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groupRange是根据并行度以及subtask index来划分的 那么flink怎么保证对应的event key流到对应的operator呢?求大神解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阿里云实名注册用户自发贡献,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阿里云开发者社区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具体规则请查看《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用户服务协议》和《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知识产权保护指引》。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填写侵权投诉表单进行举报,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Apache Flink 通过其内部的键控流(keyed streams)和状态管理机制来确保带有特定键的事件能够流向对应的operator。具体来说,Flink使用以下几种方式来保证事件与operator之间的正确对应:
KeyBy操作:在Flink程序中,当你对一个DataStream应用keyBy()
操作时,实际上是在根据你提供的键选择函数(key selector function)将数据流切分成多个独立的键控流。这个函数定义了如何从每个事件中提取键值。这意味着具有相同键值的事件会被分配到同一个子任务(subtask)上进行处理。
重分区(Shuffle):执行keyBy()
之后,Flink会自动对数据进行重分区,这个过程涉及到网络传输,确保所有具有相同键的记录被发送到负责该键的特定TaskManager上的子任务。这一过程类似于MapReduce中的shuffle阶段,但Flink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支持更高效的数据传输和状态管理。
Operator Chaining:虽然与直接保证事件流向不完全相关,但Flink的operator chaining机制可以减少数据在不同operator间的物理移动,提高效率。当一系列operator逻辑上连续且没有触发重分区的操作(如keyBy),它们可以被链接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一的任务执行,但这不影响key-based的事件路由。
Task Slot与并行度:Flink允许用户为作业设置并行度,这影响到每个operator的子任务数量。每个TaskManager上的Task Slot可以运行一个子任务。Flink通过内部的调度机制确保每个keyGroup(KeyGroupRange的一部分)被恰当地映射到可用的Task Slot上,从而保证事件能正确地路由到处理该键的operator实例。
状态后端与检查点:为了在故障恢复时保持状态的一致性,Flink使用了一套状态后端系统以及检查点机制。这些机制不仅保存了运算的状态,也间接地帮助维持了事件与operator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恢复时会基于之前存储的键值分布信息来重新构建任务的执行图。
综上所述,Flink通过keyBy()
操作、数据重分区、以及其底层的调度和状态管理机制,共同确保了带有特定键的事件能够准确无误地流向处理该键的operator,即使在分布式和容错环境下也能保持这种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