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网络唤醒 网络唤醒(Wake-on-LAN,WOL)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唤醒技术,使局域网内处于关机或休眠状态的计算机,将状态转换成引导(Boot Loader)或运行状态。无线唤醒(Wake-on-Wireless-LAN,WoWLAN)作为 WOL 的补充技术,使用无线网卡去唤醒计算机。网络唤醒在一般的局域网环境里使用有限广播地址(255.255.255.255)即可,由于路由器都不转发目的地址为有限广播地址的数据报,因此在复杂网络情况下通常使用子网定向广播地址。在局域网外唤醒局域网内特定计算机,可以使用路由器的 DDNS 与端口转发。 在1996年10月,英特尔和 IBM 成立了 Advanced Manageability Alliance。1997年4月,联盟提出了 WOL 技术。这是 WOL 技术的起源,随后各大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 WOL 技术标准。本文所讨论的 WOL 技术是由 AMD 公司提出的 Magic Packet(幻数据包,魔术包)唤醒方式,这里给出 AMD 关于此技术的白皮书。 幻数据包(Magic Packet) 幻数据包是一个广播帧,包含目标计算机的MAC地址。由于 MAC 地址的唯一性,使数据包可以在网络中被唯一的识别。幻数据包发送通常使用无连接的传输协议,如 UDP ,发送端口为 7 或 9 ,这只是通常做法,没有限制。 WOL 技术被提出了将近20年,绝大多数的现代网卡都支持在超低功耗下监听特定的报文,如 ARP。如果设备网卡接收到一个与自己 MAC 地址相同的幻数据包,则网卡会向计算机的电源或主板发出信号以唤醒计算机。大部分的幻数据包在数据链路层(OSI模型第2层)上发送,当发送时,使用广播地址广播到给定的网络上,不使用IP地址(OSI模型第3层)。当然这是绝大部分情况,幻数据包也可以使用特定的 IP 地址进行发送。 幻数据包最简单的构成是6字节的255(FF FF FF FF FF FF FF),紧接着为目标计算机的48位MAC地址,重复16次,数据包共计102字节。有时数据包内还会紧接着4-6字节的密码信息。这个帧片段可以包含在任何协议中,最常见的是包含在 UDP 中。 例如 MAC 地址为 11 22 33 44 55 66 的目标计算机,幻数据包的格式为: FFFFFFFFFFFF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112233445566 [ABABABABABAB(这里为6个字节的密码)] 幻数据包还有一些基本限制条件: 需要知道目标计算机 MAC 地址 不提供送达确认 可能无法在局域网之外工作 需要硬件进行支持 创建幻数据包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ZhangGaoxing/wake-on-lan 该项目为 Xamarin 跨平台项目,包含 Xamarin.Android 与 UWP 。支持自动扫描添加局域网设备。 关于 MAC 地址的扫描获取,这里只说一下思路,详细请查阅代码。第一种方式,也是我最开始想到的方式,使用 Ping 来 Ping 整个网段。开了四个线程,1-255大概需要30多秒,稍微有点慢,而且 .NET 的 Ping 类在 Android 上无法限制秒数。第二种方式,百度到的,直接向整个网段发送 UDP 消息,2秒解决战斗。扫描完成后获取 ARP 表就行。 下面给出的是发送幻数据包的方法: public static async void Wake(string broadcast, int port, byte[] mac) { using (UdpClient udp = new UdpClient()) { udp.EnableBroadcast = true; byte[] packet = new byte[6 + 16 * 6]; for (int i = 0; i < 6; i++) { packet[i] = 0xFF; } for (int i = 0; i < 16; i++) { for (int j = 0; j < 6; j++) { packet[6 + i * 6 + j] = mac[j]; } } await udp.SendAsync(packet, packet.Length, broadcast, port); } }
This is a Windows 10 IoT Core project on the Raspberry Pi 2/3, coded by C#. GitHub: https://github.com/ZhangGaoxing/windows-iot-demo/tree/master/IRTM Image Reference https://github.com/ZhangGaoxing/windows-iot-demo/tree/master/IRTM/Reference Connect RXD - UART0 TX (PIN 8) TXD - UART0 RX (PIN 10) VCC - 5V GND - GND Note There is one Serial UART available on the RPi2/3: UART0 Pin 8 - UART0 TX Pin 10 - UART0 RX You need add the following capability to the Package.appxmanifest file to use Serial UART. <Capabilities> <DeviceCapability Name="serialcommunication"> <Device Id="any"> <Function Type="name:serialPort" /> </Device> </DeviceCapability> </Capabilities> What Contains In IRTM.cs file /// <summary> /// Initialize YS-IRTM /// </summary> public async Task InitializeAsync(); /// <summary> /// Send Order /// </summary> /// <param name="code">Order</param> public async Task