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个人介绍
本文讲的是深入浅出CoreOS(二):Cloud-Config和etcd,【编者的话】CoreOS是一款OS,但它是一款面向云的轻量级OS。CoreOS是以Linux系统为基础,为了建设数据中心的需要,而从Linux底层进行了内核裁减。
本文讲的是Etsy 技术 VP 谈架构:微服务,单体应用和激光射钉枪?Etsy 在寻找正确的焦点,【编者的话】 Etsy 是美国一个在线销售手工工艺品的网站,网站集聚了一大批极富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手工艺术品设计师。
本文讲的是Docker获9500万美元D轮融资,并牛逼地说B轮的钱还没花完,【编者的话】2015年4月14日,Docker完成9500万美元的 D 轮融资。此前,该公司已完成三轮融资,包括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及4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本文讲的是Consul和ZooKeeper的区别,【编者的话】Consul是一个在国外流行的服务发现和配置共享的服务软件。本文翻译自Consul的官方文档,文中重点讲述:在与主流同类软件ZooKeeper、Doozerd以及Etcd比较时,Consul的优势所在。
本文讲的是OSCON上最受欢迎的Docker演讲,【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上个月OSCON大会有关Docker最受欢迎的一个分享:真实线上环境的Docker技巧。分享者是一名运维工程师叫Bridget,她所在的公司DramaFever在2013年10月开始在线上环境部署使用Docker。
本文讲的是彻底厘清真实世界中的分布式系统,【编者的话】本文从一个实践者的角度,首先介绍了分布式系统的一些理论结果,例如 FLP 不可能性和 CAP 定理等;然后介绍了构建实际分布式系统最重要的一个原则:端到端;最后讨论了实际系统经常用到的协调服务。
本文讲的是Docker&MongoDB实战(二)性能与容错,【编者的话】在Docker中运行数据库很多人都想过,但是IO方面和在实体机上运行会有差异吗?数据应该怎么存储?映射到主机还是使用一个单独存储数据的容器?哪种方式更好?性能方面呢?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一一给出了答案。第一篇文章在这里。
本文讲的是为什么我们不允许非root用户在CentOS、Fedora和RHEL上直接运行Docker命令,【编者的话】容器技术最大的弱点是安全性不足,Docker也不例外。因此,如何加强Docker的安全性是每一个Docker用户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本文讲的是微服务实战(三):深入微服务架构的进程间通信,【编者的话】这是采用微服务架构创建自己应用系列第三篇文章。第一篇介绍了微服务架构模式,和单体式模式进行了比较,并且讨论了使用微服务架构的优缺点。第二篇描述了采用微服务架构应用客户端之间如何采用API Gateway方式进行通信。
本文讲的是【实战】Docker的典型应用场景,【编者的话】Docker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很多新接触Docker的朋友可能对「Docker到底能用来干什么」这一问题比较纠结。本文总结了一些作者在应用打包、多版本混合部署、升级回滚、多租户资源隔离以及内部开发环境方面使用Docker的一些经验,希望能抛砖引玉,给Docker的观望者一些启发。
本文讲的是2015年IT领域里Docker和其它颠覆性的趋势,【编者的话】文中作者介绍了2015年IT领域的一些颠覆性的趋势,比如Docker将如何革新PaaS、IaaS等,Docker将如何颠覆虚拟化、私有云、配置管理。
本文讲的是用Docker构建分布式Redis集群,【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Docker搭建Redis集群,很多读者都在问Docker能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好处,我想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使用Docker你也可以搭建Redis集群,那使用Docker后会有怎么样的优势了?我想可以用两个词总结:快速和复用。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新应用 GPU加速3D互联网步伐,回顾互联网的发展,我们不禁感叹世界变化之快。上世纪九十年代,打开古老的Mosaic浏览器,我们看到的只是满眼的文字。从2000年开始,得益于网络带宽、存储能力、CPU计算性能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图像和视频,听到了蔓妙的音乐。
本文讲的是一个简单的Java EE&Docker示例,【编者的话】学习Docker的最好办法就是迅速在工作中应用它,本文作者使用Docker部署了一个Java EE应用,非常简单和方便。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作者写作时本地网络有问题,所以Dockerfile中很多的资源都没有从网络下载,你再实践时,可以尝试修改。
本文讲的是谁先看到苏神咬人? 世界杯直播背后的云,当苏亚雷斯咬人时,北京豪门盛宴现场和云南小镇的球迷谁先看到这滑稽的一幕?答案是“几乎同时”。今年的央视世界杯直播有很大的进步,除了电视和官网外,还能通过手机屏幕观看直播,且能做到手机比官网速度还要快!
