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设计与分析】——搜索算法

简介: 【算法设计与分析】——搜索算法

🎯目的:

1)了解回溯算法思想;


2)掌握回溯法的算法框架;


3)能够针对实际问题,按照回溯法算法框架,分析问题的解空间、解空间的组织结构、搜索的约束条件、限界条件;


4)能够正确的编码;


5)能够正确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内容概括:

  1. 使用回溯法解决n皇后问题: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彼此不受攻击的n个皇后。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的棋子。n后问题等价于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n个皇后,任何2个皇后不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2. 0-1背包问题的回溯算法与分支限界算法的实现:给定n种物品和一个背包。物品i的重量是wi,其价值为vi,背包的容量为W。一个物品要么全部装入背包,要么全部不装入背包,不允许部分装入。装入背包的物品的总重量不超过背包的容量。问应如何选择装入背包的物品,使得装入背包中的物品总价值最大?

例如:物品数目n=4,限重W=7,物品重量分别为w=(3,5,2,1),价值为v=(9,10,7,4),最优解为:(1,0,1,1)。


🎯基本步骤:

1)明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的目标;


2)问题建模;


3)算法设计;


4)编码实现;


5)测试数据;


6)程序运行结果;


7)分析实验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如果不符合,分析可能的原因;


8)算法分析。


🎯内容:

🐟one:

🎐问题:

       使用回溯法解决n皇后问题: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彼此不受攻击的n个皇后。按照国际象棋的规则,皇后可以攻击与之处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的棋子。n后问题等价于在n×n格的棋盘上放置n个皇后,任何2个皇后不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


🎐解题思路:

  1. 创建一个大小为n×n的棋盘。
  2. 从第一行开始,在每一行选择一个位置放置皇后,保证不受攻击。
  3. 在放置皇后的过程中,需要检查当前位置是否满足放置条件,即不与之前放置的皇后冲突。
  4. 如果找到一个满足条件的位置,继续递归地在下一行放置皇后。
  5. 如果在某一行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回溯到上一行,尝试放置皇后的其他位置。
  6. 当所有行都放置了皇后,得到一个解。
  7. 继续回溯,寻找其他解。


🎐代码分析:

package test20210110;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Queens nQueens = new NQueens();
        nQueens.solveNQueens(4);
  }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Test01类,包含了程序入口main方法。在main方法中创建了一个NQueens的实例,并调用solveNQueens方法,传入参数4,表示要解决4皇后问题。


class NQueens {
    private int[] queens; // 皇后在每一行的列索引
    private int n; // 棋盘大小
 
    public void solveNQueens(int n) {
        this.n = n;
        queens = new int[n];
        backtrack(0);
    }
 
    private void backtrack(int row) {
        if (row == n) {
            // 打印解决方案
            printQueens();
            return;
        }
 
        for (int col = 0; col < n; col++) {
            if (isValid(row, col)) {
                queens[row] = col;
                backtrack(row + 1);
            }
        }
    }
 
    private boolean isValid(int row, int col) {
        for (int i = 0; i < row; i++) {
            if (queens[i] == col || queens[i] - col == i - row || queens[i] - col == row - i)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private void printQueens() {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queens[i] == j) {
                    System.out.print("Q ");
                } else {
                    System.out.print(". ");
                }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
    }
 
}


       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NQueens类,用于解决N皇后问题。类中包含了solveNQueens方法、backtrack方法、isValid方法和printQueens方法。


solveNQueens方法用于解决N皇后问题,接受一个整数参数n,表示要解决的棋盘大小。在方法中,首先初始化queens数组和n变量,然后调用backtrack方法,传入参数0,表示从第0行开始搜索。


 backtrack方法用于使用回溯算法来解决N皇后问题。接受一个整数参数row,表示当前处理的行数。


      如果row等于n,即已经处理完所有行,就打印出解决方案,即调用printQueens方法,并返回。


      否则,对于当前行的每一列,判断是否能够放置皇后,即调用isValid方法。


      如果可以放置皇后,就将列索引记录在queens数组中,并递归调用backtrack方法处理下一行。


 isValid方法用于判断当前位置是否可以放置皇后。遍历之前的行,检查是否与之前的皇后冲突。如果与之前的皇后冲突,返回false;否则,返回true。


printQueens方法用于打印解决方案。遍历每一行和每一列,根据queens数组中的列索引来输出相应的字符("Q"代表皇后,"."代表空格)。每打印完一行,就换行,并在最后打印一个空行。


🎐总代码:

package test20210110;
 
public class 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Queens nQueens = new NQueens();
        nQueens.solveNQueens(4);
  }
 
