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一直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也鼓励教师参与到对和种大赛的指导中。前几年我一直没有参与,去年有三组同学找到我担任指导教师,但很惭愧,没有取得一点成绩。反思其中的原因,一是自己的指导的投稿有限,二是有限的指导意见学生没有落实。
说到竞赛,那就应该是当作一场战斗去打的。参加竞赛是为了提升能力,那就一定得有所改变。反思去年,在前期和学生见面还是比较勤快的,但在学生的前期准备一直没有为他们把握好进度,要求的学习方式的改变也落实不了(学生的自学无方),等到夏天最关键的时候了,组员之间的合作又出现了问题,说好一起干,却留下了个别同学单打独斗。这样的状况取得成绩才怪了。这中间有两组全由大一同学组成,程序设计不过关还要自学新的语言和平台,对他们确实也是有一定难度了。
今年原想好不再参加这些指导的。暑假时间我需要留给自己做些学期间顾不上做的事,比如读一些书,把平时零散的想法写成论文,做科研论文该做的实验也需要整时间。不断地有同学请我担任指导教师,我也不断地动摇自己的想法。学生的参赛热情很高,学院一直在鼓励,比赛对学生有好处,这种活动和自己沉下来做教学的目标一致。再者,作为指导教师,投入的精力真不用太多,太多的干涉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需要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
最终,我决定改变想法。但是对指导竞赛,还需整理出一个思路了,做到干得巧,干得好。
原则:(1)放手让学生做,大主意他们自己做;(2)关注学生的合作,对违背承诺的要提出改正要求;(3)作为指导教师,在学习、开发进度和阶段性成果的验收上起作用。
对参赛队的人员组成需要把关,必要时建议重组。
将放暑假前作为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做的事有:(1)确定选题,讨论得出创新点;(2)考察至少10个已有的同类或相似的应用程序,分别列出这些应用的用户定位,选用的开发语言、运行平台,涉及到的关键技术;(3)确定最少5个最值得参与的技术论坛,列出URL及选用原因;(4)获得并阅读至少20篇相关应用开发的文章(包括学术文献,以及同类竞赛项目历届的优秀论文);(5)下载并搭建好开发中需要的IDE、SDK、模拟器等软件;(6)做好开发语言、工具的学习计划并有效实施。这是指导教师能更多“靠边站”的基础,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有效的自我提高。
随着进展,再确定其他原则。我没有指导竞赛的经验,但这也是一块需要动脑的领域。现在学校重视的是官方承认的比赛,如ACM、数学建模、电子设计、齐鲁软件设计。企业也在积极组织的各种限制平台的公开赛,如微软、苹果、谷歌、三星等著名IT厂商都有定期和不定期的的赛事。企业对在技术的新颖性方面,在学生的职业发展方面有更直接的意义。我关注着学生的课外学习,这是他们增长经验的好机会,也将为学生参加这类比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积累指导比赛的经验,形成自己的指导风格,对我而言也不是一件可以缓一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