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低性能的SQL语句的定位, 重要也是 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执行计划, MySQL提供了explain命令来查看语句的执行计划。
我们知道,不管是哪种数据库,或者是哪种数据库引擎,在对一条SQL语句进行执行的过程中都会做很多相关的优化,对于查询语句,最重要的优化方式就是使用索引。 而执行计划,就是显示数据库引擎对于SQL语句的执行的详细情况,其中包含了是否使用索引,使用什么索引,使用的索引的相关信息等。
定位了查询慢的SQL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explain或describe工具做针对性的分析查询语句。describe语句和explain是同样效果。
MySQL8.0关于explain官网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8.0/en/explain-output.html
MySQL5.7关于explain官网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7/en/explain-output.htmlMySQL Query Optimizer
mysql中有专门负责优化select语句的优化器模块,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计算分析系统中收集到的统计信息,为客户端请求的Query提供它认为最优的执行计划(它认为最优的数据检索方式)。
当客户端向MySQL请求一条Query,命令解析器模块完成请求分类,区别出是Select并转发给MySQL Query Optimizer。
MySQL Query Optimizer首先会对整条Query进行优化,处理掉一些常量表达式的预算,直接换算成常量值。并对Query中查询条件进行简化和转换,如去掉一些无用或显而易见的条件、结构调整等。
然后分析Query中的Hint信息(如果有),看Hint信息是否可以完全确定该Query的执行计划。如果没有Hint或Hint信息不足以完全确定执行计划,则会读取所涉及对象的统计信息,根据Query进行相应的计算分析,然后再得出最后的执行计划。
使用explain关键字可以模拟优化器执行SQL查询语句,从而知道MySQL是如何处理你的SQL语句的,进而分析SQL语句或表结构的性能瓶颈。
MySQL5.6.3以前只能explain select ,MySQL5.6.3以后就可以explain select,update,delete。
在MySQL5.7以前的版本中,想要显示partitions需要使用explain partitions命令。想要显示filtered需要使用explain extended命令。在MySQL5.7版本后,默认explain直接显示partitions 和 filtered中的信息。注意:查看执行计划并没有真正执行语句,表的数据不会发生改变。
如下所示,我们使用explain分析一条带有子查询的SQL。
explain select * from tb_sys_book tsb where tsb.id in(select book_id from tb_user_book tub);
列名 | 描述 |
id | 在一个大的查询语句中每个select关键字都对应一个唯一的id |
select_type | select关键字对应的那个查询的类型 |
table | 表名 |
partitions | 匹配的分区信息 |
type | 针对单表的访问方法 |
possible_keys | 可能用到的索引 |
key | 实际上使用的索引 |
key_len | 实际使用到的索引长度 |
ref | 当使用索引列等值查询时,与索引列进行等值匹配的对象信息 |
rows | 预估的需要读取的记录条数 |
filtered | 某个表经过搜索条件过滤后剩余记录条数的百分比 |
extra | 一些额外的信息 |
基础表结构,下面我们的查询都基于这两个表进行分析。
CREATE TABLE `s1`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key1`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2` int DEFAULT NULL, `key3`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_part1`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_part2`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_part3`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common_field`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idx_key2` (`key2`), KEY `idx_key1` (`key1`), KEY `idx_key3` (`key3`), KEY `idx_key_part` (`key_part1`,`key_part2`,`key_part3`)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 CHARSET=utf8mb3; CREATE TABLE `s2` ( `id` int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key1`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2` int DEFAULT NULL, `key3`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_part1`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_part2`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key_part3`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common_field` varchar(100)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UNIQUE KEY `idx_key2` (`key2`), KEY `idx_key1` (`key1`), KEY `idx_key3` (`key3`), KEY `idx_key_part` (`key_part1`,`key_part2`,`key_part3`) ) ENGINE=InnoDB AUTO_INCREMENT=1 DEFAULT CHARSET=utf8mb3;
