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最佳实践 — 线上发布(可回滚)

本文涉及的产品
可观测可视化 Grafana 版,10个用户账号 1个月
任务调度 XXL-JOB 版免费试用,400 元额度,开发版规格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82元/月
简介: 本篇是《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最佳实践》系列文章的第七篇,主要介绍了新功能上线时,如何尽快减少对线上用户的影响?发布系统需要提供回滚到前一个或前几个版本的能力,达到快速恢复线上业务的目的。

1.png

作者 | 长门

导读:本篇是《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最佳实践》系列文章的第七篇,主要介绍了新功能上线时,如何尽快减少对线上用户的影响?发布系统需要提供回滚到前一个或前几个版本的能力,达到快速恢复线上业务的目的。

相关文章推荐:

前言

通常一次应用的线上发布就表示了一次新功能的上线。在上线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非预期的情况,如新版本软件有 bug,或者功能不达预期,就会影响了线上客户的使用。为了尽快减少对线上用户的影响,发布系统需要提供回滚到前一个或前几个版本的能力。达到快速恢复线上业务的目的。

从应用的部署变更层次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三层:

2.png

所以对应了以下的回滚场景:

  • 回滚应用内的配置,适用于由于应用配置变更导致的问题,此时如果应用能够实现动态的配置加载,通过回滚配置就能实现业务恢复的目的,否则需要重启应用;
  • 回滚应用代码的版本,适用于代码修改导致的问题。此时需要回滚代码的版本(镜像),重启应用;
  • 回滚应用的工作负载与运维配置(基础设施层)。

应用内配置回滚

应用内的配置通常与应用系统需要或业务逻辑配置有关,如配置数据库的连接信息,业务规则配置等,配置的变更也很容易造成线上系统的问题,一般的做法是通过 configmap 或 properties 配置文件来实现,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动态推送和回滚的能力,因为回滚需要保存不同版本的配置。

通过 分布配置管理(ACM)(EDAS 默认支持)很容易实现配置的集中管理,回滚和灰度,分布式推送,审计等功能。可以在 ACM 或 EDAS 的控制台上实现一键回滚,如下图所示:

3.png

应用代码回滚

Deployment 是一种常见部署的应用的 workload,回滚代码其实对应了回滚对应代码版本的镜像,其实就是对应就是 Deployment 的回滚,Kubernetes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支持 Deployment 的回滚。

Deployment 回滚

在一个标准的 Kubernetes 体系下,如果出现新版本的 pod 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将 deployment 回滚到历史版本,Kubernetes 提供了原生的支持;其原理是在默认情况下,Kubernetes 会将历史记录保留在系统中,直接使用使用 rollout 命令回滚即可,如下:

  • 回滚到上一个版本
kubectl rollout undo deployment.v1.apps/{deployment.name}
  • 回滚到指定的版本:可以通过kubectl rollout history查看历史的版本
kubectl rollout history  deployment.v1.apps/{deployment.name}
  • 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回滚到指定的版本
kubectl rollout undo deployment.v1.apps/{deployment.name} --to-revision={version}

EDAS 中应用回滚

而在 EDAS 中,结合了原生的能力做了更丰富的白屏的体验,我们就发布过程中和发布完成后两个场景分别描述。

发布过程中回滚

发布过程中回滚是指在应用发布过程中,就发现了问题,需要将应用回滚到前一个版本。此时的操作就是中断发布流程,将已经升级完成后或正在升级的服务器回滚到前一个版本。

EDAS 在每次变更时候,可以直接中断发布流程,一键回滚。如下图所示:

4.png

另外,EDAS 发布系统提供单批,分批,金丝雀灰度等多种发布形式,在分批和金丝雀灰度的发布的时候,EDAS 还提供不同批次的监控信息,如系统指标,应用指标,应用异常检测等能力,提供快速发现问题能力,如果存在问题,可以立即进行回滚。如下图所示:

5.png

我们推荐的方式也是在发布过程中尽量使用分批和金丝雀的能力,以将发布引起的不可用降至最小。

发布完成后回滚

发布后回滚是指一次部署过程已经完成,包含部署成功或失败。这个时候,可以通过部署历史的版本来实现回滚的功能。EDAS 默认会存储最多十个部署过的版本,如下图所示:

