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特征
- 客观性
- 普遍性
- 无限性
- 变换性
- 转化性
- 系统性
- 层次性
- 相对性
- 传递性
- 动态性
- 依附性
记忆: 客观相对普遍无限,系统动态变换转化,层次传递依附
信息质量属性
- 精确性
- 完整性
- 可靠性
- 及时性
- 经济性
- 可验证性
- 安全性
记忆:经济安全可靠可验证,及时精确完整
信息传输模型
记忆: PC-A向PC-B传输消息,首先是用户打开消息应用例如QQ,然后给小黑发消息(你吃了吗),
1)在应用层生成数据”你吃了吗(小黑IP)“,然后数据传入表示层节点-表示层,
2)在表示层将数据进行转换(针对计算机系统编码如IBM主机使用EBCDIC编码,而大部分PC机使用的是ASCII码等等的不同)加密,压缩-会话层
3)在会话层将这个qq消息的会话区分出来,然后将会话内容以及相关信息传到下一层-网络层
4)在网络层将会话内容和相关信息(小黑IP)封入数据包-运输层
5)在运输层需要在数据包中插入写信人IP,跟快递一样写明寄件人-数据链路层
6)在数据链路层(对应网卡和相应驱动程序)将小黑IP对应到他的硬件地址(MAC地址网络适配器唯一标识)-物理层
7)在物理层将数据包由帧转换为电信号/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中途跋山涉水,不断的转发到达目的地,中间万一丢东西了咋办呢,所以这个节点加入了校验值,万一目的地校验后出现了丢失那么重新发送一次,-光纤。
8)剩余的就是和上述相反的过程,由PC-B接收,然后小黑回复(我没喝水)。
PC-A就是信源,PC-B是信宿,数据转换是编码和解码,传输过程是信道,传输过程可能会被干扰就是噪声。
整个模型就是:
信源--->编码---->信道---->解码---->信宿
↑
噪声
信息化的五个层次
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
主体通过手段和途径达成目标
主体是全社会成员,手段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