① table
无论我们的查询语句有多复杂,里面包含了多少个表,到最后也是需要对每个表进行单表访问的。所以MySQL规定explain语句输出的每条记录都对应着某个单表的访问方法,该条记录的table列代表着该表的表名
(有时不是真实的表名字,可能是简称)。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这个查询语句只涉及对s1表的单表查询,所以explain输出中只有一条记录,其中的table列的值是s1,表明这条记录是用来说明对s1表的单表访问方法的。
下边我们看一个连接查询的执行计划: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可以看到这个连接查询的执行计划中有两条记录,这两条记录的table列分别是s1 和 s2,这两条记录用来分别说明s1表和s2表的访问方法是什么。
② id
我们写的查询语句一般都以select关键字开头。比较简单的查询语句里只有一个select关键字,比如下边这个查询语句: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稍微复杂一点的连接查询中也只有一个select关键字,比如: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ON s1.key1 = s2.key1 WHERE s1.common_field = 'a';
但是下边两种情况下,在一条查询语句中会出现多个select关键字:
- 查询中包含子查询的情况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SELECT key3 FROM s2);
- 查询中包含union语句的情况
SELECT * FROM s1 UNION SELECT * FROM s2;
查询语句中每出现一个select关键字,MySQL就会为它分配一个唯一的id值。这个id值就是explain语句的第一个列,比如下边这个查询中只有一个select关键字,所以explain的结果中也就只有一条id列为1 的记录。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对于连接查询来说,一个select关键字后边的from子句中可以跟随多个表。所以在连接查询的执行计划中,每个表都会对应一条记录,但是这些记录的 id 值都是相同
的。比如: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可以看到,上述连接查询中参与连接的 s1 和 s2表分别对应一条记录,但是这两条记录对应的 id 值都是1。这里需要大家记住的是,在连接查询的执行计划中,每个表都会对应一条记录,这些记录的 id 列的值是相同的,出现在前边的表表示驱动表,出现在后边的表表示被驱动表。所以从上边的explain输出中我们可以看出,查询优化器准备让 s1 表作为驱动表,让 s2 表作为被驱动表来执行查询。
对于包含子查询的查询语句来首,就可能涉及多个select关键字。所以在包含子查询的查询语句的执行计划中,每个select关键字都会对应一个唯一的id值,比如这样: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SELECT key1 FROM s2) OR key3 = 'a';
从输出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s1表在外层查询中,外层查询有一个独立的select关键字,所以第一条记录的id值就是1,s2表在子查询中,子查询有一个独立的select关键字,所以第二条记录的id值就是2.
但是之类大家需要特别注意,查询优化器可能对涉及子查询的查询语句进行重写,从而转换为连接查询。所以如果我们想知道查询优化器对某个包含子查询的语句是否进行了重写,直接查看执行计划就好了,比如说: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SELECT key2 FROM s2 WHERE common_field = 'a');
可以看到,虽然我们的查询语句是一个子查询,但是执行计划中s1和s2表对应的记录的id值全部都是1,这就表明了查询优化器将子查询转换为了连接查询
。
对于包含union子句的查询语句来说,每个select关键字对应一个id值也是没错的
,不过还是有点特别的东西,比如: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UNION SELECT * FROM s2;
这个语句的执行计划的第三条记录是什么?为何id值是null,而且table列也很奇怪。union会把多个查询的结果集合并起来并对结果集中的记录进行去重,怎么去重呢?MySQL使用的是内部的临时表。正如上边的查询计划中所示,union子句是为了把id为1 的查询和id为2的查询的结果集合并起来并去重,所以在内部创建了一个名为<union,2>的临时表(就是执行计划第三条记录的table列的名称),id为null表明这个临时表是为了合并两个查询的结果集而创建的。
跟union对比起来,union all 就不需要为最终的结果集进行去重,它只是单纯的把多个查询的结果集中的记录合并成一个并返回给用户,所以也就不需要使用临时表。故而在包含union all子句的查询的执行计划中,就没有那个id为null的记录,如下所示: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UNION ALL SELECT * FROM s2;
