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性的演进

简介: 扩展性的演进

首先我们来说一个概念

《软件工程的对象模型》(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 Use Case Driven Approach)中首次提出了软件架构立方体的概念。软件架构立方体是一种用于描述和组织软件系统的架构风格,它将软件系统的架构分解为三个维度:模块化、分布式和持续演化

为了方便介绍,我把模块化成为x方向,y成为分布式,持续演进为z方向。

XYZ三扩展是一种常见的软件架构设计理念,用于应对不断增长的需求和改变的业务环境。它包括X轴扩展、Y轴扩展和Z轴扩展三个方面。X轴扩展是指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扩展,通过增加更多的相同副本来处理更多的负载。这种扩展方式适用于在应用程序内部实现负载均衡,通过将负载分散到多个实例上,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容量。X轴扩展通常涉及添加更多的服务器或虚拟机,以支持更多的并发请求。Y轴扩展是指按照功能或模块将系统进行切分,并独立地进行扩展。通过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或模块划分为独立的服务或微服务,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地进行扩展和升级。这种扩展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使不同功能之间的变更和扩展更加容易。每个服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独立扩展,而不会对整体系统造成过多的影响。Z轴扩展是根据数据或用户属性进行切分,以实现业务的扩展和个性化。通过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分区或区域,每个分区专注于处理特定数据或特定类型的用户请求。这种扩展方式可以提高系统的故障隔离性和性能,并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XYZ三扩展的理念强调了在软件架构设计中综合考虑水平扩展、功能切分和数据切分的重要性。通过结合这三种扩展方式,可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同时,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系统瓶颈,可以选择适当的扩展方式或它们的组合来满足系统的要求。什么时候需要X轴扩展呢?

  1. 高并发负载:当系统面临大量并发请求时,单个服务器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导致性能下降或服务不可用。这时可以通过增加更多的服务器来实现X轴扩展,将负载均衡地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提高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2. 扩展容量:当系统的数据量或资源需求增长时,单个服务器的容量可能变得不足。通过增加更多的服务器,可以增加系统的整体容量,确保能够处理更多的数据和请求。
  3. 提高可靠性:通过增加冗余的服务器副本,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容错能力。当某个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其他副本可以继续提供服务,避免系统中断或数据丢失。
  4. 弹性伸缩:X轴扩展使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弹性伸缩。当负载增加时,可以快速添加更多的服务器来应对需求,而在负载减少时,可以适当减少服务器的数量,以节省成本。

我们的每个微服务尽量遵循Share nothing

"Share nothing" 是一种软件架构原则,中文可翻译为"不共享任何东西"。它强调在设计和构建分布式系统时,每个组件或服务应该尽可能独立,不依赖于其他组件的状态或数据。

当我们的系统x轴扩展出现瓶颈时,或者以下情况,就要考虑Y轴扩展

  1. 功能扩展:当系统需要新增功能或模块时,可以通过Y轴扩展来实现。将系统按照功能进行切分,每个功能或模块独立成为一个服务或微服务,可以使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不同团队可以独立开发和维护各自的功能模块,降低协作和依赖的复杂性。
  2. 系统性能优化:通过Y轴扩展,可以将系统中的热点功能或高负载模块进行单独扩展,以提高性能和响应能力。将负载均衡地分散到不同的功能服务上,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体系统的处理能力。
  3. 技术栈切换:当系统需要使用不同的技术栈或框架来实现不同的功能时,可以考虑使用Y轴扩展。每个功能服务可以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提高开发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
  4. 团队组织架构:通过Y轴扩展,可以根据团队的组织架构来划分和扩展系统的功能模块。不同的团队可以专注于不同的功能领域,提高开发效率和团队协作。


优点

当X轴扩展无法满足需求时,使用Y轴扩展微服务化后,系统更内聚

缺点:改造难度高,成本高

那么什么时候才会使用z轴扩展呢?