SendAsync(byte[] code); /// <summary> /// Read Order /// </summary> public async Task<byte[]> ReadAsync(); /// <summary> /// Set YS-IRTM Address /// </summary> /// <param name="address">Address from 1 to FF</param> public async Task SetAddressAsync(byte address); /// <summary> /// Set YS-IRTM Baud Rate /// </summary> /// <param name="rate">Baud Rate</param> public async Task SetBaudRateAsync(IrtmBaudRate rate); /// <summary> /// Return YS-IRTM /// </summary> /// <returns>YS-IRTM</returns> public SerialDevice GetDevice(); /// <summary> /// Cleanup /// </summary> public void Dispose(); How to Use First, you need to create a IRTM object. After that you should call InitializeAsync() to initialize. IRTM irtm = new IRTM(); await irtm.InitializeAsync(); Second, SendAsync(). irtm.SendAsync(new byte[] { 0x01, 0x02, 0x03 }); If you want to close the sensor, call Dispose(). irtm.Dispose();
五一 Windwos Blogs 推了一篇博客, Babylon.js v3.2 发布了。因为一直有想要在自己博客上加载 3D 对象的冲动,这两天正好看到了,就动手研究研究。本人之前也并没有接触过 WebGL ,这方面算是知识盲区,需求完成之后感觉非常炫酷,顺手写篇博客记录下来。不得不说 3D 打印和 VR 慢慢的开始走进平时的生活了,技术的成熟与硬件成本的变低,结合内容跨平台共享与各种简单的 js 框架, WebGL 和 WebVR 很可能就是未来 Web 方向的主流技术。期待美好而炫酷的未来ing Babylon.js 是什么 Babylon.js 是一个 JavaScript 开源框架,可以在浏览器或 Web 应用程序中简单便捷的构建 3D 游戏和 WebGL、WebVR 等 3D 体验。Babylon.js 非常强大,强大到可以去构建商业游戏。毕竟我才花了两天时间去了解它,只用来加载 3D 对象确实是大材小用了,文档和 GitHub 地址在下面。 Babylon GitHub : https://github.com/BabylonJS/Babylon.js Babylon Document : https://doc.babylonjs.com/ 基本代码 Babylon.js 并不是所有的 3D 对象都支持,支持的类型: .glTF 、 .obj 、 .stl 、 .babylon 。 这里以 STL 对象为例,首先需要引入两个 js 文件。一个是 Babylon.js ,另一个是 STL Loader, js 文件在 GitHub 中自行搜索下载引入。 <script src="~/js/babylon.js"></script> <script src="~/js/babylon.stlFileLoader.min.js"></script> 同时还需要一个 HTML5 的 canvas 标签作为 Babylon.js 的渲染容器 <canvas id="renderCanvas" style="width:100%;height:100%;touch-action:none;"></canvas> 紧接着注册一个 DOM 事件,我们的渲染代码将在事件里完成,以确保执行渲染之前加载整个 DOM 。 <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 TODO }); </script> 实现步骤 获取渲染容器对象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nderCanvas'); 加载渲染引擎 Engine 类负责低级别的 API 接口。第一个参数为渲染容器对象,第二个参数是开启抗锯齿。 var engine = new BABYLON.Engine(canvas, true); 加载场景 一个基本场景(Scene)里需要包括相机(Cameras)、光源(Lights)、3D 对象。这里相机使用 ArcRotateCamera ,鼠标可以控制旋转和缩放。光源使用 HemisphericLight 半球光,用来模拟现实中的环境光。当然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相机和光源,文档链接已给出。 // 基本的场景对象 var scene = new BABYLON.Scene(engine); // 半球光对象,朝向天空 var light = new BABYLON.HemisphericLight('light1', new BABYLON.Vector3(0, 1, 0), scene); // 弧度旋转相机,参数含义为:α角度、β角度、半径、目标方向、场景对象。 // 下图非常详细的说明了各个参数的真实场景的含义 var camera = new BABYLON.ArcRotateCamera('camera1', 0, 0, 10, new BABYLON.Vector3(40, 40, 40), scene); // 相机设置在原点位置 camera.setTarget(BABYLON.Vector3.Zero()); // 把相机附在渲染对象上 camera.attachControl(canvas, false); // 把 STL 对象附加在现有的场景对象上 // 可以从文件夹中选取对象,也可以给出一个 URL BABYLON.SceneLoader.Append("../", "Chariot_Red_f.stl", scene);  <p style="text-align:center;margin-bottom:25px;color:gray"><small>Arc Rotate Camera 示意图</small></p> 当然,上面的代码可以封装成一个方法。 