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 事务(ACID特性)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数据库 RDS MySQL,集群系列 2核4GB
推荐场景:
搭建个人博客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RDS MySQL Serverless 高可用系列,价值2615元额度,1个月
简介: MySQL --- 事务(ACID特性)

事务是指满足ACID特性的一组操作,可以通过Commit提交一个事务,也可以使用Rollback进行回滚。事务的实现就是如何实现ACID特性。事务最经典也经常被拿出来说例子就是转账了。假如小明要给小红转账1000元,这个转账会涉及到两个关键操作就是:将小明的余额减少1000元,将小红的余额增加1000元。万一在这两个操作之间突然出现错误比如银行系统崩溃,导致小明余额减少而小红的余额没有增加,这样就不对了。事务就是保证这两个关键操作要么都成功,要么都要失败。


简单来说,事务就是要保证一组数据库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在 MySQL 中,事务支持是在引擎层实现的。你现在知道,MySQL 是一个支持多引擎的系统,但并不是所有的引擎都支持事务。比如 MySQL 原生的 MyISAM 引擎就不支持事务,这也是 MyISAM 被 InnoDB 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MySQL事务的四大特性以及实现原理?


  • 原子性(Atomicity)


事务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最小单元,事务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提交,要么全部失败回滚。


回滚可以用回滚日志(Undo Log)来实现,回滚日志记录着事务所执行的修改操作,在回滚时反向执行这些修改操作即可。


  • 一致性(Consistency)


数据库在事务执行前后都保持一致性状态。在一致性状态下,所有事务对同一个数据的读取结果都是相同的。


  • 隔离性(Isolation)


一个事务所做的修改在最终提交之前,对其他事务来说是不可见的。


  • 持久性(Durability)


一旦事务提交,其所做的修改就会永久保存到数据库。即使系统发生崩溃,事务执行的结果也不能丢,且不会被回滚。


系统发生崩溃可以重做日志(Redo Log)进行恢复,从而实现持久性。与回滚日志记录数据的逻辑修改不同,重做日志记录的是数据页的物理修改。


注意:这四种特性不是一种平级关系:


  • 只有满足一致性,事务的执行结果才正确
  • 在无并发的情况下,事务串行执行,一定满足隔离性,此时只需要满足原子性,就一定满足一致性。
  • 在并发的情况下,多个事务并行执行,事务不仅要满足原子性,还要满足隔离性,才能满足一致性。
  • 事务满足持久性是为了能应对系统崩溃的情况。


关系图如下:

image.png

数据库事务中ACID特性的底层实现方式


  • 原子性和一致性:在操作数据之前,首先将数据备份到一个地方(这个存储数据备份的地方称为 Undo Log/重做日志)。然后进行数据的修改。如果出现了错误,系统利用 Undo Log 中的备份将数据恢复到事务开始之前的状态。
  • 隔离性:通过数据库锁的机制实现的,MVCC+锁(乐观锁/悲观锁)。
  • 持久性:和 Undo Log 相反,Redo Log(重做日志) 记录的是新数据的备份。在事务提交前,只要将 Redo Log 持久化即可,不需要将数据持久化。当系统崩溃时,虽然数据没有持久化,但是 Redo Log 已经持久化。系统可以根据 Redo Log 的内容,将所有数据恢复到最新的状态。


事务隔离级别有哪些?mysql默认的隔离级别是什么?


SQL 标准的事务隔离级别由低到高分别为:


  • READ-UNCOMMITTED(读未提交): 最低的隔离级别,允许读取尚未提交的数据变更,即一个事务读取了另一个未提交事务的数据。可能会导致脏读、幻读或不可重复读。
  • READ-COMMITTED(读已提交): 允许读取并发事务已经提交的数据,就是说一个事务要等到另一个事务提交才能读取数据。可以阻止脏读,但是幻读或不可重复读仍有可能发生。
  • REPEATABLE-READ(可重复读): 对同一字段的多次读取结果都是一致的,除非数据是被本身事务自己所修改,就是在开始读数据(事务开启时),不在允许修改操作。可以阻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但幻读仍有可能发生。
  •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 最高的隔离级别,完全服从ACID的隔离级别。所有的事务依次(串行化顺序)逐个执行,这样事务之间就完全不可能产生干扰,也就是说,该级别可以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以及幻读。简单来说,Serializable会在读取的每一行数据上都加锁,所以可能导致大量的超时和锁争用问题。这种事务隔离级别效率低下,比较耗数据库性能,一般不使用。