}
 
class NQueens {
    private int[] queens; // 皇后在每一行的列索引
    private int n; // 棋盘大小
 
    public void solveNQueens(int n) {
        this.n = n;
        queens = new int[n];
        backtrack(0);
    }
 
    private void backtrack(int row) {
        if (row == n) {
            // 打印解决方案
            printQueens();
            return;
        }
 
        for (int col = 0; col < n; col++) {
            if (isValid(row, col)) {
                queens[row] = col;
                backtrack(row + 1);
            }
        }
    }
 
    private boolean isValid(int row, int col) {
        for (int i = 0; i < row; i++) {
            if (queens[i] == col || queens[i] - col == i - row || queens[i] - col == row - i)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private void printQueens() {
        for (int i = 0; i < n; i++) {
            for (int j = 0; j < n; j++) {
                if (queens[i] == j) {
                    System.out.print("Q ");
                } else {
                    System.out.print(". ");
                }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
    }
 
}


🐟two:

🎐 问题:

       0-1背包问题的回溯算法与分支限界算法的实现:给定n种物品和一个背包。物品i的重量是wi,其价值为vi,背包的容量为W。一个物品要么全部装入背包,要么全部不装入背包,不允许部分装入。装入背包的物品的总重量不超过背包的容量。问应如何选择装入背包的物品,使得装入背包中的物品总价值最大?

例如:物品数目n=4,限重W=7,物品重量分别为w=(3,5,2,1),价值为v=(9,10,7,4),最优解为:(1,0,1,1)。


🎐解题思路:


回溯算法:


  • 使用回溯算法可以尝试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找到总价值最大的解。
  • 从第一个物品开始,逐个考虑将其放入背包或不放入背包的情况。
  • 对于每个物品,如果放入背包不超重,则递归地考虑下一个物品,并更新当前总价值。
  • 当考虑完所有物品或背包已满时,比较当前总价值与历史最大总价值,更新最大总价值和最优解。
  • 通过递归回溯,可以尝试所有可能的组合,最终找到最优解。


分支限界算法:


  • 使用分支限界算法可以更高效地找到最优解。
  • 使用优先队列来维护待扩展的节点,节点的优先级根据上界来确定,上界越大表示该节点可能包含更优解。
  • 从根节点开始,依次扩展节点,生成子节点。
  • 对于每个子节点,计算其上界,如果上界大于当前的最优解,将子节点加入优先队列。
  • 通过不断扩展和剪枝,优先队列中的节点会按照优先级被处理,直到队列为空或无法生成更优的节点。
  • 当队列为空时,得到的最优解即为问题的解。


🎐代码分析:

第一部分:导入相关包

package one;
import java.util.*;

这部分代码用于导入所需的包,包括java.util包,以便使用ArrayListLinkedListCollections等类。  


第二部分:定义物品类 Item 和节点类 Node

private static class Item implements Comparable<Item> {
    int weight;
    int value;
    double density;
 
    public Item(int weight, int value) {
        this.weight = weight;
        this.value = value;
        this.density = (double) value / weigh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Item other) {
        return Double.compare(other.density, this.density);
    }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int level;
    int weight;
    int value;
    double bound;
 
    public Node(int level, int weight, int value, double bound) {
        this.level = level;
        this.weight = weight;
        this.value = value;
        this.bound = bound;
    }
}

这部分代码定义了两个内部类 Item 和 Node。 Item 类表示背包中的物品,有重量(weight)、价值(value)和价值密度(density)属性。 Node 类表示搜索树上的节点,具有层级(level)、总重量(weight)、总价值(value)和价值上界(bound)属性。


第三部分:解决背包问题的方法 solveKnapsack  

public static int solveKnapsack(int maxWeight, int[] weights, int[] values) {
    // ... 省略部分代码 ...
}

这部分代码定义了一个静态方法 solveKnapsack,用于解决背包问题。它接受最大承重(maxWeight)、物品重量数组(weights)和物品价值数组(values)作为输入参数,并返回最优解的最大价值。


第四部分:计算价值上界的方法 bound

private static double bound(int level, int weight, int value, List<Item> items, int maxWeight) {
    // ... 省略部分代码 ...
}

这部分代码定义了一个私有静态方法 bound,用于计算给定节点的价值上界。它接受层级(level)、当前总重量(weight)、当前总价值(value)、物品列表(items)和最大承重(maxWeight)作为输入参数,并返回价值上界。


第五部分:主函数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省略部分代码 ...
}

这部分代码定义了主函数 main,在其中创建了一个具体的背包问题实例,调用 solveKnapsack 方法求解最大价值,并输出结果。

🎐总代码:

package one;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Knapsack {
      private static class Item implements Comparable<Item> {
          int weight;
          int value;
          double density;
 
          public Item(int weight, int value) {
              this.weight = weight;
              this.value = value;
              this.density = (double) value / weigh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Item other) {
              return Double.compare(other.density, this.density);
          }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 {
          int level;
          int weight;
          int value;
          double bound;
 
          public Node(int level, int weight, int value, double bound) {
              this.level = level;
              this.weight = weight;
              this.value = value;
              this.bound = bound;
          }
      }
 
      public static int solveKnapsack(int maxWeight, int[] weights, int[] values) {
          int n = weights.length;
          List<Item> items = new ArrayList<>();
          for (int i = 0; i < n; i++) {
              items.add(new Item(weights[i], values[i]));
          }
          Collections.sort(items);
 