注册渲染循环 这些代码非常重要,场景是需要循环渲染的。 engine.runRenderLoop(function () { scene.render(); }); 实现容器自动缩放 window.addEventListener('resize', function () { engine.resize(); }); 完整代码与效果图 效果图 <canvas id="renderCanvas" style="width:100%;height:100%;touch-action:none;"></canvas> <script src="~/js/babylon.js"></script> <script src="~/js/babylon.stlFileLoader.min.js"></script> <script> window.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 var canvas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nderCanvas'); var engine = new BABYLON.Engine(canvas, true); var scene = new BABYLON.Scene(engine); var camera = new BABYLON.ArcRotateCamera('camera1', 0, 0, 10, new BABYLON.Vector3(40, 40, 40), scene); camera.setTarget(BABYLON.Vector3.Zero()); camera.attachControl(canvas, false); var light = new BABYLON.HemisphericLight('light1', new BABYLON.Vector3(0, 1, 0), scene); BABYLON.SceneLoader.Append("", "@Model.PreviewModel", scene); engine.runRenderLoop(function () { scene.render(); }); window.addEventListener('resize', function () { engine.resize(); }); }); </script>
我的博客即将入驻“云栖社区”,诚邀技术同仁一同入驻。
今天是大年初二,都去走亲戚了吧,享受一下这难得的能和亲友相聚的时光。而我就不一样了,今天一回到家就又开始瞎折腾了,哈哈哈。 问题背景 最近花了点时间用 ASP.NET Core 2 写了个个人博客,中间出了好多问题,过程弯弯曲曲的,但好歹最后还是完成部署在阿里云上了。这几天闲的没事看 .NET Core CLI,发现运行时标识符(Runtime IDentifier)居然有 win10-arm,这使我突然萌生了想把我的博客部署在 Raspberry Pi 上。(这就是纯属瞎折腾,部署在 Windows IoT 上确实没用,反正玩都玩了,干脆写篇博客吧...) 发布(Publish)应用 在将应用部署在 Windows IoT 上之前,首先是要以某种合适的方法将应用发布到本机。(Windows 10 IoT 只包含运行时) 1. 更改项目输出类型 打开项目“属性”,将“应用程序”选项中的“输出类型”,改为“控制台应用程序”。 或者你也可以直接编辑 .csproj 文件,将 的值改为 Exe。 2. 编辑 Program.cs 和在 Linux 上部署一样, 在 BuildWebHost 里加上这么一句话 .UseUrls("http://*:5000")。* 作为主机名,5000 为监听端口。 3. 在控制台发布 在“工具”的“Nuget 包管理器”中,打开“程序包管理器控制台”。运行以下命令: dotnet publish -c release -r win10-arm 因为是要部署在 Raspberry Pi 上, RID 用的 win10-arm。发布的路径是在 “你的项目\bin\Release\netcoreapp2.0\win10-arm\publish”。 部署应用 部署要遵顼以下步骤 1. 将发布文件复制到 Raspberry Pi 怎么去复制文件随便,这里我用的是 WinSCP ,因为我自己管理 Linux 的时候就用的这个,习惯了。但在复制之前,要先启用 Windows IoT 的 FTP 管理。需要在 PowerShell 或者 Device Portal 运行命令: start C:\Windows\System32\ftpd.exe 接下来就是运行你的 FTP 管理工具,新建一个文件夹,然后把文件复制进去即可。 2. 配置防火墙 使用 netsh 工具配置防火墙,运行命令:(一开始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半天,怎么都访问不到网站,做一个允悲的表情...) netsh advfirewall firewall add rule name=”ASP.NET Core Web Server port” dir=in action=allow protocol=TCP localport=5000 3. 运行 切换到相应的目录,运行 .exe 即可。 问题 嗯,我的博客没有在 Raspberry Pi 上跑起来(但上面的东西都是对的),来看看异常 Unable to load DLL 'sni.dll' 这个问题通常引用一下 Nuget 包 System.Data.SqlClient 就好了,但在 Raspberry Pi 上没好... 我开始了在 GitHub 上翻 issue 的旅程,揪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人家压根就没支持 arm32 ... 也就是说,不算定制镜像的话,只有 Raspberry Pi 是不支持的,Dragonboard 410c 是 arm64, MinnowBoard 是 x64 (允悲)... 让我们期待 Raspberry Pi 4 吧! 我又新建了一个默认的项目,部署在了 Raspberry Pi 上,这下没问题了... 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我把博客部署在 Windows IoT 上,上虚拟机,终于成功了(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