mysql InnoDB存储引擎默认事务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我们可以通过SELECT @@tx_isolation; 命令来查看,MySQL 8.0 该命令改为 SELECT @@transaction_isolation;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与 SQL 标准不同的地方在于InnoDB 存储引擎在 REPEATABLE-READ(可重读)事务隔离级别下使用的是Next-Key Lock 算法,因此可以避免幻读的产生,这与其他数据库系统(如 SQLServer)是不同的。所以说InnoDB 存储引擎的默认支持的隔离级别是 REPEATABLE-READ(可重读)已经可以完全保证事务的隔离性要求,即达到了 SQL标准的 SERIALIZABLE(可串行化)隔离级别,而且保留了比较好的并发性能。

因为隔离级别越低,事务请求的锁越少,所以大部分数据库系统的隔离级别都是READ-COMMITTED(读已提交):,但是你要知道的是InnoDB 存储引擎默认使用 REPEATABLE-READ(可重读)并不会有任何性能损失。


查看当前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

show variables like 'tx_isolation'


需要说明的是,事务隔离级别和数据访问的并发性是对立的,事务隔离级别越高并发性就越差。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确定合适的事务隔离级别,这个地方没有万能的原则。

注意:并发事务带来的问题:


在典型的应用程序中,多个事务并发运行,经常会操作相同的数据来完成各自的任务(多个用户对统一数据进行操作)。并发虽然是必须的,但可能会导致以下的问题。


  • 脏读(Dirty read): 当一个事务正在访问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了修改,而这种修改还没有提交到数据库中,这时另外一个事务也访问了这个数据,然后使用了这个数据。因为这个数据是还没有提交的数据,那么另外一个事务读到的这个数据是“脏数据”,依据“脏数据”所做的操作可能是不正确的。
  • 丢失修改(Lost to modify): 指在一个事务读取一个数据时,另外一个事务也访问了该数据,那么在第一个事务中修改了这个数据后,第二个事务也修改了这个数据。这样第一个事务内的修改结果就被丢失,因此称为丢失修改。 例如:事务1读取某表中的数据A=20,事务2也读取A=20,事务1修改A=A-1,事务2也修改A=A-1,最终结果A=19,事务1的修改被丢失。
  • 不可重复读(Unrepeatableread): 指在一个事务内多次读同一数据。在这个事务还没有结束时,另一个事务也访问该数据。那么,在第一个事务中的两次读数据之间,由于第二个事务的修改导致第一个事务两次读取的数据可能不太一样。这就发生了在一个事务内两次读到的数据是不一样的情况,因此称为不可重复读。
  • 幻读(Phantom read): 幻读与不可重复读类似。它发生在一个事务(T1)读取了几行数据,接着另一个并发事务(T2)插入了一些数据时。在随后的查询中,第一个事务(T1)就会发现多了一些原本不存在的记录,就好像发生了幻觉一样,所以称为幻读。


ps:不可重复度和幻读区别:不可重复读的重点是修改,幻读的重点在于新增或者删除。

例1(同样的条件, 你读取过的数据, 再次读取出来发现值不一样了 ):事务1中的A先生读取自己的工资为 1000的操作还没完成,事务2中的B先生就修改了A的工资为2000,导 致A再读自己的工资时工资变为 2000;这就是不可重复读。


例2(同样的条件, 第1次和第2次读出来的记录数不一样 ):假某工资单表中工资大于3000的有4人,事务1读取了所有工资大于3000的人,共查到4条记录,这时事务2 又插入了一条工资大于3000的记录,事务1再次读取时查到的记录就变为了5条,这样就导致了幻读。


