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3:微服务拆分策略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云原生网关 MSE Higress,422元/月
注册配置 MSE Nacos/ZooKeeper,118元/月
简介: 微服务3:微服务拆分策略

前面我们学习了微服务的全景架构,了解到相对于传统单体架构,微服务的优势,以及系统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对于新启动的项目,我们在权衡之后可以大方的使用微服务架构。但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还要去维护一些以前研发的单体系统,这些系统可能因为访问流量的膨胀、功能的扩张而显得非常臃肿不堪,急需要向微服务架构迁移。

1 微服务迁移准备

1、需对业务充分了解,这是服务拆分,通信设计,资源整合的必要前提。

2、适应微服务架构设计原则:小版本,高速迭代

3、快速的环境提供能力:依赖于云计算、容器技术,快速交付环境

4、服务合理拆分:需符合团队结构或能逆向影响,能对组织架构进行微调并划分职责。(康威定律和逆康威定律)

5、基本的监控能力:包括基础的技术监控和业务监控。

6、快速的应用部署能力:需要部署管道提供快速的部署能力

7、DevOps 自动化运维能力:需要具有良好的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能力,还需要对问题、故障的快速响应能力,开发、测试和运维能协同工作。

2 微服务颗粒的拆分策略

前面两篇文章我们学习了What & Why(什么是微服务和为什么需要做微服务架构),这一章我们就来探讨如何做微服务架构的拆分(How)。

微服务拆分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服务拆分的粒度需要根据业务场景来规划,而随着业务的发展,原先的架构方案也需要做调整。

虽然没有固定的套路,但是我们在业务实践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以做参考。

2.1 基于业务逻辑拆分

基于业务逻辑拆分相对好理解一点,典型的单一职责原则,我们将功能相近的业务整合到一个服务颗粒上。比如一个办公领域系统,考勤、工作流、音视频会议是是三个截然不同的业务领域,这可能就是我们拆分的一个入手点。

2.1.1 领域模型拆分

领域驱动设计DDD(Domain-Driven Design 领域驱动设计)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表示我们对系统的划分是基于领域的,也即是基于业务方向去思考的

举一个典型的电商业务例子。电商的业务体系庞大,涉及各方面的细节。但是我们大概能够根据业务的职能做一个拆分,比如阿里的电商中台业务,包含 用户账号子系统、商品子系统、订单子系统、客户子系统、物流子系统 等。

因为职能不同,这些领域之间包含清晰的界限,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将服务于不同领域(商品域和订单域)的子系统拆成独立的服务颗粒。如下图:

 

image.png

2.1.2 用户群体拆分

根据用户群体做拆分,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系统业务里的用户角色领域是否没有功能耦合,有清晰的领域界限。

比如教育信息化系统,教师的业务场景和学生的业务场景,基本比较独立,而且拆分后流量上有明显的削弱,这时候结合具体的业务分析,看是否有价值。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2.2 基于可扩展拆分

这个需要区分系统中变与不变的部分,不变的部分一般是成熟的、通用的服务功能,变的部分一般是改动比较多、满足业务迭代扩展性需要的功能,我们可以将不变的部分拆分出来,作为共用的服务,将变的部分独立出来满足个性化扩展需要。

同时根据二八原则,系统中经常变动的部分大约只占 20%,而剩下的 80% 基本不变或极少变化,这样的拆分也解决了发布频率过多而影响成熟服务稳定性的问题。比如一个电商领域的系统,用户信息、基本商品信息、物流信息 等模块的管理能力和视图界面,一般是比较稳定的;而类似运营活动的功能和页面一般是经常变化的(520、618、双11),会有不同的活动策略和视图界面,需要经常迭代发布。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2.3 基于可靠性拆分

2.3.1 核心模块拆分

我们团队在做MySQL数据库和Redis集群拆分的时候,总会把一些重要的模块独立放在一个集群上,不与其他模块混用,而这个独立的集群,服务机性能要是最好的。这样做的目的是,当重要度较低的模块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重要度高的模块。

同要的道理,我们会将  账号信息、登录信息、服务中心等重要度最高的要害模块单独拆分在一个服务颗粒上(因为这类模块不可用之后,整个系统基本完全瘫痪),再做成服务集群,来保障它的高可用。 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2.3.2 主次链路拆分

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其实都会有主次业务链路。主业务链条,完成了业务系统中最核心的那部分工作。而次链路是保证其他基础功能的稳定运行。

以电商为例子:商品搜索->商品详情页->购物车模块->订单结算->支付业务,就是一条最简单的主链路。主链路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战场,最好的资源跟火力都要放在这里,保证不失守。

一个系统一般有多条核心链路和多条次链路,互相支持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我们将主次链路进行拆分,主要为了以下几个目标。

异常容错

为主链路建立层次化的降级策略(多级降级),以及合理的熔断策略,这部分我们将在Hystrix服务容错降级的文章中详细解释。

计算资源分配

主链路通常来讲都是高频场景,自然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集群里分配的虚机数量多。比如电商场景中特惠专场抢购等。