总结:执行计划包含的信息 id 有一组数字组成,表示一个查询中各个子查询的执行顺序:
id相同,可以认为是一组,执行顺序由上至下。
id不同,id值越大优先级越高,越先被执行。
id为null时表示一个结果集,不需要使用它查询,常出现在包含union等查询语句中。
id号每个号码,表示一趟独立的查询,一个SQL的查询趟数越少越好
这一列总是包含一个编号,表示select所属的行。如果在语句当中没有子查询或联合,那么只会有唯一的select,于是每一行在这个列中都将显示一个1。否则,内层的select语句一般会顺序编号,对应于其在原始语句中的位置。
MySQL将select查询分为简单和复杂类型,复杂类型可以分成三大类:简单子查询、所谓的派生表(在from子句中的子查询)以及union查询。
③ select_type
一条大的查询语句里边可以包含若干个select关键字,每个select关键字代表着一个小的查询语句,而每个select关键字的from子句中都可以包含若干张表(这些表用来做连接查询),每一张表都对应着执行计划输出中的一条记录,对于在同一个select关键字中的表来说,它们的id值是相同的。
MySQL为每一个select关键字代表的小查询都定义了一个称之为select_type的属性,意思是我们只要知道了某个小查询的select_type属性,就知道了这个小查询在整个大查询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我们看一下select_type都能取哪些值。下表来源于MySQL8.0的官网文档:
名称 | 描述 |
SIMPLE | Simple SELECT (not using UNION or subqueries)不包含任何子查询 或union等查询 |
PRIMARY | Outermost SELECT 包含子查询 外层查询就显示为 PRIMARY |
UNION | Second or later SELECT statement in a UNION |
DEPENDENT UNION | Second or later SELECT statement in a UNION, dependent on outer query |
UNION RESULT | Result of a UNION. mysql使用临时表来完成union的去重工作, 针对该临时表的查询的select type为union result |
SUBQUERY | First SELECT in subquery <br在select或 where字句中包含的查询 |
DEPENDENT SUBQUERY | First SELECT in subquery, dependent on outer query |
DERIVED | Derived table from字句中包含的查询 |
DEPENDENT DERIVED | Derived table dependent on another table |
MATERIALIZED | Materialized subquery 查询优化器在执行包含子查询的语句时, 选择将子查询物化之后与外层查询进行连接查询时, 该子查询对应的select_type为materialized |
UNCACHEABLE SUBQUERY | A subquery for which the result cannot be cached and must be re-evaluated for each row of the outer query |
UNCACHEABLE UNION | The second or later select in a UNION that belongs to an uncacheable subquery (see UNCACHEABLE SUBQUERY) |
① simple
查询语句中不包含union或者子查询的查询都算作为 simple 类型。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连接查询也算是SIMPLE
类型: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② PRIMARY
对于包含UNION
或者UNION ALL
或者子查询的大查询来说,它是由几个小查询组成的,其中最左边的那个查询的select_type
值就是PRIMARY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UNION ALL SELECT * FROM s2;
从结果中可以看到,最左边的小查询 select* from s1 对应的是执行计划中的第一条记录,它的select_type值就是 primary。
③ union
对于包含UNION
或者UNION ALL
的大查询来说,它是由几个小查询组成的,其中除了最左边的那个小查询以外,其余的小查询的select_type
值就是UNION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UNION SELECT * FROM s2;
④ UNION RESULT
MySQL
选择使用临时表来完成UNION
查询的去重工作,针对该临时表的查询的select_type
就是UNION RESULT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UNION SELECT * FROM s2;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UNION ALL SELECT * FROM s2;
用来从union的匿名临时表检索结果的select被标记为union result。
除了这些值,subquery和union还可以被标记为dependent和uncacheable。
- dependent意味着select依赖于外层查询中发现的数据;
- uncacheable意味着select中的某些特性阻止结果被缓存于一个item_cache中(item_cache与查询缓存不是一回事,尽管它可以被一些相同类型的构件否定,例如rand()函数)。
⑤ SUBQUERY
