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Linux内核I/O机制:探索文件系统与设备驱动(下)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深入理解Linux内核I/O机制:探索文件系统与设备驱动

2.4文件和目录操作的系统函数

Linux提供一些文件和目录操作的常用系统函数,文件操作命令比如ls,

cp,mv等都是基于这些系统调用实现的。

stat:

读取文件的inode, 把inode中的各种文件属性填入struct stat结构体返回;

假如读一个文件/opt/file,其查找顺序是:

  • 1.读出inode表中第2项,也就是根目录的inode,从中找出根目录数据块的位置
  • 2.从根目录的数据块中找出文件名为opt的记录,从记录中读出它的inode号
  • 3. 读出opt目录的inode,从中找出它的数据块的位置
  • 4. 从opt目录的数据块中找出文件名为file的记录,从记录中读出它的inode号
  • 5.读出file文件的inode

还有另外两个类似stat的函数:fstat(2)函数,lstat(2)函数

access(2):

检查执行当前进程的用户是否有权限访问某个文件,access去取出文件inode中的st_mode字段,比较访问权限,返回0表示允许访问,-1不允许。

chmod(2)和fchmod(2):

改变文件的访问权限,也就是修改inode中的st_mode字段。

chmod(1)命令是基于chmod(2)实现的。

chown(2)/fchown(2)/lchown(2):

改变文件的所有者和组,也就是修改inode中的User和Group字段。

utime(2):

改边文件访问时间和修改时间,也就是修改inode中的atime和mtime字段。touch(1)命令是基于utime实现的。

truncate(2)/ftruncate(2):

截断文件,修改inode中的Blocks索引项以及块位图中的bit.

link(2):

创建硬链接,就是在目录的数据块中添加一条记录,其中的inode号字段与源文件相同。

syslink(2):

创建符号链接,需要创建一个新的inode,其中st_mode字段的文件类型是符号链接。指向路径名,不是inode,替换掉同名文件,符号链接依然可以正常访问。

ln(1)命令是基于link和symlink函数实现的。

unlink(2):

删除一个链接,如果是符号链接则释放符号链接的inode和数据块,清除inode位图和块位图中相应位。如果是硬链接,从目录的数据块中清除文件名记录,如果当前文件的硬链接数已经是1,还要删除它,同时释放inode和数据块,清除inode位图和块位图相应位,这时文件就真的删除了。

rename(2):

修改文件名,就是修改目录数据块中的文件名记录,如果新旧文件名不在一个目录下,则需要从原目录数据中清楚记录,然后添加到新目录的数据块中。mv(1)命令是基于rename实现的。

readlink(2):

从符号链接的inode或数据块中读出保存的数据。

rmdir(2):

删除一个目录,目录必须是空的(只含.和…)才能删除,释放它的inode和数据块,清除inode位图和块位图的相应位,清除父目录数据块中的记录,父目录的硬链接数减1,rmdir(1)命令是基于rmdir函数实现的。

opendir(3)/readdir(3)/closedir(3):

用于遍历目录数据块中的记录。

目录,是一个特殊的文件,其存放inode号与文件名的映射关系;

2.5VFS

Linux支持各种文件系统格式,ext2,ext3,ext4,fat,ntfs,yaffs等,内核在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之上做了一个抽象层,使得文件目录访问等概念成为抽象层概念,对APP提供统一访问接口,由底层驱动去实现不同文件系统的差异,这个抽象层叫虚拟文件系统(VFS, Virtual Filesystem)。

File,dentry,inode,super_block这几个结构体组成了VFS的核心概念。

icache/dcache

访问过的文件或目录,内核都会做cache;

inode_cachep = kmem_cache_create()
dentry_cache=KMEM_CACHE()

这两个函数申请的slab可以回收,内存自动释放;

Linux配置回收优先级

(1).free pagecache: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

(2)free reclaimable slab objects (includes dentries and inodes)

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

(3)free slab objects and pagecache:

echo 3 >> /proc/sys/vm/drop_caches

fuse

Linux支持用户空间实现文件系统,fuse实际上是把内核空间实现的VFS支持接口,放到用户层实现。

三、文件系统一致性

3.1掉电与文件系统一致性

由上一节文件系统的布局分析可知,当操作一个文件时,比如往/a目录下添加一个b,即添加/a/b文件,需要修改inode bitmap, inode table, block bitmap, data block。

