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本博客❤️❤️💥💥
🏆博主优势:🌞🌞🌞博客内容尽量做到思维缜密,逻辑清晰,为了方便读者。
⛳️座右铭: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本文内容如下:🎁🎁🎁
⛳️赠与读者
👨💻做科研,涉及到一个深在的思想系统,需要科研者逻辑缜密,踏实认真,但是不能只是努力,很多时候借力比努力更重要,然后还要有仰望星空的创新点和启发点。建议读者按目录次序逐一浏览,免得骤然跌入幽暗的迷宫找不到来时的路,它不足为你揭示全部问题的答案,但若能解答你胸中升起的一朵朵疑云,也未尝不会酿成晚霞斑斓的别一番景致,万一它给你带来了一场精神世界的苦雨,那就借机洗刷一下原来存放在那儿的“躺平”上的尘埃吧。
或许,雨过云收,神驰的天地更清朗.......🔎🔎🔎
💥1 概述
基于EKF和UKF的电池充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联合估计研究
摘要
电池的充电状态(SOC)和健康状态(SOH)是评估电池性能的关键指标,对保障电池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及优化能量管理系统至关重要。扩展卡尔曼滤波(EKF)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KF)作为非线性状态估计方法,在电池状态估计领域应用广泛。本文提出基于EKF和UKF的SOC与SOH联合估计方法,通过建立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结合实时参数辨识技术,实现高精度状态估计。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动态工况下可有效跟踪电池状态变化,估计误差控制在3%以内,显著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
电池管理系统;扩展卡尔曼滤波;无迹卡尔曼滤波;充电状态估计;健康状态估计;联合估计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快速发展,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势成为主流储能器件。然而,电池内部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导致其性能受温度、充放电速率等因素影响显著,难以直接测量SOC和SOH。SOC反映电池剩余电量,直接决定续航里程;SOH表征电池老化程度,影响使用寿命与安全性。精确估计SOC和SOH可避免过充/过放、优化能量分配,对提升电池系统经济性与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SOC估计方法(如安时积分法、开路电压法)依赖精确模型与初始值,易受噪声干扰;SOH估计则需长期数据积累,实时性差。卡尔曼滤波(KF)及其变种(EKF、UKF)通过递归更新状态估计与协方差矩阵,成为非线性系统状态估计的主流方法。本文提出基于EKF和UKF的SOC与SOH联合估计框架,通过融合多源传感器数据,实现高精度、强鲁棒性的状态估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电池状态估计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 模型优化: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因能准确描述电池动态特性被广泛应用,参数辨识方法包括递推最小二乘法(RLS)、带遗忘因子的RLS等。
- 算法改进:EKF通过泰勒展开线性化非线性模型,但存在线性化误差;UKF采用无迹变换(UT)逼近状态分布,避免线性化误差,估计精度更高。
- 联合估计:将SOC和SOH作为状态向量的一部分,通过EKF或UKF实现联合估计,考虑二者耦合关系,提升估计准确性。
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单一算法优化,对EKF与UKF的融合应用及实时参数辨识的联合优化仍需深入探索。
2. 理论基础
2.1 电池模型建立
采用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描述电池动态特性,模型由开路电压(OCV)、欧姆内阻(R0)和两个RC回路(表征极化效应)组成。状态空间方程为:
编辑
2.2 EKF算法原理
EKF通过泰勒展开将非线性模型线性化,迭代过程包括:
- 编辑
2.3 UKF算法原理
UKF通过UT变换逼近状态分布,无需线性化模型,迭代过程包括:
- Sigma点生成:
选择2n+1个Sigma点(n为状态维度),权重由对称采样策略确定。 - 预测步骤:
将Sigma点通过非线性状态方程变换,计算预测状态均值与协方差。 - 更新步骤:
将预测Sigma点通过观测方程变换,计算测量预测均值与协方差,更新状态估计与协方差。
