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酷 | 超越软件:每天1亿公里行驶背后的大生意

简介: 车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体系中最具有产业潜力、市场需求最明确的领域之一。据预测,到2022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元。这么大的海量市场中,超越软件公司通过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民营车联网平台,我们身边看到的许多营运车辆很可能就联接在它的平台上。它的转型过程,非常值得深入了解下。

摘要:大家都听过物联网,它联接我们身边的所有物体,包括汽车车辆、家用电器、甚至门窗等等,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百亿的物体联接入网。车联网是其中的细分市场,车辆联接入网后,我们可以随时看到入网车辆的位置、速度、油耗以及车辆运行状态等等信息。

车联网的发展主要有两个趋势: 第一个,出租车/公共汽车/危险品运输车/工程机械车/货车等营运车辆逐步联网化,这一方面是出于政府监管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企业管理的需要,企业需要实时监控管理它运营车辆的信息。第二个趋势是实现网络协同,就是把车联网平台和企业自身的ERPOA等系统对接,利用车联网数据实时反馈企业资源的流动和管理,比如中石油在汽油油罐车到各个加油站的分发运输过程中,不但需要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实时的了解油罐车的安全运输情况,更需要实时监控油罐车的运输路径和汽油装载量,并把它和中石油ERP系统进行对接,可以实时的调度指挥哪些油罐车去哪里加油、卸油以及装多少油,卸多少油,车内还剩多少油等等。

所以车联网被认为是物联网体系中最具有产业潜力、市场需求最明确的领域之一。据预测,到2022年中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亿元。这么大的海量市场中,超越软件公司通过平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成长为全国最大的民营车联网平台,我们身边看到的许多营运车辆很可能就联接在它的平台上。它的转型过程,非常值得深入了解下。

image.png

2008年成立后,超越软件公司一直专注于车联网平台的发展,从最开始的车辆位置服务入手,到2018年底发展成为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入网车辆总数超过600万辆,超越软件已经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民营通用车联网平台。

它联网的600万辆车包括货车、出租车、客运大巴、工程机械车辆等等。这些车每30秒上报一次位置、速度、时间、图像、视频等信息,后台通过这些信息实时地了解车辆所在的位置、车辆是否超速、车辆内的人员状况等等。超越软件的车联网平台汇聚的信息每天达到450G,这些数据信息覆盖了全国所有的省市以及路网,入网车辆每天行驶里程总和超过1亿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2500圈。数据的集中给了超越软件转型的基础,也是未来可以规模变现的金矿。因为这些数据不但可以对车辆的运营状态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可以自动生成道路拥堵信息,还可以自动生成车辆驾驶习惯分析,车辆风险控制分析等等,这些都可以对接保险公司控制风险。

image.png

(一)新挑战:传统模式跟不上快速增长的市场

但超越软件的车联网平台能有今天的技术底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之前超越软件的平台用的是传统服务器架构模式。随着车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平台的传统服务器模式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主要反应在传统服务器扩容速度跟不上、维护成本高、硬件存储量越来越大(每年的数据存储量数百T,还要做数据备份),存储扩容速度和成本均成为瓶颈。

再加上传统的分布式节点过多(几千个),系统稳定性差,安全性不足,容易受到攻击,因此后台IT部门的维护耗时耗力,业务体验不佳。随着车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超越软件的业务发展被系统平台的种种不适应拖了后腿,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成本,降本增效、架构升级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新布局:用云计算、大数据、AI创造新价值

从2014年开始,超越开始计划上云,用基于云计算的弹性互联网架构来代替传统的分布式服务器架构,在考察完国内主要的云服务商后,最终选择了阿里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它主要完成了这些改变:

(1) 云化。首先主服务器逐步上云,之后分布式服务器逐步上云。到目前为止,主服务器已经全部上云,整体架构由分布式架构向SAAS化发展。

(2) 超越软件云化后,计算的弹性扩展以及数据的弹性存储实现平台化,全国汇集的数据量基于数据平台可以进行挖潜和变现,借助阿里云的技术,一方面超越软件和保险公司、车辆贷款金融公司进行商业对接,利用车辆的轨迹、位置以及司机驾驶习惯等数据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另外一方面与高德等地图软件公司商业对接,利用600万辆车每天1亿公里行驶里程的实时数据提供道路拥堵信息。

(3) 此外,由于超越软件在硬件合作领域的合作伙伴较多,硬件也在逐步迭代进化,和AI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尤其在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目前超越软件已经利用AI技术实现了驾驶员监控识别,包括可检测闭眼、打哈欠、打电话、抽烟、喝水等多种对行车安全有隐患的动作。以及前方碰撞、车道偏离、跟车过近等实时语音提醒功能。增加车辆驾驶安全性,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和超速驾驶等等。