这一系列的操作是非原子的,假如任何一个环节掉电,造成某些步骤丢失,就会造成数据的不完整,文件将无法正常访问。

3.2append一个文件的全流程

而硬件是不可能原子执行的,因此会造成不一致性。

3.3 模拟文件系统不一致性案例

(1) 做一个image,用来模拟磁盘

dd if=/dev/zero of=image bs=1024 count=4096

(2).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mkfs.ext4 -b 4096 image

(3).mount到test目录,写入一个ok.txt文件

sudo mount -o loop image test/
cd test/
sudo touch ok.txt
cd ..
sudo umount test

(4).查看磁盘详细信息

(base) leon\@pc:\~/io\$ dumpe2fs image
dumpe2fs 1.42.13 (17-May-2015)
Filesystem volume name:  <none>
Last mounted on:     /home/leon/io/test
Filesystem UUID:     759835e3-9508-4c57-b511-9c4f7e13f0ad
Filesystem magic number: 0xEF53
Filesystem revision #:  1 (dynamic)
Inode count:       1024
Block count:       1024
Reserved block count:   51
Free blocks:       982
Free inodes:       1012
First block:       0
Block size:        4096
Fragment size:      4096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32768
Inodes per group:     1024
First inode:       11
Inode size:        128
Default directory hash:  half_md4
Directory Hash Seed:   9cf91d57-8528-4d39-b6ba-5f8e2e86fcb7
Group 0: (Blocks 0-1023) [ITABLE_ZEROED]
Checksum 0x240a, unused inodes 1012
主 superblock at 0, Group descriptors at 1-1
Block bitmap at 2 (+2), Inode bitmap at 18 (+18)
Inode表位于 34-65 (+34)
982 free blocks, 1012 free inodes, 2 directories, 1012个未使用的inodes
可用块数: 8-17, 19-33, 67-1023
可用inode数: 13-1024
(base) leon\@pc:\~/io\$

可以看到inode bitmap在18个块。

(5).查看inodebitmap块

dd if=image bs=4096 skip=18 | hexdump -C -n 32

由于ext4默认用掉11个inode,新创建的ok.txt文件后,inode bitmap用掉12位。

(6).现在模拟掉电,修改inode bitmap

vim -b image
:%!xxd –g 1
:%!xxd –r

找到inode bitmap块对应地址4096*18=0x12000

将bitmap改为ff 07

电导致的不一致性,会出现各种奇怪的问题,甚至都无法修复;

任何软件的手段只能保持一致性,无法保证不丢失数据。

fsck

人为破坏data block,用fsck修复,修复原理,扫描bitmap和inode table的一致性。早期Linux/Windows系统异常掉电后启动,都用fsck修复磁盘,速度很慢,为提高速度,新系统都采用日志系统方式。

3.4文件系统的日志

将要修改的行为,记录为一个日志,若操作磁盘过程掉电,开机根据日志回放,将磁盘操作全部重做一遍。磁盘操作完成,删除日志。

优点:保持文件系统的一致性,也提高速度。

EXT2/3/4都采用日志系统。

日志的几个阶段:

  • 1.开始写日志
  • 2.日志区写完日志,commited;
  • 3.执行完一条日志,磁盘操作完成,checkpoint。
  • 4.操作完成,free日志。

完整的日志方式,相当于每个数据都写了两遍,让系统变很慢,实际工程上会根据数据情况,做部分日志,即日志方式分为三种:速度递增,安全性递减

data=journal: 完整日志;

data = ordered: 只写元数据,且先写完数据块,再写元数据

data=writeback 只写元数据,循序不确定;ubuntu默认方式;

这样日志就分为5个阶段:

3.5文件系统的调试工具

创建一个文件t.txt,df –h

(base) leon@pc:~/io$ **sudo debugfs -R 'stat /home/leon/io/t.txt' /dev/sda7**
sudo: 无法解析主机:pc: 连接超时
debugfs 1.42.13 (17-May-2015)
Inode: 13896517  Type: regular  Mode: 0664  Flags: 0x80000
Generation: 507799365  Version: 0x00000000:00000001
User: 1000  Group: 1000  Size: 17
File ACL: 0  Directory ACL: 0
Links: 1  Blockcount: 8
Fragment: Address: 0  Number: 0  Size: 0
ctime: 0x5f40e439:2182bba0 -- Sat Aug 22 17:24:09 2020
atime: 0x5f40e43b:c9589800 -- Sat Aug 22 17:24:11 2020
mtime: 0x5f40e439:2182bba0 -- Sat Aug 22 17:24:09 2020
crtime: 0x5f40e439:208e98b8 -- Sat Aug 22 17:24:09 2020
Size of extra inode fields: 32
EXTENTS:
(0):55636171
(END)

得到文件的数据块55636171

查看数据块内容

sudo **blkcat** /dev/sda7 55636171

sudo dd if=/dev/sda of=1 skip=$((55636171*8+824123392)) bs=512c count=1

sudo debugfs -R 'icheck 55636171' /dev/sda7

debugfs 根据块号查inode号

sudo debugfs -R 'icheck 55636171' /dev/sda7

根据inode号,查文件路径

sudo debugfs -R 'ncheck 13896517' /dev/sda7

3.6Copy On Write文件系统: btrfs

不用日志,实现文件系统一致性。每次写磁盘时,先将更新数据写入一个新的block,当新数据写入成功之后,再更新相关的数据结构指向新block。

COW稳健性系统的实现方式,有利于实现子卷和snapshot,类似git的思想:

