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TechDay39期,阿里云IoT体验设计专家陈宁带来浅谈物联网用户体验目标的变化的演讲。本文主要从物联网用户体验开始谈起,接着通过智能家电进一步举例说明,着重分析了全屋智能、语音,最后分享了设计语言与期望值。
设计师是对设计事物的人的一种泛称,TA以视觉传达的方式来表现TA的工作或作品。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设计师学习和实践的不仅仅是设计技能,还有运营技能、产品技能,更要有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本文主要从物联网用户体验开始谈起,接着通过智能家电进一步举例说明,着重分析了全屋智能、语音,最后分享了设计语言与期望值。一起来了解下
什么是物联网用户体验?
基于物联网可以不断衍生出各个领域的商业产品,移动端产品,实体产品,商品住宅,商业空间,工业制造,农林水电,城市系统各个方面,可以说物联网没有边界,我们认为人的感知在进入物联网时代之后,已经开始变成了一个无限放大的状态。简单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的增强体验。
当我们使用接触的万物,其实已经超出我们现在所认知所触达的方式,它变得更自然也更高效、更安全,这种体验的感知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去了,各大研究机构也给出了一些数据,预计到2020年,全球即将会有超过240亿个IOT设备安装使用,所以面对这样的趋势我们很兴奋,但是在进行物联网产品设计的时候,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些维度思考产品或者服务,去预期用户参与使用的感受,也就是我们说的体验目标是什么呢?
从哪些维度思考物联网的用户体验
这张图已经非常清楚表明了参与IOT项目的几层思考维度,主要还是在消费级别的产品解释,从隐性部分到显性部分,从平台设计最底层到最顶层的视觉表现,这里其实覆盖了用研或者是数据分析的前后期环节,我们也会对一些产品或者业务的品牌进行塑造。
对于IoT的UX设计不仅仅是关于视觉层和交互层的。它还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可用性,工业设计,服务设计,概念模型,产品化和平台设计。它是综合的多层次设计思维。
智能家电
从智能家电领域说起,智能家电其实包含了两个层面的体验,设备实体操作部分,以及基于端的智能体验。实际上我们在通过一些移动端使用APP,其实最终依然在于去使用设备本身,只不过在这当中多了一层我们所说的APP,或者说跟手机部分的交互,它是现在智能家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洗衣机,我们看到洗衣机在使用的时候会先有选择模式选项,选择到一个模式当中,你可以对该模式下一些参数进行设定,然后开始运作,直到完成,洗衣机工作就结束了。
空调基本上是遥控器,先启动空调,如果需要调整,我们会对空调进行相关参数或者运行模式的调节,然后这项功能就会持续运行,直到我们要它关闭的时候它才会关闭。
还有灯或者水壶、插线板,一般都是电源操作就可以使用,家电基本会有哪些运作的模式呢?比如说水池与冰箱、电动窗帘,这些设备通常是不会关闭的,也就是说它需要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它的能力是随传随到。比如类似烤箱、洗衣机、 豆浆机、电饭煲,这些设备其实是在执行一些任务,执行任务其实就是满足大家一些特定的功能。
每个设备其实都是有操作面板的,操作面板也是界面类型,很早的时候就给它定义叫做HMI,有几种交互形式,旋钮式的、有触碰的,也会混合的,随着家电功能越来越多样复杂,功能的操作从最初的简单开关,到现在的触控界面,再到两者的结合,设备控制的方式以一种人机界面的方式不断交融演进。
现在我们会追求一些比较情感的操作界面,而不单单进行一些触感操作。
还有无线端的面板设计原则,基本上会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遵从一致化,既设计需与设备操作面板信息对称,层级扁平,直观有预期;
一方面好的家电设计同时设计了优秀的操作控制体验,远程控制而设计的GUI界面应当与之相辅相成,在设备本体操作体验之上,做设备能力智的延伸。
我们做的一些空调产品,会有一些智能的算法在当中,提供一些在夜间或者在屏幕做一些节能、智能控制的操作。
物联网不管是智能设备还是APP端,我们更期望它只是一种延伸或者说它是一种偏向于情感的表达,更丰富于我们现在产品的一种体验,未来肯定是一种常态。用户与设备的交互过程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整套的流程,而对于用户来说,这应当是无感的。我们在用手机交互的时候,不是直接在跟设备交互,而是通过设备到云,然后再到设备影子,它是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如果有一些操作,它是被抛弃掉或者是错误的信息,通过影子设备可以很好的过滤,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是一点没有感知的。
全屋智能
当扩展到住宅或者是全部范畴的时候,会牵扯到一个更加多维度的考量,也就是说我们里面会有时间、空间、位置、人、物、习惯,以及各方面的细节问题。
我们会提到共生关系的理念。共生关系的理念主要出现在设计心理学书当中,它的核心是人与物的协作,人与物的融合,它的一种协作程度,一种非常自然的互动。对工具越娴熟意味着器物关系会越密切,程度关系会越高。这个时候我们看到意识、行为和本能三个层次,它都是处于单纯的单向支配地位。
