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从零到一1.1 Angular 2简介

简介:

第1章

认识Angular

1.1 Angular 2简介


Angular 2 是Google推出的一个跨平台全终端的Web前端框架,使用Angular 2可以快速开发出适合手机、平板以及PC端的前端网页应用。它让开发人员可以采用组件化的方式来编写应用,像App开发一样。借助来自Ionic、NativeScript和React Native中的技术与思想,我们可以使用Angular 2构建原生移动应用。

从性能角度来看,Angular会把你的模板转换成代码,针对性地进行高度优化,轻松获得框架提供的高生产率,同时又能保留所有手写代码的优点。Angular应用通过新的组件路由(Router)模块实现快速加载,提供了自动拆分代码的功能,为用户单独加载所请求视图中需要的那部分代码。

官方还提供了命令行工具(也就是本书采用的Angular-CLI),屏蔽了大量配置细节,使得我们更专注于代码的开发,让开发人员快速进入构建环节、添加组件和测试,然后立即部署。

与目前比较火的React和Vue.js相比,Angular有如下优点:

由于Google的目的是推出一个完整解决方案,所以官方默认提供的类库(比如routing、HTTP、依赖性注入(DI)等)非常完整,无需自己选择。React的一大痛点就是选择太多导致在配置寻找组件和类库的过程中消耗太多精力,当然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其优势,选择众多且自由。

官方支持TypeScript(微软出品,也是JavaScript的超集,也是JavaScript的强类型版本)作为首选编程语言,使得开发脚本语言的一些问题可以更早更方便地找到。

RxJS友好使得响应式编程在Augular 2中变得极为容易(Google开发的框架依赖这么多微软的产品,可见微软的转型还是很成功的)。

支持NativeScript甚至ReactNative等进行原生Android/iOS应用开发(React支持React Native)。

支持服务器端渲染(React也支持)。

总体来讲,个人认为Angular 2更适合从原生App开发或后端Java/.Net等转型过来开发前端的程序员,因为它的开发模型更接近于传统强类型语言的模式,加上官方内建的组件和类库比较完整,有官方中文网站 https://angular.cn,学习曲线要低一些。有过Angular 1.x 开发经验的人要注意了,虽然只有一个版本号的差距,但2.x和1.x是完全不同的,不要奢望1.x的应用会平滑迁移到2.x上。

有趣的是,Angular团队内部在准备下一个版本,目前准备叫做Angular 4(只是计划哈),看起来太恐怖了,一下跳到Angular 4,那Angular 3怎么办,我还要不要学Angular 2。其实不用慌张,和前面的1.x到2.x的差距恰恰相反,这次只是版本号跳跃,框架却不会有太大差距,只是因为内部几个组件需要统一版本号,因此跳过了Angular 3。

所以呢,不要慌张,Angular 2和Angular 4不会有本质的差别。

Angular 支持大多数常用浏览器,参见表1.1。

表 1.1 Angular 2的浏览器兼容性

Chrome Firefox Edge IE Safari iOS Android IE Mobile

45以上 40以上 13以上 9以上 7以上 7以上 4.1以上 11以上

 