四、块I/O流程与I/O调度器

4.1一个块IO的一生

从page cache到bio到request,当APP打开一个文件,内核为文件维护一个pagecache(磁盘的一个副本);

读写文件时如果page cache命中,只会读写内存不操作磁盘;没有命中,才操作磁盘。

在内核用file结构体表示,可见其包含一个inode结构体,一个地址空间;

相关的几个结构体在内核对应关系如下:

可见,当多个进程同时打开同一个文件时,不同的file结构体对应同一个inode和同一个地址空间,地址空间是由一颗radixtree维护(即pagecache),读写文件时,查看对应内存页在page cache中是否命中,若命中直接从内存空间读写;若不命中,申请一个内存页,从磁盘读入数据,挂到page cache的radix tree中。

另外,page cache与磁盘的同步由地址空间操作函数readpage/writepage完成

对磁盘访问,有两种方法:

  • a.裸磁盘直接访问;
  • b.通过文件系统访问;

它们在内核page cached对应关系如下:

一个address_space对应一个inode

free命令统计的buffer/cached,只是统计上的区别;

buffer=操作裸分区的地址空间+文件系统的元数据地址空间;

cached=文件系统的地址空间(page cached)缓存;

但是对同一个磁盘,裸磁盘和文件系统两种方式同时操作的时候,同一个数据块会被映射到不同的address_space,会产生同步的问题;

在用dd的时候,最好不要操作文件系统数据:

4.2O_DIRECT和O_SYNC

直接操作裸磁盘分区用O_DIRECT,内核没有任何cache,直接操作磁盘;用户可以根据数据特点,在用户空间做cache。O_DIRECT申请内存要用posix_memalign接口;

而O_SYNC依然通过page cache,但是会立即写入同步磁盘;

App通过page cache访问文件和直接操作裸磁盘的模型,与CPU通过cache访问内存和DMA直接访问内存的模型非常类似;

这里page cache是内存,file是磁盘分区数据块。当有一个进程启用O_DIRECT模式,其他进程最好也用O_DIRECT;

4.3BIO 流程blktrace

对于一个pagecache地址空间,指向的是page页,文件系统ext4读取inode,将page转化为磁盘数据块,变成BIO请求;

BIO最终要转化成request,然后request被块设备驱动程序调用完成;

Bio经过三个队列变成request,三进三出

step1:原地蓄势

把bio转化为request,把request放入进程本进程的plug队列;蓄势多个request后,再进行泄洪。

可能合并相邻bio为一个request;

Bio数量>=request数量;

多个进程,泄洪request到电梯;

step2.电梯排序

进程本地的plug队列的request进入到电梯队列,进行再次的合并、排序,执行QoS的排队,之后按照QoS的结果,分发给dispatch队列。电梯内部的实现,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队列。

比如两个进程需要读邻近的数据块,可以合并为一个request

电梯调度层可以做QoS,设定进程访问IO的优先级;

step3.分发执行dispatch

电梯分发的request,被设备驱动的request_fn()挨个取出来,派发真正的硬件读写命令到硬盘。这个分发的队列,一般就是我们在块设备驱动里面见到的request_queue了。request_queue完成真正的硬件操作;

4.4工具ftrace

do.sh

#!/bin/bash
debugfs=/sys/kernel/debug
echo nop > $debugfs/tracing/current_tracer
echo 0 > $debugfs/tracing/tracing_on
echo `pidof read` > $debugfs/tracing/set_ftrace_pid
echo function_graph > $debugfs/tracing/current_tracer
echo vfs_read > $debugfs/tracing/set_graph_function
echo 1 > $debugfs/tracing/tracing_on

执行./read读文件

查看trace过程

sudo cat /sys/kernel/debug/tracing/trace > t.txt

用VIM查看t.txt,用.funcgrahp.vim插件打开可以合并/展开对应函数调用

vim -S ~/.funcgrahp.vim

4.5IO调度算法,CFQ和ionice

查看当前系统的IO调度算法

(base) leon\@pc:/sys/block/sda/queue\$ cat scheduler
noop deadline [cfq]

修改调度算法:

sudo echo cfg > scheduler

CFQ调度算法:类似进程调度的CFS算法

ionice –help
ionice –c 2 –n 0 dd if=/dev/sda of=/dev/null &  //设置nice值=0
ionice –c 2 –n 8 dd if=/dev/sda of=/dev/null &  //设置nice值=8

iotop查看IO读写速度,有明显差异

改成deadline策略

echo deadline > scheduler

此时尽管优先级不同,但两个进程IO速度相近了;

