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22MyBatis缓存配置【一级缓存】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MyBatis-22MyBatis缓存配置【一级缓存】

20191208100727397.png

概述


使用缓存可以使应用更快的获取数据,避免频繁的数据库交互,尤其是在查询越多、缓存命中率越高的情况下,使用缓存的作用就越明显。


MyBatis作为持久化框架,提供了非常强大的查询缓存特性,可以非常方便的配置和定制使用。


一般提到MyBatis的缓存,都是指二级缓存。 一级缓存(也叫本地缓存)默认会启用,并且不能控制,因此很少提到, 这里仅仅是介绍下一级缓存,了解一级缓存可以避免产生一些难以发现的错误。 作为了解即可。


一级缓存


话不多少,直接上代码演示一级缓存如何起作用的


package com.artisan.mybatis.xml.mapper;
import org.apache.ibatis.session.SqlSession;
import org.junit.Assert;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com.artisan.mybatis.xml.domain.SysUser;
/**
 * 
 * 
 * @ClassName: CacheL1Test
 * 
 * @Description: 一级缓存设置
 * 
 * @author: Mr.Yang
 * 
 * @date: 2018年5月3日 上午12:06:05
 */
public class CacheL1Test extends BaseMapperTest {
  @Test
  public void cacheL1Test() {
    // 获取SqlSession
    SqlSession sqlSession = getSqlSession();
    SysUser sysUser1 = null;
    try {
      // 获取UserMapper接口
      UserMapper user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 调用接口方法,查询sysUser
      sysUser1 = userMapper.selectSysUserById(1L);
      // 对当前获取的对象重新赋值
      sysUser1.setUserName("New Name");
      System.out.println("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Begin");
      // 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确保和上个查询 方法和参数相同
      SysUser sysUser2 = userMapper.selectSysUserById(1L);
      System.out.println("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End");
      // 虽然么有更新数据库,但是这个用户名和sysUser1重新赋值的名字相同
      Assert.assertEquals("New Name", sysUser2.getUserName());
      // 无论如何,sysUser1 和 sysUser2 完全就是同一个实例
      Assert.assertEquals(sysUser1, sysUser2);
    } finally {
      // 关闭SqlSession
      sqlSession.clearCache();
    }
    System.out.println("【---------------开启新的SqlSession---------------】");
    // 获取一个新的SqlSession
    sqlSession = getSqlSession();
    try {
      // 获取UserMapper接口
      UserMapper userMapper = sqlSession.getMapper(UserMapper.class);
      // 调用接口方法,查询sysUser
      SysUser sysUser3 = userMapper.selectSysUserById(1L);
      // 第二个sqlSession获取的用户仍然是admin
      Assert.assertNotEquals("New Name", sysUser3.getUserName());
      // 这里的sysUser3 和 第一个sqlSession中的sysUser1是两个不同的实例
      Assert.assertNotEquals(sysUser1, sysUser3);
      // 执行删除操作
      userMapper.deleteSysUserById(2L);
      System.out.println("执行删除操作后,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Begin");
      // 获取 sysUser4 ,确保和上个查询 方法和参数相同
      SysUser sysUser4 = userMapper.selectSysUserById(1L);
      System.out.println("执行删除操作后,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End");
      // 这里sysUser3和sysUser4是两个不同的实例
      Assert.assertNotEquals(sysUser3, sysUser4);
    } finally {
      // 关闭SqlSession
      sqlSession.clearCache();
    }
  }
}


