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统计学下的机器学习(3)

简介: 生物统计学下的机器学习(3)

平滑样条

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节点和基函数来拟合回归样条。分析发现,节点数量过多将导致较低的 MSE ,这意味着过度拟合了曲线特征。

以使用 25 个节点的自然样条曲线为例:


显然,这条曲线过度拟合了数据。因此,我们将使用类似正则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选择许多节点,但是需要限制(惩罚)曲线的粗糙度。

注意,一阶导数表示曲线的斜率,二阶导数表示斜率的变化速度。因此,曲线的二阶导数与曲线的粗糙度有关,可以将其作为残差平方和中的惩罚项:

这就是平滑样条。在平滑样条中,惩罚项将处理曲线的粗糙度,因此节点的数量不是那么重要。

下面的动图,显示了不同  构建的平滑样条对曲线的拟合效果,每个模型的节点个数都是由smooth.spline()函数自动选择的, 并给出了对应模型的均方误差。




越大,曲线越光滑; 越小,曲线越粗糙。利用交叉验证可以选择最优 。此外,平滑样条可以被纳入广义线性模型框架,形成的模型通常被称为广义加性模型 (generalised additive model, GAM) 。我们可以用平滑样条曲线来模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43cbd2cca84a88e3f7585b1fc6ece0ba.png


其中,可以是一个线性函数。如果所有的 都是线性函数,那么该模型就是一个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sed linear model, GLM)。

练习题

Q1:拟合平滑样条

我们将继续使用MultiKink 包中的triceps数据集,使用平滑三次样条模拟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与年龄(age)的关系。

下面使用smooth.spline()函数拟合平滑三次样条:

library(splines)
library(MultiKink) #for the data
library(ggplot2)   #for the plots
set.seed(1974)     #fix the random generator seed 
data("triceps")   #load the dataset triceps
                  #notice that the variable of interest
                  #it is also called triceps. Don't get 
                  #confused!
#smooth spline with automatic number of knots chosen
#and penalisation chosen by leave-one-out CV (this is the
#option cv=T, otherwise generalized’ cross-validation is used)
sspline <- smooth.spline(triceps$age, 
                         triceps$triceps, 
                         cv=TRUE)

可视化拟合情况:

plot(triceps$age, triceps$triceps)
lines(sspline, col="blue")


【注意】:smooth.spline()函数自带的交叉验证默认选择了一个非常低的  值,这导致欠拟合。可以通过自定义 值来避免这种情况。例如:

sspline <- smooth.spline(triceps$age, 
                         triceps$triceps, lambda=.0001) 
plot(triceps$age, triceps$triceps)
lines(sspline, col="blue")


也可以改变节点的数量来调整平滑度。从下图可以看到,节点数量越多曲线越粗糙:

sspline19 <- smooth.spline(triceps$age, 
                         triceps$triceps, df=19) 
sspline30 <- smooth.spline(triceps$age, 
                         triceps$triceps, df=30) 
plot(triceps$age, triceps$triceps)
lines(sspline19, col="red")
lines(sspline30, col="green")


下面预测女性在 10 岁和 30 岁时三头肌皮褶厚度:

predict(sspline, x=c(10,30))
## $x
## [1] 10 30
## 
## $y
## [1]  6.470573 14.290032

Q2: 拟合一个可加模型

bmd.csv 数据集包含 169 个不同年龄男性和女性的骨密度(bmd)测量值。我们想用年龄(age)、性别(sex)和 bmi 作为预测指标来拟合骨密度模型。

#read the data and compute BMI
bmd.data  <- read.csv("bmd.csv", stringsAsFactors = TRUE)
bmd.data$bmi <- bmd.data$weight_kg / (bmd.data$height_cm/100)^2


