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作者
近年来,容器技术及相关应用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度。在国外,容器技术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生态圈;而在国内,金融企业、互联网企业、IT 企业积极投入容器技术的应用。本文将重点介绍容器技术在企业落地最佳实践,包括容器技术的背景,阿里云容器服务概述,容器技术在企业落地的正确姿势,以及容器服务的演进方向。
2020 年 7 月 21 日,由阿里云 20+ 位云原生技术专家共同编撰的《云原生架构白皮书》正式对外发布。作为业界第一本全方位构建云原生架构规划与实践全景图的白皮书,本书在详细阐述云原生架构定义的同时,完整展示云原生架构应用所需的演进路径与设计规则,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与应用云原生架构,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0 年 7 月 22 日上午 10:00,《基于 Kubernetes 与 OAM 构建统一、标准化的应用管理平台》主题线上网络研讨会即将召开。
在上一篇文章《SpringCloud 应用在 Kubernetes 上的云上实践 - 开发篇》中讲到可以通过两个工具,轻松地将一个 SpringCloud 应用从初始化到本地运行。本篇文章,我们将介绍如何将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应用在云上跑起来。
疫情期间,在家办公,每天都是 007,感觉自己已经升级为熊猫特工了,心累,身体疲惫!!!今天终于有时间休息一下,然后记录一下在家办公期间 Arthas 的简单使用。
Arthas 官方社区正在举行征文活动,参加即有奖品拿~
如今,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软件,当你开车时,脚踩上油门,实际上是车载计算机通过力度感应等计算输出功率,最终来控制油门,你从未想过这会是某个工程师的代码。
阿里云容器服务团队结合多年 Kubernetes 产品与客户支持经验,对 Kube-scheduler 进行了大量优化和扩展,逐步使其在不同场景下依然能稳定、高效地调度各种类型的复杂工作负载。《进击的 Kubernetes 调度系统》系列文章将把我们的经验、技术思考和实现细节全面地展现给 Kubernetes 用户和开发者,期望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 Kubernetes 调度系统的强大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为该系列文章的第二篇。
有奖竞猜,快来围观!
7 月 30 日- 8 月 1 日,首届线上 KubeCon - 阿里巴巴云原生专场,邀你共享云原生盛宴!
云原生一周生态要闻总览。
精英人数的增长速度持续加快后,很多人开始焦虑,我也焦虑,深知要走出焦虑不容易,我想把走出焦虑快速成长的认知和方法写成文章分享给更多人,做成【技术人成长系列】文章给更多人面对面分享,该系列总共三篇,分别是《完成自己的认知升级》、《自我成长的方法》、《学会自我培养或培养他人》。本文是快速成长第一篇:“完成自己的认知升级”,内容偏长但值得仔细阅读。
还记得去年 双11 核心应用 100% 上云吗?没错我们就是主导的团队!
