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hread_create函数详解

简介: pthread_create函数详解

pthread_create函数简介

pthread_create是POSIX标准线程库中的一个函数,用于创建新线程。在C语言中,多线程编程成为了许多程序员必备的技能之一,而pthread_create则是实现多线程的关键之一。

pthread_create函数的基本用法

函数原型

#include <pthread.h>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参数说明

  • thread:用于存储新线程标识符的变量。
  • attr:用于设置新线程属性的指针,通常可以传入NULL以使用默认属性。
  • start_routine:新线程的入口函数,是线程执行的起点。
  • arg:传递给入口函数start_routine的参数。

返回值

  • 若线程创建成功,返回0。
  • 若线程创建失败,返回非0的错误码。

pthread_create函数的使用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 线程执行的入口函数
void *print_hello(void *thread_id) {
    long tid = (long)thread_id;
    printf("Hello from Thread %ld!\n", tid);
    pthread_exit(NULL);
}
int main() {
    // 定义线程标识符
    pthread_t threads[5];
    int rc;
    long t;
    for (t = 0; t < 5; t++) {
        // 创建新线程,传入入口函数print_hello和线程标识符t
        rc = pthread_create(&threads[t], NULL, print_hello, (void *)t);
        if (rc) {
            // 线程创建失败,输出错误信息
            printf("ERROR: return code from pthread_create() is %d\n", rc);
            return 1;
        }
    }
    // 主线程等待所有线程结束
    pthread_exit(NULL);
}

这个简单的例子中,main函数通过pthread_create创建了5个新线程,每个线程执行相同的print_hello入口函数,输出不同的线程编号。主线程使用pthread_exit等待所有新线程结束。

pthread_create函数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1. 线程属性: 可以通过pthread_attr_t类型的参数attr来设置新线程的属性,如栈大小、调度策略等。
  2. 线程入口函数: 入口函数start_routine的定义应符合void *(*start_routine) (void *)的形式,返回类型为void*,参数为void*
  3. 线程同步: 在多线程编程中,需要注意线程间的同步和互斥,以避免数据竞争等问题。
  4. 错误处理: 创建线程可能失败,因此需要检查返回值,通常返回值为0表示成功,其他值表示失败。

pthread_create函数的应用场景

并行计算

在需要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场景中,pthread_create可以方便地创建多个线程,加速计算过程。

服务器编程

在服务器程序中,经常需要同时处理多个客户端的请求,pthread_create可以用于为每个客户端请求创建一个线程,提高服务器的并发处理能力。

资源管理

在需要异步处理任务的情境中,pthread_create可以用于创建新线程来处理后台任务,避免阻塞主线程。

结尾总结

通过本文对pthread_create函数的详细解析,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基本用法、参数说明以及使用示例。pthread_create作为C语言中实现多线程的重要函数,为程序员提供了强大的多线程编程工具。

相关文章
|
存储 网络协议 安全
Linux 在线/离线安装 NFS 服务及使用
-m 表示指定文件所在的文件系统或者块设备(处于 mount 状态)。所有访问该文件系统的进程都被列出。如上所示,有两个进程占用了,将其kill掉,再重新取消挂载。
3509 0
Linux 在线/离线安装 NFS 服务及使用
|
Linux 程序员 API
信号的机制——信号处理函数的注册
【9月更文挑战第17天】在 Linux 系统中,信号用于响应各种事件,可通过 `kill -l` 查看所有信号。每个信号有唯一 ID 及默认操作,如终止(Term)或生成核心转储(Core)。进程可执行默认操作、捕获信号或忽略信号,但无法忽略 SIGKILL 和 SIGSTOP。常用 `signal` 或 `sigaction` 函数注册信号处理函数,后者更灵活且推荐使用。信号处理涉及系统调用和内核设置,建议根据需求定制参数。
|
消息中间件 Linux 开发者
Linux进程间通信秘籍: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一文让你彻底解锁!
【8月更文挑战第25天】本文概述了Linux系统中常用的五种进程间通信(IPC)模式: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与套接字。通过示例代码展示了每种模式的应用场景。了解这些IPC机制及其特点有助于开发者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促进多进程间的高效协作。
510 3
|
Linux 芯片
一篇文章讲明白Linux下控制GPIO的三种方法
一篇文章讲明白Linux下控制GPIO的三种方法
1695 3
|
存储 缓存 C语言
【C/C++ 库的动态链接】深入理解动态链接器:RPATH, RUNPATH与$ORIGIN
【C/C++ 库的动态链接】深入理解动态链接器:RPATH, RUNPATH与$ORIGIN
806 0
|
C语言
C语言 网络编程(七)UDP通信创建流程
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使用 UDP 协议进行通信的过程,包括创建套接字、发送与接收消息等关键步骤。首先,通过 `socket()` 函数创建套接字,并设置相应的参数。接着,使用 `sendto()` 函数向指定地址发送数据。为了绑定地址,需要调用 `bind()` 函数。接收端则通过 `recvfrom()` 函数接收数据并获取发送方的地址信息。文档还提供了完整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实现 UDP 的发送端和服务端功能。
|
运维 前端开发 关系型数据库
高效调试与分析:利用ftrace进行Linux内核追踪(上)
高效调试与分析:利用ftrace进行Linux内核追踪
|
12月前
|
存储 容器
内存越界访问(Out-of-Bounds Access)
【10月更文挑战第12天】
1290 2
|
存储 安全 Unix
并发编程基础:使用POSIX线程(pthread)进行多线程编程。
并发编程基础:使用POSIX线程(pthread)进行多线程编程。
|
调度 C语言
深入浅出:C语言线程以及线程锁
线程锁的基本思想是,只有一个线程能持有锁,其他试图获取锁的线程将被阻塞,直到锁被释放。这样,锁就确保了在任何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访问临界区(即需要保护的代码段或数据),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线程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它被包含在进程之中,是进程中的实际运作单位。一个进程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线程,而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指令指针和寄存器状态,它们共享进程的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句柄和网络连接等。 线程锁的概念
7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