结合日志一起分析下

2018-05-03 01:12:18,933  INFO [main] (BaseMapperTest.java:26) - sessionFactory bulit successfully
2018-05-03 01:12:18,937  INFO [main] (BaseMapperTest.java:29) - reader close successfully
2018-05-03 01:12:19,075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reparing: select a.id, a.user_name, a.user_password, a.user_email, a.user_info, a.head_img, a.create_time from sys_user a where id = ? 
2018-05-03 01:12:19,253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arameters: 1(Long)
2018-05-03 01:12:19,316 TRACE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51) - <==    Columns: id, user_name, user_password, user_email, user_info, head_img, create_time
2018-05-03 01:12:19,317 TRACE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51) - <==        Row: 1, admin, 123456, admin@artisan.com, <<BLOB>>, <<BLOB>>, 2018-04-13 21:12:47.0
2018-05-03 01:12:19,325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Total: 1
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Begin
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End
【---------------开启新的SqlSession---------------】
2018-05-03 01:12:19,343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reparing: select a.id, a.user_name, a.user_password, a.user_email, a.user_info, a.head_img, a.create_time from sys_user a where id = ? 
2018-05-03 01:12:19,344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arameters: 1(Long)
2018-05-03 01:12:19,347 TRACE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51) - <==    Columns: id, user_name, user_password, user_email, user_info, head_img, create_time
2018-05-03 01:12:19,348 TRACE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51) - <==        Row: 1, admin, 123456, admin@artisan.com, <<BLOB>>, <<BLOB>>, 2018-04-13 21:12:47.0
2018-05-03 01:12:19,352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Total: 1
2018-05-03 01:12:19,353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reparing: delete from sys_user where id = ? 
2018-05-03 01:12:19,354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arameters: 2(Long)
2018-05-03 01:12:19,356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Updates: 0
执行删除操作后,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Begin
2018-05-03 01:12:19,357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reparing: select a.id, a.user_name, a.user_password, a.user_email, a.user_info, a.head_img, a.create_time from sys_user a where id = ? 
2018-05-03 01:12:19,362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Parameters: 1(Long)
2018-05-03 01:12:19,364 TRACE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51) - <==    Columns: id, user_name, user_password, user_email, user_info, head_img, create_time
2018-05-03 01:12:19,365 TRACE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51) - <==        Row: 1, admin, 123456, admin@artisan.com, <<BLOB>>, <<BLOB>>, 2018-04-13 21:12:47.0
2018-05-03 01:12:19,368 DEBUG [main] (BaseJdbcLogger.java:145) - <==      Total: 1
执行删除操作后,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End


可以看到在第一个sqlSession中,第一次执行selectSysUserById获取SysUser数据的时候,到数据库里执行了SQL获取sysUser1。 第二次获取sysUser2的时候,从日志来看


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Begin
再次查询id相同的sysUser End

中间并没有任何到数据库查询用户的操作。


从测试的代码看,获取sysUser1后重新设置了userName,之后没有进行任何更新数据库的操作。 在获取susUser2对象后,发现sysUser2对象的userName的值竟然和sysUse1重新设置后的值一样,再往下继续看,原来sysUser1和sysUse2竟然是同一个对象,之所以是这样就是因为MyBatis的一级缓存。


MyBatis的一级缓存存在于SqlSession的生命周期中,在同一个sqlSession中查询时,MyBatis会把执行的方法和参数通过算法生成缓存的键值,将键值和查询结果一起放入Map对象中。 如果同一个SqlSession中执行的方法和参数完全一致,那么通过算法会生成相同的键值。 当Map缓存对象中已经存在该键值时,则会返回缓存中的对象。


缓存中的对象和我们得到的结果是同一个对象那个,反复使用相同参数执行同一个方法时,总是返回同一个对象。


如果不想让selectSysUserById使用一级缓存,可以做如下调整

<select id="selectSysUserById" flushCache="true" resultMap="userMap">
    select
      a.id,
      a.user_name,
      a.user_password,
      a.user_email,
      a.user_info,
      a.head_img,
      a.create_time
    from
      sys_user a
    where id = #{id}
  </select>


flushCache="true"后,每次在查询数据前都会清空当前的以及缓存,因此该方法每次都会从数据库中查询,此时sysUser1, sysUser2就是两个不同的实例了。 要避免这样使用,会增加数据库的负担。


在关闭第一个SqlSession后了重新获取了一个SqlSession,因此有重新查询了sysUser3,这时日志中输出了数据库的查询SQL,sysUser3是一个新的实例,和 sysUser1没有任何关系。 因为一级缓存是和SqlSession绑定的,只存在与SqlSession的生命周期中。


接下来执行deleteSysUserById操作,然后使用相同的方法和参数获取了sysUser4。从日志和结果看,sysUser3和sysUser4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对象。 因为任何的insert update delete 操作都会清空一级缓存,所以查询sysUser4时由于缓存不存在,就会再次之星数据库的查询操作。


