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本指南介绍在YashanDB中配置异构数据库链接(DBLINK)的方法,特别是连接至Oracle数据库的前置要求与步骤。需确保YashanDB服务端安装plugin插件包、Oracle Instant Client及libaio库,否则可能导致错误或进程崩溃。文档还提供了Oracle Instant Client和libaio库的具体安装指导,帮助管理员顺利完成配置。
YashanDB的redo日志文件用于记录数据库物理日志,支持宕机重演和主备复制。 redo日志有4种状态:NEW(新创建)、CURRENT(当前写入)、ACTIVE(未归档或未写盘)和INACTIVE(可复用)。可通过V$LOGFILE视图或直接查看$YASDB_DATA/dbfiles目录来管理redo日志。此外,支持添加、切换和删除redo日志以优化性能或应对磁盘故障等情况,但需注意仅能删除INACTIVE或NEW状态的日志以确保数据安全。
YashanDB 的 SYSAUX 表空间是 SYSTEM 表空间的辅助表空间,作为许多特性(如快照信息)的默认存储区域。其大小由组件功能和数据库负载决定,可减少表空间数量与 SYSTEM 表空间的压力。尽管核心功能在 SYSAUX 不可用时仍运行,但相关功能可能受限。建议管理员监控和清理以避免过度增长。文档提供了添加、删除数据文件、调整大小及查询占用情况的操作示例,不同部署模式下路径指定规则有所不同。
本文介绍了YashanDB中归档日志文件的管理,包括默认存储路径($YASDB_DATA/archive)和文件命名规则。单机部署格式为arch_{resetlogs_id}_{sequence}.ARC,共享集群新增instanceId字段,格式为arch{instanceId}_{resetlogs_id}_{sequence}.ARC。1号节点与单机格式一致。可通过V$ARCHIVED_LOG视图查询相关信息,文件的增删由归档管理操作控制,详情参见官方文档。
YashanDB支持通过SSL连接确保数据传输安全,需在服务端生成根证书、服务器证书及DH文件,并将根证书提供给客户端以完成身份验证。服务端配置包括使用OpenSSL工具生成证书、设置SSL参数并重启数据库;客户端则需下载根证书并正确配置环境变量与`yasc_env.ini`文件。注意:启用SSL后,所有客户端必须持有根证书才能连接,且SSL与密码认证独立运行。
本文介绍YashanDB的分布式部署流程,涵盖服务端安装、数据库基本信息与服务器配置、节点信息设置、建库参数调整、环境变量配置及安装结果检查等步骤。通过可视化Web界面操作,详细说明了各环节配置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用户顺利完成数据库集群的搭建与初始化设置。适用于需要分布式数据库部署的场景,提供全面的操作指导。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主要介绍当单机部署的数据库集群中服务器IP发生变更时,管理员如何使用`yasboot ipchange`命令完成数据库层面的IP更换操作。以一主两备环境为例,详细描述了更换`yasom`、`yasagent`和`yasdb` IP的具体步骤,包括操作顺序、命令示例以及验证方法,确保数据库服务恢复正常运行。操作需按顺序执行,并满足YashanDB的部署要求。
本文详细介绍了YashanDB客户端(Windows)的安装、使用与卸载步骤。安装部分包括解压软件包至本地路径,并配置系统环境变量;使用部分通过cmd窗口运行`yasql`命令连接远程数据库,执行相关操作;卸载部分则说明了删除环境变量及客户端目录的具体方法。更多功能可参考官方文档中的C驱动、imp、exp、yasldr和yasql工具说明。
本文详细介绍了YashanDB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安装与部署流程,以三台服务器为例(1个MN组、2个CN节点、1个DN组),涵盖主备配置。主要内容包括:生成部署文件(通过`yasboot package`命令)、执行安装、数据库部署、配置环境变量、检查安装结果等步骤。同时提供可选配置,如仲裁选主和用户管理,确保高可用性和性能优化。适合需要搭建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的用户参考使用。
本文介绍了在YashanDB单机数据库上运行基于BenchmarkSQL的TPC-C测试的操作流程与示例。TPC-C是针对OLTP系统的性能测试标准,模拟大型商品批发商的业务场景,包含5类核心事务:New-Order、Payment、Order-Status、Delivery和Stock-Level。文章详细说明了测试工具下载、环境配置(如修改jTPCC.java等文件)、数据装载及清理步骤,并提供了性能调优建议,包括数据库参数和建库配置优化。最后通过执行`runBenchmark.sh`完成测试,结果中的tpmC值反映系统性能,值越高表明性能越优。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主要介绍数据库中表操作的基本语法与示例。内容涵盖创建表(`CREATE TABLE`)、查看表(查询`USER_TABLES`视图及表数据)、修改表(`ALTER TABLE`,如重命名、添加列或修改列类型)以及删除表(`DROP TABLE`)。通过这些操作,用户可以高效管理数据库中的表结构和数据。更多详情可访问原文链接。
YashanDB环境变量
【YashanDB知识库】共享利用Python脚本解决Oracle的SQL脚本@@用法
YashanDB进程线程体系
【YashanDB知识库】共享从 MySQL异常处理CONTINUE HANDLER的改写方法
