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开始:学会学习,学会成长

简介: ## 一、那些比别人聪明的人究竟聪明在哪里?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之前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在接触新的科目或领域时,几乎都会学得比一般人快。为什么这些人看起来就是比别人聪明呢?关键因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硬件与软件是不同的,即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的不同。我们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的基础上。你懂得越多,则学得越快。而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

一、那些比别人聪明的人究竟聪明在哪里?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能看到,之前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人,在接触新的科目或领域时,几乎都会学得比一般人快。

为什么这些人看起来就是比别人聪明呢?

关键因素就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硬件与软件是不同的,即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的不同。我们对任何新知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旧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储备的基础上。你懂得越多,则学得越快。

而学习和记忆的本质,就是把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你存储的旧知识容量越大、种类越多,就越能找到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能够更快更好地学习。

如果有的人看起来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做得很好,这是因为,他在很早的过去,在你看不到的时间里,就已经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

因此,努力要趁早,但不必妄自菲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二、高效记忆的三大法则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记忆能力从20几岁开始就会逐年下降,但是随着年龄和工作资历的增长,社会对我们记忆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似乎成为了一个无解的痛点。

有的人可能会说,最近的记忆宫殿很火,可以试试这个。

我想说的是,记忆宫殿的确是一门快速高效的记忆方法,但是它这种形而上学的方式只适合短期记忆,而且它的记忆方式偏离了记忆的本质,即:知识内在蕴含的思考。要时刻记住自己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习就是为了掌握知识背后的技能和思考,而这些产物会不断给你正反馈,促成良性循环。那么,更适合我们的高效的记忆方法有哪些呢?

1、同一时间段集中攻克同一细分领域的知识

因为我们的大脑对熟悉和完全陌生的知识的接纳能力是不一样的,当你看到熟悉的内容时,你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都会自动提高。

2、主动思考 & 加工

不要浪费时间,去死记硬背那些你没有思考和加工过的东西。正确的方式是,你需要对记忆的重点内容进行提问,引出自己的思考,并用自己的话将其复述出来。

3、精细复述

初次主动学习时留下的是“短时记忆”,需要自己进行深度加工,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而“加工”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精细化地复述出来。

精细复述真正高效的原因,就在于我们在记忆大段文字的时候,会将其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因为我们的语言系统、叙述风格和表达习惯,也属于“已有的知识经验”:)

那么,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记住这一句话:抽取重点句的关键词,将其连点成线

注意:每一次复习,我们都可以重新去组织语言。如果每一次都能用新句表达出来,反而说明你是真正理解了这段文字。

4、总结

  • 1、同一时间段集中攻克同一细分领域的知识。
  • 2、主动思考 & 加工。
  • 3、精细复述。

三、这两招,拯救你的遗忘曲线

学过的东西总是很容易忘记?今天学,明天忘,似乎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学习的常态,尽管有些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复习,但还是难以逃脱"失忆"的魔爪,那么如何避免知识的遗忘呢?我这里推荐给你我平常用的两套比较高效的复习方法。

1、分阶段复习法

将复习拆分成“小复习”、“中复习”、“大复习”,三种阶段性复习。例如,可以设置小复习一天一次,中复习一周一次,大复习一个月一次。

2、使用Anki让复习形成闭环

记忆神器 Anki,会让你从费心安排每块知识点的复习中解放出来。将一本书,化整为零,拆分成各个章节,一一击破,记录到Anki中。

在 Anki 中,我们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别创建记忆库,然后把每一类的知识点,以文字、图片或者音频的形式,做成笔记卡片,放到对应的记忆库中。

复习后,Anki 会让你主动选择下一次的复习时间,例如1分钟(困难)、10分钟(一般)、4天(简单)。

借助于Anki,不需要把细碎的知识点制作成单独的卡片,可以直接把书和课程的某一章记录成 Anki 的一页笔记,效率会更高。

在Anki中主动加入复习时需要回答的重点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回想,会使你的记忆效率更高。

3、总结

  • 1、分阶段复习法。
  • 2、使用Anki让复习形成闭环。

四、一本好书应该读三遍

一本书读两遍的效果,绝非读一遍的两倍,而是会远远高于这个比例。依照我的经验,书读两遍,其效果会翻十倍。某一本书,如果我看完一遍能记住 3% 的内容,那么看完第二遍后我便能记住 30%。

当然,最好是读三遍,使用“速读、精读、挑重点读”的方式去到达“先读薄,再读厚,再读薄”的路径。

遵循下面这三步,可以让你学会如何高效地速读:

1、使用速读快速扩充知识储备

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快速阅读的必要前提。

看书时,先看序言和第一章,也就是只看个开头,然后马上跳到倒数第二章。这样,就可以对这本书做个初步的判断。如果看到的内容比较优质,则可以将其纳入书单。

2、训练三倍速听音频+目指读法

从你当前的听书速度开始,不断增加音频的播放速度,让自己慢慢适应新的频率,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目光,你的手指,都应该聚焦在当下的那一行语句上面。

