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DB如何设置集群地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登录 PolarDB 控制台,进入目标集群的基本信息页,找到某个集群地址,打开集群地址的编辑对话框。
(1)自动读写分离 打开集群地址的“编辑”对话框。将读写模式设置为“可读可写”。选择要添加至该地址的节点,用于处理读请求。必要时,可以设置主节点不接收读请求,即读请求仅发往只读节点,以此降低主节点负载,确保主节点稳定。
(2)一致性级别 打开集群地址的编辑对话框。设置一致性级别。 PolarDB 采用异步物理复制的方式实现主节点和只读节点间的数据同步。主节点的数据更新后,相关的更新会应用到只读节点,具体的延迟与写入压力有关(一般在毫秒级别)。由于只读节点的数据并不是最新的而是有延迟的,因此可能出现查询到的不是最新数据的情况。 (3)事务拆分 打开集群地址的编辑对话框。开启事务拆分。 使用可读可写模式集群地址时,为保证一个会话中事务读写一致性,所有在事务内的请求都会被发往主节点,可能导致主节点压力大,而只读节点压力小。开启事务拆分后,可以在保证读写一致性的前提下,将事务内的部分读请求发往只读节点,减轻主节点的压力。仅支持Read Committed 事务隔离级别的事务拆分。
以上内容摘自《云原生数据库原理与实践》,这本书可以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天猫店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