6.png

通过以上的功能,基本上可以覆盖应用在上线过程中需要回滚的场景。减少由于系统发布出问题,造成系统功能使用上的影响。

应用自动回滚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回滚的操作都是人工进行的,其实在一些场景里,可以根据一些监控指标,如CPU,load,内存等维度,快速发现问题,就能做到自动回滚,可以能够更快地恢复系统。在 Kubernetes 的体系中,Flagger(https://github.com/weaveworks/flagger) 就是能够实现自动回滚的一个很好的工具。

应用工作负载和运维配置回滚

上面介绍了应用内配置和应用代码回滚的方式,在常见的变更中,还存在工作负载及运维配置的变更,如更改工作负载的类型,变更 JVM 参数,日志配置, 弹性伸缩等。其中 JVM 参数等通常可以随 Deployment 进行回滚,但是类似 Kubernetes service,日志,弹性伸缩规则等这些基础设施和运维相关的能力回滚就很难做到了。需要将应用的代码,工作负载,运维配置等实现配置化来实现回滚的能力。

这里推荐阿里巴巴与微软联合提出的 OAM(Open Application Model)的规范,它定义了应用的统一交付模型。

7.png

在 OAM 中,一个应用程序包含以下几个核心的理念:

  • Component:是指应用中的组件,可以是应用运行所依赖的服务如 MySQL 数据库等,也可以是应用的本身,如 Spring cloud 的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 Component 的定义规范来编写一个组件;
  • Trait:是指应用的运维特征,描述了应用部署在具体环境中的运维特征,比如弹性伸缩规则和 Ingress 配置等,这些运维特征会应用到具体的组件上;
  •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是将 Components 和 traits 组装成一个真正能运行起来应用的定义。这个配置文件就是 OAM 规范中的一个声明式 API,通过它就能实例化出对应的,真实运行的应用。

一个 OAM 的应用例子如下: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metadata:
  name: springcloud-provider-deployment
  annotations:
    version: v1.0.0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of this deployment"
spec:
  components:
    - componentName: springcloud-provider-component
      parameterValues:
        - name: PARAMETER_NAME
          value: SUPPLIED_VALUE
        - name: ANOTHER_PARAMETER
          value: "AnotherValue"
      traits:
        - name: manualscaler.core.oam.dev
          version: v1
          spec:
            replicaCount: 3
      scopes:
        - scopeRef:
            apiVersion: core.oam.dev/v1alpha2
            kind: NetworkScope
            name: example-vpc-network

通过 OAM 的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这份配置,就能描述线上真正运行的应用,结合能将配置版本化的系统,如 Git,ACM 等,采用对应的 ApplicationConfiguration 的版本,就能实现应用的一键回滚。EDAS 里就是通过 OAM 规范来管理 Kubernetes 的应用,结合 OAM 声明式 API 的方式,EDAS 里将会实现多种应用回滚的场景,为线上业务保驾护航。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可以钉钉搜索群号:23310022,进入 OAM 项目中文讨论群。

后续及结语

本章我们介绍了 EDAS 的发布系统在 EDAS Kubernetes 集群上进行应用发布的时候,针对一些异常场景,如何进行快速回滚。但是如果出现问题,如何快速找到问题所在,接下来的文章我们将介绍,在 EDAS 里通过线上里联调来进行问题诊断。

阿里巴巴云原生关注微服务、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 等技术领域、聚焦云原生流行技术趋势、云原生大规模的落地实践,做最懂云原生开发者的公众号。”