如果包含子查询的查询语句不能够转为对应的semi-join
的形式,并且该子查询是不相关子查询,并且查询优化器决定采用将该子查询物化的方案来执行该子查询时,该子查询的第一个SELECT
关键字代表的那个查询的select_type
就是SUBQUERY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SELECT key1 FROM s2) OR key3 = 'a';
⑥ DEPENDENT SUBQUERY
如果包含子查询的查询语句不能够转为对应的semi-join
的形式,并且该子查询是相关子查询,则该子查询的第一个SELECT
关键字代表的那个查询的select_type
就是DEPENDENT SUBQUERY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SELECT key1 FROM s2 WHERE s1.key2 = s2.key2) OR key3 = 'a';
需要注意的是,select_type为DEPENDENT SUBQUERY的查询可能会被执行多次。
⑦ DEPENDENT UNION
在包含UNION或者UNION ALL的大查询中,如果各个小查询都依赖于外层查询的话,那除了最左边的那个小查询之外,其余的小查询的select_type的值就是DEPENDENT UNION。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SELECT key1 FROM s2 WHERE key1 = 'a' UNION SELECT key1 FROM s1 WHERE key1 = 'b');
⑧ DERIVED
derived值用来表示包含在from子句的子查询中的select
,MySQL会递归执行并将结果放到一个临时表中。服务器内部称其“派生表”,因为该临时表是从子查询中派生来的。
对于包含派生表
的查询,该派生表对应的子查询的select_type
就是DERIVED
。
EXPLAIN SELECT * FROM (SELECT key1, COUNT(*) AS c FROM s1 GROUP BY key1) AS derived_s1 WHERE c > 1;
从执行计划中可以看出,id为2的记录就代表子查询的执行方式,它的 select_type 是derived,说明该子查询是以物化的方式执行的。id为1的记录代表外层查询,大家注意看它的table列显示的是 <derived2>
,表示该查询是针对将派生表物化之后的表进行查询的。
⑨ MATERIALIZED
当查询优化器在执行包含子查询的语句时,选择将子查询物化之后与外层查询进行连接查询时,该子查询对应的select_type
属性就是MATERIALIZED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SELECT key1 FROM s2);
子查询被转为了物化表。
④ partitions
代表分区表中的命名情况,非分区表,该项为null。表分区、表创建的时候可以指定通过那个列进行表分区。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查询语句的执行计划的partitions列的值都是null。
举个例子:
create table tmp (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55), PRIMARY KEY(id)) engine=innodb partition by key(id) partitions 5;
⑤ type
执行计划的一条记录就代表着MySQL对某个表的执行查询时的访问方法,又称“访问类型”,其中的type列就表明了这个访问方法是啥,是较为重要的一个指标。比如,看到type列的值是ref,表明MySQL即将使用ref访问方法来执行对s1表的查询。
针对单表的访问方法,非常重要,可以看到有没有走索引。访问类型,可以显示查询使用了何种类型。
从最好到最差依次是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fulltext > ref_or_null > index_merge > unique_subquery > index_subquery > range > index > all。
通常我们只需要考虑:system > const > eq_ref > ref > range > index > all。一般来说,得保证查询至少达到range级别,要求是能达到ref级别,最好是consts级别。
null 这种访问方式意味着MySQL能在优化阶段分解查询语句,在执行阶段甚至用不着再访问表或者索引。
例如从一个索引列里选取最小值可以通过单独查找索引来完成,不需要在执行时访问。
① system
当表中只有一条记录并且该表使用的存储引擎的统计数据是精确的,比如MyISAM、Memory,那么对该表的访问方法就是system。
CREATE TABLE t(i INT) ENGINE=MYISAM; INSERT INTO t VALUES(1); EXPLAIN SELECT * FROM t;
我们尝试换为InnoDB,可以看到type为all。
CREATE TABLE tt(i INT) ENGINE=INNODB; INSERT INTO tt VALUES(1); EXPLAIN SELECT * FROM tt;
② const
当我们根据主键
或者唯一二级索引列
与常数进行等值匹配时,对单表的访问方法就是const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id = 10005;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2 = 10066;
当MySQL能对查询的某部分进行优化并将其转换为一个常量时,它就会使用这些访问类型。其通过索引一次就找到了,constr用于比较primary key或unique索引。
③ eq_ref
在连接查询时,如果被驱动表
是通过主键
或者唯一二级索引列等值匹配
的方式进行访问的(如果该主键或者唯一二级索引是联合索引的话,所有的索引列都必须进行等值比较),则对该被驱动表
