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云时代,业务压测和诊断的最佳实践涉及多个环节,确保应用在高并发、大流量的场景下能够稳定运行。以下是根据提供的参考资料总结的关键步骤与建议:
1. 构建压测场景
- 登录PTS控制台,导航至性能测试 > 创建场景,选择PTS压测。
- 定义场景名称,反映测试目的或业务背景。
- 导入参数文件:通过数据源管理上传包含用户名、密码等信息的文件,为API调用准备数据。
- 编排业务接口(API):依据业务流程,如电商场景中的登录、商品浏览、购物车操作等,配置每个API的请求详情及参数传递逻辑。
- 设置数据轮询策略,决定参数文件数据的使用方式。
- 在基本请求信息中指定URL、请求方法,并利用导入的参数。
- 使用出参定义提取前一个API的响应数据作为后续API的输入参数。
- 配置**检查点(断言)**以验证业务逻辑正确性,例如商品ID的有效性。
2. 配置压测量级与压力模式
- 在施压配置页签,设定压测的具体条件:
- 压力来源选择国内公网,确保模拟真实用户访问。
- 压力模式采用RPS模式,设置合理的起始与最大RPS值,如从1开始逐步增加到10。
- 设定压测总时长,如1分钟,根据需要调整。
3. 设置SLA监控与报警
- 在SLA定义页签,创建SLA规则,如要求请求成功率100%,否则自动停止压测并触发报警。
- 配置通知方式,如钉钉,确保问题能及时传达给相关人员。
- 确保已预先设置好接收人以便通知有效送达。
4. 使用JMeter进行特定任务压测
- 对于特殊需求,如文件上传,可借助Apache JMeter构造测试脚本
uploads.jmx
。
- 导入脚本至PTS控制台,匹配相应的文件资源,选择正确的JMeter版本执行压测。
- 调试并监控结果,利用PTS提供的报告功能深入分析压测表现。
注意事项
- 数据准备需充分考虑实际业务场景,确保参数覆盖全面。
- 压力配置应逐步递增,避免直接施加过高压力导致系统崩溃。
- SLA设置要合理,既要保证服务质量,也要避免过度敏感导致误报。
- 成本与合规:注意压测会产生费用,且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综上所述,上云时代的业务压测和诊断最佳实践围绕着细致的场景构建、合理的压力配置、严格的SLA监控以及灵活运用工具(如PTS与JMeter)来展开,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性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