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Java篇[9])演示了两个极端的数据库使用方式:
第一种:每次使用数据库,都建立一个新的连接,使用完毕后关闭连接。这种是非常安全的,因为每次使用的都是新连接互不干扯。缺点是非常浪费时间和资源,要知道建立连接是比较浪费时间的。
第二种,就一个数据库连接,该连接保存在一个静态的对象里面,不管多少次请求都用这个连接来实现。优点是速度快,缺点是不可靠,这个缺点对Web网站来说是致命的。据猫哥了解,不同的数据库驱动对数据库连接的处理方式是不确定的,比如MySQL如果只采用一个数据库连接,那么可能会出现:a此连接长时间不用被收回;b多个同时并发的访问使用此连接,因为MySQL连接是串行执行数据库操作的,所以需要长时间排队。
OK,说白了,第一种就是每次都用新筷子,用完就扔了买新的。第二种就是一共就一双筷子,如果人多就排队使用。
那么数据库连接池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如果我们常用20双筷子(最大并发量20,最多20人同时访问),我们就设置个20容量的池子。来一个访问就分配一个连接,直到20个都分配完了那就报错。
就这么简单,猫哥简单实现如下(就按20个最大连接实现):
import java.sql.*; import java.util.LinkedList; public class MysqlPool { //这就是我们的池子,想下为啥用static,为啥用LinkedList private static LinkedList pool = new LinkedList(); //池水的深度(哈哈,其实就是最大连接数) private static int maxCount=20; public static void init(){//初始化,就是让20个连接有意义 try{ for(int i=0;i MysqlHandler handler=new MysqlHandler(); Connection connection = handler.buildConnection();//建立连接,并放于池中,不用担心这个连接找不到了,因为已经是池中之物了 pool.add(connection); } }catch(Exception e){//此处threw exception更好,为何?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Connection getConnecton(){//从池中获取一个连接 if(pool.size()==0)//分配完了 { return null;//没有连接可用 } else{ return pool.remove(0);//删除第一个对象并返回 } } public static void release(Connection connection){//使用完的归还给池子 pool.add(connection); } }
import java.sql.*; public class TestMysql {//测试MysqlHandler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捕获异常 long start=System.currentTimeMillis();//产生一个当前的毫秒(自1970年1月1日0时起的毫秒数) MysqlPool.init(); for(int i=0;i<1000;i++){ testOneTime(); } long end=System.currentTimeMillis(); System.out.println("\n消耗时间:"+(end-start)+"毫秒"); } catch (SQL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测试一次完整查询 private static void testOneTime()throws SQLException{//可能会有异常,我们在更广阔的天地捕获之 Connection conn = MysqlPool.getConnecton(); 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ResultSet rs = null; rs=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student_info"); rs.close(); stmt.close(); MysqlPool.release(conn);//注意Statement和ResultSet是需要释放的,而Connection放在池子里面循环使用,不必释放,为啥呢?因为Connection建立连接太耗时! } }
OK,上面猫哥实现了一个相当简单的池子,但是也够用了,主要是体会池子的思想,还是相当贴近现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