  1. 用户个性化需求:当系统需要根据用户的属性或特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时,可以考虑使用Z轴扩展。通过将系统按照用户属性(如地理位置、用户类别等)进行切分,每个分区专注于处理特定类型的用户请求,可以实现更精准的服务和定制化体验。
  2. 负载均衡和性能优化:Z轴扩展可以帮助分散系统的负载并提高性能。通过将用户请求根据不同的属性划分到不同的分区或服务器上处理,可以有效减轻单个服务器的负载压力,并提供更快的响应时间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感觉除了大型互联网公司会用到z轴扩展,其他小公司基本用不到

优点:

  1. 个性化服务:Z轴扩展可以根据用户的属性或特征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将系统按照用户属性划分,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定制化的功能和体验,增强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2. 故障隔离:Z轴扩展可以提高系统的故障隔离能力。当某个分区或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其他分区仍然可以正常工作,减少故障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 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通过将特定类型的用户数据存储在独立的分区或服务器上,Z轴扩展可以实现数据的隔离和安全性。这有助于保护用户的隐私,并满足合规性和法规要求。

缺点:

  1. 系统复杂性:Z轴扩展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由于需要将系统按照用户属性进行划分和管理,系统架构和设计可能变得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开发和维护工作。
  2. 运维复杂性:由于系统被分成多个分区或服务器,运维和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考虑分区之间的通信和协调,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数据一致性和同步问题。
相关实践学习
部署高可用架构
本场景主要介绍如何使用云服务器ECS、负载均衡SLB、云数据库RDS和数据传输服务产品来部署多可用区高可用架构。
负载均衡入门与产品使用指南
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er)是对多台云服务器进行流量分发的负载均衡服务,可以通过流量分发扩展应用系统对外的服务能力,通过消除单点故障提升应用系统的可用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负载均衡的相关技术以及阿里云负载均衡产品的使用方法。
相关文章
|
3月前
|
负载均衡 关系型数据库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可用系列文章之二 - 传统分层架构技术方案
高可用系列文章之二 - 传统分层架构技术方案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架构的未来演进:打造灵活、高效的企业IT基础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的IT基础设施正经历着从传统架构向云原生架构的根本转变。本文将探讨云原生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分析其在提高业务敏捷性、降低运维成本以及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关键作用。我们将重点讨论如何借助容器化、微服务、DevOps和持续交付等核心技术,构建一个能够适应快速变化市场需求的云原生生态系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揭示企业在迁移到云原生架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策略,为读者呈现一幅云原生技术赋能企业未来的蓝图。
|
14天前
|
API 持续交付 开发者
构建高性能微服务架构:挑战与解决方案
【4月更文挑战第29天】 随着现代软件开发的复杂性日益增加,微服务架构成为众多企业和开发者的首选。它通过将大型应用程序拆分为一系列小型、自治的服务来提供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挑战,包括服务间通信、数据一致性、安全性和性能优化等。本文将深入探讨在构建高性能微服务架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开发者克服这些难题,实现更加健壮和高效的系统。
|
5月前
|
缓存 架构师 安全
架构篇:什么才是真正的架构设计?
特别特别厉害的一篇文章,今天无意中看到的,转载至CSDN的大佬hguisu的: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8258430,谈到了作者对于架构的理解,我看完是真的受益匪浅。
|
7月前
|
运维 Java Serverless
深度解析四大主流软件架构模型:单体架构、分布式应用、微服务与Serverless的优缺点及场景应用
深度解析四大主流软件架构模型:单体架构、分布式应用、微服务与Serverless的优缺点及场景应用
480 0
|
4月前
|
边缘计算 运维 区块链
【分布式】架构演进
【1月更文挑战第25天】【分布式】架构演进
|
4月前
|
Kubernetes Java 数据库
Java性能优化: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与单体架构相比有什么优势?
Java性能优化: 什么是微服务架构,与单体架构相比有什么优势?
59 1
|
5月前
|
设计模式 云计算 开发者
低成本又可扩展的架构设计套路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开始使用云计算来构建自己的网路服务,这样使得云计算的优势显而易见,它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开发者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并获得更高的可扩展性。但是在日常开发过程中,我们常常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内设计出经济高效且具备扩展性的架构?构建低成本且高扩展性的开发套路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创建出更灵活可维护的系统。除了著名的五大设计原则和23种设计模式,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的低成本保扩展性的套路,所以如何设计出一个低成本又能保持扩展性的架构就成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些低成本又能保持扩展性的架构设计套路,
50 1
低成本又可扩展的架构设计套路
|
9月前
|
存储 缓存 运维
【云原生】软件架构的演进以及各个架构的优缺点
软件架构是指在设计和构建软件系统时,对系统的组织结构、组件、模块、接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进行规划和定义的过程。它描述了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行为和功能。
|
10月前
|
缓存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