我们邀请到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CNCF 技术监督委员会代表,etcd 作者李响和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CNCF 应用交付领域 co-chair 张磊分享云原生的理念、发展以及未来趋势,为大家打开新的思路和眼界。
2020 年 7 月 15 日上午 10:00,《阿里巴巴如何扩展 K8s 调度器支持 AI 和大数据任务?》主题线上网络研讨会即将召开。
本次 Crossplane 项目进入 CNCF Sandbox 意味着,从今天开始 OAM Kubernetes 标准实现的所有代码、文档和整个 Crossplane 项目本身的所有权,都将转交给 CNCF 社区进行托管,与该项目背后的任何商业公司(无论是阿里云还是微软云)完成解耦。所以说,作为一个用来构建高可扩展的、标准化的 Kubernetes 应用平台的核心依赖,本次项目整体捐赠给 CNCF 对于整个云原生生态的平台开发者来说,可谓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COLA 的主要目的是为应用架构提供一套简单的可以复制、可以理解、可以落地、可以控制复杂性的”指导和约束"。在实践中作者发现 COLA 在简洁性上仍有不足,因此给 COLA 做了一次“升级”,在这次升级中,没有增加任何新的功能,而是尽量多删减了一些概念和功能,让 COLA 更简洁有效。
阿里云容器服务团队结合多年 Kubernetes 产品与客户支持经验,对 Kube-scheduler 进行了大量优化和扩展,逐步使其在不同场景下依然能稳定、高效地调度各种类型的复杂工作负载。《进击的 Kubernetes 调度系统》系列文章将把我们的经验、技术思考和实现细节全面地展现给 Kubernetes 用户和开发者,期望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 Kubernetes 调度系统的强大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
纵观中国开源历史,你真的没法找到第二个像 Dubbo 一样自带争议和讨论热度的开源项目。
在过去的半年里,Midway FaaS 收获了很多同学的关注,也有不少大企业已经直接开始使用,在此感谢你们。今天,Midway FaaS 将演进为 Midway Serverless,并正式成为 Midway 体系的核心场景,同时正式发布 v1.0 版本。
近期,Sentinel Go 0.4.0 正式发布,带来了热点参数流控特性,可以自动识别统计传入参数中的“热点”参数值并分别进行流控,对于防刷、热点商品访问频次控制等场景非常有用,是高可用流量防护中重要的一环。
转眼 2020 已经过去了一半,是时候来做一次年中总结了。本文中,阿里文娱高级技术专家箫逸总结了自己在阿里 6 年来的成长和收获,分享他在工作中的一些思维方法,以及对生活的一些感悟,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2020 年 7 月 31 日至 8 月 1 日, 由 CNCF 主办的云原生技术大会 Cloud Native + Open Source Virtual Summit China 2020(简称线上 KubeCon) 即将盛大开幕。受疫情影响,本届峰会将首次于线上召开。
对于大多数应用而言,借助 Serverless 服务,开发者可以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在业务逻辑的开发整合上,大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运维成本。有人说:Serverless 正在改变未来软件开发的模式和流程,它就是云计算的未来。技术领域真正的变革看似是新技术的高歌猛进,为客户创造价值才是任何技术变革的原点。本文将从客户价值的角度,再一次探讨为什么说 Serverless 是云的未来。
近年来,云原生、Kubernetes、微服务、SpringCloud 这些名词在技术圈内不绝于耳,为了顺应这一趋势,EDAS 也紧紧围绕这一典型场景,对它的开发、测试、部署、联调、线上运维等诸多环节中的开发者体验进行深度打磨,发布了全新的 3.0 版本。同时,针对如何在采用了 SpringCloud + Kubernetes 架构的应用上使用 EDAS,我们团队提供各个环节的最佳实践,供开发者参考。
云原生是什么?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本文结合大家的各种讨论及项目实践经验,从交付的角度,分享阿里交付专家对云原生的理解,阐述如何构建云原生应用,云原生有哪些关键技术,以及关于云原生落地的思考。
OpenYurt 开源两周以来,以非侵入式的架构设计融合云原生和边缘计算两大领域,引起了不少行业内同学的关注。阿里云推出开源项目 OpenYurt,一方面是把阿里云在云原生边缘计算领域的经验回馈给开源社区,另一方面也希望加速云计算向边缘延伸的进程,并和社区共同探讨未来云原生边缘计算架构的统一标准。为了更好地向社区和用户介绍 OpenYurt,我们特地推出【深度解读OpenYurt】系列文章,本文为系列文章的第三篇,一一介绍了 OpenYurt 中组件 YurtHub 的扩展能力。
我们正式发布《云原生架构成熟度模型》并上线相关测试。
云原生一周生态要闻总览。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组织的资源是有限的,Serverless 的理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用有限的资源解决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 Serverless 架构下,开发者只需要关注应用的开发构建和部署,无需关心服务器相关操作与运维。在函数计算架构下,开发者只需要编写业务代码并监控业务运行情况。这将开发者从繁重的运维工作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业务开发上。
7月9日 19:00-21:30 阿里云开发者社区首场“Offer 5000”直播开启!15位团队技术大牛在线招人,更有《阿里云技术面试红宝书》助你拿下Offer!马上投递简历:https://developer.aliyun.com/special/offerday01
今年 5 月,阿里云和微软云共同宣布,Open Application Model (OAM) 社区携手知名混合云管理项目 Crossplane 社区,联合发布了 OAM 在 Kubernetes 平台上的标准实现与核心依赖库。本次合作达成后,OAM 社区成功的将标准应用定义和标准化的云服务管理能力统一起来,迈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差别云端应用交付的关键一步 。
Hi!各位读者老爷! 我王二狗又回来了!
