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国产手机市场似乎到处都充斥着各种销量排名,有年度销量排名、季度销量排名、月度销量排名,甚至各种电商节的销量排名也是花样频出,给人的感觉是,销量似乎已成为评判一个手机厂商到底如何的唯一标准。销量排名的变动已成为国产手机厂商最敏感的神经,关乎生死,最典型的莫过于前不久华为和小米的第一之争,两家不同的统计机构,两个不同的第一,为了第一,不惜撕破脸皮。这样的结果无疑是灾难性的,国产手机厂商们为了在销量上取胜已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旷日持久地性价比战争,带来的是持续地亏损,再加上一些商业咨询统计机构的做局以及手机厂商们的盲目,销量几乎成为了国产手机厂商头上的“紧箍咒”。
为什么大家都爱拿“销量”说事
首先,拿销量说事和最早互联网手机的抢购现象如出一辙,是国民性格使然。在大多数人看来,销量多的手机一定是最好的产品,要不然不会有这么多人买。如同我们吃饭下馆子一样,往往会选择客人多的店,并认为客人多一定是菜味合口服务好。这其实是最典型的消费错觉,人们蜂拥而至的不一定是味道最好的。销量尽管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但并不代表全部,如果盲目地跟随销量排名消费,往往会进入另外一个误区。
其次,在很多手机厂商看来,销量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最好的故事,它往往和“规模”、“量级”、“估值”等关联起来,为什么许多手机厂商不惜赔本卖机赚吆喝?原因就在于此。他们并不关心自己的产品对于用户而言有怎样的体验,看重的是这款性价比产品进入市场之后能掀起怎样的“波澜”,估值会不会翻翻?会不会引发资本市场对其的新一轮追逐?名义上,有些手机厂商发动性价比战争是为了最大地抢占市场,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对资本市场歇斯底里地讨好。
最后,销量排名是很多商业咨询以及统计机构的“大生意”,众多销量数据发布的背后总会有它们的身影,是它们让各种销量排名成了众多手机厂商品牌背书的主要手段,滋生了手机行业不健康的行销格局。在一些商业性销售排名数据中,这些机构做局面目已经充分暴露,不惜在排名上弄虚作假就更令人不齿。
跳出销量怪圈,OPPO式成功值得参考
最近手机行业谈的最多的是OPPO,细水长流不知不觉地上升到了国产手机品牌的榜首位置,很多人将OPPO的成功归结于其对线下渠道的坚守。这样认为也不错,但只是对了一半。线下渠道并非OPPO一家在做,早期的“中华酷联”,现在的金立、联想、华为等厂商其实也一直在做线下渠道,所以说依靠线下渠道让OPPO实现超车的解释并不充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OPPO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国产手机市场实现弯道超车的呢?
最近OPPO的新品R9s开启了线下线上的首销,不出意外地再次受到用户的疯狂追捧,尽管OPPO前期已经备货超百万,但线下实体店还是出现了排队现象。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一个厂商而言绝对是难得的“殊荣”,但OPPO似乎对这些并不感冒,OPPO认为,销量的提升并不是OPPO最终的追求,OPPO最看重的是用户的满意度。这次OPPO R9s的发售,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短时间R9s的购买评论已经超过了10000条,天猫平台用户评分达到了业内顶级的4.9,而京东的评分更是达到了惊人的98%。继R9之后,OPPO凭借R9s再次将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推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我想这才是OPPO相对于其他国产手机厂商能够弯道超车的原因所在,从用户的需求出发,专注产品、苛求极致,才是一个手机品牌可以细水长流稳健发展的根本所在。
OPPO副总裁吴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OPPO从来不争第一,也不提任何争第一的口号,OPPO要做的事情永远是把基本功练扎实,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和手机市场上为了销量第一的虚名争的“头破血流”的友商相比,OPPO人更多的是关注产品本身,而非是抖机灵制造噱头式营销,这样的产品才能从整体上给用户更优质的体验,这是目前大多数国产手机应该参考借鉴的。
回归产品,才是手机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近一年,随着国产手机竞争进入深水区,厂商们在手机基础技术创新层面的优劣水平逐渐表露出来,而像OPPO这种不打价格战,持续投入高额研发经费注重技术创新的厂商的优势也逐渐显现。公开数据显示,OPPO单在拍照方面就申请了1119项专利,其中核心专利289项。
激进的性价比打法对手机厂商自身是一种伤害,对品牌的塑造也是一种伤害。如今,许多国产手机品牌为什么中高端之路走的这么艰难,其实就是过去盲目追求销量,过多地透支品牌的结果。而OPPO一直稳扎稳打,从不打价格战,适当的品牌溢价,专注于产品,默默地积累用户口碑,才使其在这场竞争中笑到了最后。所以,由此观之,国产手机厂商只有真正回归产品本身,才能长久且持续地打动用户,而这才是手机行业的健康发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