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架构?
这里有一篇博客关于【架构和框架的区别】,详述了什么是架构。我认为解释的很到位,不懂的可以看看。
还有一篇讲解的是【架构师的职责是什么】,有兴趣的也可以看一看。
通过以上两片博客可以告诉我们:架构并不是实物,是关于软件如何设计的重要策略。
2、什么是设计模式?
简单理解:模式就是经验 ,设计模式就是设计经验。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特定设计、组合设计,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总体而言,共有八种,分别是:
1、单库单应用模式:一些小的应用
一个数据库,一个业务应用层,一个后台管理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开发速度快、实现简单,可用于产品的第一版等有原型验证需求、用户少的设计。
缺点:性能差、基本没有高可用、扩展性差,不适用于大规模部署、应用等生产环境。
2、内容分发模式:目前用的比较多
使用CDN技术把网页、图片、CSS、JS等这些静态资源分发到离用户最近的服务器。
优点:资源下载快、无需过多的开发与配置,同时也减轻了后端服务器对资源的存储压力,减少带宽的使用。
缺点:目前来说OSS,CDN的价格还是稍微有些贵(虽然已经降价好几次了),只适用于中小规模的应用,另外由于网络传输的延迟、CDN的同步策略等,会有一些一致性、更新慢方面的问题。
3、查询分离模式:对于大并发的查询、业务。
主要解决单机数据库压力过大,从而导致业务缓慢甚至超时,查询响应时间变长的问题,也包括需要 大量数据库服务器计算资源的查询请求。
优点:减少数据库的压力,理论上提供无限高的读性能,间接提高业务(写)的性能,专用的查询、索引、全文(分词)解决方案。
缺点:数据延迟,数据一致性的保证。
4、微服务模式:适用于复杂的业务模式的拆解
业务分块,做了垂直切分,切成一个个独立的系统,每个系统各自衍化,有自己的库、缓存、ES等辅助系统,系统之间的实时交互通过RPC,异步交互通过MQ,通过这种组合,共同完成整个系统功能 。
优点:相对高性能,可扩展性强,高可用,适合于中等以上规模公司架构。
缺点:复杂、度不好把握。指不仅需要一个能在高层把控大方向、大流程、总体技术的人,还需要能够针对各个子系统有针对性的开发。把握不好度或者滥用的话,这个模式适得其反!
5、多级缓存模式:可以把缓存玩的很好
应对超高查询压力的一种普遍采用的策略,在所有链路的地方,能加缓存就加缓存。可以分别在客户端、API网关、具体的后端业务处增加缓存。
优点:抗住大量读请求,减少后端压力。
缺点:数据一致性问题较突出,容易发生 雪崩 ,即:如果客户端缓存失效、API网关缓存失效,那么所有的大量请求瞬间压向后端业务系统,后果可想而知。
6、分库分表模式:解决单机数据库瓶颈
主要解决单表写入、读取、存储压力过大,从而导致业务缓慢甚至超时,交易失败,容量不够的问题。
优点:减少数据库单表的压力。
缺点:事务保证困难、业务逻辑需要做大量改造。
7、弹性伸缩模式:解决波峰波谷业务流量不均匀的方法之一
主要解决 突发流量 的到来,导致无法横向扩展或者横向扩展太慢,进而影响业务,全站崩溃的问题。
优点:弹性、随需计算,充分优化企业计算资源。
缺点:应用要从架构层做到可横向扩展化改造、依赖的底层配套比较多,对技术水平、实力、应用规模要求较高。
8、多机房模式:解决高可用、高性能的一种方法
优点:高可用、高性能、异地多活。
缺点:数据同步、数据一致性、请求路由。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