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Home 是谷歌在 2016 年 I/O 开发者大会上推出的一款智能硬件产品。时隔一年,Google Home 新增了 5 个特性:全新的通知功能、拨打电话、增加日历和提醒、电视操作界面、支持更多流媒体服务。
Google 并未公布这些新特性具体从何时开始应用。这些新功能算不上大改动,新增的「主动帮助」功能只支持基本的提醒和操作,「免费拨打电话」也只能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与亚马逊 Echo 只能在 Echo 设备之间进行的通话功能相比,Google Home 可以拨打固定和移动电话通话。
机器之心第一时间测试了 Google Home 的新功能,发现的确还无法实现。不过从背景音消噪、上下文理解、打断等方面,我们对 Google Home 进行了测试。
1、在背景噪音干扰下接收信息的能力
通过其他设备播放音乐造成背景噪音,提出诸如「你怎么样」、「可以播放一段音乐吗」、「停止播放」等问题和指令都可以迅速得到回答和反应。
2、上下文理解
在我们提问「今天天气怎么样?」,Google Home 的回答包括今天当下的天气、温度情况,以及晚上的天气如何。当我们接下来问「明天呢?」,Google Home 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在询问天气后,一定要在句首增加唤醒词(Waker)「Hey Google,明天呢?」,才能得到答案。但我们在测试订机票场景时,Google Home 会用问句结尾,这时用户不需要唤醒词也可以与 Google Home 顺利沟通。
3、是否能被打断
在 Google Home 给出答案和建议的过程中,只要用「Hey Google」开始提问,Google Home 都会迅速停止转换为聆听状态。
4、提取事件
我们希望 Google Home 帮忙订一张去纽约的机票,Google Home 准确的捕捉到我们的所在地,「从 LA 到纽约的往返机票 297 美元起,你想订哪天的?」「5 月 21 日出发,6 月 21 日回程。」「5 月 21 日出发,6 月 21 日回程的航班 394 美元起,你要邮件查看机票情况吗?」回答是,就会在账户关联邮箱收到相关邮件。
5、通过网络搜获信息
当我们问「这周有汉密尔顿的演出吗?」Google Home 表示无法提供帮助。改问「这周有 Maroon 5 的演出吗?」吼,Google Home 依然表示无法帮助。
我们还试着引导 Google Home:
「Hey Google,你知道 Maroon 5 吗?」
「你想知道 Marron 5 的什么?」
「有他们的演出吗?」
「对不起,我帮不上忙。」
当然,我们还测试了很多「奇怪」的项目。比如是否能区分不同的用户?答案是并不能,三个人穿插着说话都可以控制 Google Home。是否能播放某种特定类型的音乐?当我们让他播放「最新的独立(Indie Music)音乐」时,它播放的是 R&B,大概被理解成了「最新的音乐」。是否会说中文?Google Home 的确会说简单的中文,比如「How to say 'I am handsome in Chinese'?」「我帅。」
总体来看 Google Home 的表现差强人意,不过对于要求甚高、寄希望于产生人与人交流感的人类来说,可能会没有想象得没那么好。不过有一位朋友表示,曾在拥抱着女友的情况下对 Google Home 说「Hey Google play Waltz」,两人便跳起舞来,又通过「Turn the volume to the Max」调高音乐,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十分浪漫。
YouTube 上有一条名为《101 Things to Ask Google Home》的视频,给出了不少可以和 Google Home 交流的有趣问题,比如「How many days till Christmas?」(还有多少天到圣诞节)、「Make me laugh」(给我讲个笑话)、「What is the meaning of life」(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等等。Google Home 还有不少小彩蛋,比如「Can you rap?」、「Sing for me」。
从外观上来看,Google Home 非常可爱。顶部倾斜可触控的表面隐藏着四种颜色的 LED 灯,接收到新消息时 Google Home 的光环就会闪烁发光。扬声器格栅的底部则是用磁铁连接的滚轮,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来匹配自家装修风格。
总体而言,Google Home 的表现并不十分完美。爱的人十分爱,说它是「Game Changer」;不喜欢的人还是不喜欢,只当它是智能时代昙花一现的玩具。谁也不能主观断定 Google Home 前景如何,毕竟为它投票的,是需求各异、变化万千的用户。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部嘉宾阵容并报名参与机器之心 GMIS 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