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根据代码变动情况决定的。
代码若变动小,一般会走即时生效热修复,而如果代码变动大,比如在已存在的类中新增方法,修改了so等情况,都会走冷启动。这是由打包工具自行检测代码变化来判断的,开发者无需考虑。
并且,在运行期如果在所运行的设备上检测到不支持即时生效热修复,也会在该机型上走强制冷启动修复。
而如果对稳定性有极高要求,可开启强制冷启动选项,这样任何变动都会按强制冷启动方式打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您提到的内容似乎是关于移动应用热修复技术的运作机制,这在阿里云的相关产品中可以通过“阿里云移动热修复服务”来实现。该服务允许开发者无需用户重新下载安装应用,就能即时修复线上APP的bug,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问题响应速度。
阿里云应用实时监控服务(Application Real-Time Monitoring Service, ARMS)中的移动热修复功能,就是为了解决您提到的这类问题设计的。它的工作原理与您描述的相符:
智能判断修复方式:系统会根据代码变动的程度自动选择最适合的修复策略。小范围的修改如变量更改、逻辑调整等,可能通过热补丁(即时生效热修复)的方式快速部署;而涉及到类结构重大变化的,则需要冷启动以确保安全性和稳定性。
兼容性检测:在某些设备上,如果检测到不支持热补丁的情况,系统会自动切换到冷启动模式进行修复,确保所有用户都能获得修复效果。
强制冷启动选项:对于对稳定性要求极高的场景,开发者可以主动选择强制冷启动模式打包,这样任何代码改动都会按照最保守、稳定的方式处理,牺牲一定的即时性以换取更高的可靠性。
无缝集成:阿里云的移动热修复服务通常提供友好的SDK集成方案,让开发者能够轻松地将热修复能力集成到自己的应用中,无需过多关注底层技术细节。
使用阿里云的移动热修复服务,开发者不仅可以快速响应并修复线上问题,还能通过详尽的日志和统计分析,监控修复效果,进一步提升应用的运维效率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