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栖息地模型到平台的演进趋势,我们大致应该了解中台到底是做什么。我们这里归纳为三点。
第一点,从“去重” 到“复用”。对于大多数平台里面的烟囱系统,我们是否可以将重复的功能给去除掉,放到一个平台中。 第二点,从“治理”到“赋能”。从业务平台和业务中台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认为中台就是平台,只不过是平台2.0,相当于平台的再继续往上走一步,对业务的支撑更加友好。所以中台是从治理上考虑如何赋能的作用。 第三点,从“技术的视角去驱动”到“业务价值的驱动”。 上面这些还是过于抽象,我们从细节上来看中台到底做了哪些事情?
1. 基于DDD的业务边界划分与业务能力的识别。从领域的边界划分,而不是从功能的角度去拆解,这样做事为了更好的让能力去 “复用”。
通过领域边界的划分,能够让我们的能力内聚,边界之间的关系关联变得很少。比如一个请求在使用一个能力使用到20个服务,对于这样的能力改动一个就变化很大,那这种能力使我们不敢使用的。所以我们认为中台的能力质量保证,稳定性是最终要的。所以我们按照DDD领域的能力去拆分,而不是按照功能模块去拆分,能力是更加稳定的。
2. 业务能力的分层,大家在做中台的架构时候,都开始去考虑能力的分层。但为什么要做能力的分层,前台应用管理的视角来看,中台提供更多业务能力,更快的去构建应用,那么中台提供更多的业务能力是越多越好。也就是在流程、数据、业务上进行复用,来帮助前台应用实现更多的创新、更快的构建应用。
滴滴的分层,按照能力的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
1. 提供开箱即用的产品层次的能力2. 提供API但是包含一定的规则能力3. 提供基础的核心能力
对于更多的能力有更多的选择,对于我们的创新的是更大的。
3. 业务模式的复用(插件、配置化)关于这样的业务能力包括高层次的和低层次的。低层次的就是提供查询订单的能力、打通客户,A系统存储数据,B系统就能看到数据。低层次的能力属于业务数据的复用。
高层次的就是不再提供琐碎的能力,而是提供B2B,C2C,出行、金融、电商的模式和方案。
这里是抽象的业务模式,也就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赚钱。比如阿里的交易中台,我们认为阿里是在基于交易的这个模式在不断的复制,复制在各个地区,复制在各个领域,这样的交易模型是一致的。我们会发现滴滴的创新模式是越来越快,我们认为滴滴是在出行的业务模式上不断的进行提炼,通过业务模式的插件化和配置化,快速的再不同的领域上做业务的扩展。这里关键点不在于做插件化、配置化,而在于对业务是否可以提取出来可复用的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