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使用“本地调试Streamlit”方法外,第三方平台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接入 AI Earth 展示处理后的数据影像:
1. 基于API接口的集成
- AI Earth 提供了标准化的API接口,允许第三方平台直接调用其服务。通过API,第三方平台可以获取经过处理的数据影像,并将其嵌入到自己的系统中。
- 关键步骤:
- 获取阿里云账号或RAM用户的
AccessKey ID
和 AccessKey Secret
。
- 调用 AI Earth 的API接口,例如遥感数据检索、地物分类、变化检测等算法模型的在线调用功能。
- 将返回的数据影像结果集成到第三方平台的前端展示模块中。
- 注意事项:
- 确保API调用符合阿里云的服务协议,特别是关于用户数据授权和使用的条款。
- 需要对API返回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如GeoJSON、TIFF等),以便适配第三方平台的展示需求。
2. 通过Notebook开发者模式
- AI Earth 支持在线Notebook开发者模式,允许用户在云端编写和运行代码,处理遥感数据并生成影像结果。
- 关键步骤:
- 登录 AI Earth地球科学云平台,进入Notebook开发环境。
- 使用平台提供的算子库和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处理遥感数据。
- 将处理后的数据影像导出为标准格式(如PNG、JPEG、TIFF等),并通过第三方平台的接口或存储服务进行展示。
- 优势:
- Notebook模式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适合需要定制化处理逻辑的场景。
- 可以利用阿里云的强大算力,快速完成大规模数据的处理任务。
3. 数据共享与发布
- 第三方平台可以通过 AI Earth 的数据共享功能,将处理后的数据影像发布到平台上,并通过链接或嵌入式组件的方式展示。
- 关键步骤:
- 在 AI Earth 平台上创建一个Namespace(命名空间),用于隔离和管理数据。
- 上传处理后的数据影像到指定的KnowledgeBase(知识库)。
- 设置数据的访问权限,并生成共享链接或嵌入代码。
- 在第三方平台中嵌入生成的链接或代码,实现数据影像的展示。
- 注意事项:
- 确保共享的数据内容符合平台的合规要求,不得包含涉及国家秘密、安全或其他违法信息。
- 数据共享后,平台会对内容进行形式审查,但最终的法律责任由用户承担。
4. 自定义Web应用集成
- 如果第三方平台希望更灵活地展示数据影像,可以基于 AI Earth 提供的SDK或API开发自定义Web应用。
- 关键步骤:
- 使用 AI Earth 的SDK或API获取处理后的数据影像。
- 开发一个独立的Web应用,将数据影像嵌入到地图服务(如天地图)或其他可视化工具中。
- 部署Web应用到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器或云环境中。
- 优势:
- 自定义Web应用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交互界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和可视化方式,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5. 嵌入式组件(iframe)
- AI Earth 支持通过iframe嵌入的方式,将数据影像直接展示在第三方平台的网页中。
- 关键步骤:
- 在 AI Earth 平台上生成数据影像的展示页面。
- 获取该页面的iframe嵌入代码。
- 将iframe代码嵌入到第三方平台的HTML页面中。
- 注意事项:
- 嵌入式组件的展示效果依赖于 AI Earth 平台的稳定性,需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 如果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可以通过HTTPS协议加载iframe内容。
重要提醒
- 数据授权与合规性: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第三方平台都需要遵守 AI Earth 的用户数据授权条款,确保数据的合法使用。
- 服务稳定性:由于服务可能因技术或法律原因中断,建议第三方平台在接入时设计容错机制,避免因服务中断影响用户体验。
- 知识产权保护:在展示处理后的数据影像时,需注明来源并尊重数据许可人的知识产权。
通过以上方法,第三方平台可以灵活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方式接入 AI Earth,实现数据影像的展示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