相关文章
Angular模板简介
模板引擎是Web应用中用来生成动态HTML的一个途径, 负责将数据模型与HTML模板结合起来(即模板渲染),生成最终的HTML。 编写HTML模板的语法称为模板语法,模板语法的表达能力和可扩展性决定了模板引擎的易用性。本文将介绍在重构管理控制台中使用到的Angular的模板引擎ng-template。
198 0
|
7月前
|
API 开发者 UED
PrimeFaces:JSF的魔法衣橱,解锁UI设计的无限可能!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介绍如何结合 JSF(JavaServer Faces)和 PrimeFaces 构建美观且功能强大的现代用户界面。PrimeFaces 提供丰富的 UI 组件库,包括按钮、输入框、数据网格等,支持现代 Web 标准,简化界面开发。文章通过具体示例展示如何使用 `<p:inputText>` 和 `<p:calendar>` 等组件创建用户表单,并用 `<p:dataTable>` 展示数据集合,提升 JSF 应用的易用性和开发效率。
110 0
|
7月前
|
开发者 安全 SQL
JSF安全卫士:打造铜墙铁壁,抵御Web攻击的钢铁防线!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构建Web应用时,安全性至关重要。JavaServer Faces (JSF)作为流行的Java Web框架,需防范如XSS、CSRF及SQL注入等攻击。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JSF应用中实施安全措施,包括严格验证用户输入、使用安全编码实践、实施内容安全策略(CSP)及使用CSRF tokens等。通过示例代码和最佳实践,帮助开发者构建更安全的应用,保护用户数据和系统资源。
95 0
|
7月前
|
开发者 C# C++
揭秘:如何轻松驾驭Uno Platform,用C#和XAML打造跨平台神器——一步步打造你的高性能WebAssembly应用!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Uno Platform 是一个跨平台应用程序框架,支持使用 C# 和 XAML 创建多平台应用,包括 Web。通过编译为 WebAssembly,Uno Platform 可实现在 Web 上运行高性能、接近原生体验的应用。本文介绍如何构建高效的 WebAssembly 应用:首先确保安装最新版本的 Visual Studio 或 VS Code 并配置 Uno Platform 开发环境;接着创建新的 Uno Platform 项目;然后通过安装工具链并使用 Uno WebAssembly CLI 编译应用;最后添加示例代码并测试应用。
233 0
|
7月前
|
前端开发 开发者 安全
JSF支付功能大揭秘:探索如何在Java世界中实现安全无缝的在线支付体验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电子商务和在线交易日益普及的今天,实现在线支付功能已成为许多Web应用的必备需求。JavaServer Faces (JSF) 作为一种流行的Java Web框架,提供了丰富的组件和工具来构建用户界面,包括与支付网关集成以实现在线支付。支付网关是处理信用卡和借记卡支付的系统,在商家和银行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本文将探讨如何使用JSF与支付网关集成,以及实现在线支付功能时需要考虑的关键点
76 0
|
7月前
|
开发者 前端开发 开发框架
JSF与移动应用,开启全新交互体验!让你的Web应用轻松征服移动设备,让用户爱不释手!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在现代Web应用开发中,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构建移动友好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尽管JSF(JavaServer Faces)主要用于Web应用开发,但结合Bootstrap等前端框架,也能实现优秀的移动交互体验。本文探讨如何在JSF应用中实现移动友好性,并通过示例代码展示具体实现方法。使用Bootstrap的响应式布局和组件可以确保JSF页面在移动设备上自适应,并提供友好的表单输入和提交体验。尽管JSF存在组件库较小和学习成本较高等局限性,但合理利用其特性仍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开发者可以更好地掌握JSF应用的移动友好性,为Web应用开发贡献力量。
73 0
|
7月前
|
JavaScript 开发者
从零基础到实战应用:Angular入门指南带你一步步构建你的第一个Web应用——全面介绍环境搭建、项目创建、组件开发与应用集成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本文档是针对初学者的Angular入门指南。通过详细步骤与示例代码,教你如何使用Angular CLI搭建开发环境、创建新项目、添加及配置组件,并运行首个应用。Angular是由Google开发的强大Web框架,专为高效构建复杂单页应用设计。按照本指南操作,你将能够快速上手Angular,开启Web应用开发之旅。
325 0
|
7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测试技术
Angular CLI 快速入门超棒!这个提高开发效率的必备工具,带你轻松开启 Angular 项目之旅!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作为一名前端开发者,我发现Angular CLI是提升Angular项目开发效率的强大工具。它是Angular团队提供的命令行工具,能快捷创建、开发及维护项目。通过简单命令即可创建项目、生成组件、服务、模块等,并支持构建、测试与部署,大幅简化开发流程,使开发者更专注业务逻辑。项目结构清晰,便于理解和维护,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如果你还未尝试Angular CLI,强烈推荐一试,其便捷性定会让你爱不释手。
65 0
|
7月前
|
前端开发 JavaScript 编译器
【性能革命】Angular Ivy编译器:一场前端开发者的极速盛宴,揭秘应用瘦身与提速的黑科技,让你的Angular项目焕发新生的终极指南
【8月更文挑战第31天】Angular Ivy编译器是Angular团队推出的更新,旨在改善应用性能,减少构建时间和代码量。自Angular 9起,Ivy成为默认编译器。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介绍Ivy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以一个复杂应用为例,展示了Ivy如何通过减少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量、优化模板表达式解析等方式提升性能。通过创建示例项目并比较启用与未启用Ivy的构建结果,证明了Ivy在构建速度和文件大小上的显著改进,同时提高了运行时性能。这对于追求高性能和快速开发的应用至关重要。
7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