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书摘来自异步社区《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从零搭建整套系统》一书中的第1章,第1.1节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作者 张剑明,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异步社区”公众号查看
第1章 微信生态
微信公众平台与小程序开发——从零搭建整套系统
1.1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你的一行代码能影响8亿网民,比奥巴马还多影响5亿人!”
这是腾讯2015年启动校园招聘时的口号。多么吸引人的一句话,足见腾讯的庞大用户群及其影响力。造就这群庞大用户群体的主要幕后功臣,就是腾讯QQ。
截至2016年11月16日,未经审核的第三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腾讯QQ的月活跃账户数为8.77亿人次,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6.47亿人次,最高同时在线账户数为2.5亿。想象一下,全球有2.5亿人在同时使用同一款软件,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奇迹。
聊完了QQ,我们接着来说说它的兄弟产品—微信。
早在2010年,腾讯广州研发中心产品团队便在张小龙的带领下,开始着手微信的研发。张小龙此前曾经开发过Foxmail和腾讯七星级产品QQ邮箱,这两款产品颇受业界好评。这一次,微信成为张小龙又一个得意的产品。
2011年1月,微信发布,针对iPhone用户的1.0测试版本,并通过QQ账户体系来导入好友关系链,快速拥有了微信的第一批用户。
笔者认为,通过QQ来导入用户,是一个非常明智而且正确的选择,也是腾讯经营社交产品多年,厚积薄发的最好印证。这也是令其他互联网企业望尘莫及且不可多得的资源。
图1-1 微信1.0测试版截图(图片来自腾讯微信官网)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微信的发展历史,如表1-1所示。
表1-1 微信iPhone版本更新大事件
可以在朋友圈分享相册中的视频;选择照片时,可以进行简单的编辑
从微信的版本更新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到,微信的每一次重大版本更新,都精准地把握住了用户的核心需求点。要做到这点,显然不可能只靠对产品的简单规划,更多的是需要对用户需求敏锐而又准确的把握和理解,甚至是对人性的把握。而这一切的主要缔造者就是张小龙。他崇尚技术,崇尚颠覆性思维,信奉简单就是美,天生的完美主义。产品不断更新迭代,让用户体验一次次接近极致。他把一款互联网产品打造得老少皆宜。
2012年,张小龙提出一个新观点: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下面我们来详细回顾微信的发展历史,看看它是如何成为我们的一个生活方式的。
2011年5月,微信2.0语音版全新发布,让聊天不再是干巴巴的文字,我们可以像打电话一样和朋友们交流。多么伟大的创新!从此,人们无论是走在大街上、坐地铁,还是排队,都可以随时随地地拿起手机对讲。那标志性的“滴”的声音和按住对讲时屏幕上出现的对讲机图案,在现在看来都是那么的经典。
2011年底春晚的“摇一摇”,让这个功能走进了用户生活。如今,它已经成为微信拥抱O2O的主要互动方式:摇优惠、摇电视、摇周边。
2012年初的相册,让我们拥有了一个简单整洁的朋友圈,我们再也不用在广告漫天飞的屏幕上浏览,净化了我们的眼睛,整个世界都清净了,虽然现在的朋友圈有广告,但是用户至少有一定的选择权,可以选择对某些广告“不感兴趣”。
2012年7月,微信网页版(如图1-2所示)推出。微信从此进入了桌面时代。后来还有针对Windows版本(如图1-3所示)和Mac版本(如图1-4所示)的客户端微信。与手机端微信相比,它拥有除去朋友圈之外的绝大部分功能。这样,再也不用在上班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查阅微信消息了。
图1-4 微信Mac版(微信2.0.4)
2013年8月,微信支付推出。腾讯财付通一直都是支付宝的强劲对手,微信支付的推出,再次给支付市场带来了一场血雨腥风。从此,人们去小卖铺买东西结账时都会问一句:老板,可以微信支付吗?商户倘若不接入微信支付,似乎就无法做生意了。由此可见微信支付的深入人心。
2014年1月27日,微信红包席卷了整个春节,它打破了传统的过年红包的使用场景,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送祝福。更具趣味性的是“拼手气红包”,每个人抢到的红包金额是随机的,跟抢红包的时间先后无关,考验人品的时候到了。
2014年9月,朋友圈小视频的发布又是一次伟大的创举。它让朋友圈动起来。用户可以录制发送一段6秒的短视频,在朋友圈的朋友聊天中传播。小视频的编码是经过微信团队精心优化的,能最大限度地节省用户流量。
2016年1月底,临近春节,朋友圈突然被马赛克刷屏,这就是“红包照片”。用户点击发布朋友圈按钮,可以看见微信红包照片选项,发布成功之后,该照片将被模糊处理,还有如需评论或者看清照片,需要向好友发送红包,金额由微信随机决定。一时间,各种“我和我男朋友”“小时候的萌照”等这类标题的内容席卷朋友圈,发完红包之后发现照片和描述并不相符。但此时你已经不会去计较这些了,红包照片带来的乐趣不言而喻。需要说明的是,红包照片只可在特定时间使用。
微信一次又一次的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惊喜和期待。如今,人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微信了,我们在这里聊天、阅读、社交、购物。微信已经深入人心,渗透了生活的每个角落。这正是一个生活方式。
手机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而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和工作,陪伴家人和身边朋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我们在跟朋友一起吃饭时,在家人身边时,“低头族”们正沉醉在微信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我们不敢想象没有了微信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笔者曾经关闭朋友圈两个星期,其实并没有之前想象的那么糟糕,我的生活依旧,让我跟家人和朋友有了更多的交流时间。假如一定要我说失去了什么,那就是朋友圈的那些“八卦”:谁去哪里旅行了,谁去了哪家餐馆吃饭,等等。
其实,微信只是一个生活工具,你用,或者不用,它都在那里。最关键的,是看你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