Q3: 拟合自然三次样条

我们将继续使用triceps数据集来拟合一个自然三次样条,来模拟女性的三头肌皮褶厚度(triceps)与年龄(age)的关系。

我们将使用mgcv包中的gam()函数。注意,gam包中有一个同名gam()函数。两个函数的区别在于:mgcvgam()函数可以使用广义交叉验证来自动选择参数。

模型中的s()函数表明为相应的变量创建平滑样条,我们将使用与三次回归样条相同的基样条:bs="cr"。

#libraries that we will need
library(mgcv)   #package for gam
set.seed(1974) #fix the random generator seed 
bmd.gam <- gam(bmd ~ s(age, bs="cr")+ s(bmi, bs="cr") + sex, data=bmd.data)
summary(bmd.gam)
#libraries that we will need
library(mgcv)   #package for gam
set.seed(1974) #fix the random generator seed 
bmd.gam <- gam(bmd ~ s(age, bs="cr")+ s(bmi, bs="cr") + sex, data=bmd.data)
summary(bmd.gam)
## 
## Family: gaussian 
## Link function: identity 
## 
## Formula:
## bmd ~ s(age, bs = "cr") + s(bmi, bs = "cr") + sex
## 
## Parametric coefficients:
##             Estimate Std. Error t value Pr(>|t|)    
## (Intercept)  0.74193    0.01456   50.97  < 2e-16 ***
## sexM         0.08092    0.02064    3.92 0.000131 ***
##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 
## Approximate significance of smooth terms:
##          edf Ref.df     F  p-value    
## s(age) 1.035  1.070 17.65 3.02e-05 ***
## s(bmi) 5.687  6.611 10.09  < 2e-16 ***
## ---
## Signif. codes:  0 '***' 0.001 '**' 0.01 '*' 0.05 '.' 0.1 ' ' 1
## 
## R-sq.(adj) =  0.381   Deviance explained = 40.9%
## GCV = 0.018099  Scale est. = 0.017165  n = 169

age变量的有效自由度数约为  1,这表明年龄对骨密度的影响是线性的。我们可以为每个预测变量绘制相应的样条曲线:

plot(bmd.gam)

我们还可以绘制出每个性别对应的拟合曲面。以女性为例:

# Let's create a grid to be used in  persp() 
steps <- 60
age <- with(bmd.data, 
            seq(min(age), max(age), 
                length = steps) )
bmi <-  with(bmd.data, 
             seq(min(bmi), max(bmi), 
                 length = steps) )
newdat <- expand.grid(age = age,             #grid
                      bmi = bmi, 
                      sex="F")  
bmdpred <- matrix(predict(bmd.gam, newdat), 
                  steps, steps)             #predictions
# Now plot it
p <- persp(age, bmi,
           bmdpred, 
           theta = 65,                    #angle of the perspective
           col = "green")
# To add the points, you need the same 3d transformation
obs <- with(bmd.data[bmd.data$sex=="F", ], 
            trans3d(age, bmi, bmd, p))
pred <- with(bmd.data[bmd.data$sex=="F", ], 
             trans3d(age, bmi, fitted(bmd.gam)[bmd.data$sex=="F"], p))
# Add segments to show the points and where they are in 3d
points(obs, col = "red", pch = 16)
segments(obs$x, obs$y, pred$x, pred$y)

参考资料

[1]

原文地址: https://bookdown.org/tpinto_home/Beyond-Linearity/polynomial-regression.html


目录
相关文章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算法金 | 统计学的回归和机器学习中的回归有什么差别?
**摘要:** 统计学回归重在解释,使用线性模型分析小数据集,强调假设检验与解释性。机器学习回归目标预测,处理大数据集,模型复杂多样,关注泛化能力和预测误差。两者在假设、模型、数据量和评估标准上有显著差异,分别适用于解释性研究和预测任务。
74 8
算法金 | 统计学的回归和机器学习中的回归有什么差别?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Fisher模型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通常指的是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isher'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简称LDA)
Fisher模型在统计学和机器学习领域通常指的是Fisher线性判别分析(Fisher's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简称LDA)
|
1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数据库
Python 机器学习入门:数据集、数据类型和统计学
机器学习是通过研究数据和统计信息使计算机学习的过程。机器学习是迈向人工智能(AI)的一步。机器学习是一个分析数据并学会预测结果的程序。
232 2
Python 机器学习入门:数据集、数据类型和统计学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分布式计算 DataWorks
用数据讲故事:十大统计学/机器学习魔法指数
用数据讲故事:十大统计学/机器学习魔法指数
235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生物统计学下的机器学习(2)
生物统计学下的机器学习(2)
187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搜索推荐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改善电商推荐系统的效率
电商行业日益竞争激烈,提升用户体验成为关键。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优化电商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和商品信息,实现个性化推荐,从而提高推荐效率和准确性。
231 14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时,特征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有哪些推荐的方法?
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时,特征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有哪些推荐的方法?
106 1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之决策树算法 Decision Tree(附Python代码)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解码癌症预测的密码: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SHAP揭示XGBoost模型的预测机制
解码癌症预测的密码:可解释性机器学习算法SHAP揭示XGBoost模型的预测机制
291 0
|
6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监控
机器学习-特征选择:如何使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自动筛选出最优特征?
机器学习-特征选择:如何使用递归特征消除算法自动筛选出最优特征?
83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