并发事务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 “更新丢失”通常是应该完全避免的。但防止更新丢失,并不能单靠数据库事务控制器来解决,需要应用程序对要更新的数据加必要的锁来解决,因此,防止更新丢失应该是应用的责任。
  • “脏读” 、 “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其实都是数据库读一致性问题,必须由数据库提供一定的事务隔离机制来解决
  • 一种是加锁:在读取数据前,对其加锁,阻止其他事务对数据进行修改。
  • 另一种是数据多版本并发控制(MultiVersion Concurrency Control,简称 MVCC 或MCC),也称为多版本数据库:不用加任何锁, 通过一定机制生成一个数据请求时间点的一致性数据快照 (Snapshot), 并用这个快照来提供一定级别 (语句级或事务级) 的一致性读取。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好像是数据库可以提供同一数据的多个版本。


mysql不同的隔离级别是通过什么实现的?怎么设置?


  • 读未提交:读不加锁,产生脏读。
  • 读已提交:总是读取被锁定行的最新一份快照数据。产生了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 可重复读:使用MVCC, 总是读取事务开始时的行数据版本。解决不可重复读的问题
  • 可串行化:MVCC+间隙锁(innodb + 临键锁)解决幻读问题。


查看当前事务隔离级别:SELECT @@tx_isolation;


设置mysql的隔离级别: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设置事务隔离级别

例如:设read committed级别:set session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committed;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底层原理?


MySQL的大多数事务型存储引擎实现都不是简单的行级锁。基于提升并发性考虑,一般都同时实现了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包括Oracle、PostgreSQL。只是实现机制各不相同


可以认为 MVCC 是行级锁的一个变种,但它在很多情况下避免了加锁操作,因此开销更低。虽然实现机制有所不同,但大都实现了非阻塞的读操作,写操作也只是锁定必要的行


MVCC 的实现是通过保存数据在某个时间点的快照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不管需要执行多长时间,每个事物看到的数据都是一致的。


典型的MVCC实现方式,分为乐观(optimistic)并发控制和悲观(pressimistic)并发控制。下边通过 InnoDB的简化版行为来说明 MVCC 是如何工作的。


InnoDB 的 MVCC,是通过在每行记录后面保存两个隐藏的列来实现。这两个列,一个保存了行的创建时间,一个保存行的过期时间(删除时间)。当然存储的并不是真实的时间,而是系统版本号(systemversion number)。每开始一个新的事务,系统版本号都会自动递增。事务开始时刻的系统版本号会作为事务的版本号,用来和查询到的每行记录的版本号进行比较。


REPEATABLE READ(可重读)隔离级别下MVCC如何工作:


  • SELECT(查询):InnoDB会根据以下两个条件检查每行记录,只有符合下边两个条件才会被查询出来
  • InnoDB只查找版本早于当前事务版本的数据行,这样可以确保事务读取的行,要么是在开始事务之前已经存在,要么是事务自身插入或者修改过的
  • 行的删除版本号要么未定义,要么大于当前事务版本号,这样可以确保事务读取到的行在事务开始之前未被删除
  • INSERT:InnoDB为新插入的每一行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作为行版本号
  • DELETE:InnoDB为删除的每一行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作为行删除标识
  • UPDATE:InnoDB为插入的一行新纪录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作为行版本号,同时保存当前系统版本号到原来的行作为删除标识


保存这两个额外系统版本号(行版本号和删除标识),使大多数操作都不用加锁。使数据操作简单,性能很好,并且也能保证只会读取到符合要求的行。不足之处是每行记录都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需要做更多的行检查工作和一些额外的维护工作。


MVCC 只在 COMMITTED READ(读提交)和REPEATABLE READ(可重复读)两种隔离级别下工作。


事务是如何通过日志来实现的,或者说如何保证事务的ACID特性?


