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文章
- Promise源码解密-PromisesA+标准
- Promise源码解密-同步版
- Promise源码解密-异步版
- Promise源码解密-then的链式调用
- Promise源码解密-catch/resolve/reject/race
创作不易 拒绝白嫖 点个赞呗
关注专栏 Promise源码解密,带你走进Promise的深处!!!
术语
1. Promise
promise 是一个拥有 then
方法的 object 或 function ,其行为符合本规范
2. thenable
是一个定义了 then
方法的 object 或 function
3. 值(value)
指任何 JavaScript 的合法值(包括 undefined
, thenable 和 promise);
4. 异常(exception)
通过throw抛出一个值
5. 原因(reason)
一个promise被拒绝的原因
class Promise { constructor(executor) { this.value = undefined; this.reason = undefined; } } function Promise(){} Promise.prototype.then=function(){}
要求
1. Promise 的状态
当前Promise的状态只能是下面三种状态中的一种,不能存在多种状态。
示例:
const STATUS_PENDING = "pending"; const STATUS_FULFILLED = "fulfilled"; const STATUS_REJECTED = "rejected"; class Promise { constructor(executor) { this.status = STATUS_PENDING; } }
1.1. 等待(Pending)
处于等待时,状态可以迁移至执行态或拒绝态
1.2. 执行(Fulfilled)
处于执行时:
- 不能迁移至其他任何状态
- 必须拥有一个不可变的终值
1.3. 拒绝(Rejected)
处于拒绝时:
- 不能迁移至其他任何状态
- 必须拥有一个不可变的reason
这里的不可变指的是恒等(即可用 ===
判断相等),引用数据类型只要保证地址相等即可。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成功'); reject('拒绝') }).then((res) => { console.log(res,"res")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reason') }) new Promise()时状态是pending, 当程序执行,也就是(resolve, reject) => { resolve('成功'); reject('拒绝') },这个执行 这里resolve把值进行了this.value = "成功";,但是并不会this.reason='拒绝', 这是因为只有出现了执行就不会出现拒绝,最后输出的结果是"成功 res", 如果注释掉resolve('成功');,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拒绝 reason"。
2. Then 方法
一个 promise 必须提供一个 then
方法以访问其当前值、终值 和 reason。
promise 的 then
方法接受两个函数参数:
promise.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then((res) => { console.log(res,"res")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reason') })
2.1 onFulfilled
和 onRejected
都是可选参数。
- 如果
onFulfilled
不是函数,必须被忽略 - 如果
onRejected
不是函数,必须被忽略
2.2 onFulfilled
如果 onFulfilled
是函数:
- 当
promise
执行结束后其必须被调用,其第一个参数为promise
的value - 在
promise
执行结束前其不可被调用 - 其调用次数不可超过一次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resolve(123) }).then(result => { console.log(result); }, error => { console.log(error); }); // 这里resolve执行结束才会执行then,这里的result就是终值
2.3 onRejected
如果 onRejected
是函数:
- 当
promise
被拒绝执行后其必须被调用,其第一个参数为promise
的reason - 在
promise
被拒绝执行前其不可被调用 - 其调用次数不可超过一次
2.4 调用时机
onFulfilled
和 onRejected
只有在执行环境堆栈仅包含平台代码时才可被调用 >> 注1
2.5 调用要求
onFulfilled
和 onRejected
必须被作为函数调用(即没有 this
值)>> 注2
2.6 多次调用
then方法可以被同一个
promise 调用多次
- 当
promise
成功执行时,所有onFulfilled
需按照其注册顺序依次回调 - 当
promise
被拒绝执行时,所有的onRejected
需按照其注册顺序依次回调
new Promise.then().then()
2.7 返回
then
方法必须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 >> 注3, 这也就是then可以被多次调用的原因。
Promise.prototype.then=function(onFulfilled, onRejected){ return new Promise() } promise2 = promise1.then(onFulfilled, onRejected);
- 如果
onFulfilled
或者onRejected
返回一个值x
,则运行下面的 Promise 解决过程:[[Resolve]](promise2, x)
promise1.then((value)=>{ return x; }, (reason)=>{ return x }), // 这种情况需要处理x函数还是值还是其他情况 ,所有用到了 Promise 解决过程 // 这种情况直接 Promise.prototype.then=function(onFulfilled, onRejected){ return let promise2 =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try { let x = onFulfilled(this.value); resolvePromise(promise2, x, resolve, reject); } catch (e) { reject(e); } }) }
- 如果
onFulfilled
或者onRejected
抛出一个异常e
,则promise2
必须拒绝执行,并返回拒因e
promise1.then((value)=>{ throw new Error() }, (reason)=>{ throw new Error() }), // 这种情况直接 Promise.prototype.then=function(onFulfilled, onRejected){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try { // console.log("执行 onFulfilled"); // 这里的x是啥? 是then中回调的return的返回值 onFulfilled(this.value); 或者 onReject(this.reason) } catch (e) { reject(e); } }) }