YashanDB PL 引擎
【YashanDB知识库】服务器重启后启动yasom和yasagent进程时有告警
本文介绍使用崖山适配的DataX工具进行数据库迁移的方法,包括单表迁移和批量表迁移。单表迁移需配置json文件并执行同步命令;批量迁移则通过脚本自动化生成json配置文件并完成数据迁移,最后提供数据比对功能验证迁移结果。具体步骤涵盖连接信息配置、表清单获取、json文件生成、数据迁移执行及日志记录,确保数据一致性。相关工具和脚本简化了复杂迁移过程,提升效率。
本文介绍了YashanDB在特定场景下的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法。当使用yasboot重启数据库后,yasom和yasagent进程虽启动成功但出现告警,原因是缺少libnsl.so.1库文件或环境变量配置错误。解决步骤包括:检查系统中是否存在该库文件,若不存在则根据操作系统类型安装(有外网时通过yum或apt,无外网时创建符号链接),若存在则调整环境变量配置,并重新启动相关进程验证问题是否解决。
本文介绍了使用Kettle将MySQL数据库中的中文数据迁移到YashanDB的方法,解决因YMP不支持Latin1字符集导致的乱码问题。提供了Windows和Linux两种环境下的操作步骤,包括配置JAVA环境、解压作业包、设置数据库连接(MySQLInput与YashanOutput)、修改表列表配置文件及运行迁移任务。Windows环境支持图形界面便于调试,Linux环境网络性能更优。通过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数据迁移成功并可重试无冲突。
本文介绍了将MySQL存储过程改写至YashanDB的解决方案。由于MySQL存储过程可直接返回结果集,而YashanDB需通过返回SYS_REF_CURSOR的函数实现类似功能,因此需要对代码进行转换。示例中展示了如何将MySQL存储过程`proc1`改写为YashanDB函数,并调整JDBC应用代码以适配REF_CURSOR输出参数,从而正确获取查询结果。此方法确保了跨数据库场景下的兼容性与功能性。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主要解决SpringBoot应用启动时出现“找不到崖山JDBC驱动”的问题,尽管lib目录下已有yashandb-jdbc-1.6.9.jar文件。错误信息显示`java.lang.ClassNotFoundException: com.yashandb.jdbc.Driver`。解决方案为:通过`which java`等命令定位Java安装路径,将驱动jar包复制到JRE的`lib/ext`目录下,最后重启应用即可。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探讨Linux系统中OOM Killer对数据库服务器的影响及解决方法。当内存接近耗尽时,OOM Killer会杀死占用最多内存的进程,这可能导致数据库主进程被误杀。为避免此问题,可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在OS层面关闭OOM Killer,通过修改`/etc/sysctl.conf`文件并重启生效;二是豁免数据库进程,由数据库实例用户借助`sudo`权限调整`oom_score_adj`值。这些措施有助于保护数据库进程免受系统内存管理机制的影响。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探讨了解决MySQL函数`FROM_UNIXTIME`和`UNIX_TIMESTAMP`在YashanDB中无法直接执行的问题。由于YashanDB高度兼容Oracle,可通过借鉴Oracle的改写方法,在YashanDB中创建同名函数实现功能。具体方案包括定义函数逻辑、计算时间戳与日期转换关系,并创建公共同义词以支持调用。最终成功解决报错问题,使相关SQL语句在YashanDB中正常运行。
本文介绍通过Flink CDC实现Oracle数据实时同步至崖山数据库(YashanDB)的方法,支持全量与增量同步,并涵盖新增、修改和删除的DML操作。内容包括环境准备(如JDK、Flink版本等)、Oracle日志归档启用、用户权限配置、增量日志记录设置、元数据迁移、Flink安装与配置、生成Flink SQL文件、Streampark部署,以及创建和启动实时同步任务的具体步骤。适合需要跨数据库实时同步方案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介绍通过DataX将Hive数据迁移到YashanDB的实现方法。源环境为Hive 3.1.3,目标为YashanDB 23.2.3.100。文章提供了Hive与YashanDB的建表脚本、数据类型映射及DataX配置示例,包含reader和writer插件参数设置,并通过`datax.py`执行同步任务。内容详尽展示了数据迁移的全流程。
本文介绍通过Flink CDC实现Oracle数据实时同步至崖山数据库(YashanDB)的方法,支持全量与增量同步,并涵盖新增、修改和删除的DML操作。内容包括环境准备(如JDK、Flink版本等)、Oracle日志归档启用、用户权限配置、增量日志记录设置、元数据迁移、Flink安装与配置、生成Flink SQL文件、Streampark部署,以及创建和启动实时同步任务的具体步骤。适合需要跨数据库实时同步方案的技术人员参考。