本文讲的是Diino提供云存储定制搭建服务,云存储厂商Diino针对他们的备份和恢复产品推出了一个合作计划。其被称为White Label Backup & Recovery,该计划面向美国的电讯服务供应商,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
本文讲的是Torus登场:CoreOS打造的新一代分布式存储系统,【编者的话】最近CoreOS推出来重量级产品Torus,专门为容器集群量身打造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可以为通过Kubernetes编排和管理的容器集群提供可靠可扩展的存储。让我们来感受下新产品给我们的集群分布式存储带来了多大的优势。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最大难处,云计算最终将证明是推动虚拟桌面快速增长的实现技术吗?根据最近推广虚拟桌面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情况判断,这似乎是一个希望。
本文讲的是谁应该为进入应用期的云计算负责,云计算的增长并没有停止(我们不准备突然离开互联网和高速网络并且把更多的数据存储在家里的PC和企业服务器中),因此,现在是每一个人(包括消费者和全球最大企业的首席信息官)开始提出问题,要求他们的厂商承担责任的时候了。
本文讲的是趋势下的眼界 “云”让软硬件销售增长,提及云计算这个技术,很多用户会有一种“云里雾罩”的感觉,究竟什么是云计算,能给整个产业和用户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恐怕在这里,没有一个人能准确详尽的阐述清楚。
本文讲的是微服务的两种模式:应用中心和任务中心,【编者的话】本文从同步和异步的角度将微服务分为两种模式:应用中心和任务中心。并对它们从构建和部署、请求和调用、发现和路由、运行和扩展、以及管理和错误的角度进行了细致解释和详尽对比。
本文讲的是Docker入门教程(二)命令,【编者的话】DockerOne组织翻译了Flux7的Docker入门教程,本文是系列入门教程的第二篇,介绍了Docker的基本命令以及命令的用法和功能。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渐行渐近 海量数据如何迁移到云里,风险管理咨询公司Kroll的首席信息官Jeff Kubacki为其公司定下一个目标,即在未来三年内将存储成本降低25%。
本文讲的是Docker入门教程(三)Dockerfile,【编者的话】DockerOne组织翻译了Flux7的Docker入门教程,本文是系列入门教程的第三篇,介绍了Dockerfile的语法,DockerOne目前在代码高亮部分还有些Bug,我们会尽快修复,目前在代码部分有会些字符会被转义。
本文讲的是戴尔:我们拥有最具远见的云计算理念,去年8月戴尔做了一件让IT界感到困惑的事儿,那就是它曾经妄想将云计算申请为自己的商标。虽然,这件事没有办成,但是戴尔确实一直在努力在与计算技术方面做着自己独特的贡献,而不再固守硬件厂商原有的哪些资源,转而更加专注于云计算方面的软件和服务产品。
本文讲的是中小企业市场 一些超级IT企业的动向,经济不景气让各大企业都开始紧缩IT预算,而技术公司们也正在全力以赴帮助中小企业来度过这段困难时期。
本文讲的是LXD 2.0系列之三:你的第一个LXD容器,【编者的话】第三方调查报告显示LXD有潜质成为一款受欢迎的第三方容器管理工具。本文是LXD核心维护者、加拿大程序员Stéphane Graber有关LXD连载博文的第三篇。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在大型企业迅猛发展,F5 Networks公布了有关大型企业如何实施云计算的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云计算在大型企业中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有超过 80% 的被调查者正在开展公有和私有云计算部署试点计划。
本文讲的是什么是高可用性(HA)?HA是什么,高可用性HA(High Availability)指的是通过尽量缩短因日常维护操作(计划)和突发的系统崩溃(非计划)所导致的停机时间,以提高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
本文讲的是以服务为驱动 看阿里云重新定义云计算,我们时常谈起云计算,那云计算是从哪个行业最先发起的呢?答案是互联网,互联网大应用推动了IT产业的变革。互联网的特点是用户需求变化非常快,要求基础架构、软件搭建的方式更加高效,更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
本文讲的是基于Docker API的工具综述,【编者的话】考虑到过去三年Docker取得的骄人成绩以及远程API的成熟,毫无疑问,Docker会成为开发者的首选平台。随着Docker的发展壮大,开发者也共享了很多围绕Docker的开源项目,本文中将讨论这些项目是如何使用Docker API的。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就像是一种产业链的重新组合,世纪互联副总裁肖峰先生接受有关媒体的采访时表示,从目前中国市场云计算被接受的程度来看,未来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培养,而如果简单的加以描述的话,云计算可以被看成是一种产业链的重新组合。
本文讲的是Windows 2016 TP5上的Docker初次体验,【编者的话】微软5.28发布Windows 2016 Technical Preview 5,作者第一时间上手,记录发现的新变化,看样子要接着往下写呢。这是第一篇,快来瞅瞅吧。