3、用清单体记录核心知识点

所谓的清单体就是123逐条列出这本书的核心知识点。

精读,就是只字不差地对核心重点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与提炼。

最后,再挑重点读,同时结合自己精读时的思考笔记,把一本书的精华浓缩到自己的脑海中。

五、高效学习和工作的实践心法

1、设置截止日期

当我们被限定了相对较少的时间,会主动思考更高效的方法,而非纠缠于细枝末节。

2、不要迷信权威的“好”教材、不要看不起“薄薄”的“傻”教材

每个人必须要去探索学习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适合你的教材不一定是权威的,可能有一些你看不起的学习材料,就是你入门某个领域的关键。

先用薄教材入门,再找“厚”教材,是我百试不爽的学习方法。

因为“薄”的教材能让你以最快的速度看完,对整个学科有一个全盘的认识,薄会将你入门这个领域的难度降至最低,短期学习完之后会让你产生更多的兴趣与成就感。

这一点往往更加重要,因为学习,不是100m短跑,而是加长版的马拉松

3、即刻行动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说”和“想”,总是容易的。而真正的问题,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会遇到。你需要在渐进式的实践中不断积累,扎实掌握并运用那些你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你需要立即开始输出,立刻看到成果,积累成就感,积累正反馈,积累源源不断地探索动力。

4、避免天真的练习

练习的意义在于:一开始,那些分开的动作,需要占据你所有的“工作记忆”,通过练习,你将它们内化为整体,内化为自动化的、直觉式的反应,然后你的“工作记忆”,才有多余的空间,去做更高阶的事情。

但是,不要简单地重复做某件事,比如重复看书、背书。

刻意练习,才是真正能够提升能力、让你变聪明的方式

刻意练习包括 4 点原则:

  • 1、目标要具体衡量。
  • 2、做事需要保持极度专注。
  • 3、需要及时看到反馈,并定时复盘和调整。
  • 4、走出舒适区,即在适当的时候升级自己的挑战,形成阶梯式迁跃。

5、先完成,再完美

要允许自己写出来垃圾,否则连垃圾都写不出来。

先做出最小的可行性产品,再不断迭代加工至完美,我们可以花一点时间做准备工作,但是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做的过程中才会逐渐清晰。

因此,对于某一固定的学科或领域,学习基本上是个匀加速或者变加速的过程,你的方法会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完善,效率也会逐步提高。

6、总结

  • 1、设置截止日期。
  • 2、不要迷信权威的“好”教材、不要看不起“薄薄的“傻”教材。
  • 3、即刻行动。
  • 4、避免天真的练习。
  • 5、先完成,再完美。

六、如何聪明地请教牛人,学到其精华?

问问题要有限制条件和具体场景,要让别人有抓手来回答。

1、三问,探索专业

  • 老师,从事这个行业,您觉得最关键的环节有哪些?您都遇到过哪几个重要挑战?您是怎么过来的?
  • 在您这个领域,您觉得一般人和高手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 如果您要带一个徒弟,您会重点教他关注哪几个魔鬼细节?为什么是这几个细节特别重要?

2、两问,探索认知

  • 最近半年您看的哪本书或新闻对你触动特别大?
  • 最近你们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您能帮我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3、终问,请教老师解决你的痛点问题

4、总结

  • 1、三问,探索专业。
  • 2、两问,探索认知。
  • 3、终问,请教老师解决你的痛点问题。

七、这四步,助你成为一个资深研究者

研究能力就是指的”主动探索“的能力。

对于每一个新事物或技术的研究,你都要建立起强烈的作品意识。并且,要专注于自己的终极目标,时刻反问自己,我正在做的事情会不会影响我要研究的目标。

对于资深研究者来说,其研究路径分为4步:

1、唤起好奇心,激发兴趣

2、足量而节制的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要保证足量和节制。要搜集到足量的资料全归因于你的主动性。

而在足量的基础上做到节制,能够让你更有针对性地研究。

要做到节制,需要聚焦于你的研究目标,避免过度沉溺于你的研究文本,导致跑题。

3、批判性地处理

在研究中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深度探索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抓本质就是找不同,而要找不同就需要做对比。

抓规律就是找相似,而要找相似就需要做类比。

找相似是为了提升认识事物的效率,在将来遇到类似的事物时能更好地把控。相似并非完全一样,不同的部分,我们可以挑出来认清事物的本质,而相同的部分,我们可以拿过来链接不同的事物。

4、结论成果化

打造自己的产品,输出文章,公开演讲等等。

5、总结

  • 1、唤起好奇心,激发兴趣。
  • 2、足量而节制的收集资料。
  • 3、批判性地处理知识。
  • 4、结论成果化。

八、成长高手必备的十条成长法则

1、把注意力聚焦在个人成长上

做事千万不能满足于只做到 80%,最好是尽自己所能达成 100% 的目标,甚至是120%的目标。无论当前的公司怎么发展,你的个人能力最终是沉淀到了自己的身上,这远比你浪费时间和摸鱼更好,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是跨越阶层的第一步,也是必备的一步。

