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P连接管理
TCP是面向连接进行通信服务的协议,所谓连接,其实就是在两台需要数据交互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虚拟的线路,所有的数据交互都是通过这条线路进行的,而TCP就负责这整个线路的创建、销毁、维护管理等工作
在建立连接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为了确保通信两端是否可以进行正常通信,发送端会通过TCP的首部发送一个SYN包作为建立连接的请求并等待接收端确认应答。如果接收端确认应答并返回一个ACK包,则表示接收端同意与发送端进行通信,然后发送端再次发送一个ACK包给接收端,表示已收到你的同意通信的消息了,此后两端就可以正常通信了;若接收端没有返回给发送端一个确认应答的ACK包,则表示不同意与发送端进行通信,那么两端自然无法进行后续的通信了
两端若在通信完成以后肯定需要断开通信,同样也需要两端互发包来确认是否要断开通信。比如,发送端先发送一个FIN包给接收端,告知想要断开连接,然后接收端可以返回给发送端一个ACK包表示同意你断开连接的请求,紧接着接收端也向发送端发送了一个FIN包,表示其也想断开连接的意愿,发送端在接收到该包后随即返回给接收端一个ACK包表示我也同意你断开连接,这样,两端就断开连接了
总结一下,一次完整的TCP连接的建立与断开至少需要来回发送7个包,其中建立连接需要发3个包,断开连接需要发4个包
我们来看一下完整的通信过程简图
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过程
如果不好理解上面的建立、断开连接过程,这里我再给大家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发送端与接收端通信,就好比我们日常生活中两个人打电话,例如现在A给B打电话
- A问B:喂?你是B吗?
- B回答A:我是B呀,你是A吗?
- A回答B:对的,我是A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三次对话就确认了双方是想要互相通信的对象,因此连接就此建立了
那么当A和B聊完天,准备挂电话了
- A对B说:我的事说完了,那么没啥事我就挂电话了哈
- B回答A:好的
- B又对A补充了一句:我也没啥事了,那我也挂了哈
- A回答B:好的
这三段对话就使通信双方确认了会话结束,因此连接就此断开了
二、分段数据发送
TCP不是拿到一整个包就直接原封不动地传给接收端的,因为若这样做,即使是发生了数据丢失,也不知道到底丢失了哪部分的数据,因此其采用的就是将数据分段发送的方式
这里先说明一点,不光建立和断开连接时接收端需要向发送端发送请求应答,在数据交互时也是需要的
例如有一个数据包,我们可以将其按顺序给每一个字节都标上一个序号,然后我们假设每次发送1000个序号区间的数据给接收端,所以第一次发送的是 序号 1 ~ 1000
的数据,接收端接收到了以后会返回给发送端一个请求应答,告知发送端下一次请发送 序号 1001 ~ 2000
的数据过来,过程如图所示
上面我们假设的是每次发送1000个序列号区间的单位,而实际过程中,却不一定是这个值。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得知数据在数据链路层中传输会收到MTU(最大传输单元)的影响,若数据大于该值,IP则会被分片处理,因此我们尽可能地不让这种事情发生,那么就要让传输的每段数据大小小于该通信线路上最小的MTU,该值称为MSS(最大消息长度)
该值是会在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时被计算获得的,比如发送端在请求接收端的时候,在发送的包上附带上其线路上的MTU大小为4000,然后接收端在发送确认应答给发送端时,也会在包上附带上其线路上的MTU大小为1460,此时发送端接收到确认应答后比较两个MTU的大小,取其中小的那个值作为之后数据传输每段的数据大小
如图:
三、重发控制
我们都知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丢包现象,而当出现丢包现象时,即发送端在发完数据以后等待一段时间,并未收到接收端的确认应答,则视为丢包,于是就会进行重发
其中丢包现象又分为两种:
- 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发生了丢包现象,接收端并未接收到数据,因此不会给发送端发送确认应答
- 接收端收到了发送端传过来的数据,并且也向发送端返回了确认应答,但确认应答的包却在发送的途中出现了丢包,所以发送端接收不到确认应答
以上两种情况如下图所示: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那么,发送端发送完数据后多久没收到确认应答才判定数据丢包了呢?这个都是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TCP会在每次发包时计算往返时间以及偏差来决定等待的时间
若重发后又出现了丢包,则下一次等待的时间会以2倍、4倍的指数函数延长
但其又不会无限进行重发,当重发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判定为网络异常,两端通信就会被强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