本文讲的是王国军:与YOCSEF一起走过的日子,[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YOCSEF即将迎来她的十周年庆典,YOCSEF长沙现已步入第九个年头,我与YOCSEF已结缘八年之久。。。回首过去,而这一切仿佛就在眼前。。。
本文讲的是倪明选:追忆似水流年,祝愿更加辉煌,早在1991年,应中国计算机学会的邀请,我第一次参加国内的青年计算机学者活动,记得是在北京香山,那时,我的头发还是黑色的。1998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YOCSEF)正式创立,甚感欣慰。
本文讲的是传统软件商转型SaaS走出炒作,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在继续,虽然有所好转但并未走出危机,大多数中小企业放松型管理模式所带来的收入降低、成本增加等问题,要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信息化建设已逐渐为企业共知。
本文讲的是云计算与摩尔定律并不相同技术,听说了太多关于精简客户端设备的讨论。超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也是一个热点话题,无论他们是否是一个明确的设备分类。笔者困惑的是电子书又在扮演什么什么样的角色。
本文讲的是Intel与合作伙伴CoreOS、Mirantis联手打造“通用资源调度平台”,【编者的话】 Intel在容器和虚拟化一直走在实践的最前方。虚拟化技术有两大分支:完全虚拟化和容器 Container,两者各有优劣,去年Intel 推出的 Clear Linux 项目,却声称同时拥有两者的优点。
本文讲的是使用OpenStack管理Docker容器(二),【编者的话】本文将讲述如何使用OpenStack创建并管理Docker,有3种流行的使用方法,使用的分别是Nova Docker驱动,Heat Docker插件,以及Magnum。
本文讲的是云服务成趋势 带你认识云计算操作系统,云计算变的似乎不再陌生,云计算服务应用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热力追捧的重点项目,听惯了云计算,那么究竟何为云计算?相信很多人还是不明确,那么接下来先阐述一下云计算的含义,云计算是将计算能力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更与互联网相似。
本文讲的是Weaveworks是如何利用Kubernetes来构建多级部署解决方案的,【编者的话】Weave Scope是Weaveworks公司推出的一个面向容器化App和服务的虚拟化及监测的开源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了通过Kubernetes构建Weave Scope的整个历程。
本文讲的是共赢于新生态系统:云服务的当下与未来,大约八年前,“云计算”作为一种解读IT基础架构与服务模式进化趋势的概念,首次被提出。经过近几年的蓄势、延展、升温,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云服务时代——曾经高不可攀、浮在空中的云计算终于开始落地生根,与地面上的亿万用户紧密连接在一起。
本文讲的是围绕云计算 虚拟化又出新面貌,起源于X86服务器的虚拟化技术已经快速扩展到存储和网络领域。如今虚拟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涵盖桌面系统,在处理器,内存和交换机上也都可以看到虚拟化的身影。虚拟化技术正在向硬件和软件应用工具渗透,甚至延伸到了智能手机领域。
本文讲的是观点 | 云时代,VMware已经出局了么,【编者的话】本文作者从容器、云、自动化和网络这几个角度对于VMware现阶段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到位的分析,并认为VMware不会在云时代出局。
本文讲的是快速部署迷你云计算 IBM推Cloudburst,谈到云计算,很多人都觉得这东西很神秘,新概念、新名词、新技术一大堆,总被搞得云里雾里的。其实,云计算也可以很简单。
本文讲的是DockerCon 2015:Docker公司提出将重点关注容器安全,【编者的话】本文是对11.16欧洲DockerCon大会的简短报道。重点在Docker容器安全领域的新特性,对于在生产环境中更安全使用Docker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讲的是戴尔“直入云端” 解放企业CIO有妙招,9月14日,戴尔在北京召开了"直入云端"高效率企业解决方案分享会。"戴尔在企业级领域所拥有的经验和技术不亚于人们通常认为的'强势'桌面和笔记本领域。
本文讲的是Apache Mesos的真实使用场景,【编者的话】文中内容来源于stackoverflow上的一个问题 ,提问者想知道Mesos在实际的使用中都有哪些使用场景,来自Twitter的工程师从容器编排、资源利用率、优先级和资源抢占、以及服务运行等几个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回答。
本文讲的是Mesos将使用统一的容器管理器支持多种容器类型,【编者的话】本文介绍了Mesos即将发布的一个新的功能,即使用统一的容器管理器来支持多种容器类型。包含了实现此功能的原因、能为Mesos用户带来的益处、发布的时间表和用户在使用此功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等。
本文讲的是红帽发布多容器应用规范Nulecule,【编者的话】这篇文章简单的介绍了Nulecule的产生、特性以及目标, Nulecule致力于构建一个统一的复合应用(基于多容器)的描述规范。笔者认为想法很好,但是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实现各个容器厂商的利益均衡,而做到这一点并不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