2、对齐工作目标和个人目标

当你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先做一下判断,如果你的方向和老板的方向很接近,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是锐角,或者至少线性相关的时候,就说明双方很契合,你的幸福度就会很高。

3、从精通一门语言开始

最好先精通一门语言,达到像用筷子那样的熟练程度。对于编程语言,我们了解得越多,熟知的招式就越多,可选择的范围就越大,我们就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4、不要仅仅是Copy & Paste

Copy & Paste 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你有没有进一步消化,把代码及其背后的逻辑与原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最终写出带有自己风格的优秀代码

5、学会积极地暗示自己

要经常暗示自己“如果不了解核心原理,我始终都是一枚小白或者熟练工”。这些暗示会给你动力,让你加倍努力地深入学习。

6、学会不断试错

犯错是我们达到深层理解的必经之路。一旦你不再犯错,就应该开始警惕了,因为这意味着你没有进步,没有学到新的东西。

7、学会复盘

复盘自己,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和改善;复盘他人,从别人的故事里获得经验和教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8、培养自己反常识的思维

常识的矛盾在于,它既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也会削弱我们的理解能力。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反常识思维,少依赖常识,多从客观、多维、科学的角度去思考,脱离惯性和套路。

9、学习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英文

不要背跟自己研究领域不相关的词汇,背了你也记不住。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如果你正想研究什么,发现有一些英文资料看不懂,你应该直接硬着头皮去看跟你的研究领域紧密相关的英文资料,边看边学习其中的陌生词汇,在这个环境中你才能记得住那些词汇。

例如,我的工作就是负责Android和Flutter App的研发与体验优化,因此,我就应该直接去看flutter官方文档与Medium上的精品文章,这样不仅可以一箭双雕,而且,我学到的都是我后面很有可能会真正再用到的,学习效率肯定会比你直接学一些用不到的英文词汇要好很多。

10、及时止损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持续努力并没有回报、没有改变、没有出现上行趋势,那么,是时候止损了。从最近几周的短视频运营数据来看,知识短视频消费的形式并不适合程序员,程序员是一个注重高效学习的群体,因此,公众号阅读还是主流。

最后,这一点一定要记住:不提炼总结、不应用学习、不深入思考、不实践反馈,就不会变成自己的能力。现在,就开始,不把信息当知识,不把收藏当学习,不把阅读当思考,不把储存当掌握,将你的注意力聚焦在更有效的学习上

参考链接: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开发框架 安全 .NET
C#编程高手的成长之路
【4月更文挑战第21天】本文揭示了成为C#编程高手的路径: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面向对象编程,深入了解C#特性如泛型和委托,精通ASP.NET等框架工具,养成良好编程习惯,持续学习实践并参与开源项目,勇于挑战创新。通过这些步骤,不断提升编程技能,迈向C#编程的巅峰。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安全
【年终总结系列 2023】成长与收获: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加油2024!
【1月更文挑战第1天】年关将至,富余的时间也稍显多了些,遂写下此文,好好回顾一下自己这一年的收获,同时也立下2024年的新年flag。
|
9月前
|
数据采集 算法 Go
我的半年算法学习成长之路~
我的半年算法学习成长之路~
|
存储 城市大脑 运维
程序员成长第一篇:机会与趋势
程序员成长第一篇:机会与趋势
81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算法小白成长之路(一)
--- title: 算法小白成长之路(一) date: 2022-11-06 20:56:58 tags: -java -算法 -力扣 categories: -算法刷题总结 --- 情景一: 头尾交换位置往中间靠近: 反转字符串: 344. 反转字符串 编写一个函数,其作用是将输入的字符串反转过来。输入字符串以字符数组 s 的形式给出。 不要给另外的数组分配额外的空间,你必须原地修改输入数组、使用 O(1) 的额外空间解决这一问题。 示例 1: 输入:s = ["h","e","l","l","o"] 输出:["o","l","l","e","h"] 示例 2: 输入:s = [
62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设计模式 运维
如何快速成长为技术大牛
不管是开发测试运维,每个技术人员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一个称为技术大牛的梦,毕竟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正是对技术梦的追求促使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提升自己,然而梦想是美好地现实却是残酷的,很多同学在实际工作后就会发现,很想称为技术大牛但做的事情看起来跟大牛都不沾边,比如程序员说:“天天写业务代码还加班,如何才能成为技术大牛”。测试说每天都有执行不完的测试用例。运维说:“扛机器 接网线 敲shell命令, 这不是我想要的运维人生”。
如何快速成长为技术大牛
|
物联网 Linux
我在阿里云的成长之路
简述阿里云的部分功能使用,分享心得体会。
|
弹性计算 小程序 数据库
阿里云成长计划
在阿里云开发者团队的全面支持下,相信全新升级的“开发者成长计划”将为培养国内云技术领域优秀人才提供高效助益。
|
Web App开发 存储 移动开发
我的前端成长之路:在阿里七年,我的成长和迷茫
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经历,以及我是如何摆脱业务前端的职业迷茫感的。
我的前端成长之路:在阿里七年,我的成长和迷茫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