事务的实现是基于数据库的存储引擎。不同的存储引擎对事务的支持程度不一样。MySQL 中支持事务的存储引擎有 InnoDB 和 NDB。


事务的实现就是如何实现ACID特性。


事务的隔离性是通过锁实现,而事务的原子性、一致性和持久性则是通过事务日志实现 。


事务日志包括:重做日志redo 和 回滚日志undo


  • redo log(重做日志) :实现持久化和原子性
  • 在innoDB的存储引擎中,事务日志通过重做(redo)日志和innoDB存储引擎的日志缓冲(InnoDBLog Buffer)实现。事务开启时,事务中的操作,都会先写入存储引擎的日志缓冲中,在事务提交之前,这些缓冲的日志都需要提前刷新到磁盘上持久化,这就是DBA们口中常说的“日志先行”(Write-Ahead Logging)。当事务提交之后,在Buffer Pool中映射的数据文件才会慢慢刷新到磁盘。此时如果数据库崩溃或者宕机,那么当系统重启进行恢复时,就可以根据redo log中记录的日志,把数据库恢复到崩溃前的一个状态。未完成的事务,可以继续提交,也可以选择回滚,这基于恢复的策略而定。
  • 在系统启动的时候,就已经为redo log分配了一块连续的存储空间,以顺序追加的方式记录Redo Log,通过顺序IO来改善性能。所有的事务共享redo log的存储空间,它们的Redo Log按语句的执行顺序,依次交替的记录在一起。
  • undo log(回滚日志): 实现一致性
  • undo log 主要为事务的回滚服务。在事务执行的过程中,除了记录redo log,还会记录一定量的undo log。undo log记录了数据在每个操作前的状态,如果事务执行过程中需要回滚,就可以根据undo log进行回滚操作。单个事务的回滚,只会回滚当前事务做的操作,并不会影响到其他的事务做的操作。
  • Undo记录的是已部分完成并且写入硬盘的未完成的事务,默认情况下回滚日志是记录下表空间中的(共享表空间或者独享表空间)


二种日志均可以视为一种恢复操作,redo_log是恢复提交事务修改的页操作,而undo_log是回滚行记录到特定版本。二者记录的内容也不同,redo_log是物理日志,记录页的物理修改操作,而undo_log是逻辑日志,根据每行记录进行记录。


ps:MySQL 有多少种日志吗?


  • 错误日志:记录出错信息,也记录一些警告信息或者正确的信息。
  • 查询日志:记录所有对数据库请求的信息,不论这些请求是否得到了正确的执行。
  • 慢查询日志:设置一个阈值,将运行时间超过该值的所有SQL语句都记录到慢查询的日志文件中。
  • 二进制日志:记录对数据库执行更改的所有操作。
  • 中继日志:中继日志也是二进制日志,用来给slave 库恢复
  • 事务日志:重做日志redo和回滚日志undo


分布式事务相关问题,可能还会问到 2PC、3PC?


分布式事务的实现方式有很多,既可以采用 InnoDB 提供的原生的事务支持,也可以采用消息队列来实现分布式事务的最终一致性。这里我们主要聊一下 InnoDB 对分布式事务的支持。


MySQL 从 5.0.3 InnoDB 存储引擎开始支持XA协议的分布式事务。一个分布式事务会涉及多个行动,这些行动本身是事务性的。所有行动都必须一起成功完成,或者一起被回滚。


在MySQL中,使用分布式事务涉及一个或多个资源管理器和一个事务管理器


image.png

分布式事务模型


如图,MySQL 的分布式事务模型。模型中分三块:应用程序(AP)、资源管理器(RM)、事务管理器(TM):


  • 应用程序:定义了事务的边界,指定需要做哪些事务;
  • 资源管理器:提供了访问事务的方法,通常一个数据库就是一个资源管理器;
  • 事务管理器:协调参与了全局事务中的各个事务。


分布式事务采用两段式提交(two-phase commit)的方式:


  • 第一阶段所有的事务节点开始准备,告诉事务管理器ready。
  • 第二阶段事务管理器告诉每个节点是commit还是rollback。如果有一个节点失败,就需要全局的节点全部rollback,以此保障事务的原子性。


以上仅供学习使用


鸣谢参考:


https://github.com/CyC2018/CS-Notes/blob/master/notes/

https://gitee.com/SnailClimb/JavaGuide#/SnailClimb/JavaGuide/blob/master/docs/database