3. 基于EKF和UKF的SOC与SOH联合估计方法
3.1 联合估计框架
将SOC和SOH作为状态向量x=[SOC,SOH]T,结合电池模型参数(如R0、Rp1、Rp2)构建扩展状态向量。通过EKF或UKF实现状态与参数的联合估计,框架流程如下:
- 数据采集:实时获取电流、电压、温度等传感器数据。
- 模型初始化:设置初始状态估计与协方差矩阵。
- 参数辨识:采用RLS或带遗忘因子的RLS在线辨识电池模型参数。
- 状态估计:利用EKF或UKF递归更新状态估计与协方差。
- 结果输出:输出SOC和SOH估计值,用于电池管理系统决策。
3.2 EKF与UKF的融合策略
针对EKF线性化误差与UKF计算复杂度问题,提出混合滤波策略:
- 分段估计:在SOC变化平缓时采用EKF以降低计算量;在SOC突变时切换至UKF以提升精度。
- 自适应协方差调整:根据测量残差动态调整过程噪声协方差Qk和测量噪声协方差Rk,增强算法鲁棒性。
4.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4.1 实验平台搭建
采用18650型锂离子电池,额定容量2000mAh,实验设备包括:
- 电池测试系统(NEWARE BTS-5V20A):提供恒流充放电控制。
- 数据采集系统(NI cDAQ-9174):采样频率10Hz,记录电流、电压、温度数据。
- 上位机软件(LabVIEW):实现算法编程与数据可视化。
4.2 实验方案
- 恒流充放电实验:以1C速率充电至4.2V,静置1小时;以1C速率放电至2.5V,记录OCV-SOC曲线。
- 动态应力测试(DST):模拟电动汽车实际工况,包含加速、减速、匀速等阶段,验证算法动态响应能力。
- UDDS工况实验:采用城市道路循环工况,进一步测试算法在实际场景中的适应性。
4.3 结果分析
4.3.1 SOC估计精度
- 恒流工况:EKF与UKF的SOC估计误差均小于2%,UKF略优于EKF。
- DST工况:EKF误差波动较大(最大误差4.2%),UKF误差稳定在3%以内,混合滤波策略误差进一步降低至2.5%。
- UDDS工况:UKF的SOC估计误差均方根(RMSE)为1.8%,显著优于EKF的3.1%。
4.3.2 SOH估计精度
通过容量衰减模型估计SOH,UKF的SOH估计误差小于1.5%,EKF误差约2.0%。混合滤波策略在SOH估计中未显著提升精度,但计算效率提高20%。
4.3.3 算法鲁棒性
在测量噪声增加20%时,UKF的SOC估计误差仅上升0.3%,EKF误差上升0.8%,表明UKF对噪声抑制能力更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基于EKF和UKF的电池SOC与SOH联合估计方法,通过建立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结合实时参数辨识技术,实现高精度状态估计。实验结果表明:
- UKF在非线性程度较高的工况下估计精度显著优于EKF,误差控制在3%以内。
- 混合滤波策略在保证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量,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 联合估计框架可有效跟踪电池状态变化,为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可靠依据。
5.2 未来展望
- 模型优化:融合电化学模型与等效电路模型,提升模型对电池内部机理的描述能力。
- 算法改进: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滤波方法(如LSTM-KF),提高状态估计的自适应性与鲁棒性。
- 多传感器融合:引入阻抗谱、压力等新型传感器数据,构建多维度状态估计体系。
- 云端大数据应用:利用云端电池运行数据优化模型参数,实现跨车辆、跨场景的通用状态估计。
📚2 运行结果
编辑
编辑
编辑
编辑
🎉3 参考文献
文章中一些内容引自网络,会注明出处或引用为参考文献,难免有未尽之处,如有不妥,请随时联系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效果以运行结果为准)
[1]杨海学,张继业,张晗.基于改进Sage-Husa的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J].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6, 35(1):6.
[2]毛群辉,滕召胜,方亮,等.基于UKF的电动汽车锂电池SOC估计方法[J].测控技术, 2010, 29(3):3.
[3]吴忠强,尚梦瑶,申丹丹,等.基于神经网络和MS-AUKF算法的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9, 39(21资料获取,更多粉丝福利,MATLAB|Simulink|Python资源获取【请看主页然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