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架构,多“微”才合适?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服务化”是解决互联网数据量、并发量、业务复杂度的痛点的好方案。

随着数据量、并发量、业务复杂度的增长,互联网架构会出现以下问题:

  • 代码到处拷贝

  • 底层复杂性扩散

  • 基础库(so/jar/dll)耦合

  • SQL质量得不到保障,业务相互影响

  • 数据库耦合

“服务化”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上述痛点的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微服务架构多“微”才合适?

行业内有这样四类常见实践。

实践一:统一服务层
image.png

这是最粗犷的玩法,所有基础数据,都通过一个统一的服务来进行访问。

在业务不是特别复杂的时候,这不失为一个快速分层的方案,一旦业务变得复杂,服务层会变得非常重,成为耦合焦点。

以支付场景为例,假设通过一个通用的服务层来访问基础数据。
image.png

则只有一个统一的服务层,用户信息,好友信息,群组信息,消息信息都通过这个服务层来访问。 

实践二:一个子业务一个服务

如果所有的数据访问都通过一个服务层来访问,那么一行代码出故障,就将影响整个服务,所以更合理的做法是在服务层进行拆分。

服务层架构如何细分?

垂直拆分是个好的方案,将子业务分拆,那么支付的服务化架构或许会变成下面的样子:
image.png

  • 用户相关的子业务,访问user服务

  • 好友相关的子业务,访问friend服务

  • 群组相关的子业务,访问group服务

  • 消息相关的子业务,访问msg服务

这样的话,一个服务出问题也不会影响其他服务,与此同时,数据层也按照业务垂直拆分开了。

服务粒度变细之后,出现一个新的问题,业务与服务的连接关系变复杂了,有什么好的优化方案么?
image.png

常见的,加入一个高可用服务分发层(Service Mesh不就是这么干的么),并在协议设计时加入服务号,可以减少蜘蛛网状的依赖关系:

  • 调用方依赖分发层,传入服务号

  • 分发层依赖服务层,通过服务号参数分发

 实践三:一个数据库对应一个服务

数据访问服务最初是从DAO/ORM的数据访问需求过来的,所以有些公司也有一个数据库一个服务的玩法。

一个子业务对应一个服务的玩法如下图:
image.png

服务层,整个群业务是一个服务存储层,实际可能对应了群信息、群成员、群消息等多个数据表

 拆分成一个数据库一个服务,则架构会变成下面的样子:
image.png

群信息库,群成员,群消息之间也解耦开,不会相互影响。

 实践四,一个接口对应一个服务

微服务架构中,更极端的,甚至一个接口对应一个微服务。

这样的话,架构就从:
image.png

进化为:
image.png

  • 修改群信息服务
  • 增加群信息服务
  • 获取群信息服务

多个服务操纵同一个数据库,任何接口服务出问题,都不会影响其他接口服务。使用这种方案的,一般与开发语言特性结合比较紧密,例如golang。

上文中谈到的服务化与微服务,不同粒度的服务化各有什么优劣呢?

总的来说,细粒度拆分的优点有:

  • 服务都能够独立部署

  • 扩容和缩容方便,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 拆得越细,耦合相对会减小

  • 拆得越细,容错相对会更好,一个服务出问题不影响其他服务

  • 扩展性更好

  细粒度拆分的 不足 也很明显:
  • 拆得越细,系统越复杂

  • 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也更复杂

  • 运维复杂度提升

  • 监控更加复杂

  • 出问题时定位问题更难

 互联公司,以“子业务”作为微服务粒度是最常用,订单服务,用户服务,支付服务等等。

本文转自“架构师之路”公众号,58沈剑提供

目录
相关文章
|
3天前
|
监控 Cloud Native 开发者
云原生技术浪潮下的微服务架构实践
云原生技术正引领着现代软件开发的潮流,其中微服务架构作为其核心理念之一,为复杂应用提供了灵活、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探讨在云原生环境下实施微服务架构的策略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微服务设计的最佳实践,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套可行的微服务部署与管理指南。
|
3天前
|
消息中间件 监控 API
构建微服务架构: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南
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和面临的挑战。与传统的单体架构相比,微服务通过其独立性、可伸缩性和灵活性,为现代应用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将介绍如何从零开始规划和部署一个微服务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处理数据一致性问题以及实现服务间通信。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在迁移至微服务架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和组织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难题以实现顺利过渡。
|
23小时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运维
微服务架构在后端开发中的应用与挑战
微服务架构作为一种现代软件开发方法,带来了灵活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但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复杂性管理、数据一致性等新的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微服务架构在后端开发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策略。
4 0
|
1天前
|
监控 API 数据库
构建高效后端:微服务架构的实战指南
【6月更文挑战第14天】在数字化浪潮下,后端开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的设计理念、实现方式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而实用的微服务实战手册。
|
1天前
|
负载均衡 监控 测试技术
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
【6月更文挑战第14天】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中的核心组件——API网关,分析其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实现策略。我们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扩展的API网关,以满足现代应用程序的需求。
|
1天前
|
设计模式 负载均衡 安全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API网关设计模式
【6月更文挑战第14天】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微服务架构中,API网关的设计模式及其对系统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的设计模式,我们将了解如何在保障服务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的同时,确保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
2天前
|
监控 安全 API
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API网关模式
【6月更文挑战第13天】本文深入探讨了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微服务架构如何通过API网关模式提升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性能。我们将分析API网关的核心功能,包括请求路由、负载均衡、认证授权以及日志监控等,并讨论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实现这些功能。
|
3天前
|
监控 数据管理 API
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后端设计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世界中,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开发大型复杂系统的一种标准方法。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在后端设计中的最佳实践,涵盖服务拆分、API设计、数据管理及监控和调试等方面,帮助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原则,以构建高性能、可扩展且易于维护的系统。
11 0
|
4天前
|
监控 负载均衡 持续交付
深入理解微服务架构及其在现代后端开发中的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设计原则和实施挑战,并分析其在现代后端开发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比较传统单体应用与微服务的优劣,揭示微服务如何助力于系统的可扩展性、灵活性和持续部署。此外,文章还将讨论微服务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后端开发者提供实践指导。
|
4天前
|
存储 负载均衡 监控
探索微服务架构中的服务发现机制
在微服务架构的海洋中,服务发现宛如星辰导航,为服务的交互提供精准定位。本文将深入探讨服务发现的奥秘,从基本原理到实践应用,揭示其对微服务生态的重要性及实现方式,带领读者领略服务发现在现代软件工程中的魅力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