相关实践学习
如何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
本场景介绍如何通过阿里云数据管理服务DMS快速连接云数据库RDS MySQL,然后进行数据表的CRUD操作。
全面了解阿里云能为你做什么
阿里云在全球各地部署高效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利用清洁计算为万物互联的新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动力,目前开服的区域包括中国(华北、华东、华南、香港)、新加坡、美国(美东、美西)、欧洲、中东、澳大利亚、日本。目前阿里云的产品涵盖弹性计算、数据库、存储与CDN、分析与搜索、云通信、网络、管理与监控、应用服务、互联网中间件、移动服务、视频服务等。通过本课程,来了解阿里云能够为你的业务带来哪些帮助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服务器ECS 云服务器 ECS(Elastic Compute Service)是一种弹性可伸缩的计算服务,助您降低 IT 成本,提升运维效率,使您更专注于核心业务创新。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ecs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事务的持久性是交由Redo Log来保证,原子性则是交由Undo Log来保证。如果事务中的SQL执行到一半出现错误,需要把前面已经执行过的SQL撤销以达到原子性的目的,这个过程也叫做"回滚",所以Undo Log也叫回滚日志。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
27天前
|
SQL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基础篇】事务(事务操作、事务四大特性、并发事务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是MySQL中一组不可分割的操作集合,确保所有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本文利用SQL演示并总结了事务操作、事务四大特性、并发事务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MySQL基础篇】事务(事务操作、事务四大特性、并发事务问题、事务隔离级别)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进阶突击系列(04)事务隔离级别、AICD、CAP、BASE原则一直搞不懂? | 看这篇就够了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据库事务的四大特性(AICD原则),包括原子性、隔离性、一致性和持久性,并深入探讨了事务并发问题与隔离级别。同时,文章还讲解了分布式系统中的CAP理论及其不可能三角关系,以及BASE原则在分布式系统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案例和图解,帮助读者理解事务处理的核心概念和最佳实践,为应对相关技术面试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准备。
|
3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的事务隔离级别
【10月更文挑战第17天】MySQL的事务隔离级别
141 43
|
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特性
原子性:一个事务内的操作统一成功或失败 一致性:事务前后的数据总量不变 隔离性:事务与事务之间相互不影响 持久性:事务一旦提交发生的改变不可逆
|
2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 8.0特性-自增变量的持久化
【11月更文挑战第8天】在 MySQL 8.0 之前,自增变量(`AUTO_INCREMENT`)的行为在服务器重启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意外结果。MySQL 8.0 引入了自增变量的持久化特性,将其信息存储在数据字典中,确保重启后的一致性。这提高了开发和管理的稳定性,减少了主键冲突和数据不一致的风险。默认情况下,MySQL 8.0 启用了这一特性,但在升级时需注意行为变化。
|
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MySQL事务隔离级别及默认隔离级别的设置
在数据库系统中,事务隔离级别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决定了事务在并发执行时如何相互隔离。MySQL提供了四种事务隔离级别,每种级别都解决了不同的并发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隔离级别以及MySQL的默认隔离级别。
|
2天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深入了解MySQL】优化查询性能与数据库设计的深度总结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查询优化和数据库设计技巧,涵盖基础优化、高级技巧及性能监控。
15 0
|
29天前
|
存储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库传奇:MySQL创世之父的两千金My、Maria
《数据库传奇:MySQL创世之父的两千金My、Maria》介绍了MySQL的发展历程及其分支MariaDB。MySQL由Michael Widenius等人于1994年创建,现归Oracle所有,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2009年,Widenius因担心Oracle收购影响MySQL的开源性,创建了MariaDB,提供额外功能和改进。维基百科、Google等已逐步替换为MariaDB,以确保更好的性能和社区支持。掌握MariaDB作为备用方案,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59 3
|
29天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
《MySQL崩溃保险箱:探秘Redo/Undo日志确保数据库安全无忧!》介绍了MySQL中的三种关键日志: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和撤销日志(Undo Log)。这些日志确保了数据库的ACID特性,即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Redo Log记录数据页的物理修改,保证事务持久性;Undo Log记录事务的逆操作,支持回滚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文章还详细对比了InnoDB和MyISAM存储引擎在事务支持、锁定机制、并发性等方面的差异,强调了InnoDB在高并发和事务处理中的优势。通过这些机制,MySQL能够在事务执行、崩溃和恢复过程中保持
7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