在 2020 阿里云合作伙伴峰会上,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云智能基础产品事业部高级研究员蒋江伟发表了《深耕“被集成”,共建新生态》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提到,阿里云将继续深耕“被集成”战略,做强生态,未来一年投入 20 亿专项资金,启动“云原生合作伙伴计划”。
Serverless 是如何产生的?当前有哪些落地场景?Serverless 的未来又将如何?本文分享了阿里云高级技术专家不瞋对于 Serverless 的看法,回顾其发展历程,并对 Serverless 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云原生存储详解系列文章将从云原生存储服务的概念、特点、需求、原理、使用及案例等方面,和大家一起探讨云原生存储技术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为该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会对容器存储的相关概念进行讲述,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参与讨论。
云原生一周生态要闻总览。
很多读者可能会有疑问:对于 Kubernetes 内置的工作负载 OAM 是否还能直接支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而且这是 OAM 作为 Kubernetes 原生的应用定义模型的默认能力。下面,本文就以 Deployment 为例,介绍如何使用 OAM 基于 Kubernetes 的内置工作负载来定义和管理云原生应用。
第三期征文活动于 6 月 18 日 - 7 月 18 日举办,后续征文活动将持续至 2020 年 12 月。参与即可拿奖,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
OpenYurt 开源两周以来,以非侵入式的架构设计融合云原生和边缘计算两大领域,引起了不少行业内同学的关注。阿里云推出开源项目 OpenYurt,一方面是把阿里云在云原生边缘计算领域的经验回馈给开源社区,另一方面也希望加速云计算向边缘延伸的进程,并和社区共同探讨未来云原生边缘计算架构的统一标准。为了更好地向社区和用户介绍 OpenYurt,我们特地推出【深度解读OpenYurt】系列文章,本文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详细介绍了 OpenYurt 的边缘自治能力的设计细节。
领取惊喜福利,拯救无法通过试用期的二狗,从留言开始!
原地升级一词中,“升级”不难理解,是将应用实例的版本由旧版替换为新版。那么如何结合 Kubernetes 环境来理解“原地”呢?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迅速的改变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其巨大的影响力已经从量变到质变,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IDC报告,全球前1000的大企业中,67%的企业已将数字化转型变成企业级战略,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正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核心战略。
架构图是什么?为什么要画架构图?如何画好架构图?有哪些方法?本文从架构的定义说起,分享了阿里文娱高级技术专家箫逸关于画架构图多年的经验总结,并对抽象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内容较长,同学们可收藏起来细细阅读。
关注“阿里巴巴云原生”公众号,后台回复“入门”,即可下载课程全部 PPT 合集!
dubbo 是一个基于 Java 开发的高性能的轻量级 RPC 框架,dubbo 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治理功能和优秀的扩展能力。而 dubbo-go 在 java 与 golang 之间提供统一的服务化能力与标准,是涂鸦智能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整理自《Serverless 技术公开课》,关注“Serverless”公众号,回复“入门”,即可获取 Serverless 系列文章 PPT。
Arthas 是个不错的工具,这里要再安利一波,当然整个过程还用到了其他工具,如 MAT、YourKIT(这个是付费的),结合起来使用更加便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期间还和开发大佬多次沟通,分别获取了不同的信息。
相信我,Arhas 绝对是你提升效率的利器,适合各种阶段的开发者,尤其适合我这种刚入门的新人(天天上班写 Bug 的人)。你不应该有这种东西是高阶程序员才应该去使用的思想,放心大胆的去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