相关实践学习
深入解析Docker容器化技术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Docker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开发人员利用Docker可以消除协作编码时“在我的机器上可正常工作”的问题。运维人员利用Docker可以在隔离容器中并行运行和管理应用,获得更好的计算密度。企业利用Docker可以构建敏捷的软件交付管道,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的信誉为Linux和Windows Server应用发布新功能。 在本套课程中,我们将全面的讲解Docker技术栈,从环境安装到容器、镜像操作以及生产环境如何部署开发的微服务应用。本课程由黑马程序员提供。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容器服务 ACK 容器服务 Kubernetes 版(简称 ACK)提供高性能可伸缩的容器应用管理能力,支持企业级容器化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整合阿里云虚拟化、存储、网络和安全能力,打造云端最佳容器化应用运行环境。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kubernetes
相关文章
|
11月前
|
Kubernetes 监控 开发者
掌握容器化:Docker与Kubernetes的最佳实践
【10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本文深入探讨了Docker和Kubernetes的最佳实践,涵盖Dockerfile优化、数据卷管理、网络配置、Pod设计、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声明式更新等内容。同时介绍了容器化现有应用、自动化部署、监控与日志等开发技巧,以及Docker Compose和Helm等实用工具。旨在帮助开发者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稳定性,构建现代、高效、可扩展的应用。
|
11月前
|
存储 Java Nacos
Spring Cloud+Nacos+KMS 动态配置最佳实践
本文讲述了 Spring Cloud 应用中结合 Nacos 实现了运行期配置动态更新的功能,以及在此基础上结合 KMS 在不改动代码的情况下对应用使用的敏感配置进行保护,解决将配置迁移到 Nacos 中可能存在的数据安全顾虑,并对其底层工作原理做了简单介绍。
1277 156
|
11月前
|
Kubernetes 监控 API
深入解析Kubernetes及其在生产环境中的最佳实践
深入解析Kubernetes及其在生产环境中的最佳实践
574 93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容器服务Kubernetes场景下可观测体系生产级最佳实践
阿里云容器服务团队在2024年继续蝉联Gartner亚洲唯一全球领导者象限,其可观测体系是运维的核心能力之一。该体系涵盖重保运维、大规模集群稳定性、业务异常诊断等场景,特别是在AI和GPU场景下提供了全面的观测解决方案。通过Tracing、Metric和Log等技术,阿里云增强了对容器网络、存储及多集群架构的监控能力,帮助客户实现高效运维和成本优化。未来,结合AI助手,将进一步提升问题定位和解决效率,缩短MTTR,助力构建智能运维体系。
|
10月前
|
Kubernetes 算法 调度
阿里云 ACK FinOps成本优化最佳实践
本文源自2024云栖大会梁成昊演讲,讨论了成本优化策略的选择与实施。文章首先介绍了成本优化的基本思路,包括优化购买方式、调整资源配置等基础策略,以及使用弹性、资源混部等高级策略。接着,文章详细探讨了集群优化和应用优化的具体方法,如使用抢占式实例降低成本、通过资源画像识别并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利用智能应用弹性策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0月前
|
Kubernetes 容灾 调度
阿里云 ACK 高可用稳定性最佳实践
本文整理自2024云栖大会刘佳旭的演讲,主题为《ACK高可用稳定性最佳实践》。文章探讨了云原生高可用架构的重要性,通过Kubernetes的高可用案例分析,介绍了ACK在单集群高可用架构设计、产品能力和最佳实践方面的方法,包括控制面和数据面的高可用策略、工作负载高可用配置、企业版容器镜像服务高可用配置等内容,旨在帮助企业构建更加可靠和高效的应用运行环境。
|
11月前
|
存储 运维 Kubernetes
K8s业务迁移最佳实践: 灵活管理资源备份与调整策略,实现高效简便的应用恢复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云原生领域,Kubernetes(K8s)集群的运维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灾备与业务迁移尤为关键。ACK备份中心支持丰富的资源调整策略,在数据恢复阶段即可自动适配目标集群环境,确保业务无缝重启。
|
12月前
|
人工智能 文字识别 Java
SpringCloud+Python 混合微服务,如何打造AI分布式业务应用的技术底层?
尼恩,一位拥有20年架构经验的老架构师,通过其深厚的架构功力,成功指导了一位9年经验的网易工程师转型为大模型架构师,薪资逆涨50%,年薪近80W。尼恩的指导不仅帮助这位工程师在一年内成为大模型架构师,还让他管理起了10人团队,产品成功应用于多家大中型企业。尼恩因此决定编写《LLM大模型学习圣经》系列,帮助更多人掌握大模型架构,实现职业跃迁。该系列包括《从0到1吃透Transformer技术底座》、《从0到1精通RAG架构》等,旨在系统化、体系化地讲解大模型技术,助力读者实现“offer直提”。此外,尼恩还分享了多个技术圣经,如《NIO圣经》、《Docker圣经》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核心技术。
SpringCloud+Python 混合微服务,如何打造AI分布式业务应用的技术底层?
|
12月前
|
NoSQL 关系型数据库 Redis
高可用和性能:基于ACK部署Dify的最佳实践
本文介绍了基于阿里云容器服务ACK,部署高可用、可伸缩且具备高SLA的生产可用的Dify服务的详细解决方案。
|
Java 对象存储 开发者
故障隔离与容错处理:Hystrix在Spring Cloud和Netflix OSS中的应用
故障隔离与容错处理:Hystrix在Spring Cloud和Netflix OSS中的应用
19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