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渝强老师】HBase的物理存储结构
本文介绍了HBase的存储结构,包括逻辑与物理存储结构。物理存储主要涉及StoreFile、HFile和HLog日志。HFile是HBase数据存储的核心格式,包含Data块、Meta块、File Info块等六部分,支持压缩以优化存储。HLog(预写日志)记录数据变更,确保数据可靠性,并在Region Server故障时用于恢复。最后,文章详细描述了HBase的写数据流程:先写入WAL日志,再写入MemStore,最终通过Flush操作将数据持久化到HFile中。
【赵渝强老师】HBase的逻辑存储结构
HBase的逻辑存储结构包括命名空间、表和列族。命名空间类似关系型数据库中的数据库,用于逻辑划分和隔离数据;表以RowKey组织数据并按字典序排列,分为多个Region实现分布式存储;列族包含列且无需预先定义,由MemStore缓存写入数据,定期刷新生成Store File。文章通过视频和代码示例详细讲解了各部分的操作与功能。
【赵渝强老师】HBase的体系架构
HBase是一种基于BigTable思想的列式存储NoSQL数据库,适合数据分析与处理。其主从架构包含HBase HMaster、Region Server和ZooKeeper。HMaster负责Region分配及表管理;Region Server执行数据读写操作,并包含WAL预写日志、Block Cache读缓存和MemStore写缓存;ZooKeeper维护集群状态并协调分布式系统工作。通过视频讲解与架构图示,详细解析各组件功能与协作机制。
PolarDB开源:云原生数据库的架构革命
本文围绕开源核心价值、社区运营实践和技术演进路线展开。首先解读存算分离架构的三大突破,包括基于RDMA的分布式存储、计算节点扩展及存储池扩容机制,并强调与MySQL的高兼容性。其次分享阿里巴巴开源治理模式,涵盖技术决策、版本发布和贡献者成长体系,同时展示企业应用案例。最后展望技术路线图,如3.0版本的多写多读架构、智能调优引擎等特性,以及开发者生态建设举措,推荐使用PolarDB-Operator实现高效部署。
2025开源之夏火热报名|一起来设计PolarDB Dashboard
2025开源之夏正在火热报名中,PolarDB邀请全球学子参与云原生与Web开发的前沿项目。活动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发起,旨在鼓励高校学生通过实际开发维护开源软件,培养优秀开发者,推动开源生态发展。PolarDB项目聚焦设计与开发PolarDB-X Dashboard,要求掌握K8S Client-go和Web开发技术。参与者将根据项目难度获得税前8000至12000元人民币报酬,并获取结项证书。每位学生仅可申请一个项目,详情见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