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反射修改类的常量值、静态变量值、属性值

简介: Java 反射修改类的常量值、静态变量值、属性值

前言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修改一个变量的值,但变量也许存在于 Jar 包中或其他位置,导致我们不能从代码层面进行修改,于是我们就用到了下面的场景,通过反射来进行修改变量的值。

定义一个实体类

class Bean{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eger INT_VALUE = 100;  
}  

利用反射修改私有静态常量方法

System.out.println(Bean.INT_VALUE);  
Field field = Bean.class.getField("INT_VALUE");  
//将字段的访问权限设为true:即去除private修饰符的影响  
field.setAccessible(true);  
//去除final修饰符的影响,将字段设为可修改的 
Field modifiersField = Field.class.getDeclaredField("modifiers");  
modifiersField.setAccessible(true);  
modifiersField.setInt(field, field.getModifiers() & ~Modifier.FINAL);  
//把字段值设为200  
field.set(null, 200);  
System.out.println(Bean.INT_VALUE);  

修改私有静态常量测试结果

100
200

看到测试结果说明我们的反射修改成功了。

利用反射修改共有静态变量方法

class Bean{  
    public static int nums = 100;
}  

System.out.println(Bean.nums);
Field field = Bean.class.getField("nums");
field.set(null, 200);
System.out.println(Bean.INT_VALUE);

测试结果修改成功。

100
200

奇怪的地方

注意到上述代码的中的静态常量类型是Integer,但是我们项目中实际需要修改的字段类型并不是包装类型Integer,而是java的基本类型int。
当把常量的类型改成int之后。

class Bean{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INT_VALUE = 100;//把类型由Integer改成了int  
}

在其他代码都不变的情况下,代码输出的结果竟然变成了诡异的:

100
100

而且在调试的过程中发现,在第二次输出的时候,内存中的Bean.INT_VALUE是已经变成了200,但是System.out.println(Bean.INT_VALUE)输出的结果却依然时诡异的100?!
是反射失效了吗?
又试了其他几种类型,发现这种貌似失效的情会发生在int、long、boolean以及String这些基本类型上,而如果把类型改成Integer、Long、Boolean这种包装类型,或者其他诸如Date、Object都不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奇怪的原因

对于基本类型的静态常量,JAVA在编译的时候就会把代码中对此常量中引用的地方替换成相应常量值。
参考:Modifying final fields in Java
即对于常量 public static final int maxFormatRecordsIndex = 100

if( index > maxFormatRecordsIndex   ){  
    index  =  maxFormatRecordsIndex ;  
}  

这段代码在编译的时候已经被java自动优化成这样的:
if( index > 100){

index = 100;  

}
所以在INT_VALUE是int类型的时候。

System.out.println(Bean.INT_VALUE);  

编译时会被优化成下面这样:
System.out.println(100);
所以,自然,无论怎么修改Boolean.INT_VALUE,System.out.println(Bean.INT_VALUE)都还是会依然固执地输出100了。
这本身是JVM的优化代码提高运行效率的一个行为,但是就会导致我们在用反射改变此常量值时出现类似不生效的错觉。

相关文章
|
28天前
|
存储 安全 Java
探索 Java 静态变量(static)的奥秘
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的静态变量(`static`),从初印象、使用场景、访问方式、初始化、线程安全、优缺点到最佳实践,全面解析其特性和应用场景。静态变量属于类而非实例,适用于共享数据、定义全局常量和工具类中的变量。它在类加载时初始化,生命周期贯穿整个程序运行。然而,多线程环境下需注意线程安全问题,可通过`synchronized`或原子类解决。优点包括共享数据方便和提高性能,但也存在线程安全和代码耦合度增高的缺点。最佳实践建议谨慎使用、保证线程安全、遵循命名规范并封装访问。掌握静态变量的正确用法,能让你的代码更加高效简洁。
52 11
|
6天前
|
安全 Java 编译器
JAVA泛型类的使用(二)
接上一篇继续介绍Java泛型的高级特性。3. **编译时类型检查**:尽管运行时发生类型擦除,编译器会在编译阶段进行严格类型检查,并允许通过`extends`关键字对类型参数进行约束,确保类型安全。4. **桥方法**:为保证多态性,编译器会生成桥方法以处理类型擦除带来的问题。5. **运行时获取泛型信息**:虽然泛型信息在运行时被擦除,但可通过反射机制部分恢复这些信息,例如使用`ParameterizedType`来获取泛型参数的实际类型。
|
6天前
|
安全 Java 编译器
JAVA泛型类的使用(一)
Java 泛型类是 JDK 5.0 引入的重要特性,提供编译时类型安全检测,增强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通过定义泛型类如 `Box<T>`,允许使用类型参数。其核心原理是类型擦除,即编译时将泛型类型替换为边界类型(通常是 Object),确保与旧版本兼容并优化性能。例如,`Box<T>` 编译后变为 `Box<Object>`,从而实现无缝交互和减少内存开销。
|
3月前
|
Java 开发者
在 Java 中,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吗?
这是 Java 面向对象编程的一个重要特性,它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和扩展性。
200 58
|
2月前
|
JSON Java Apache
Java基础-常用API-Object类
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允许从已有类派生新类。Java采用单继承机制,默认所有类继承自Object类。Object类提供了多个常用方法,如`clone()`用于复制对象,`equals()`判断对象是否相等,`hashCode()`计算哈希码,`toString()`返回对象的字符串表示,`wait()`、`notify()`和`notifyAll()`用于线程同步,`finalize()`在对象被垃圾回收时调用。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使用Java中的对象行为。
|
2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Spring
反射-----浅解析(Java)
在java中,我们可以通过反射机制,知道任何一个类的成员变量(成员属性)和成员方法,也可以堆任何一个对象,调用这个对象的任何属性和方法,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修改部分信息和。
|
3月前
|
Java
java小工具util系列4:基础工具代码(Msg、PageResult、Response、常量、枚举)
java小工具util系列4:基础工具代码(Msg、PageResult、Response、常量、枚举)
75 24
|
3月前
|
存储 缓存 安全
java 中操作字符串都有哪些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Java中操作字符串的类主要有String、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String是不可变的,每次操作都会生成新对象;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都是可变的,但StringBuilder是非线程安全的,而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的,因此性能略低。
104 8
|
3月前
|
监控 Java
Java基础——反射
本文介绍了Java反射机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包括`Class`类的使用、动态加载类、获取方法和成员变量信息、方法反射操作、以及通过反射了解集合泛型的本质。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动态代理的概念及其应用,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动态代理实现面向切面编程(AOP),例如为方法执行添加性能监控。
|
3月前
|
Java 程序员 容器
Java中的变量和常量:数据的‘小盒子’和‘铁盒子’有啥不一样?
在Java中,变量是一个可以随时改变的数据容器,类似于一个可以反复打开的小盒子。定义变量时需指定数据类型和名称。例如:`int age = 25;` 表示定义一个整数类型的变量 `age`,初始值为25。 常量则是不可改变的数据容器,类似于一个锁死的铁盒子,定义时使用 `final` 关键字。例如:`final int MAX_SPEED = 120;` 表示定义一个名为 `MAX_SPEED` 的常量,值为120,且不能修改。 变量和常量的主要区别在于变量的数据可以随时修改,而常量的数据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常量主要用于防止意外修改、提高代码可读性和便于维护。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