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网络编程】服务器端 ServerSocket 配置 ( 端口复用 | 缓冲区设置 | 超时时间 | 性能权重 | 端口绑定 )

简介: 【Java 网络编程】服务器端 ServerSocket 配置 ( 端口复用 | 缓冲区设置 | 超时时间 | 性能权重 | 端口绑定 )

文章目录

I ServerSocket 端口号绑定参数

II ServerSocket 复用绑定端口设置

III ServerSocket 设置缓冲区大小

IV ServerSocket 设置超时时间

V ServerSocket 设置性能参数



I ServerSocket 端口号绑定参数


1. 建议绑定时机 : 绑定端口号的操作建议在设置的最后一步进行操作 , 如果绑定了端口号 , 很多设置就无效了 ;


2. int backlog 参数作用 : 创建 ServerSocket 对象之后 , 需要绑定本地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 , 服务器套接字绑定方法还有一个 int backlog 参数 , 这个参数指的是允许等待的连接队列 , 如将该值设置成 10 的效果是 , 当客户端连接服务器 , 但是服务器还没有调用 accept 方法接收客户端的连接 , 此时如果有 10 个以内的客户端连接 , 这 10 个连接都在缓冲区中等待 , 如果出现第 11 个客户端连接 , 此时客户端就会抛出异常 ; 注意这个异常是在客户端触发的 ;


//服务器端绑定本地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
serverSocket.bind(new InetSocketAddress(Inet4Address.getLocalHost(), 8888), 10);




II ServerSocket 复用绑定端口设置


设置是否可以复用 ServerSocket 绑定的地址和端口号 : setReuseAddress( true ) ;


serverSocket.setReuseAddress(true);


Socket 连接在建立时 , 会使用之前绑定本地的 IP 地址和端口号 , 这个端口号在使用之后 , 2 分钟之内不允许再次使用 ; 进行了该设置之后 , 可以在连接关闭之后 , 马上使用该本地 IP 地址和端口号 ;




III ServerSocket 设置缓冲区大小


1. 缓冲区大小设置 : ServerSocket 只有接收缓冲区设置 , 其原理与 Socket 缓冲区原理相同 ;


① 接收缓冲区设置 ;

serverSocket.setReceiveBufferSize(64 * 1024 * 1024);


2. 设置时机 : 注意设置缓冲区一定要在 accept 之前进行设置 , 如果在连接建立之后设置该缓冲区是无效的 ;




IV ServerSocket 设置超时时间


1. 设置 ServerSocket 超时时间 , 该超时时间没有实际的概念 , 用于设置与阻塞相关操作的超时时间 , ServerSocket 中只有 accept 操作会有阻塞 , 设置了 2 秒阻塞时间 , 如果 accept 阻塞超过 2000 毫秒 , 就会抛出异常 , 此时可以捕获该异常继续等待 2 秒 ;


serverSocket.setSoTimeout(2000);


一般情况下不设置该超时时间 , 即服务器端永久等待客户端连接


2. 单位 : 毫秒 ( ms ) ;




V ServerSocket 设置性能参数


ServerSocket 调用 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 设置性能参数 , 与 Socket 调用 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 设置原理是一样的 ;

//对延迟性能要求最高
serverSocket.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1, 10, 1);


1. 调用 ServerSocket 对象的 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 方法 , 设置连接的性能参数 ; 连接有以下三个性能参数 :


① 连接时间 ;

② 往返延迟 ;

③ 带宽 ;

2. 设置的是权重不是具体性能参数 : 设置的值不是具体的参数 , 而是连接的性能权重 , 对哪个性能要求比较高 ;


3. 连接时间 : 如果该 Socket 的连接很频繁 , 连接后传一个数据 , 马上断开 , 这时候比较看重连接时间性能 , 此时可以将第一个参数设置成 10 , 后两个参数设置成 1 , 表示注重连接时间性能 ;


//设置 连接时间 性能参数较重要
socket.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10, 1, 1);


4. 往返延迟 : 如果开发的是网游服务器 , 此时对延迟很看重 , 这时候可以将第二个参数设置成比较高的权重 ;


//设置 往返延迟 性能参数较重要
socket.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1, 10, 1);


5. 带宽 : 如果开发的是音视频服务器 , 注重带宽性能 , 此时需要将第三个参数设置成较高的权重 ;


//设置 带宽 性能参数较重要
socket.setPerformancePreferences(1, 10, 1);


6. 上面的延迟和带宽的性能是互斥的 , 延迟低 , 就意味着很小的包就要发送一次 , 其带宽就低了 , 延迟高了 , 每次积累很多数据才发送 , 其带宽就相应的提高了 ;


7. 函数原型 :


 