4.6cgroup与IO

cd /sys/fs/cgroup/blkio

a.创建群组A,B

Mkdir A;makedir B

cat blkiolweight //默认是500

分别把两个进程放到A和B执行

cgexec -g blkio:A dd if=/dev/sda of=/dev/null iflag=direct &
cgexec -g blkio:B dd if=/dev/sda of=/dev/null iflag=direct &

查看io占用iotop

默认是相近

b.修改群权重

echo 50 > blkio.weight

两个进程优先级一样,但IO速度差别很大;

c.cgroup还可以控制阀门,限制最大读速度:

8:0磁盘的主次设备号

echo "8:0 1048576" > /sys/fs/cgroup/blkio/A/blkio.throttle.read_bps_device

带cache读写,这里的限速不起作用;direct方式才生效;

cgroup v2版本支持带cache限速

4.6IO性能调试:iotop, iostat

blktrace跟踪硬盘的各个读写点

blktrace –d /dev/sda –o - |blkparse –I –

dd if=main.c of=t.txt oflag=sync
debugfs –R ‘ickeck xxxx’ /dev/sda1
debugfs –R ‘nckeck inode’ /dev/sda1
blkcat /dev/sda1 xxx


精品文章推荐阅读: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相关文章
|
2天前
|
Ubuntu Linux 开发者
Ubuntu20.04搭建嵌入式linux网络加载内核、设备树和根文件系统
使用上述U-Boot命令配置并启动嵌入式设备。如果配置正确,设备将通过TFTP加载内核和设备树,并通过NFS挂载根文件系统。
31 15
|
7天前
|
Ubuntu Unix Linux
Linux网络文件系统NFS:配置与管理指南
NFS 是 Linux 系统中常用的网络文件系统协议,通过配置和管理 NFS,可以实现跨网络的文件共享。本文详细介绍了 NFS 的安装、配置、管理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通过正确配置和优化 NFS,可以显著提高文件共享的效率和安全性。
73 7
|
7天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Linux--深入理与解linux文件系统与日志文件分析
深入理解 Linux 文件系统和日志文件分析,对于系统管理员和运维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文件系统管理涉及到文件的组织、存储和检索,而日志文件则记录了系统和应用的运行状态,是排查故障和维护系统的重要依据。通过掌握文件系统和日志文件的管理和分析技能,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6 7
|
29天前
|
安全 Linux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深入Linux操作系统:文件系统和权限管理
在数字世界的海洋中,操作系统是连接用户与硬件的桥梁,而Linux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其文件系统和权限管理则是这座桥梁上不可或缺的结构。本文将带你探索Linux的文件系统结构,理解文件权限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际案例揭示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权限。我们将一起航行在Linux的命令行海洋中,解锁文件系统的奥秘,并学习如何保护你的数据免受不必要的访问。
|
2月前
|
存储 运维 监控
深入Linux基础:文件系统与进程管理详解
深入Linux基础:文件系统与进程管理详解
90 8
|
2月前
|
存储 Linux 文件存储
Linux文件系统
Linux文件系统 一切皆文件 在Linux中,“一切皆文件”的概念意味着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包括硬件设备、目录及进程等,均被视为文件。这种设计简化了操作和管理,具体包括: 普通文件:存储数据的常规文件。 目录文件:包含其他文件和子目录的文件。 进程文件:在/proc目录下代表系统中运行的进程。 设备文件:位于/dev目录,代表硬件设备。 网络字节流套接字文件:用于网络通信的数据流。 链接文件:指向另一个文件的符号链接或硬链接。 管道文件:用于进程间通信的文件。
56 7
|
4月前
|
存储 Linux 索引
Linux 下最主流的文件系统格式——ext
【9月更文挑战第8天】硬盘被划分为若干相同大小的块(Block),默认大小为4K,便于灵活管理文件数据。文件数据分散存放于这些块中,提高了数据添加、删除和插入的便利性。
|
4月前
|
存储 缓存 Linux
Linux文件系统的功能规划
【9月更文挑战第12天】本文通过类比图书馆,形象地解释了文件系统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首先,文件系统需按块存储文件,并设有索引区方便查找。其次,热点文件应有缓存层提高效率,文件需分类存储以便管理。最后,Linux内核需记录文件使用情况,通过文件描述符区分不同文件,确保文件操作准确无误。
|
4月前
|
Linux API
Linux里的高精度时间计时器(HPET)驱动 【ChatGPT】
Linux里的高精度时间计时器(HPET)驱动 【ChatGPT】
|
4月前
|
Linux 程序员 编译器
Linux内核驱动程序接口 【ChatGPT】
Linux内核驱动程序接口 【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