的访问方法就是eq_ref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ON s1.id = s2.id;
从执行计划的结果中可以看到,MySQL打算将s2作为驱动表,s1作为被驱动表,重点关注s1的访问方法是eq_ref,表明在访问s1表的时候可以通过主键的等值匹配来进行访问。
④ ref
当通过普通的二级索引列
与常量进行等值匹配时
来查询某个表,那么对该表的访问方法就可能是ref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这是一种索引访问(有时也叫索引查找),它返回所有匹配某个单个值的行
。然而它可能会找到多个符合条件的行,因此,它是查找和扫描的混合体。
⑤ ref_or_null
当对普通二级索引进行等值匹配
查询,该索引列的值也可以是NULL
值时,那么对该表的访问方法 就可能是ref_or_null
。
ref_or_null是ref之上的一个变体,它意味着MySQL必须在初次查找的结果里进行第二次查找以找出null条目。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OR key1 IS NULL;
⑥ index_merge
一般情况下对于某个表的查询只能使用到一个索引,但是单表访问方法时在某些场景下可以使用Intersection
、Union
、Sort-Union
这三种索引合并的方式来执行查询。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OR key3 = 'a';
⑦ unique_subquery
unique_subquery是针对在一些包含IN子查询的查询语句中,如果查询优化器决定将IN子查询转换为EXISTS子查询,而且子查询可以使用到主键进行等值匹配的话,那么该子查询执行计划的type列的值就是unique_subquery。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2 IN (SELECT id FROM s2 WHERE s1.key1 = s2.key1) OR key3 = 'a';
可以看到执行计划的第二条记录的type值就是 unique_subquery , 说明在执行子查询时会使用到 id 列的索引。
index_subquery 与 unique_subquery 类似,只不过访问子查询中的表时使用的是普通的索引,比如: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common_field in ( select key3 from s2 where s1.key1=s2.key1) or key3='a';
⑧ range
范围扫描就是一个有限制的索引扫描,它开始于索引里的某一点,返回匹配这个值域的行。这比全索引扫描好一些,因为它用不着遍历全部索引。显而易见的范围扫描是带有between或者在where子句里带有>的查询。
如果使用索引获取某些范围区间
的记录,那么就可能使用到range
访问方法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IN ('a', 'b', 'c');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AND key1 < 'b';
当MySQL使用索引去查找一系列值时,例如in
和 or
列表,也会显示为范围扫描。然而这两者其实是相当不同的访问类型,在性能上有重要的差异。
explain SELECT* from s1 where key1='cWAPuH' or key1='ccencx' • 1
⑨ index
当我们可以使用索引覆盖
,但需要扫描全部的索引记录
时,该表的访问方法就是index
。这个跟全表扫描一样,只是MySQL扫描表时按索引次序进行而不是逐行遍历`。它的主要优点是避免了排序,最大的缺点是要承担按索引次序读取整个表的开销。
EXPLAIN SELECT key_part2 FROM s1 WHERE key_part3 = 'a';
上述查询中的搜索列表中只有key_part2一个列,而且搜索条件中也只有key_part3一个列,这两个列又恰好包含在idx_key_part这个索引中,可是搜索条件key_part3不能直接使用该索引进行ref或者range方式的访问,只能扫描整个idx_key_part索引的记录,所以查询几乎的type列的值就是index。
实际上按照联合索引的规则来说,这里是用不到索引的(因为key_part1不在)。之所以下图中key列显示使用了索引在于MySQL认为查询字段和where中条件字段都是联合索引的一部分,那么索性使用联合索引进行查找,从联合索引文件上读取需要的数据。
如果在Extra列中看到“Using index”,说明MySQL正在使用覆盖索引,它只扫描索引的数据而不是按索引次序的每一完整行记录。它比按索引次序全表扫描的开销要少很多。
再一次强调,对于使用InnoDB存储引擎的表来说,二级索引的记录只包含索引列和主键列的值,而聚簇索引中包含用户定义的全部列以及一些隐藏列,所以扫描二级索引的代价比直接全表扫描,也就是扫描聚簇索引的代价更低一些。
⑩ all
这就是人们所称的全表扫描,通常意味着MySQL必须扫描整张表,从头到尾,去找到需要的行。(这里也有个例外,例如在查询里使用了limit或者在extra列中显示“using distinct/not exists”。)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dex与all的区别在于index只遍历索引树,这通常比all快,因为索引文件通常比数据文件小。
一般来说,这些访问方法中除了all这个访问方法外,其余的访问方法都能用到索引,除了 index_merge 访问方法外,其余的访问方法都最多只能用到一个索引。
⑥ possible_keys 和key
在explain语句输出的执行计划中,possible_keys列表示在某个查询语句中,对某个表执行单表查询时可能用到的索引有哪些。一般查询涉及到的字段上若存在索引,则该索引将被列出,但不一定被查询使用。key列表示实际用到的索引有哪些,如果为null,则没有使用索引。
possible_keys
可能使用到的索引,注意不一定会使用。查询涉及到的字段上若存在索引,则该索引将被列出来。当该列为 NULL时就要考虑当前的SQL是否需要优化了。