- 如果
onFulfilled
不是函数且promise1
成功执行,promise2
必须成功执行并返回相同的值
promise1.then(1,2), Promise.prototype.then=function(onFulfilled, onRejected){ if (this.status === STATUS_FULFILLED)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if(typeof onFulfilled !== "function" ){ resolve(onFulfilled) } if(typeof onRejected !== "function" ){ resolve(onRejected) } }) } }
- 如果
onRejected
不是函数且promise1
拒绝执行,promise2
必须拒绝执行并返回相同的reason
promise1.then(1,2), Promise.prototype.then=function(onFulfilled, onRejected){ if (this.status === STATUS_PENDING) {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reject)=>{ reject(onRejected) }) } }
Promise 解决过程
Promise 解决过程是需要输入一个 promise 和一个值 x 的一个抽象的操作,称为 [[Resolve]](promise, x)
,如果 x
有 then
方法且看上去像一个 Promise ,解决程序即尝试使 promise
接受 x
的状态;否则其用 x
的值来执行 promise
。(x是返回值,请注意上面的例子)
解决过程步骤:
x
与 promise
相等
如果 promise
和 x
指向同一对象,直接 throw new TypeError
let p1=new Promise(resolve=>{ resolve() }) let p2=p1.then(data=>{ // 返回了p2 return p2 })
x
是Promise
如果 x
是一个 Promise ,则使 promise
接受 x
的状态 >>注4:
- 如果
x
处于等待,promise
需保持等待直至x
被执行或拒绝 - 如果
x
处于执行,用相同的值执行promise
- 如果
x
处于拒绝,用相同的reason拒绝promise
x
为对象或函数
如果 x
为对象或者函数:
- 把
x.then
赋值给then
>> 注5 - 如果取
x.then
的值时抛出错误e
,则以e
为reason拒绝promise
- 如果then是函数,将x作为函数的作用域this调用。传递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参数叫做resolvePromise,第二个参数叫做rejectPromise:
- 如果
resolvePromise
以值y
为参数被调用,则运行[[Resolve]](promise, y)
- 如果
rejectPromise
以reasonr
为参数被调用,则以reasonr
拒绝promise
- 如果
resolvePromise
和rejectPromise
均被调用,或者被同一参数调用了多次,则优先采用首次调用并忽略剩下的调用 - 如果调用then方法抛出了异常e:
- 如果
resolvePromise
或rejectPromise
已经被调用,则忽略之
- 否则以
e
为reason拒绝promise
- 如果
then
不是函数,以x
为参数执行promise
- 如果
x
不为对象或者函数,以x
为参数执行promise
function resolvePromise(promise2, x, resolve, reject) { // 用来保存是否已经reject或者resolve过 let called if (promise2 === x) { throw new TypeError('Chaining cycle detected for promise') } // 如果是函数或者object的话先默认是promise if (x != null && (typeof x === 'object' || typeof x === 'function')) { try { let then = x.then // 如果then是函数的话 if (typeof then === 'function') { // 为啥不直接x.then() // 因为then已经判断过是不是function,但是x.then没有判断过 // 就让then执行 第一个参数是this 后面是成功的回调 和 失败的回调 // 这里的y是啥,如果x是promsie的话,那么y就是x中的resolve/reject的值 then.call(x, y => { // 成功和失败只能调用一个 if (called) return; called = true; // resolve的结果依旧是promise 那就继续解析 resolvePromise(promise2, y, resolve, reject); }, err => { // 成功和失败只能调用一个 if (called) return; called = true; reject(err); }) } else { resolve(x); // 如果不是函数,那就直接返回结果 } } catch (error) { // 成功和失败只能调用一个 if (called) return; called = true; // 没有then 不是函数也不是普通值 reject(error) } } else { // x 是一个普通值 resolve(x) } }
如果一个 promise 被一个循环的 thenable 链中的对象解决,而 [[Resolve]](promise, thenable)
的递归性质又使得其被再次调用,根据上述的算法将会陷入无限递归之中。算法虽不强制要求,但也鼓励施者检测这样的递归是否存在,若检测到存在则以一个可识别的 TypeError
为reason来拒绝 promise
>>注6。
注释
- 注1 这里的平台代码指的是引擎、环境以及 promise 的实施代码。实践中要确保
onFulfilled
和onRejected
方法异步执行,且应该在then
方法被调用的那一轮事件循环之后的新执行栈中执行。这个事件队列可以采用“宏任务(macro-task)”机制或者“微任务(micro-task)”机制来实现。由于 promise 的实施代码本身就是平台代码(**译者注:**即都是 JavaScript),故代码自身在处理在处理程序时可能已经包含一个任务调度队列。 - 注2 也就是说在**严格模式(strict)**中,函数
this
的值为undefined
;在非严格模式中其为全局对象。 - 注3 代码实现在满足所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允许
promise2 === promise1
。每个实现都要文档说明其是否允许以及在何种条件下允许promise2 === promise1
。 - 注4 总体来说,如果
x
符合当前实现,我们才认为它是真正的 promise 。这一规则允许那些特例实现接受符合已知要求的 Promises 状态。 - 注5 这里我们存储了x.then的引用 ,然后在if中进行判断,并且可以避免多次访问
x.then
属性。同时这确保了该属性的一致性,因为其值可能在检索调用时被改变。 - 注6 实现不应该对 thenable 链的深度设限,并假定超出本限制的递归就是无限循环。只有真正的循环递归才应能导致
TypeError
异常;如果一条无限长的链上 thenable 均不相同,那么递归下去永远是正确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