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未有相关云产品技术能力~
暂无个人介绍
该任务是数据库查询,目标是找出所有选修了"刘东明"所选全部课程的学生学号。需运用子查询和NOT EXISTS运算符。代码首先选择学生表中名字不是'刘东明'的学生,然后检查他们是否存在与'刘东明'相同的所有课程记录。
该任务是找出未选修任何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通过在教学数据库中使用SQL子查询,先获取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集合,然后在外层查询中找出不在这个集合中的学生信息。代码实现为:`select sno,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no not in (select distinct sno from score);`
在教学数据库teachingdb中,使用子查询和NOT EXISTS运算符找出选修了所有课程的学生学号。代码如下: ```sql SELECT sno FROM student a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cno FROM course b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ore WHERE sno=a.sno AND cno=b.cno)); ``` 这段SQL语句查找的是没有匹配未选修课程记录的学生学号,即这些学生选修了所有课程。
该代码段读取一个3x3二维数组的输入,计算每行的最大值和元素和,并按照指定格式输出。给定输入示例为`3 6 5 9 8 2 1 4 5`,输出格式化后的结果为: ``` 3 6 5 6 14 9 8 2 9 19 1 4 5 5 10 ``` 代码首先使用`map(int, input().split())`将输入转换为整数列表,然后通过循环处理每行,计算每行的最大值(`max(s)`)和元素和(`sum(s)`),并使用`f-string`格式化输出,每个数据占4列。
该代码实现将输入的3x3矩阵转置并按指定格式输出。输入为9个小于100的整数,用空格分隔,输出转置后的矩阵。示例输入:1 2 3 4 5 6 7 8 9,输出:1 4 7\n2 5 8\n3 6 9。代码使用`map(int,input().split())`读取输入,然后通过for循环按格式打印转置后的矩阵。
该程序接收10个字符输入(含结束的回车),统计英文字母、空格或回车、数字和其他字符的数量。输入10个字符后,程序会分类计数并按指定格式输出。给定输入样例"aZ &09 Az",输出结果为"letter = 4, blank = 3, digit = 2, other = 1"。代码通过循环和条件判断实现计数,并使用f-string格式化输出。
该程序展示一个水果菜单,包含苹果、梨、桔子和葡萄的单价,以及退出选项。用户输入编号选择查询水果,连续查询超5次或输入0则退出。输入样例1:查询桔子、错误输入、退出,输出相应价格及0价;输入样例2:连续查询多个水果直至超过限制,显示对应价格。代码通过列表和循环实现查询功能,根据用户输入输出价格。
该代码用于生成3的乘方表,输入非负整数n,输出3的0到n次幂的值。利用`math.pow()`函数计算幂,示例输入3,输出`pow(3,0) = 1`, `pow(3,1) = 3`, `pow(3,2) = 9`, `pow(3,3) = 27`。
该程序统计并计算1至500之间整数M和N区间内的素数个数和。输入为两正整数M和N,输出为素数个数和它们的和。例如输入10 31,输出7 143。代码通过遍历区间,检查每个数是否能被2到自身-1之间的数整除,若不能则为素数,将其加入列表,最后输出列表长度(素数个数)和列表元素之和(素数和)。
```markdown 给定非负整数n,打印3从0到3^n的幂次方值。输入一行包含n,输出n+1行以"pow(3,i) = "格式显示结果。样例输入3,输出: pow(3,0) = 1 pow(3,1) = 3 pow(3,2) = 9 pow(3,3) = 27 ``` 代码实现如下(Python): ```python n = int(input()) for i in range(n + 1): print(f"pow(3,{i}) = {3**i}") ```
该代码用于统计并求和给定区间[M, N](1≤M≤N≤500)内的素数。输入包含两整数M和N,输出为素数个数和它们的和。例如,输入10 31,输出7 143。代码通过遍历区间,检查每个数是否能被小于它的数整除来判断是否为素数。
编写程序计算序列 2/1+3/2+5/3+8/5+... 的前N项和,其中每项分子是前一项分子与分母之和,分母是前一项分子。输入一个正整数N,输出部分和,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给定N=20,输出为32.66。以下是代码实现: ```python n = int(input()) sum = 0 a = 2 b = 1 for i in range(1, n + 1): sum += a / b c = a a = a + b b = c print(f"{sum:.2f}") ```
编写程序,将字符串中大写字母按A->Z, B->Y, ..., X->C, Y->B, Z->A的规则替换。输入为不超过80字符的字符串,输出替换后的字符串。例如,"Only the 11 CAPItaL LeTtERS are replaced." 转换为 "Lnly the 11 XZKRtaO OeGtVIH are replaced."
求整数的位数及各位数字之和
大于身高的平均值
求平方与倒数序列的部分和
求交错序列前N项和
圆周率PI的近似值
求一组数中大于平均值的数的和
统计字符出现次数
邮资计算
统计英文字母和数字字符[2]
输入一个字符ch,然后输出与它前后相邻的两个字符
程序模拟了猴子报数选猴王的过程,初始有N只猴子(N≤1000),从1号开始按1到3报数,报到3的猴子退出,直至只剩一只猴子,该猴子成为猴王。输入示例为11,输出示例为7。代码通过初始化猴子列表和当前报数索引,不断移除报数为3的猴子,最后返回剩余猴子的编号。
编写程序统计字符串中特定字符出现次数。输入包括一行字符串(少于80字符)和一个字符,输出该字符在字符串中出现的次数。示例:输入"programming is More fun!"和'm',输出为2。代码实现:`a=input(); b=input(); print(a.count(b))`。
该代码用于判断输入的三个整数是否能构成三角形。首先使用`map`函数将输入的一行字符串分割成三个整数`a`、`b`和`c`,然后找到最大值`max`。如果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a+b>max`、`a+c>max`和`b+c>max`),则能构成三角形,输出"yes";否则,输出"no"。示例输入为`3 4 5`时输出"yes",输入为`1 2 3`时输出"no"。
该程序生成1到N的下三角九九乘法表。输入一个1到9的正整数N,输出1*1到N*N的乘法表达式,等号右侧数字左对齐且占4位。示例输入4,输出1*1=1至4*4=16的口诀表。代码通过输入n值,使用两层循环结构实现乘法规则的打印。
求10个整数中的偶数的和
新胖子公式
圆周率PI的近似值
各位数字之和
一维数组最大值和最小值交换
矩阵的主对角线元素之和
求100以内的素数
求3×4数组中大于等于平均值的元素的和
找最长的字符串
九九乘法表
求分数序列的前n项和分数 20
阶乘函数实现
求简单交错序列前N项和
查找满足条件的所有整数
输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n项
给定精度,求圆周率PI的近似值
求指定范围内的素数
将数组中的数逆序存放
摘要:该问题要求编写程序找出大于输入正整数n的最小斐波那契数。斐波那契数列是前两项之和构成后续项的数列,起始为1、1。给定输入样例n=10,输出为13。代码通过while循环计算,直至找到第一个大于n的斐波那契数,并将其输出。
该程序计算一组学生的平均成绩和及格人数。输入包含学生人数N和N个成绩,输出格式为"average = 平均成绩"和"count = 及格人数"。提供的代码首先读取学生数量,然后累加成绩并计数及格者。平均成绩保留一位小数。当学生人数为0时,平均成绩和及格人数分别输出0.0和0。
求奇数分之一序列前N项和
找出整型数组中最大值的函数
求n个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