一个pcdn产品体验
闲置宽带还能赚钱?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作为一名普通打工人,我最近入手了负三云这个“小盒子”,体验后直呼真香!只需将其连接路由器,就能利用闲置带宽获取收益。我家100M宽带,每天稳定收入5-8元,一个月轻松赚200+,完全覆盖网费。安装简单、不影响网速,功耗低且安全可靠。如果你也想尝试边缘计算,低成本的负三云绝对值得一试!
|
6月前
|
网络基础知识与配置
本文介绍了网络基础知识,涵盖网络概念、协议、拓扑结构及IP地址等内容。网络是由计算机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而成的系统,用于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文中详细解析了TCP/IP协议族(如IP、TCP、UDP)、常见应用层协议(如HTTP、FTP、SMTP、DNS)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同时,阐述了多种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的特点与优缺点。此外,还讲解了IP地址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以及如何在Windows和Linux系统中配置网络接口、测试连通性(Ping、Traceroute)和查看默认网关与路由表的方法。这些内容为理解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提供了全面的基础知识。
理解Akamai EdgeGrid认证在REST API中的应用
Akamai作为内容分发和云服务的领导者,提供了EdgeGrid平台以提升Web应用的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EdgeGrid认证(Auth)通过基于令牌的安全机制,利用HMAC-SHA256签名、时间戳和Nonce确保API请求的合法性与唯一性。文章详细介绍了在Python、Java和Go语言中实现EdgeGrid认证的方法,并探讨了如何使用Apipost、Postman和curl工具进行测试。这一认证机制是保障与Akamai REST API安全交互的关键,助力开发者构建更安全高效的数字平台。
深入解密 :Postman、Apipost和Apifox API 协议与工具选择
作为全栈开发者,每天与API打交道是常态。本文总结了多年经验,深入解析常见API协议(HTTP(s)、SSE、gRPC、WebSocket、Socket.IO)及其适用场景,并对比三款主流调试工具(Postman、Apipost、ApiFox)。从基础特性到高级应用,帮助开发者根据需求选择最优方案,提升效率,让开发更顺畅!
|
6月前
|
三大运营商骨干网架构深度剖析:线路建设与用户体验
本文全面解析了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网络架构及性能特点,涵盖骨干网技术、区域线路实测、应用场景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电信的双网体系(163骨干网与CN2精品网)、联通的169网络与企业级A网、移动的新一代智能骨干网及其铁通网络现状。通过东亚、东南亚、欧洲等方向的实测数据,对比分析了各运营商在时延、带宽、稳定性等方面的表现,并结合企业组网、个人用户需求及安全成本提供了针对性建议。同时,文章展望了6G、量子通信和AI定义网络的技术前景,为企业和个人在网络选择中平衡性能、成本与风险提供了参考依据。
|
6月前
|
《AI为工业互联网设备,打造互联互通的数字桥梁》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制造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而AI技术的融入为其发展注入新活力。实现工业设备互联互通是关键,但面临设备种类繁杂、协议不统一、网络架构封闭等挑战。通过AI驱动的协议转换、边缘计算融合以及统一标准体系的建立,可有效破解这些难题。华为推出的IT与OT融合方案已在多行业应用,助力企业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构建开放生态、加强多方协作,将推动工业互联网繁荣发展,引领智能制造新时代。
路由通配符,小小的字符有大大的作用,你真的熟悉吗?
小小的一个匹配404页面的路由通配符也有超多的用法和细节。 博客不应该只有代码和解决方案,重点应该在于给出解决方案的同时分享思维模式,只有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ES6解构赋值详解;全面掌握:JavaScript解构赋值的终极指南
解构赋值是一个强大且灵活的工具,它使得从数组和对象中提取数据变得更加简单和直观。通过掌握解构赋值的基本语法和实践,你可以写出更加简洁、可读性更强的代码。在实际项目中,解构赋值广泛应用于函数参数处理、变量交换、嵌套结构操作等场景,极大地提升了代码的灵活性和简洁度。 只有锻炼思维才能可持续地解决问题,只有思维才是真正值得学习和分享的核心要素。如果这篇博客能给您带来一点帮助,麻烦您点个赞支持一下,还可以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有疑问和错误欢迎在评论区指出~
为什么 HTTP GET 方法不使用请求体?
本指南深入探讨了为什么HTTP GET方法通常不使用请求体,解释了GET方法的主要用途及其设计原则。GET请求旨在通过URL安全、幂等地检索数据,避免因请求体带来的复杂性和潜在问题。尽管HTTP/1.1规范允许GET请求包含请求体,但这并不常见且可能引发副作用。掌握这些原则有助于开发者在API开发中更高效地使用GET请求。
理解GET和POST区别的全面指南
![理解GET和POST区别的全面指南](https://assets.echoapi.com/upload/user/222825349921521664/log/fb5d7a29-f85c-46e0-835c-a8fdc925ec73.webp) 本文详细解析了REST API中GET和POST方法的区别。GET用于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参数在URL中传递,适合查询;POST用于发送数据以创建或更新资源,数据放在请求体中,适合提交表单。两者在安全性、缓存、幂等性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设计高效且安全的API。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