关于一级缓存的跟踪情况,通过上面的示例介绍完了,由于一级缓存是在默默的工作,因此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了解而发生察觉不到的错误。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日志服务实现云资源OSS的安全审计
本实验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实现云资源OSS的安全审计。
相关文章
|
2月前
|
存储 缓存 NoSQL
mybatisplus一二级缓存
MyBatis-Plus 继承并优化了 MyBatis 的一级与二级缓存机制。一级缓存默认开启,作用于 SqlSession,适用于单次会话内的重复查询;二级缓存需手动开启,跨 SqlSession 共享,适合提升多用户并发性能。支持集成 Redis 等外部存储,增强缓存能力。
|
6月前
|
Oracle 关系型数据库 Java
【YashanDB知识库】Mybatis-Plus适配崖山配置
【YashanDB知识库】Mybatis-Plus适配崖山配置
|
6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微服务
微服务——MyBatis配置——事务管理
本段内容主要介绍了事务管理的两种类型:JDBC 和 MANAGED。JDBC 类型直接利用数据源连接管理事务,依赖提交和回滚机制;而 MANAGED 类型则由容器全程管理事务生命周期,例如 JEE 应用服务器上下文,默认会关闭连接,但可根据需要设置 `closeConnection` 属性为 false 阻止关闭行为。此外,提到在使用 Spring + MyBatis 时,无需额外配置事务管理器,因为 Spring 模块自带的功能可覆盖上述配置,且这两种事务管理器类型均无需设置属性。
88 0
|
6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微服务——MyBatis配置——多环境配置
在 MyBatis 中,多环境配置允许为不同数据库创建多个 SqlSessionFactory。通过传递环境参数给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可指定使用哪种环境;若忽略,则加载默认环境。`environments` 元素定义环境配置,包括默认环境 ID、事务管理器和数据源类型等。每个环境需唯一标识,确保默认环境匹配其中之一。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构建工厂及配置 XML 结构。
86 0
|
6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微服务——MyBatis配置——常见配置
本文介绍了 MyBatis 的常见配置及其加载顺序。属性配置优先级为:方法参数传递的属性 &gt; resource/url 属性中配置 &gt; properties 元素中指定属性。同时列举了多个关键配置项,如 `cacheEnabled`(全局缓存开关)、`lazyLoadingEnabled`(延迟加载)、`useGeneratedKeys`(使用 JDBC 自动生成主键)等,并详细说明其作用、有效值及默认值。这些配置帮助开发者优化 MyBatis 的性能与行为。
92 0
|
4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Mybatis一级缓存详解
Mybatis一级缓存为开发者提供跨数据库操作的一致性保证,有效减轻数据库负担,提高系统性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业务场景选择性地启用一级缓存,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同时,开发者需注意其局限性,并做好事务和并发控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的一致性。
139 20
|
6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Mybatis一级缓存、二级缓存详讲
本文介绍了MyBatis中的查询缓存机制,包括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一级缓存基于同一个SqlSession对象,重复查询相同数据时可直接从缓存中获取,减少数据库访问。执行`commit`操作会清空SqlSession缓存。二级缓存作用于同一namespace下的Mapper对象,支持数据共享,需手动开启并实现序列化接口。二级缓存通过将数据存储到硬盘文件中实现持久化,为优化性能,通常在关闭Session时批量写入缓存。文章还说明了缓存的使用场景及注意事项。
191 7
Mybatis一级缓存、二级缓存详讲
|
7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十、MyBatis的缓存
十、MyBatis的缓存
126 6
|
6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数据库
微服务——SpringBoot使用归纳——Spring Boot集成MyBatis——MyBatis 介绍和配置
本文介绍了Spring Boot集成MyBatis的方法,重点讲解基于注解的方式。首先简述MyBatis作为持久层框架的特点,接着说明集成时的依赖导入,包括`mybatis-spring-boot-starter`和MySQL连接器。随后详细展示了`properties.yml`配置文件的内容,涵盖数据库连接、驼峰命名规范及Mapper文件路径等关键设置,帮助开发者快速上手Spring Boot与MyBatis的整合开发。
790 0
|
6月前
|
缓存 Java 数据库连接
MyBatis篇-常见配置
本文介绍了 MyBatis 的常见配置及事务管理相关内容。首先概述了 MyBatis 属性加载顺序,方法参数属性优先级最高。接着列举了几个常见配置属性,如 cacheEnabled、lazyLoadingEnabled 等,并说明其作用与默认值。在多环境配置部分,讲解如何通过 SqlSessionFactoryBuilder 指定环境,以及 environments 元素的配置细节。最后讨论了两种事务管理模式:JDBC 和 MANAGED,分别适用于不同场景,并指出在使用 Spring 模块时无需额外配置事务管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