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旅行者 2 号”,大多数人会联想到 NASA 于 1977 年发射的一枚无人星际航天器。它不辱使命的完成了一系列的太阳系“掠过”任务,目前正向着更为深邃的宇宙进发,预计在 2020 年结束自己的生命。
或许是为了致敬其卓越的航天贡献,被誉为中国“Space X”的光启也整捣出了自己的载人飞船,并同样将它命名为“旅行者”号。
企业级的太空探索目前远未成熟,最先打开局面的可能是特斯拉注资的 Space X 公司,它们专注于廉价火箭的发射和回收方案,虽然失败率很高,但却迈出了意义非凡的一步。而光启最初只是一个 5 人组建而成的小团队,可以想象这群年轻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不过,光启从 2015 年开始启动的临近空间计划目前已经初见成效,预计 2017 年之后会慢慢开始投入商用。首枚“旅行者”号飞船在新西兰成功实现了放飞,而就在近日,“旅行者” 2 号的验证版也于新疆库尔勒筹备升空,尽管因天气缘故未能顺利展开,但这在转化率极低的科研领域已经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行动了。
◆ ◆ ◆ ◆ ◆
一枚非典型航天器
官方对于旅行者 2 号“验证版”的描述是:
旅行者”2 号验证版主舱是一个直径 2.5 米、高 3.5 米、重量超过 1 吨的舱体,根据“旅行者” 2 号的 0.6 倍缩比设计制作。放飞时,主舱由一个直径近 40 米的超大囊体,携带到达 20 公里以上的临近空间。
虽然概述中不乏一些绕口的术语,但航天器本身倒是非常贴近“民用”。
“超大囊体”其实是一个用蒙皮材料制成的氦气球,具有一定的抗压和抗腐蚀性,光从外观来看还有些像锡箔纸。而所谓的“临近空间”则是我们熟知的平流层,所在的位置大致相当于民航客机所能达到高度的两倍。
因此,旅行者 2 号并没有完全脱离近地轨道,说“航天”倒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可以看出“验证版”飞船不算太大,在塞满了仪器之后,工作人员仅能勉强放入一只小乌龟作为活体“探险者”。
相较于传统的航天器,这套设备还是有着自己的特有价值。比如它到达选定高度的时间仅需 1 个小时,能够快速完成人类实操的探索任务。而 1000 公斤的载重量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往舱体中塞入大量的探测仪器,便于复杂数据的采集。
相较之下,旅行者 2 号可能更像是“谷歌智能气球”项目的放大版,不仅在“气球”的基础上增加了载人载物能力,而且探索信息的覆盖度都更为出众。
◆ ◆ ◆ ◆ ◆
可能还黑得不够彻底
旅行者 2 号的验证版本来预计在 11 月 7 日凌晨 5 点升空,但由于风力影响发射日期往后顺延了一天,到 8 号,这枚航天器仍然饱受天气的困扰。而在这之前,因场地“化雪”的缘故试飞已经推迟了一次。
客观来说,现场的天气环境不算太恶劣,当时的风速大概为 7m/s,这在传统的风力分级中只能被定义为“和风(4 级风)”。
但“气球”却被吹成了这样……
适宜旅行者 2 号放飞的风速条件为 5m/s 以下,也就是微风或者无风状态,这实在是有些苛刻,要知道普通热气球即便在 7~8 级的风力中仍然可以顺利升空。
基于这些特性,旅行者 2 号暂时只能在气流较为稳定的平流层中滞留,这也是它向更深层太空探索的阻碍之一。
红牛公司曾在 2010 年资助过一个名为“Red Bull Startos”的计划,它实际上与光启的“旅行者 2 号”项目有些相似。
奥地利跳伞运动员鲍姆加特纳在氦气球的帮助下到达了 36000 米的高空,并最终创造了 31333 米的跳伞记录,其下落速度一度突破音障。尽管红牛的计划也不靠谱的失败了几次,但这可以看出光启的项目模式并非完全新创,而是现有基础上的优化。
不过,光启的临近空间项目在国内还属首家,将资本集聚在科研方向的企业并不算多。而官方在面对媒体的“堵截”时,相关的仪器设备也完全暴露在外,这足以证明它们有一定的底力,并不害怕技术曝光或者“穿帮”。
◆ ◆ ◆ ◆ ◆
光启的“黑”历史
另一方面,光启的黑科技远远不止旅行者 2 号一个。
比如研究了 35 年的“马丁飞行包”,能够在海拔 1000 米的高空中飞行 30 分钟。
又比如高科技飞艇——悬浮站“U-1”,用的还是太阳能系统,不经让人想起了埃隆马斯克目前主推的太阳能屋顶。
以及电影“明日边缘”里出现过的动力外骨骼(当然还没那么高级)。
埃隆马克思动用了特斯拉的资产才勉强保全 Space X 的发展,而这个有着巨头支持的新创公司目前仍在挫折中探索前行,其回收火箭的失败几率也很高,这足以证明企业级的太空探索不是那么简单。
尽管光启的小飞船并不怎么完美,但“按部就班”的实现太空商业化并不是应该指责的行为,通过更多的磨合与试验,成功将人类送上临近空间只是时间问题。而借由着资金和研发力的进一步积累,追击领头羊 Space X 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