key
显示MySQL在查询中实际使用的索引,若没有使用索引,显示为NULL。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z' AND key3 = 'a'; • 1
上述执行计划的possible_keys列的值是 idx_key1,idx_key3,表示该查询可能使用到idx_key1,idx_key3两个索引,然后key列的值是idx_key3,表示经过查询优化器计算使用不同索引的成本后,最后决定使用idx_key3来执行查询比较划算。成本越低越好,这里成本越低并不意味着时间越短。
⑦ key_len
该列显示了MySQL在索引里使用的字节数。如果MySQL正在使用的只是索引里的某些列,那么就可以用这个值来算出具体是哪些列。
key_len显示的值为索引字段的最大可能长度,并非实际使用长度。即ken_len是根据表定义计算而得,不是通过表内检索出的。
# key_len = 5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2 = 10126; # key_len=303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 key_len=303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_part1 = 'a'; # key_len=606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 key_len=909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_part1 = 'a' AND key_part2 = 'b' AND key_part3 = 'c'; # 没有用到索引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_part3 = 'a';
索引长度字节数计算实例
varchar(10)变长字段且允许NULL = 10 * ( character set:utf8=3,gbk=2,latin1=1)+1(NULL)+2(变长字段) varchar(10)变长字段且不允许NULL = 10 * ( character set:utf8=3,gbk=2,latin1=1)+2(变长字段) char(10)固定字段且允许NULL = 10 * ( character set:utf8=3,gbk=2,latin1=1)+1(NULL) char(10)固定字段且不允许NULL = 10 * ( character set:utf8=3,gbk=2,latin1=1)
如果字符集是utf8mb4,那么上面的公式中变成: character set:utf8mb4=4,utf8=3,gbk=2,latin1=1
注意索引长度是有限制的,否则可能会遇到诸如 Specified key was too long; max key length is 1000 bytes; 或者 Specified key was too long; max key length is 767 bytes错误。当然,这和MySQL版本有关系,不过还是建议索引长度尽量小一点。
⑧ ref
显示索引的哪一列被使用了,如果可能的话,是一个常数。哪些列或常量被用于查找索引列上的值。
当使用索引列等值匹配的条件去执行查询时,也就是在访问方法是const、eq_ref、ref、ref_or_null、unique_subquery、index_subquery其中之一时,ref列展示的就是与索引列作等值匹配的结构是什么,比如只是一个常数或者是某个列。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a';
可以看到ref列的值是const,表明在使用idx_key1索引执行查询时,与key1列作等值匹配的对象是一个常数,当然有时候更复杂一点。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ON s1.id = s2.id;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ON s2.key1 = UPPER(s1.key1); • 1
⑨ rows
根据表统计信息及索引选用情况,大致估算出找到所需的记录所需要读取的行数。也就是预估的需要读取的记录条数,该值越小越好。
这个数字是内嵌循环关联计划里的循环数目。也就是说它不是MySQL认为它最终要从表里读取出来的行数,而是MySQL为了找到符合查询的每一点上标准的那些行而必须读取的平均行数。(这个标准包括SQL里给定的条件,以及来自连接次序上前一个表的当前列。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z';
⑩ filtered
其表示的是针对表里符合某个条件(where子句或连接条件)的记录数与rows的估算百分比,将rows列与百分比相乘,就能看到MySQL估算它将和查询计划里前一个表关联的行数。
如果使用的是索引执行的单表扫描,那么计算时需要估计出满足除使用到对应索引的搜索条件外的其他搜索条件的记录有多少条。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WHERE key1 > 'z' AND common_field = 'a';
对于单表查询来说,这个filtered列的值没什么意义,我们更关注在连接查询中驱动表对应的执行计划记录的filtered值
,它决定了被驱动表要执行的次数(即:rows * filtered
)
EXPLAIN SELECT * FROM s1 INNER JOIN s2 ON s1.key1 = s2.key1 WHERE s1.common_field = 'a';
从执行计划中可以看出来,查询优化器打算把S1当作驱动表,s2当作被驱动表。我们可以看到驱动表s1表的执行计划的rows列为9895,filtered列为10,这意味着驱动表s1的扇出值就是9895*10%=989.5,这说明还要对被驱动表执行大约989次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