图中是马骑手概念图,这是在现阶段解释智能体验非常合适的,人驾驭了马的奔跑能力之后,同时也利用马的本能感官,人和马两者都是智慧体验,通过骑手的各种肢体语言,把幸福细腻的信息传递给马匹,夹紧或者任何细微的手势是可以向马去传递一些信息的,那训练有术的骑手与马之间是构成一种信任关系,这是两种感知系统之间的一种互动,它是双向的,但是在这个当中,人占据意识主体,我们不希望马匹在当中有意识的部分,这个意识部分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安全因素。
当然,AI技术也使得人和车的关系越来越趋于双向的共生。特斯拉的Model3的最高配可以去选择全自动驾驶,当传感器在感知层面的能力越来越大,结合本地车辆的主控电脑也好,还是在云端的丰富运算能力也好,驾驶者终将会被车本身的能力所取代,然后形成真正的有意识、行为和本能这三个层次,起到一个支配地位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未来人可能不需要去支配车,在这两者关系里面,车是一个起支配地位的主导体,这是很有趣的概念。
当我们的用户体验UX团队接手智能全屋项目的时候,产品的需求其实是做APP的,但是我们很快意识到APP是端应用,而人与住宅或者说家是一种在共生环境之外,它是相对非智能而言的一种生活习惯的改变。这就会有一个过程的变化,初期使用的时候是一种轻度体验,长期使用肯定是一种重度依赖。
接着我们对于整体的全屋智能做了体验的定义,智能家居改变人们使用家的习惯,在日常不断重复的生活习惯中形成共生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习惯,这些生活习惯构成了各自不同的规律,轨迹,而其中的大多数人工作日每天两点一线,全屋智能为用户提供更舒适,便利,安全的家,APP是人与家(住宅)沟通的介质,是家的能力外延。人在家中的行为是一种最自然的状态,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和反复练习。
语音
语音技术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的领域,在IOT领域真正能够解放双手的自然式、互动式的对话形式技术已经成为大多数大公司想要去实现的一个目标,其实这种体验它会是一种既熟悉又新奇的,充满惊喜的体验模式。想象一下,当你回到家里面,你通过指纹的方式打开你家的门锁,那你的家肯定就会知道是谁回来了,是妈妈还是爸爸,它会知道你的角色,然后给你一些亲切的问候,拿出它能够完成你要求的任何语音要求操作之外,它可能会在一小时之前提醒你一小时后将会下雨,你可能需要先去把门窗或者衣物收好,那这就是非常有趣的一种互动关系,人工智能算法会把复杂的包括时间、地理、信息、人物的属性环境各种复杂的数据去进行计算,它会以一种近似于管家的形态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希望塑造出来最后的语音产品它不是输入输出设备,我们希望它是一种有情感的可以沟通的东西。
我可以参与语音产品设计吗?
设计师参与设计大多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接触业务——自我学习——向大牛学习——在业务中实践验证——不断沉淀。
在用户体验设计上,在任何领域去解决设计或者商业上问题的时候,都会要去按照一定的逻辑思考,语音环节也是一样,GUI的交互方式更加体现一种规则性,它是一个一个流程往下走的,但是到了VUI,也就是我们说的语音交互环节,它更像是在一种很混乱的信息情况下,去达到一击即中的设计目标,很像我们希望在互联网应用中,或者说在任何的端应用中,我们希望能做到最小的路径。
所以,语音在某种程度上是先天具备这种特质的。我觉得需要在已有的业务当中,很快的找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点去在整个语音浪潮当中去追逐。
设计语言与期望值
设计语言与期望值是一个影响用户目标的非常重要的维度,在我们去设计我们产品的时候,需要有一些设计语言的表达,它会形成一种跟用户之间的对话,如果你的业务当中是可以从工艺设计开始到体验层的全链路设计,作为一个单品,你在不断迭代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沉淀出一些东西,这是可以去考虑到整个物联网产品设计当中去的因素。
最后要谈的是物联网体验的一个量化指标,包括PV点击率、UV、CTI,或者DAU日活转化率等,我认为对于未来的一个方向,它是不断在变化的,那以全屋智能举例,假如我们期望用户更多的在使用设备本身,那我们可能就会关注设备直接操作的使用率,但是如果作为APP它是智能体验的一个主体,我们也会期望APP的使用率或者日活率,包括APP本身也会延伸出很多其他业务相关的数据指标,所以当我们再去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也会发现随着自动化或者说智能场景使用率的提高,反而设备直接操作的使用率会降低,因为我们不用再去进行一些控制,我们很自然的去通过一些场景或者说通过一些更快捷的方式去完成操作任务,这其实就是物联网体验目标里面量化时候非常有序的方向,我们期望在某种程度上产品的访问深度,页面的访问深度越低越好,然后不需要很长的路径,所以在物联网体验上,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考量范畴,我认为设计师在参与过程当中,带着在传统领域的一些思维跟想法,无论在发展的哪一个阶段里面都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会产生出很大的共性和价值。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发送邮件至yqeditor@list.alibaba-inc.com;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qgroup@service.aliyun.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