/**
     * Sets performance preferences for this socket.
     *
     * <p> Sockets use the TCP/IP protocol by default.  Some implementations
     * may offer alternative protocols which have different performance
     * characteristics than TCP/IP.  This method allows the application to
     * express its own preferences as to how these tradeoffs should be made
     * when the implementation chooses from the available protocols.
     *
     * <p> Performance preferences are described by three integers
     * whose values indicat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hort connection time,
     * low latency, and high bandwidth.  The absolute values of the integers
     * are irrelevant; in order to choose a protocol the values are simply
     * compared, with larger values indicating stronger preferences. Negative
     * values represent a lower priority than positive values. If the
     * application prefers short connection time over both low latency and high
     * bandwidth, for example, then it could invoke this method with the values
     * {@code (1, 0, 0)}.  If the application prefers high bandwidth above low
     * latency, and low latency above short connection time, then it could
     * invoke this method with the values {@code (0, 1, 2)}.
     *
     * <p> Invoking this method after this socket has been connected
     * will have no effect.
     *
     * @param  connectionTime
     *         An {@code int} expr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a short
     *         connection time
     *
     * @param  latency
     *         An {@code int} expressing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low
     *         latency


目录
相关文章
|
4天前
|
Java
java springboot 8080端口号冲突时 修改当前项目端口号
java springboot 8080端口号冲突时 修改当前项目端口号
7 0
|
1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弹性计算
阿里云ECS计算型c8i服务器测评_网络PPS_云盘IOPS性能参数
阿里云ECS计算型c8i实例采用Intel Xeon Emerald Rapids或Sapphire Rapids CPU,主频2.7 GHz起,支持CIPU架构,提供强大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性能。适用于机器学习、数据分析等场景。实例规格从2核到192核,内存比例1:2,支持ESSD云盘,网络带宽高达100 Gbit/s,具备IPv4/IPv6,vTPM和内存加密功能。详细规格参数表包括不同实例的vCPU、内存、网络带宽、IOPS等信息,最高可达100万PPS和100万IOPS。
|
1天前
|
存储 弹性计算 网络协议
阿里云服务器ECS计算型c7实例详解_网络PPS_云盘IOPS性能参数
阿里云ECS计算型c7实例,基于三代神龙架构,采用Intel Ice Lake CPU,2.7 GHz基频,3.5 GHz全核睿频,提供高性能计算、存储和网络能力。支持vTPM和Enclave特性,适用于高网络负载、游戏、数据分析等场景。实例规格从2核4GB至128核256GB,最大网络收发包可达2400万PPS。详细规格及性能参数见官方页面。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可视化
基于BP神经网络的64QAM解调算法matlab性能仿真
**算法预览图省略** MATLAB 2022A版中,运用BP神经网络进行64QAM解调。64QAM通过6比特映射至64复数符号,提高数据速率。BP网络作为非线性解调器,学习失真信号到比特的映射,对抗信道噪声和多径效应。网络在处理非线性失真和复杂情况时展现高适应性和鲁棒性。核心代码部分未显示。
|
3天前
|
运维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PolarDB产品使用问题之怎么把将客户端所在的网络和实例配置到同一环境去
PolarDB产品使用合集涵盖了从创建与管理、数据管理、性能优化与诊断、安全与合规到生态与集成、运维与支持等全方位的功能和服务,旨在帮助企业轻松构建高可用、高性能且易于管理的数据库环境,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阿里云控制台、API、SDK等方式便捷地使用这些功能,实现数据库的高效运维与持续优化。
|
6天前
|
Java Android开发
Java Socket编程示例:服务器开启在8080端口监听,接收客户端连接并打印消息。
【6月更文挑战第23天】 Java Socket编程示例:服务器开启在8080端口监听,接收客户端连接并打印消息。客户端连接服务器,发送&quot;Hello, Server!&quot;后关闭。注意Android中需避免主线程进行网络操作。
31 4
|
5天前
|
运维 网络安全 网络虚拟化
2024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题-交换配置教程
SW1, SW2, SW3作为核心交换机,配置了多个VLAN以隔离不同部门的网络,如产品、营销、财务和行政。配置中还包括启用VLAN访问控制,允许特定VLAN通过二层链路,并设置了链路聚合(LACP)以增强SW1和SW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此外,所有交换机都配置了IP VRF来支持分公司(Branch,RD 1:1)和Internet(RD 2:2)的虚拟专用网络。
2024网络建设与运维赛题-交换配置教程
YOLOv8打印模型结构配置信息并查看网络模型详细参数:参数量、计算量(GFLOPS)
YOLOv8打印模型结构配置信息并查看网络模型详细参数:参数量、计算量(GFLOPS)
|
20天前
|
Kubernetes 网络协议 Cloud Native
Kubernetes网络问题排查分享两则(1)——calico特定场景下的网络性能问题
在对Kubernetes项目[kosmos](https://github.com/kosmos-io/kosmos)与Calico网络性能进行对比测试时,发现kosmos在跨集群容器网络的性能显著优于Calico的集群内网络(约6Gbit/s对比2.9Gbit/s)。物理机网络测试达到9.38Gbit/s,显示Calico有68%的性能损耗。问题定位到网卡的checksum/offload参数,尝试用`ethtool`调整后虽短暂提升,但随后恢复原状。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XsQZCSqZAXJK46zqc7IpLw
|
2天前
|
IDE Java Linux
在Maven中设置JVM系统参数及Java应用调试实例
在Maven中设置JVM系统参数及Java应用调试实例
10 0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