(三)新进化:车联网平台SAAS化,信息处理分析智能化

目前,超越软件的业务已经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车联网上游的终端制造、集成,以及下游的金融、保险服务等环节。超越软件和阿里云的合作,升级的不仅仅是车联网的平台系统架构,更是因为统一平台带来的弹性扩展以及后端免运维的便利,让超越软件有更多精力去拓展市场、汇聚数据、分析数据和数据变现,正是基于这种合作和变化,超越软件车联网平台每年入网车辆增长率超过100%。

统一平台,汇聚数据,数据变现,超越软件的成功值得行业借鉴。超越软件这样的“新车联网”样本,将由此从一个传统平台进化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智能车联网产业生态。

文章来源:阿里研究所
开发者社区整理

相关文章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智能机场系统:打造出行体验的未来
随着航空业的迅猛发展,机场作为出行的重要枢纽,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智能机场系统应运而生,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出行体验。本文将从技术应用、服务优化和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全面介绍智能机场系统的特点和优势。
智能机场系统:打造出行体验的未来
|
新零售 运维 供应链
案例酷 | 斯凯奇:舒适加“码”数智化,逆势增长20%
编者按: 互联网的长足发展,信息传播方式和速度的迭代,零售理念和技术的不断革新演进,对于时尚鞋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理念,营销方式全都处于不断演进和重塑的过程中,提升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企业核心资源和生产力保证。如何更好地赋能企业持续增长,斯凯奇从战略角度出发,决定开启数字化转型之旅。 全文约3917字,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175 0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前端开发
5G手机赛场迎来搅局者:价格不是一切,用户需求才是重点!
如果让李佳琦选择一款5G手机带货,他会选择vivoX30。 网红主播并非来者不拒,在直播前他们会进行最关键的工作——选择商品。只有亲身体验过的好商品才更易推荐,而购买后消费者的正向反馈会进一步提高网红的口碑和用户黏性,这就是最红主播的诀窍。 而最新发布的vivoX30,符合带货王的所有要素。
153 0
|
供应链 搜索推荐 大数据
王者本色再现,苏宁为何能在家电市场长期雄踞第一
王者本色再现,苏宁为何能在家电市场长期雄踞第一
126 0
王者本色再现,苏宁为何能在家电市场长期雄踞第一
“磁悬浮”电梯:全球无与伦比的黑科技!
果平君:我习惯了每天那摩肩接踵的地铁与电梯,徘徊在纵向与水平,我似乎又记起了小时候一个颇为大脑洞的“抽象创意”:电梯能否与磁悬浮动列车相媲美,实现无牵引式升降?显然,这只是我童年时代观赏科幻片所勾起的“中二式”构想罢了。但这类“中二式”构想不止我一人拥有,因为,“极客团队”的灵感总比普通人来得疾速。
444 0
“磁悬浮”电梯:全球无与伦比的黑科技!
|
新零售 搜索推荐 数据可视化
案例酷 | 奇瑞实现连续7个月销售上涨,谁才是背后主要推手?
今年,中国车市持续低迷。在这样氛围中,奇瑞汽车每月公布的销量数据,却次次让人兴奋。据最新公布的奇瑞集团销量数据显示,今年7月,奇瑞集团共销售汽车4.9万辆,今年1月到7月,奇瑞集团累计销量已达37.3万辆,实现了连续7个月的销量增长。优异成绩的背后,除了造车技术的精进,到底奇瑞还有什么样的秘密武器?
案例酷 | 奇瑞实现连续7个月销售上涨,谁才是背后主要推手?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Momenta造“飞轮式”自动驾驶,4年内实现Robotaxi单车盈利,路线图首次公布
云栖号资讯:【点击查看更多行业资讯】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不同行业的第一手的上云资讯,还在等什么,快来! 这就是飞轮转动起来的「恐怖」速度?去年12月发布L4级完全无人驾驶技术MSD (Momenta Self Driving)实车路测视频后,Momenta今天正式对外披露内部L4最新进展和推进时间表:2024年,解决L4无人车「行驶千亿公里,解决百万问题」难题,在苏州规模化部署Robotaxi,车端100%去安全员,实现单车盈利;随后,Momenta 将快速进行多地的Robotaxi大规模落地。
Momenta造“飞轮式”自动驾驶,4年内实现Robotaxi单车盈利,路线图首次公布
|
5G iOS开发
5G手机明年有望降至1500元;果冻有家,3000万95后共享社交住房平台
5G手机明年有望降至1500元;果冻有家,3000万95后共享社交住房平台
333 0
|
安全 大数据 Windows
快手:直播日活已突破1亿;果冻有家,房联网概念的平台化应用
快手:直播日活已突破1亿;果冻有家,房联网概念的平台化应用
295 0
|
新零售
案例酷 | 领克汽车:车市下滑,它凭什么逆势上扬?
2018年末开始,寒潮席卷中国汽车市场。热了20多年的中国车市,迎来首次销量下滑。 当整车销售从增量市场转为存量市场时,车企面临产能过剩和消费升级的双重挑战。一边是日益发展的科技社会和在此环境下迅速成长的新消费人群,一边却是传统的销售体系,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正在逼迫车企转型。
49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