          Queu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
          Node root = new Node(-1, 0, 0, 0);
          queue.offer(root);
 
          int maxValue = 0;
 
          while (!queue.isEmpty()) {
              Node node = queue.poll();
              int level = node.level + 1;
              int weight = node.weight;
              int value = node.value;
 
              if (level == n) {
                  if (value > maxValue) {
                      maxValue = value;
                  }
                  continue;
              }
 
              if (weight + items.get(level).weight <= maxWeight) {
                  int newValue = value + items.get(level).value;
                  if (newValue > maxValue) {
                      maxValue = newValue;
                  }
                  queue.offer(new Node(level, weight + items.get(level).weight, newValue, node.bound));
              }
 
              if (bound(level + 1, weight, value, items, maxWeight) > maxValue) {
                  queue.offer(new Node(level, weight, value, bound(level + 1, weight, value, items, maxWeight)));
              }
          }
 
          return maxValue;
      }
 
      private static double bound(int level, int weight, int value, List<Item> items, int maxWeight) {
          double bound = value;
          int n = items.size();
          int totalWeight = weight;
 
          while (level < n && totalWeight + items.get(level).weight <= maxWeight) {
              bound += items.get(level).value;
              totalWeight += items.get(level).weight;
              level++;
          }
 
          if (level < n) {
              bound += (maxWeight - totalWeight) * items.get(level).density;
          }
 
          return boun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weights = {3, 5, 2, 1};
          int[] values = {9, 10, 7, 4};
          int maxWeight = 7;
 
          int maxValue = solveKnapsack(maxWeight, weights, values);
          System.out.println("The maximum value that can be obtained: " + maxValue);
      }
 
}
相关文章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安全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基于非支配排序的鲸鱼优化算法NSWOA与多目标螳螂搜索算法MOMSA求解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基于非支配排序的鲸鱼优化算法NSWOA与多目标螳螂搜索算法MOMSA求解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80 5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安全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多目标螳螂搜索算法MOMSA与非支配排序的鲸鱼优化算法NSWOA求解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多目标螳螂搜索算法MOMSA与非支配排序的鲸鱼优化算法NSWOA求解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47 0
|
1月前
|
算法 数据可视化 测试技术
HNSW算法实战:用分层图索引替换k-NN暴力搜索
HNSW是一种高效向量检索算法,通过分层图结构实现近似最近邻的对数时间搜索,显著降低查询延迟。相比暴力搜索,它在保持高召回率的同时,将性能提升数十倍,广泛应用于大规模RAG系统。
137 10
HNSW算法实战:用分层图索引替换k-NN暴力搜索
|
2月前
|
运维 监控 JavaScript
基于 Node.js 图结构的局域网设备拓扑分析算法在局域网内监控软件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探讨图结构在局域网监控系统中的应用,通过Node.js实现设备拓扑建模、路径分析与故障定位,提升网络可视化、可追溯性与运维效率,结合模拟实验验证其高效性与准确性。
229 3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算法
NOMA和OFDMA优化算法分析
NOMA和OFDMA优化算法分析
309 127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文件存储
神经架构搜索NAS详解:三种核心算法原理与Python实战代码
神经架构搜索(NAS)正被广泛应用于大模型及语言/视觉模型设计,如LangVision-LoRA-NAS、Jet-Nemotron等。本文回顾NAS核心技术,解析其自动化设计原理,探讨强化学习、进化算法与梯度方法的应用与差异,揭示NAS在大模型时代的潜力与挑战。
858 6
神经架构搜索NAS详解:三种核心算法原理与Python实战代码
|
7月前
|
存储 算法 调度
基于和声搜索优化算法的机器工作调度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
本程序基于和声搜索优化算法(Harmony Search, HS),实现机器工作调度的MATLAB仿真,输出甘特图展示调度结果。算法通过模拟音乐家即兴演奏寻找最佳和声的过程,优化任务在不同机器上的执行顺序,以最小化完成时间和最大化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程序适用于MATLAB 2022A版本,运行后无水印。核心参数包括和声记忆大小(HMS)等,适应度函数用于建模优化目标。附带完整代码与运行结果展示。
202 24
|
7月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别急着上算法,咱先把数据整明白:大数据分析的5个基本步骤,你都搞对了吗?
别急着上算法,咱先把数据整明白:大数据分析的5个基本步骤,你都搞对了吗?
455 4
|
2月前
|
存储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TSP问题最优路径搜索matlab仿真
本程序基于禁忌搜索算法解决旅行商问题(TSP),旨在寻找访问多个城市的最短路径。使用 MATLAB 2022A 编写,包含城市坐标生成、路径优化及结果可视化功能。通过禁忌列表、禁忌长度与藐视准则等机制,提升搜索效率与解的质量,适用于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等场景。
|
7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阿里云 AI 搜索开放平台:从算法到业务——AI 搜索驱动企业智能化升级
本文介绍了阿里云 AI 搜索开放平台的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各行业的应用。
814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