但是无论是虚机的分配,还是kubernetes的动态扩缩容,应该都需要单独优待,如资源分配倾斜,独立治理等。

服务隔离

主链路是高频且核心的主业务模块,把主链路的服务与其他起辅助作用的业务服务隔离开来,避免次链路服务的异常情况影响到主链路服务。

image.png

2.4 基于性能需求拆分

根据性能需求来进行拆分。简单来说就是访问量特别大,访问频率特别高的业务,又要保证高效的响应能力,这些业务对性能的要求特别高。比如积分竞拍、低价秒杀、限量抢购。

我们要识别出某些超高并发量的业务,尽可能把这部分业务独立拆分出来。这么做的原因非常简单,一个保证满足高性能业务需求,另一个保证业务的独立性,不互相影响。

类似积分竞拍、超低价秒杀、限量抢购,对瞬间峰值和计算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这部分的业务如果跟其他通用业务放在一块,一个是可能互相影响,比如某个链路阻塞,会导致雪崩沿调用链向上传递。

另外一个是如果多个业务耦合在一块,发布频率变高、服务扩缩容变难、维护复杂度变高。

image.png

3 总结拆分原则

  • 先少后多(微服务数量)、先粗后细(粒度)
  • 基于业务逻辑进行拆分(用户群体、业务领域等模型)
  • 基于可靠性(核心模块独立化、主次链路隔离)
  • 基于性能拆分(独立拆分高性能场景)
  • 接口需保证幂等
  • 接口数据定义严禁内嵌,透传
  • 规范化工程结构,符合微服务风格
  • 不止对计算服务记性拆分,服务层 -> 缓存层 -> 数据层 的逐步拆解,才能发挥最大功效。
相关文章
|
10天前
|
敏捷开发 负载均衡 Java
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治理策略
【6月更文挑战第18天】在微服务架构日益成为企业IT架构转型的标配时,如何有效管理与维护这些服务成为了一个挑战。本文将探讨微服务架构下的服务治理策略,包括服务发现、配置管理、负载均衡、故障转移和熔断机制等关键技术点,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服务治理解决方案。
|
27天前
|
数据库 微服务 NoSQL
探索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库选型与优化策略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微服务架构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设计范式。而数据库在微服务架构中的选型与优化策略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在微服务环境下,如何选择适合的数据库类型以及优化数据库性能的策略。
|
30天前
|
数据管理 持续交付 数据库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大关键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0天】 在当今快速迭代与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中,微服务架构以其灵活性、可扩展性及容错能力成为众多企业转型的首选。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一个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大关键策略,包括服务的细粒度划分、独立部署机制、分布式数据管理、弹性设计以及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优化系统性能、提升开发效率并确保系统的高可用性。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运维 监控
构建高性能微服务架构:策略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在现代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设计灵活、可扩展系统的首选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高性能微服务的策略和实践,包括服务拆分原则、通信机制优化、容器化部署、以及持续监控与调优等方面。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我们将提供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来指导开发人员和架构师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提升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
1月前
|
运维 负载均衡 API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七大关键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7天】 在当前企业级应用开发中,微服务架构已成为实现敏捷、可扩展和灵活部署的主流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和维护一个高效微服务系统的七个关键策略,包括服务划分原则、API网关设计、服务发现与注册、配置管理、熔断机制、分布式跟踪及持续集成和部署。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弹性,还能确保在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面前,系统能够快速响应并保持高效的运行状态。
|
1月前
|
监控 API 持续交付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策略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设计模式,它通过将大型应用程序拆分为一系列小型、独立的服务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本文旨在探讨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关键策略,并提供实践中的建议。我们将从微服务的定义出发,讨论其核心原则和优势,进而深入到如何设计、部署和维护这些服务。我们还将关注性能优化、容错机制和服务间通信等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
1月前
|
监控 持续交付 数据库
构建高效可靠的微服务架构:策略与实践
【5月更文挑战第25天】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软件发展环境中,微服务架构因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而广受青睐。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一个高效且可靠的微服务系统的策略与实践,从服务划分、通信机制到数据一致性问题,再到容器化部署和服务监控。通过实例分析和最佳实践的分享,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一个清晰可行的技术蓝图,帮助他们在设计微服务时做出明智决策。
|
1月前
|
监控 负载均衡 Java
【阿里云云原生专栏】微服务架构在阿里云云原生平台上的应用实例与优化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20天】本文介绍了在阿里云云原生平台实现微服务架构的步骤,包括基于Spring Cloud的Docker化部署、使用ACK部署微服务,以及优化策略: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借助Istio)和监控日志管理。通过这种方式,企业能提升应用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敏捷性。
219 5
|
28天前
|
消息中间件 数据库 网络架构
构建高效后端:微服务架构的优化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采用微服务架构来提升后端开发的效率和性能。我们将分析微服务架构的关键优势,并讨论如何克服实施过程中的挑战。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我们将展示如何优化微服务架构以实现最佳的性能和可维护性。无论你是后端开发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实用的技巧。
|
29天前
|
安全 网络安全 API
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大关键策略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防范网络威胁的关键策略
【5月更文挑战第31天】 在现代软件开发领域,微服务架构已经成为实现灵活、可扩展及容错系统的重要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探讨构建高效微服务架构的五个核心策略:服务划分原则、API网关设计、服务发现与注册、熔断机制以及持续集成与部署。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开发团队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伸缩性,同时也确保了高可用性和服务质量。通过实践案例和性能分析,我们将展示如何有效应用这些策略以提高微服务的性能和稳定性。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