本文探讨了在使用YMP 23.2.1.3迁移MySQL Server字符集为latin1的中文数据至YashanDB时出现乱码的问题。问题根源在于MySQL latin1字符集存放的是实际utf8编码的数据,而YMP尚未支持此类场景。文章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法:一是通过DBeaver直接迁移表数据;二是将MySQL表数据转换为Insert语句后手动插入YashanDB。同时指出,这两种方法适合单张表迁移,多表迁移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建议对问题表单独处理。
本文来自YashanDB官网,介绍如何将DolphinScheduler调度器适配崖山Python驱动,实现通过Python任务访问崖山数据库。环境要求包括DolphinScheduler 3.1.9、Python 3.9及YashanDB 23.2.2.100。操作步骤涵盖安装YashanDB客户端、配置环境变量、安装Python驱动以及设置DolphinScheduler相关参数,助力用户高效集成与使用。
本文介绍如何将YashanDB的JDBC驱动包(yashandb-jdbc-1.5.1.jar)安装到Maven本地仓库。通过使用`mvn install:install-file`命令,指定参数如`-Dfile`(jar路径)、`-DgroupId`、`-DartifactId`和`-Dversion`等,可完成打包。之后,在项目中只需在`pom.xml`中添加对应依赖即可使用该驱动,方便集成与管理。
本文介绍了YashanDB中手动清理归档日志时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源于在归档日志未备份或未同步到备机时尝试删除,导致文件仍存在。解决方案是通过调整`ARCH_CLEAN_IGNORE_MODE`参数(如设置为BOTH模式)来忽略备份和备机限制,执行归档日志清理命令(如`ALTER DATABASE DELETE ARCHIVELOG`)。同时,注意YashanDB支持自动清理功能,可通过设置上下阈值避免磁盘空间不足。相关参数可用`show parameter clean`查看。
【YashanDB知识库】Mybatis-Plus适配崖山配置
【YashanDB知识库】原生mysql驱动配置连接崖山数据库
【YashanDB知识库】解压安装包时报错"tar:Error is not recoverable"
【YashanDB知识库】druid连接池做断网测试,无法自动重新连接
【YashanDB知识库】解决mybatis的mapper文件sql语句结尾加分号";"报错
【YashanDB知识库】druid连接池查询空间数据报错read time out
【YashanDB知识库】数据库用户所拥有的权限查询
【YashanDB知识库】druid连接池查询空间数据报错read time out
【YashanDB知识库】YAS-04379 invalid alteration of datatype
【YashanDB知识库】YAS-04003 maximum number of open cursors is xxx
【YashanDB知识库】使用vmware虚拟机安装的YashanDB,本机无法访问
【YashanDB知识库】Oracle pipelined函数在YashanDB中的改写
【YashanDB知识库】单机部署报错:prohibited operation, please check if the IP and username are correct
【YashanDB知识库】数据库一主一备部署及一主两备部署时,主备手动切换方法及自动切换配置
YCP单机部署离线升级-rpc升级方式详细步骤
在数据导入导出场景中,使用Kettle进行大表数据同步时出现“ERROR:could not create the java virtual machine!”问题,原因为Java内存溢出。解决方法包括:1) 编辑Spoon.bat增大JVM堆内存至2GB;2) 优化Kettle转换流程,如调整批量大小、精简步骤;3) 合理设置并行线程数(PARALLELISM参数)。此问题影响所有版本,需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相关参数以避免内存不足。
**简介**:在MySQL迁移到崖山环境时,若字段类型为char(2),而应用存储的数据仅为'0'或'1',查询时崖山会自动补空格。原因是mysql的sql_mode可能启用了PAD_CHAR_TO_FULL_LENGTH模式,导致保留CHAR类型尾随空格。解决方法是与应用确认数据需求,可将崖山环境中的char类型改为varchar类型以规避补空格问题,适用于所有版本。
在使用 Kettle 进行 PostgreSQL 至崖山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时,可能出现连接报错。原因是 `pg_hba.conf` 文件未正确配置 IP 连接规则。此文件控制客户端认证,决定哪些主机和用户可连接数据库。解决方法为:在 `pg_hba.conf` 中添加允许的 IP 规则(如 `host all all 10.9.7.54/32 md5`),并重启 PostgreSQL 服务使配置生效。该问题影响所有版本。
本文探讨了在YashanDB(崖山数据库)中执行某些SQL语句时出现的报错问题,对比了MySQL的成功执行结果。问题源于SQL-92标准对非聚合列的严格限制,要求这些列必须出现在GROUP BY子句中,而SQL:1999及更高版本允许非聚合列直接出现在选择列中。YashanDB和Oracle遵循SQL-92标准,因此会报错。文章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法:使用聚合函数处理非聚合列,或将GROUP BY与ORDER BY拆分为两层查询。最后总结指出,SQL-92标准更为严谨合理,建议开发者遵循此规范以避免潜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