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软件测试人员,大家都知道自动化测试将我们从重复、枯燥的手工测试中解放出来,帮助我们和企业减少了时间和劳力成本。但在实践中发现自动化测试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万能。比如大家熟知的UI自动化,写好自动化脚本后,可以进行大量的页面测试,节省很多时间,但是我们为了完成这个自动化脚本,搭建环境花了几天?熟悉那套自动化测试框架花了几天?掌握那套框架的编码能力又花了多少天?最后,我们辛苦写好的自动化脚本失败,真的有发现研发同学的bug么,还是都是因为部署环境失败引起的失败?因为执行机挂了引起的失败?同时我们为了排查出这些失败,又花了多少时间?还有接口测试,若想全覆盖接口的所有参数场景,对测试人员要求很高,要求对系统的结构和系统间的调度非常清楚。
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做好自动化究竟有多难?您所在公司现在在做自动化测试吗?如果有,您觉得自动化测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做好自动化测试确实面临诸多挑战,您提到的几点非常关键。自动化测试虽然能够显著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但其实施过程确实需要克服不少难题:
高昂的初始投入:搭建自动化测试环境、选择合适的测试框架、编写可维护的脚本等都需要时间与资源。特别是对于UI自动化,页面元素的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脚本频繁调整。
技术学习曲线:掌握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如Selenium、Appium、JMeter等)需要时间,对测试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包括编程能力、框架理解及问题排查能力。
维护成本:随着软件迭代,自动化脚本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变化,这是一项持续且耗时的工作。不及时维护可能导致脚本失效,反而增加负担。
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自动化测试失败的原因可能多样,除了真正的功能缺陷外,还可能是环境配置、依赖服务、网络等因素导致,准确识别这些问题并排除也需要经验和技术。
全面覆盖的难度:尤其是接口测试,要实现所有参数组合的全覆盖几乎不可能,需要合理设计测试策略,平衡覆盖率与成本。
在阿里云,我们不仅提供了一系列支持自动化测试的产品和服务,比如PTS性能测试服务用于API和压力测试,ECS、Docker等服务可以快速搭建测试环境,还有CodePipeline、DevOps解决方案帮助自动化测试集成到CI/CD流程中,减少手动干预,提升效率。同时,我们也倡导智能测试的理念,利用AI技术辅助生成测试用例、优化测试执行策略,减轻测试人员负担。
自动化测试的价值在于长期效益,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团队持续投入和优化的过程。成功的自动化测试实践往往伴随着良好的测试策略规划、合理的自动化范围选择、高效的团队协作以及对自动化工具的灵活运用。通过这些努力,自动化测试能够显著提升软件质量和交付速度,尽管初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看,其带来的收益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